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心理学类 >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免费范文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免费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免费范文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心理学的论文免费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免费范文篇1

  浅谈刑法心理学

  在弗洛伊德那里,人的需要主要缘于两种本能,即自我保护的本能(生本能)和毁灭、破坏的本能(死本能)。犯罪是一种对外的破坏与毁灭,从根源上看,它是人的死本能的一种体现。而要阻止犯罪对外界的破坏,则必须有一种抑制力量,这种力量的源泉就是人的生的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相互压抑。死的本能供给自我能量,使其在道德化的超我的命令下压抑欲望;生的本能则提供了压抑死的本能的能量,使其不至于冲动地满足致命的欲望。”刑法是对犯罪的抑制。从这个角度看,刑法缘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它是人的生本能对死本能的抛弃与抑制。也正是人的自我保护本能,才促使了刑法的产生与存在。

  1心理学对刑法的影响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强调人脑中己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换句话说,人脑中己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动目标和行动方式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它决定着人们是否确定某一目标或者是否以某种手段作为实现目标的途径。在“大义灭亲”的案件中,人们缺乏的是关于目标的知识,即无论如何,杀人都是违法的:而一个缺乏关于买卖黄金管制知识的人,更可能实施贩卖黄金这一非法经营行为。相反,具有相关刑法知识的人则会更多地避免实施相关行为。可见,刑法规范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从而发挥其规制功能。同样,对于进行行为裁决的法宫而言,对刑法规范的认知更是其正确评估犯罪行为人行为性质的基础与关键。只有裁判者理解了刑法规范的真正含义,裁判者才能运用刑法规范进行裁判,才有了裁决的依据。

  实际上,对于多数人来说,刑法规范并不简单地参与人们的行为决策过程,它甚至会渗透到人的人格结构中,从而影响整个人格结构。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1923年在其《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提出了伊底(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合一的人格结构论。其中超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级,是由良心、自我理想等构社会利益有六类:一是要求公共安全的社会利益;二是追求社会制度之安全的社会利益;三是追求公共道德的社会利益;四是追求社会资源保护的社会利益;五是追求社会进步的社会利益;六是追求个体生活的利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文明对“普适真理”的强调助长了现代病、文化霸权、技术统治的加强、人的片面发展,因此受到了不少批判。后现代学者把工业文明的启蒙故事指斥为“大叙事”,把将真理置于优先地位的做法称为“真理的白色恐怖”,并极力倡导“异教主义政治学”;宣扬多元化,主张“种族主义”;将真理与权力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并提出“真理政治学”;消解主体。社会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在刑法领域,刑法文化的多样性也初露端倪。刑法的实质内涵被重新受到关注。同时,由于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刑罚对不同罪犯的心理作用的差异。这反映在刑法上就是对刑法的实际心理效果的关注,具体体现是监狱等行刑机构对罪犯改造效果的关注。

  对刑法实际效果的关注着重表现为对刑罚改造罪犯效果(特殊预防效果)的关注,即通过对罪犯适用刑罚能否有效地促进罪犯的改造,使其更好地重返社会。换句话说,这一时期更关注的是刑罚对罪犯的行为矫治功能。但是对罪犯行为的矫治,很多社会机构都能进行,不过只有监狱是最“彻底而严厉”的。福柯认为,监狱必须对每个人的所有方面――身体训练、劳动能力、日常行为、道德态度、精神状况――负起全面责任。学校、工厂和军队都只涉及某些方面的专业化,而监狱远远超过它们,是一种“全面规训”的机构。因此,刑罚对罪犯行为的矫治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不同的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利用心理学的手段。

  2刑法的心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将人的需要分为若干层次,基于最低层次的是生理的需要,它是人的一切需要的基础。只有在生理需要获得满足后人才可能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作为人的基本需要主要有四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些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作为最后的法律手段,刑法保护的就是人的这些基本需要的合理满足。从现今世界各国刑法规定的内容来看,刑法保护的无外乎六个方面,即公共安全、社会制度安全、公共道德、社会资源保护、社会秩序和个体生活。保护这些基本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刑法产生与存在的基础。

  实际上,马克思对人的基本需要早有认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产生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表明,保护人的基本需求是法的基本任务。

  刑法的产生与存在必须遵循的第二个基本心理规律是刑法规范的作用缘于人们对刑法规范的认知。刑法是由刑法规范组成的,刑法条文只是刑法规范的载体。在理论上,刑法规范包含有裁判(或审判)规范和行为规范。但是,无论是作为裁判规范还是作为行为规范,刑法规范要发挥其作为规范的规制作用,必须要让人们认知规范本身。

  实际上,在刑法理论上,近代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就对这一问题予以了全面关注。当时,作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加罗法洛运用情感分析的方式分析犯罪、犯罪人、犯罪遏制等,首开运用心理学分析刑法相关问题的先河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现今,德日等国人格刑法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复归了这一学派的部分观念。也正是居于行刑效果的考虑,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监狱改革,大力倡导非监禁刑,实行行刑社会化。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免费范文篇2

  浅析做好煤矿企业职工心理学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库存激增,煤矿企业净利润下滑严重部分煤矿企业甚至出现亏损。在这种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部分煤矿企业职工工作热情下降,情绪低落,干劲不足,思想波动较大,对企业的发展失去信心。这些不良思想作风已经影响到职工的日常工作和企业的正常发展。如何正确使用心理学原理、知识做好煤矿企业职工心理学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企业政工人员的一门心修课。心理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是一门基础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去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以综合性知识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是研究人的思想政治状况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运用心理学需要理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性

  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思想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根本动力。因此,研究人的思想活动的动向、规律,首先就要研究人的需要。

  煤矿企业职工属于重体力劳动者,工作场所和环境对每一名职工心理的要求都很高。只有有了良好的工作情绪和心理素质,职工才能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尤其是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煤矿行业面临的新形势,煤矿企业更应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稳定职工情绪,提高职工工作热情,保持职工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定职工和企业共度难关的信念。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重视职工的物质需要。煤矿企业职工的需要是多层次、多结构的。但生理、安全的需要是职工的最基本的需要,物质条件是满足这一需要的基础。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重视职工的物质需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煤矿企业来说,就是要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等物质利益。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能忽视他们的合理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撇开了职工群众的物质需要,势必会软弱无力,变成脱离人的思想实际的简单说教。

  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光有完善的政工机构远远不够,更重的是,要有高素质的政工人员。高素质的政工人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能够明辨是非,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辞;其次,要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政工坐吃山空不但要通过嘴巴影响职工,更要通过高尚的品质去感染职工,这就是所谓的打铁还要自身硬;第三,要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工作是做出来的,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到职工的心理去;第四,要有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苦苦是对于基层政工坐吃山空,更要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才能真正了解职工的想法,清楚职工的需要,政工工作才能做到点子上。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职工的需要的差异性。由于煤矿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背景不同,他们的需要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观察职工、了解他们的需要,这样才能对不同职工,采取不同方法,在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各自的合理需要,使他们轻装上阵,安心工作,调动不同类型的职工的积极性。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应该通过分析具体职工的具体需要来掌握他们的行为表现的规律,以提高对可能出现的行为的预见性和控制力。

  第二,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认识到职工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而且精神需要是职工的更高级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应依据职工需要的客观内容,把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结合来。有调查表明,我国煤矿企业把“求知需要”列为首位。可见,精神需要在职工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促使客体需要的升华,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事实表明,人们的个人需要与社会对每个人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因此需要引导职工在处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中,还要顾及他人需要。有时候,你需要、我需要、他也需要,但事实上又不可能同时全部得到满足。这就要讲风格,相互谦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理性引导特别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的需要及心理的其他方面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运用心理学个性特征理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心理学所谈的个性,指一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固定、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心理特征的综合。人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其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煤矿企业职工虽然同属于一个企业,但是工作职务、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可能性差异较大。例如,有的职工在井下作业,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有的职工是基层管理人员,但是个人素质可能并不过关,对普通员工趾高气扬;有的职工是后期职工,平时工作较为轻松。这些情况处理不好,很可能使职工产生厌工情绪,或者对管理人员不满,从而影响到职工的思想动态。

  气质是指人的情感发生的速度、强度,情感发生的外部表现和活动的灵活性等方面特征的综合。心理学一般把人的气质划分为四个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气质类型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而,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发扬人的气质表现的积极方面,克服和避免其消极方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体掌握职工的气质特点。实践证明,对主要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工作中要注意“避开锋芒”,以防止激怒他们,要“冷处理”。对主要属于“多血质”类型的人,可以给予更多的活动机会与任务,使他们在完成任务中养成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对于主要属于“粘液质”类型的人,少用指责,不要以冷对冷,要多加鼓励肯定成绩,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对主要属于“抑郁质”类型的人,要多体贴关心,避免公开指责使他们表现不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对他们微小的进步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鼓起他们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不同的社会经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等因素,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人的性格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工作。例如,对于自卑或自暴自弃的一些职工,就不能过多地去批评他,要通过暗示、表扬等方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以增强信心。煤矿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懂得一些心理学的个性理论,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对象的个性差异,讲究审时度势“量体裁衣”,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

  三、运用心理学情感理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煤矿企业职工的思想是复杂的、敏锐的,他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丰富的,并且常常处于矛盾中,带有明显的两极性。结婚、生孩子、老人、孩子上学、住房、就医等家庭问题是每个煤炭职工都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情况较为特殊的家庭,便好单亲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家庭,这些问题更为突出,对职工个人精力的分散更多。家庭问题不处理好,也难让职工轻装上阵,安心工作。因此,做好煤炭职工的思想工作,清楚职工思想波动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我们过去经常说,思想政治工作要进行“灌输”。然而人并不是容器,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人可以拒绝“灌输”,也可以主动接受“灌输”,这与情感的投入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方可奏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地去关心、感化、激发和培养职工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绪,发挥情感在生活中的积极调节作用。热爱、关心和尊重职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实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煤矿企业“生命线”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煤矿企业重塑造的重要倚仗。在煤矿企业这个重体力、高危行业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是每一位政工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每一位党员干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煤了煤矿和企业早日走出山“低谷”,应该充分依靠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发挥每一位政工人员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煤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重塑辉煌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340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