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发展论文相关范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科技创新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论文相关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等教育的发展论文相关范文篇1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摘要】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龙头,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因而必须推进以提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等教育 改革 教育
199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27届大会上确定了对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包括由大学或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层次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型培训。发展高等教育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动力,特别是在当今国际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际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龙头,高等教育的发展到科技进步和全社会的知识创新水平,进而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强调重视高等教育的地位,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肩负着教学和科研两大职能,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都要同时承担两种职能,二者缺一不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把两者相结合,一方面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大学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1.高校各自为政,学术交流不畅。
活跃的学术氛围,充分的学术自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者在各个院校之间流动顺畅,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学者间的交流活动频繁进行,这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流高校的高等教育,活跃自由的学术环境为学术思想的交流营造了良好的条件。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相互碰撞、融合,然后不断进步,学术思想的进步又从整体上推动了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学生提高学术修养、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增强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为人才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国内的高校普遍存在各自为政,闭门造成,能够真正做到学术自由活跃、学术交流频繁的高等院校并不多见。
2.高校盲目扩张,教学质量下降。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体制的改革,很多高校片面追求大而全的办学理念而盲目扩招,教学质量不进反退,这是近些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而出现的新问题。不少高校为提升知名度、综合实力而盲目扩招、扩建,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一方面,招生规模增长幅度己远大于教育投资和教育资源的增长速度。图书馆、自习室等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硬件条件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另一方面,即使是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可以达标,但是学校的管理人才、师资队伍等软件条件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再加上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相对下降,整体教学质量的下滑也就不可避免了。
3.过分强调教学,忽视高校科研职能。
1977年,邓小平在有关教育工作的谈话中指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提出,重点大学应逐渐加大科研工作的力度,多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力量不足。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学的职能是教学和科研,即人才培养和发展科学,从两者的关系看,人才培养一直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仍坚持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大学教育应以教学为中心,开展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完成一定的科学研究任务,促进学科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水平,而对于高校的科研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
1.推进体制创新,加强高校之间合作。
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的改革,首先要加强体制的创新,注重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进一步明确、加大省级政府的统筹权限,尤其是统筹政策、资金等多方资源,支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增强高校为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同时各个高校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发挥各自的优势,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定期举办高校学术交流会议,加强高校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访问,开放思想,提供中国高校的总体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服务。
2.避免盲目扩张,统筹高校地区发展。
教育改革要统筹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一方面国家要大力推动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出台鼓励性政策,扩大地方政府统筹高等教育的权限,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动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另一方面,国家还要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通过加大中央财政投入等举措,以提高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与社会服务水平为目标,建设一大批中西部本科重点高校,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为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3.走深入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之路。
人才培训与科研是高等教育的两大职能,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开展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引导高校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开展教育思想讨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对学校办学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学术管理,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风校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唐睿明,王棣华.浅议高校教育改革[M].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3).
[2]张益新,魏坤.近十几年来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主要教学改革分析[M].经济.2010(2).
[3]王横威,祁雪峰.中国高校教育改革之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浅析[M].中国对外经贸(英文版)2010(12).
高等教育的发展论文相关范文篇2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摘要]本文从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出发,针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实际,阐述了新时期新阶段高职教育应当如何科学发展,提出了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教育;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职教育工作,并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当前我们每位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应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
第一,突出以就业教育为己任。就业是民生之本,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就业教育。围绕这一目标,高职教育应当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贴近生产和服务的第一线,增强受教育者的就业技能和就业适应力,为解决我国日益增长和数量庞大的人口生存问题、教育问题和发展问题,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这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应当一切服务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好地从生活、教学、成长和就业等诸多方面为学生服务,努力为他们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温馨环境,让学生更好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第三,突出提升师资整体素质。高职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师资队伍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中心,构建科学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更好地发挥广大教师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加重视教师的师德、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形成一批品牌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以及一支围绕品牌专业的教师团队。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根本在于发展的目的是人的发展,发展条件又依赖于人。因而,从当前及长远来看,高职教育真正的竞争不是外在资源的竞争,不是地广楼大园美的竞争,而是内在能力的竞争,更是人的竞争。
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应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
加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是由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办学理念所决定的,是推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针对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发展方向和服务对象,要转变办学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找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发挥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第一,明确技能发展的目标取向。技能是高职学生谋职就业之本、安身立命之基、个性发展之根。高职教育必须确立技能培养目标。为此,应优化教学过程,适当降低文化课的比重,提升专业实践课程的份量,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操作经验,具有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并懂得合作、关心,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对社会负有责任心,能够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第二,明确开放办学的发展路径。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流。新的发展形势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一步打破学生培养局限在校园内的传统型、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扩大人才培养的半径和空间,将培养人才的触角延伸到企业、拓展到社会更广阔领域。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联盟,积极把产学结合推向纵深。
第三,明确服务就业的导向原则。就业是职教发展的主导,是关系高职教育发展力向和成败的根本性问题。高职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教育资源的配置也要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专业倾斜。对此,应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帮助学生获得生存发展的真本事、真技能。二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重点加强学生的敬业精神、诚信意识、踏实作风、协作能力和坚毅品格的培养。三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志和创新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三、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应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结构性调整的新阶段。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内在统一。应当更加重视协调、和谐、统筹、可持续发展。主要应注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的关系。新阶段高职教育应当由‘做大”转变为“做强”。“做大”是前几年市场竞争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如果持续进行外延扩张,教职工和学生增多了,这就带来投入严重不足、基础比较薄弱、设施比较落后、专业技能比较缺乏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许多学校就很难办出特色、办出质量。要不断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学院面临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调整学院的服务方向、办学规模、专业结构等发展战略,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由“做大”转变为“做强”,更加重视内涵发展,把握好发展的节奏,走以提高质量、改善结构、特色取胜为主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努力做到统筹学校各种资源配置,统筹人才培养,统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第二,处理好硬件与软件办学条件的关系。当前,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应当由比较注重硬环境,向更加注重软环境转变。从完善和优化软环境人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提高学校竞争力,形成自身特色。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加强实训操作教学环节,加强精品课程、品牌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装备建设、教学管理、产学研结合、教科研等各方面的协调均衡发展。
第三。处理好专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关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建设为关键”的理念,转变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工作模式。在学校专业设置工作中,既要紧贴实际培养社会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又要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思考,重视师资人才的培养和储蓄,努力做到专业布局、办学规模与行业、地方人才需求的协调均衡。
四、发展高职教育必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必然要转入注重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用新的思路、新的机制、新的措施,以获得高职教育的新发展。
第一,确立科学发展思路,创新科学发展新途径。高职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树立发展、创新和质量三大意识:一是发展意识,注重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内涵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二是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岗位就业能力教育,提高学院科技水平。三是质量意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构建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机制。把人才培养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积极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从严治学。
第二,突出提高办学质量,推进以人为本教学改革。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下真功夫。进一步把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创新机制引入学生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同时,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大力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引导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及时关注新的发展动态,不断将企业生产及科研实践中的新成果融于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坚持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本,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坚持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道路,加强与行业和社会的联系,提高办学实力与水平。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沟通和联系,增强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通过产学研合作,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度。
第四,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完善和调整专业结构。把专业建设放在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专业特色的设置和创新,注重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逐步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向重点专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倾斜,推动学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加快精品课程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和学科专业结构。精心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学校的亮点,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明显。重视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特色专业人才。
总之,高职教育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内涵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走产学研为平台,进一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一定能够办出特色,实现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论文相关范文
上一篇:高等教育的发展论文
下一篇: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