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心理学论文
建筑心理学论文
由于现在很多建筑的设计都是比较浮躁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人们的使用和欣赏时候的心理感知,因此加强对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筑心理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建筑心理学论文篇1
浅谈格式塔心理学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通过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简要介绍,着重探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精髓所在,并介绍了格式塔心理学在现代建筑设计及城市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建筑实践 应用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中采纳并坚持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心物场(psycho-physical field)和同型论(isomorphism)。考夫卡认为,我们自然而然地观察到的经验,都带有格式塔的特点,它们均属于心物场和同型论。以心物场和同型论为格式塔的总纲,由此派生出若干亚原则,称作组织律。在考夫卡看来,每个人,包括儿童和未开化的人,都是依照组织律经验到有意义的知觉场的。
1 理论简述
1.1图形与背景
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现出来形成图形,有些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一般说来,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大,图形就越可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对象。例如,我们在寂静中比较容易听到清脆的钟声,在绿叶中比较容易发现红花。反之,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小,就越是难以把图形与背景分开,军事上的伪装便是如此。要使图形成为知觉的对象,不仅要具备突出的特点,而且应具有明确的轮廓。明暗度和统一性。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特征不是物理刺激物的特性,而是心理场的特性。
1.2接近性和连续性
某些距离较短或互相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例如,图1表明,距离较近而毗邻的三线,自然而然地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又如图2下面的两个接近的窗较上面的具有整体性。连续性指对线条的一种知觉倾向,尽管线条受其他线条阻断,却仍像未阻断或仍然连续着一样为人们所经验到。(见图1)
1.3完整和闭合倾向
“完形”意即完整倾向,即知觉印象随环境情况而呈现可能有的最完善形式。如一个模糊的,不连贯线条的图形,由于观察者的经验,看起来似有一完整的形式,也就是缺口“闭合”了,线条“连接”了,这是一种推论原理,即趋合原理。中国建筑的民居和庙宇庭院所形成的围和空间,也表现了这种格式塔原理。(见图2)
1.4相似性
相似的、类同的形象容易组合的完整,类同因素的存在能够弱化视觉反应引起的紧张心态。所谓相似,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方向、材料、颜色等物理属性上的相似,容易形成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见图3)
2 理论意义及批判
格式塔学说在心理学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痕迹。它向旧的传统进行挑战,给整个心理学以推动和促进;它向当时存在的各种心理学体系提出中肯而又坚定的批评,对人们深入思考各种对立的观点具有启迪作用;它的主要学说极大地影响了知觉领域,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理论学习,致使后人在撰写各种心理学教科书时不得不正视该学派的理论;它的哲学基础导源于现象学,并用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充实了现象学,遂使欧洲逐渐形成一股现象学的心理学思潮,直至今天仍有影响。
然而,对格式塔的理论不是没有批评。事实上,这种批评从格式塔心理学问世时便产生了。这些批评涉及下述几个方面:
(1)格式塔心理学家意欲把各种心理学问题简化成公设,例如,他们不是把意识的知觉组织看作需要用某种方式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是把它们看作理所当然存在的现象。
(2)格式塔理论中的许多概念和术语过于含糊,它们没有被十分严格地界定。
(3)尽管格式塔心理学是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的,但是许多格式塔实验缺乏对变量的适当控制,致使非数量化的实证资料大量涌现,而这些实证资料是不适于作统计分析的。
(4)格式塔理论提出了同型论假设,这是从总纲的意义上而言的。在论及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具体组成部分时,却明显缺乏生理学假设的支持,也没有规定出生理学的假设。
3格式塔心理学的应用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用格式塔心理学分析建筑形式,主要是对两度的平面关系的研究。1977年发表《建筑形式的动态》一书,指出可以通过形状的几何特征、尺寸、面积量和位置来表达建筑的性质。他认为存在着一系列决定着艺术表现和意义的心理力场,如扩张、收缩、推拉、上升、下降、前进、后退等,运用它们可以达到建筑的表现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点、线、面、体等几何性元素在人的知觉中有一定的表现的品质,这种形式感不是逻辑推理的产物,而是人的心理结构与环境模式的一种呼应。按照格式塔原理,建筑物、群体形象要努力建立一些较为明显突出的目标,使之互相产生视觉上的联系。
我们如果从最精辟的传统建筑美学法则出发,也可以发现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一种耦合。自然界中许多事物和现象,往往由于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而激发人们的美感,并使人们有意识地加以模仿和运用,从而出现了以具有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为特征的韵律美。蜘蛛所结的网――一种呈八角形、由中心向外逐层扩大的网(见图4);由许多六角形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蜂窝;由同一形状但大小递增(或递减)的六个部分结合的树叶等(见图5),很有韵律感,同时也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的相似原则和完形原则。还有在古典建筑的开窗与墙面处理,因窗洞、窗套与立柱所形成的矩形之间具有同或近似的比率而获得和谐的美感等。
格式塔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从城市设计、总体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当中应用非常光泛。在城市设计和总体设计当中,设计者往往会通过相似或相同的形体进行有序的排列,或者通过完形的图案来暗示组织构图以达到完整和闭合倾向,还可以通过两两成组或三五成群进行组合排列达到接近的构图目的,当然还要照顾图案以及背静的完整性等。每个建筑单体都应该是具有个性的,并且能够独立承载某些重要的信息,蕴含某些意义,在建筑单体设计当中,设计者为了力求建筑单体本身的表现力,就会合理的组织建筑平面以及立面,在建筑平面中或完型或连续或相似母体重复接近或图地关系处理恰当(建筑单体与场地关系合理得当),以达到平面有机合理;在建筑立面设计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进行设计的现象非常普遍,力求达到建筑美学的完美展现,塑造独特的立面形态。
4 结论
格式塔心理学作为建筑心理学的一个流派,对城市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应用领域业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逐步为设计者所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9.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0.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社会科学出版社.
[4]康少邦,张宁等.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建筑心理学论文篇2
浅谈景观建筑学视阈下的艺术接受心理理论
在接受者与作品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机制,依靠该机制,接受者才有可能对作品进行角度、层面以及思维方向的选择,才有可能因其选择的某种程度的稳定性而形成其接受风格。
一、什么是艺术接受
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二、景观建筑学“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作为 现代 科学理论的一部分,景观建筑首先在视觉上给予人们冲击力,在满足人类的视觉享受之后,再言其他。对于其使用者、观赏者,即指服务的对象,要充分考虑其在观看并使用此景观建筑时代感受。这样的感受不仅仅是视觉感受,在很大程度上使用的便捷性更决定了此项设计的成败。因此,与建筑学相同的是,景观建筑也应当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三、艺术接受心理理论特性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一)特性
1.考虑环境中人的行为特征
设计心 理学的观点是要了解人的行为习性,考虑人和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及 规律,对城市环境的营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小路和游步道时会充分考虑人的行走习惯,避免绿地中那些人为踩踏出来的道路等等,逐步对症下药,减少环境设计上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2.强调可参与性
环境创造是为了人的活动。设计心理学认为创造出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环境,环境设计师经过自己的体验,在创作意向中为公众注入许多实用的环境要素,但这只是诱发环境参与的先导,重要的是为使用过程中群众再创造留有较大的余地,而如果在创作过程中能发挥使用者和群体的创作智慧,将会使环境设计更具有弹性和艺术魅力。
3.重视地方性的原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环境特征,地方性原则的提出是肯定环境文化多元化的结果。它从不同气候、地理特征等因素解释环境差异的合理性。这些先天性差异原本是各个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在历经漫长的适应性 发展后,所形成的 自然选择,也是当今不同区域形成自己特色的主要条件和 历史积淀。评价一个具体的环境设计成功与否,一定要使之与所在环境的总体风貌特色相联系,因为一个城市或地区注定要以环境个性的存在作为资源和文化价值的依据。 (二)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基于使用者对于空间的接受心理进行设计
对于人来说,穿着鞋进入的空间是“外部”,脱了鞋进入的空间是“内部”,这一点可以说是生活习惯而学到了的。穿鞋到外面去时,有一种紧张感,脱了鞋就会有一种好不容易的到解放、舒心地回到家里的感觉。
人们总是特别相信自己的眼睛,通过视知觉感受到的事物最容易影响人类的心理活动,但是通过对其功能需求的满足,对设计实际的感受,其实是能够更深地影响接受者的判断和好恶。“内部”和“外部”看似是通过视觉来分辨, 但实际还是根据其功能分区界定的。
2.基于使用者的尺度感官进行设计
宽与高之比(D/H)
当D/H<1是使人感觉亲密的空间距离。D/H<1的街道空间可以加深人们感受的深度,促进人们在其中停留和交往。因此,城镇中生活性街道的尺度应在保证消防等通行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接近D/H<1这个比例。
当D/H=1时,会产生空间匀称之感,显然是空间性质的一个转折点;
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超过2时则产生宽阔的感觉。
3.基于格式塔心 理学进行设计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它强调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合,强调图与底的关系。
园林景观设计平面图中,通常视图形为造景的要素,如建筑,水体等.在这里,我们将它变成背景.景观设计中各元素在平面图中外轮廓线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功能,景观序列等因素,还应该基于图底两者对立统一的背景转换关系-图底倒置关系。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反应与被反应/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协调,共同创造美好景观的关系,体现一种整体性。在一幅黑白的平面构成中,当你欣赏黑色的部分时,它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可当你去掉黑色的部分,流下的白色部分依然是一幅美观的图案。
四、结语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的设计正在走向一个更新的未来。随着 经济、文化和社会的 发展,以及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迫切的需求而产生的环境设计,是以各种 自然、人工环境加以组织、改造、利用,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并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一门新学科。其本质是创造,是人的生命力的体现,设计师用挖掘人类最本能的生命力与原动力的开发相结合作为设计的创作来源,以构成各种形式的符号系统为媒介进行思想交流,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 文献:
[1]魏志芬,王玉洁.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因素[J]. 中国园林,2000(8).
[2][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高庆年.造型 艺术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
[4]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4.
[5]刘虹.关于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