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基本平台(2)
时间:
钱晓光1由 分享
二、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是其开放式办学的基本平台?
(一)以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80年代复兴呈现的高速发展、火爆繁荣状态为参照坐标,所以造成了过高的自我定位认知。?
由于十年动乱期间高校基本陷于停办状态,造成了一大批适龄青年错过了参加高考读大学的年龄。而恢复高考后,由于当时高校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招生数额极为有限,所以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进入普通高校读书,而大多数人无法进入普通高校读书的局面;同时由于人才的青黄不接,导致国家在当时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而那些不能进入普通高校而又迫切渴望学习的人便只能一拥而入,挤进成人高校;这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不可再现、也不可持续的现象。而当时的成教理论界却把这种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空前绝后的特殊繁荣状态当作常态,并依此得出了对于包括高校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由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十分火爆的状态,因此这一定位过高的认知缺陷一直被繁荣的景象所掩盖着。而这种过高的定位认知又导致了对成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产生错觉。
正因为如此,所以近年来当成人高教的报名人数逐年下降而不再火爆时,一些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人(包括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就大呼出现滑坡,认为是陷入了困境,并因此而产生明显的悲观情绪;而另一部分人随着成人教育火爆局面的逐渐冷却,回归正常状态,已经开始逐渐清醒,意识到这一自我认知定位过高的问题,但基于种种原因而迟迟不愿承认这一点。?
对此,笔者认为,这是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在内)由特殊状态向正常状态的回归。这种回归对于包括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成人高等教育今后的健康发展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对于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而言,虽然从创收的角度看将暂时步入相对的低谷,但从未来的发展看,从回归普通高校、成为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平台的角度看,这种回归或许意味着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因为它的前途不再隶属于成人高等教育范畴,而是与普通高校的未来紧密相连。?
(二)自认为将成为国家最新提出的“终身教育”发展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主要实践者,这也是造成自我认知定位过高的原因之一?
“终身教育”的提出,确实为包括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成人高等教育打开了更多的机遇空间,但如果因此而将自己定位于“终身教育”的主力军,那却是背离实际的认知错觉。?
在国家有关发展终身教育的文件中,从未有过将“成人教育”定位于“终身教育”主力军的表述,这只不过是成人教育领域里的认知错觉。其依据是认为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更符合未来终身教育的教育对象需求。从教学形式层面来看,这一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但从办学层面看,这种看似符合教育对象需求的教学形式,未必与“终身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需求相吻合。因为这一认知忽视了一个决定学校成败与否和能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就是在学校办学工作背后起决定性支撑作用的是教育资源,是办学主体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的优劣和多寡。?
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并没有独立的教育资源,即便是独立型成人高校在这方面也无法同普通高校相比。一个学校能否发挥出预想的办学功能,关键不是取决于它采取何种教学形式,而是取决于现有以及未来可能拥有的教育资源状况。所以,在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如何建设中国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一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加以“优化整合”并“综合运用”来实现。从中央的这一指导思想看,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决定因素。而“成人教育主力军说”恰恰忽视了这一关键因素。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恰恰是成人教育的弱项所在。目前,为成人高等教育大幅增加教育资源投入,不但会造成普通高校现有已经开始出现富余的教育资源的进一步过剩,而且对成人教育自身也是一种两难选择。对于单一办学模式的成人高校来说,教育资源的缺乏固然制约其发展,但如果拥有如同普通高校相同的教育资源,又会出现教育资源利用严重不足的情况。除非它走综合性办学道路。因此,从中央“优化整合”“综合运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指导思想来看,未来充当“终身教育”主力军角色的将不可能是成人高校,而非普通高校莫属。?
目前,从教育资源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从教育资源紧缺型发展阶段进入到教育资源平衡型发展阶段,并开始向教育资源剩余化阶段过渡;从生源的角度看,高校虽然每年的招生数仍在增长,但生源实际上是在不断缩小,招生数额的不断增加是以不断降低入学门槛为代价的。这一点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竞争日趋白热化早已显露端倪。办学层次总体提高,招生门槛不断降低,必然压缩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空间和办学空间,学历教育“一招鲜”已经难以为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状况还将进一步凸显。据报道,台湾2007年已经出现了高考录取率高达90%以上的情况。虽然大陆高等教育暂时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正朝着这个趋势发展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里,如何充分利用已经开始出现富余的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摆在普通高等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不管愿意不愿意,走开放式办学综合性发展道路,都是其必然的选择。?
综上所述,本文的结论是: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在定性问题上姓“普”不姓“成”;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是普通高校未来开放式办学的基本平台,是其解决日趋明显的教育资源过剩的唯一抉择。?
在理论上定性和定位不准,必然导致在办学实践中的行为迷失。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定性与定位,所以才会出现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将自己主动排除在普通高校工作之外,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如何多招生和多创收,很少去考虑如何为所属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服务,如何在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综合性发展过程中发挥平台作用的不正常情况。而且,这一错误的定性和定位,甚至影响到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和普通高校的领导,一度出现了普通高校不把学校的成人教育当作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仅仅将其视为学校的创收手段的错误态度。这就在客观上作茧自缚,自我封闭了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通道。?
当然,要想成为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基本平台,以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目前状态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承担起这一使命,还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需要普通高校走出原有的认识误区,对这项工作的定性和定位加以重新界定,并将其真正纳入学校办学工作的有机体中;二是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工作也应该尽快从现有对自身的认知误区中挣脱出来,尽快立足于正确的定性和定位,重新开始自己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宋永则.成人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何红玲.新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