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心理学类 > 心理学的运用论文

心理学的运用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心理学的运用论文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具有广泛实践意义的应用学科,在当今的社会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心理学的运用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心理学的运用论文篇1

  试论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摘 要】在当今的教育实践观念中,心理学作为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切入,较为深入的探讨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心理学技能,从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去。

  【关键词】学生;心理学;教学实践

  教师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兼具人类文化具体传播的使命,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推广,时代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需要学习、理解和掌握心理学,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将其运用于教学的实践中。教师群体要面对的都是那些对各种新事物接受速度快,观念比较新颖,敢于向旧观念说不,勇于创新。故而教学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变。

  因此,当前的教育工作想要适应新的环境与变化,掌握好、应用好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就成为了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引导学生心理积极面,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1 应用需要层次理论和强化理论,完善更新激励措施

  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知,人的心理需求是分层次的,越高的心理需求层次,引发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学生也不例外。一般心理需求根据来源划分主要有两类,一是主观需求,二是客观需求。主观需求是形成动机的决定性因素,而客观需求是形成动机的外部条件。合适的目标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校正学生的学习行动,具有较强地激励作用。

  由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可知,教师可以通过某种强化物,能使其期望学生的行为发生概率增大,而学生受到这种强化物的激励时其积极性会得到提高,这样就通过正强化起到激励作用。反过来,教师也可以通过某种强化物,能使其期望的行为发生概率减小,学生受到这种强化物的激励,其积极性会消退甚至丧失,这就也就是负强化。如教师的某一行为如果会给学生带来愉快和满足,如给予赞誉、关爱和礼物等,学生就会倾向于重复行为;反之,教师的某一行为如果能减少和消除学生的不快和厌恶,如责骂、体罚和联系家长等,学生同样也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

  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不仅应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放大学生的学生热情,要着力做到帮助学生制定和确立恰当可行的学习目标,还要让学生既可以有效投入学习,又可以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善用强化理论达到预期激励目的,最后还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放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发挥“罗森塔尔效应”的积极影响

  “罗森塔尔效应”也可叫做“教师期望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教学实践中予以验证提出。指出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最显著的体现在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在教学中,教师的期望是一种非常大而且潜力十足的教学力量。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如果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与表情中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拒绝感和不信任,就会以不积极甚至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教学甚至教师,而这种消极态度的积累,逐渐会使学生进一步拒绝老师的要求。反之,教师适度的关注和欣赏也会逐渐扶持一批对自己信心不足的“问题学生”认同自己,给他们进步的动力。

  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学会好好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认真鼓励与欣赏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寄予一定程度的期望,从而使那些学习困难和不上进的学生都可以努力地克服自身问题和外显或潜在的自卑感。

  3 运用关怀心理效应,增强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学生学习动机有两种,一种就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就是荣誉动机。一种表现出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为他自己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老师的关心与信任;另一种就是希望自己能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赞扬等方面,而且这两种动机对学生学习自学性和自主性非常重要。当今社会下学生的压力和负担都比较重,在不堪重负的压力下会有部分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情况,尤其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处于中心地位,到学校后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心理上会有较大的落差时,就会产生不自信的感觉。鉴于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心理学理论,教师就更应该从关心学生出发,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尽可能主动爱护、帮助他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也会使学生体验到归属感和温暖,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去。

  4 加强深层次沟通,帮助学生接纳自我

  在教学工作中难免会有学生对教师诉说自己生活中的苦恼和学习中消极的情绪,这时,老师就担当起了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教师要注意细心倾听学生的烦恼,不可表现表现出厌烦等消极情绪,要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里自由的表达自己,让学生放下自己的所有包袱,根据学生的言语表达和肢体语言对其进行有针对的辅导。辅导过程中教师要以恰当的语言和真诚的态度接纳学生积极与消极的方面。有时耐心地倾听比说教更为有效,学生将自己烦恼和问题都说出来,这一倾诉的过程,也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继而教师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辅助,教会学生学会接纳自己,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取悦自己,使学生在未来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懂得如何应对与疏解,真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讨论可知,要想使教育更加科学化,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是需要各位教师通过认真的学习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不断强化自身的心理学素养,提升心理学教学思维,并在具体地教学中不断地积极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贵凤.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J].心理教科导刊,江苏省盐城电视大学射阳分校:江苏.

  [2]李彦军.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J].考试教研,2015.05.

  [3]王燕.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2011.09.

  [4]乔建中.教育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心理学的运用论文篇2

  浅析摄影构图中的心理学运用

  摘 要:摄影构图是困扰所有摄影创作者的一个共性问题,人们总是试图从形式法则上找到摄影构图的规律。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从心理学角度,来探索摄影构图的基本规律,试图从中找出摄影构图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摄影;构图;心理学;

  “构图”一词来自拉丁语,其意思是结构、组成、联结和联系。《辞海》释义――“造型艺术”术语。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构图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含义最为复杂的问题。构图是造型艺术创作的关键所在,它决定着作品的成功与失败。构图在造型艺术里是共性问题,但由于手段不同,造型方式的不同,表现形式也大不相同。

  摄影构图的特点:

  摄影构图由于其特殊性,概括的说有以下几点特点:

  一、摄影的特性使其在创作的过程中,受客观对象的限制较绘画要严得多,摄影构图更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要在受限的条件下进行构图艺术创作。

  二、摄影构图是通过照相机镜头进行的,受设备影响,画面会产生景深、空间透视变形及空间挤压等特殊的效果。

  三、瞬间性是摄影创作特有的特性,摄影者的构图工作要在一瞬间完成。

  摄影构图的目的:

  摄影构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同时使画面在形式上呈现出一定的美感。

  构图原理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但节奏和平衡是构图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两种形式要素,本文重点从这两点入手。

  节奏

  在广义上,节奏是指画面上由景物错落有致的分布或者色调、影调的强弱相间而产成的一种有规则的律动感;狭义上来说,节奏指的是相似的构图元素有规律的交替。在摄影构图中,节奏是指画面形式富有节奏感,在观众心理中产生一种律动的反应,然后形成优美的审美感受。

  日常生活中,可能我们每个人对于什么是条理性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我们都很自然地、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条理性的结果:“秩序”,如果我们对生活的某一方面感觉到很难控制的话,容易产生不稳定感,导致心情很郁闷、沮丧,因此,人们都努力追求有秩序的生活。艺术工作者体会到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在创作的时候,赋予作品条理感和和谐感,用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节奏,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大自然不仅给人提供可以感受的物质形态,而且将美的组合形式呈现给人们,这种美的组合形式就是节奏。生活中,节奏比比皆是,心脏的跳动,四季的循环交替,日出日落等等均以自己的节奏让我们感觉非常的协调,一旦有稍许的偏离,我们就会感觉很不适应。在摄影构图上,人们也希望体会到规律节奏所带来的愉快感觉。所以说,节奏是摄影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构图不可缺少的。

  节奏意味着从无秩序找到了秩序,从杂乱无章的事物中找到了和谐优美的因素。节奏有较强的活力和独立意义,具有运动的感觉,能把欣赏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节奏所形成的流动的运动感觉上,这种运动感觉可流畅、可断续、可快、可慢,因此,毫无疑问的,节奏给构图增添了美的情趣。对于摄影画面来说,疏与密对节奏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相反地,如果我们不以差异的不同来构成统一,而是把相似物体适当地结合起来,或者是把归类的物体整齐等距离排列,又会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它会有节奏的动感,引导观众的视线沿着画面移动,满足观众的视觉感受,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等距离的同类物体,不但使画面真正有了节奏感,也不会使人感到机械呆板,反而会让人感到一种新的和谐美的统一感,这也就是节奏的作用。节奏决定了摄影构图的格局和步调,如果画面有了节奏感,观众就会感到和谐和愉快。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当然要创造视觉节奏。它利用了自己的形态因素,比如点、线、形、色等等,线形的大小、长短、面积、间隔等等,还有影调的浓淡以及远近的层次。摄影者可以运用节奏把所要表现的事物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确定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让一些事物产生鲜明的节奏图像并不难,但是摄影作品毕竟不是图案,如果让节奏在画面中呈现机械式的支配地位,那样的画面就会显得单调而无情节和韵味,画面上所要表现的情节就会被压倒了,在这种情况下,要设法抑制某些节奏,让主题和主体更加突出,这才是运用节奏的根本目的。

  平衡

  世界是由不断变化的事物构成,但这些事物最终都是趋向于回归一种平衡状态的,就像一杯水被摇晃后,最终会重归平静一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也始终是在追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状态,以使自身达到一种平静、和谐的状态。摄影构图中的平衡,指的是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画面上的左右、上下所呈现的构图结构因素在视觉重量上的平衡感觉。平衡的作用就是使画面产生稳定感。平衡一旦被破坏了,就会产生动感或者不安定的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中普遍地存在着平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万物都具有平衡性,这种平衡型发展到极致便成为了对称性,体现了一种永恒的自然性。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培养了人们要求平衡的心理,并且对人们的审美活动有着不小的影响,摄影构图画面上的平衡,指的是画面在线条、影调、色彩上达到协调、平衡的画面,是我们的一种视觉感受,我们感到稳定、舒服、自然。

  比如拍一幅侧面人像的时候,前方的视觉空间就应比后方的空间大一些,这样就能做到画面的平衡,也使观者在心理上获得了平衡。在把画面的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时,我们特别要注意画面的平衡感,平衡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要求和形式上的感觉,整个画面平衡与否,不仅仅影响画面的整体结构,还和观众的欣赏心理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解释平衡现象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天平和跷跷板。一切稳定的物体都有着平衡的形式,即使是在劳动中,人们的姿态时刻变化着,但是在变化之中又会达到新的平衡,形成劳动的节奏。

  平衡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对称平衡:人们对于对称平衡的体验,最早是由对称而来,比如人体的对称性,动植物的先天对称性。对称给人以稳定、规矩、端庄的感觉。两个完全或大体相同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对立统一,就是对称式平衡。虽然对称在构图意识中,被认为是单调、呆板的,但其用途还是比较广泛的,只要运用恰当,也能取得成功。摄影艺术中的对称式平衡,也就是生活现象在画面构图上的反映,这种构图方式,适合表现静态,给人稳定、庄严、沉静之感。也就是把重量相同的物体放在离中心距离相等的地方,跷跷板就是这样在水平位置上保持平衡的。

  大部分活泼的构图,是由非对称平衡构成,画面不是像镜像那样对称,在大小、形状和明暗上有很大的差距,是通过力量的均等建立起来的平衡。一幅画面在通常情况下应该是平衡、安定的,让人有稳定、和谐、完整之感。艺术上的平衡是变化中的平衡,也是心理感觉上的平衡,从人们要求平衡的心理感受出发,在摄影构图时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来加强画面的表现力,比如,要强调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就要求画面平稳,就可以采取对称式的平衡,从四平八稳的对称平衡中呈现出一种古拙的庄重的美来。比如拍摄中国古建筑、寺庙、庄严的会议等,常常会有意的运用对称平衡的形式。

  而如果是一些强调幽雅、恬静的抒情性风光的画面,还有表现人物生动活泼的画面时,则可以用变化中的平衡,画面可以疏密相间,虚实结合,但是总体的感觉是平衡的。另外还有一种现象,有意违反了平衡的法则,让画面由不均衡产生某种动荡的感觉,就像受到外界的冲击一样,比如有些表现滑雪!冲浪等运动的画面,画面上所有的线条都向一边倾倒,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动感,这种动感是建立在运动的平衡基础之上的,这种平衡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简单的视觉上的。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仅仅从形式角度出发来研究构图,有很多地方是解释不清的,也没有抓住事物本质的,如果利用心理学的一些观点来解释我们摄影构图时的规律,则能使我们更好理解构图法则产生作用的原理及规律。

  参考文献:

  [1]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美)库尔特・考夫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1.

  [2] 艺术与视知觉――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美)阿恩海姆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1

心理学的运用论文相关文章:

1.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2.浅析心理学的论文3000字

3.大学心理学论文

4.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5.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340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