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论文参考样本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小学教育则是其中的核心部分,是高等教育的奠基石,夯实基础势在必行。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教育论文参考样本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教育论文参考样本篇1
浅谈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对策
教师常常教育小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要有选择地读书,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厚重的中国文学史中,古诗文占据了辉煌、灿烂的一页。它们是千古流芳的璀璨经典,风雨旅途中的最好伴侣。如何引领小学生读好古诗文,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所谓诵读,就是读出声音来。诵读古诗文,是一个十分愉悦的学习过程,它能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代贤者、智者对话,了解我们的国家、民族、历史,把优秀的历史文化积淀转化为我们人文素养的一部分。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诵读就要读出意味,读出品味,读出余味来。如何引领学生诵读古诗文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妙招。
一、同中求异导诵读
同中求异就是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相同或相类似的古诗文中,抓住诗句诵读,领悟诗句所表达的不同意境。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如杜牧的《山行》和张继的《枫桥夜泊》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但《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一个“爱”字,《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一个“愁”字,分别向我们述说了诗人不同的内心世界。我在教学《山行》最后两行时,重点引领学生根据书上的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其中有一个同学说得很有深度:“杜牧一路赶来,没有被山路、白云、人家动心,却被这枫林晚景惊喜得不得了。为了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干脆停下车来,静静地欣赏着眼前一大片一大片火红火红的枫叶,心里甚是感动,不由得发出深深的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充满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这不只是诗人对美的联想,色彩的比较,更是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通过解说,学生接着有滋有味地诵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怎一个“美”字了得!而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我先着手引领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创作背景:那年秋天,诗人去赶考,却榜上无名。于是,诗人就买了一张船票,准备来年东山再起。此时的他虽然身在船上,心却带着满腔的羁旅乡愁,怪不得彻夜未眠,只好借景消愁愁更愁。另外,诗的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尤其是“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在这一首诗里,诗人既能把秋天眼中的景物写得这样真实、形象,又能把自己的满怀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实在难得。这样一比较一引领,两位诗人的“因秋而爱”和“因秋而愁”分别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同中求异诵读法,有助于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诗句的意境,体察诗人的心情。
二、破解诗眼导诵读
古诗文言简义丰,语言凝练,古代诗人也注重炼字。“诗眼”就是诗人在创作中,对语言反复锤炼的结果,是诗的神韵所在。我曾记得一个教师善于破“诗眼”导诵读,效益颇丰:“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尽显眼前,方可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欣赏效果。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破“愁”字见忧国忧民;贺知章的《咏柳》破“裁”字见锦绣春色;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破“还”字回朝誓言。
我在教学《赠汪伦》时,采用了破“深”字见深情厚谊。上课伊始,给学生讲了李白和汪伦交往的一段美好传说(见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学生从中初步体会到了他俩之间的深厚友谊(板书:深)。再引导学生破“深”字反复诵读《赠汪伦》,他们觉得:汪伦是一腔真情的,从“忽闻”推想汪伦送行事先并没有张扬,而想送给老朋友一个惊喜;他们从“踏歌”中体会到汪伦是满怀热情的,用这种民间的歌唱形式,想让老朋友得到最强烈的感染。在这个基础上,我告诉学生:“踏”其实也是唐代的一种舞蹈方式,叫“踏歌”。诗人忽闻踏歌,果真动情了,看到了眼前的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谊,水深、情深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了,怪不得诗人情不自禁地就以眼前那美丽清澈的潭水之深来比喻情谊之深。诗中更耐人寻味的是“不及”两个字,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究竟有多深呢?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足以说明了他俩之间的情谊的确深不可测。这样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张又恰当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诗人对汪伦深深的感激之情。
破解诗眼诵读法,能快速、准确地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是学习古诗词的有效方法。
三、串联相关导诵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小学生要背诵优秀古诗文240篇(段)”。我觉得“串联相关导诵读”,能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积累古诗文。其方法就是: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文,与题材内容或表现手法等相近的其它古诗文串联成一个知识板块,联系起来诵读。
我们都知道:中华传统节日以宏大丰富的内容、灿烂缤纷的色彩,展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壮丽画卷,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小学人教版的教材上就选了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上)、七夕节的《乞巧》(三下)和春节的《元日》(六下)。如上《乞巧》时,学生在预习时不难发现:“这是当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浅显易懂,流传极广,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在课中,我为学生讲述了《七夕节对月穿针》的内容,学生懂得了:纺织、针绣都是古代女子的一门必修技艺,技艺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到她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甚至人生前景。因此,她们总是不断努力,精益求精。听完故事,学生对古代心灵手巧的女子们产生了崇拜感。在课尾,顺便复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拓展了《元日》(王安石)。我让学生初读《元日》后猜:这是一首描写什么传统节日的诗?从哪里看出来?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是描写春节的古诗,从‘爆竹声中一岁除’中就可以看出来。”那你们知道“桃符”指什么吗?教室里鸦雀无声。我说:“‘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相当于我们现在春节时贴的春联。‘新桃换旧符’就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我把这三首古诗文串联在一起进行教学,进一步弘扬了民族精神,推动了传统的节日教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教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时,学生懂得了诗人述志抒怀的诗句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此时,我有意补充了几个述志抒怀的诗句让学生诵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石灰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自嘲》。学生各个诵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回味无穷!
串联古诗诵读法,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古诗文,让学生跟随古人的步伐,一起走进奇妙的古诗文世界,真是其乐无穷啊!
四、扑克游戏导诵读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比较好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我发现学生平时一有空就喜欢玩扑克牌,有算24点的,有玩魔术的。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我想到了采用扑克游戏的方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加快诵读的速度,我引导学生编一些别开生面的娱乐游戏,其中的“编‘谜’诵‘诗’”游戏,就特别富有情趣。一种做法是:孩子依据诗意想象画面,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在扑克牌大小的卡片上,这叫“赏画诵诗”。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出示这个画面,让别人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猜是哪首诗,再说出朝代、作者及古诗文内容。另一种做法是在卡片上只写诗的题目,让同伴猜朝代、作者及诗文内容,这叫“据题诵诗”。还有的在卡片上只写诗文的其中一句,让同学猜诗题和作者,并对出下句,这叫“诗文对句”……孩子把自己精心设计的“古诗文扑克牌”放在口袋里,在课余时间拿出来玩,三五成群,边诵边演,玩得不亦乐乎。另外,学生也可以玩“九宫格”和“十二宫格”的游戏,让孩子根据“九宫格”和“十二宫格”的字,分别说出一句完整的古诗文,回答得既对又快的取胜。
实践证明:扑克游戏诵读古诗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一,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乐趣和效率。
五、挖掘故事导诵读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几乎每一篇诗歌都与诗人的生平,作诗时的境遇、心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善于捕捉这些隐藏在古诗文背后的信息,在课堂上适当地穿插讲解故事,学生一定会听得不亦乐乎!
像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初读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不理解“独钓寒江雪”的意思。这时,我立即向孩子娓娓道来: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任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只好在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他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心情非常郁闷,几乎绝望、愤怒、无奈、痛苦到了极点。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实际上他钓的是纯净的心灵,给读者留下的是孤独的美。听了这个故事后,“独钓寒江雪”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在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王维在诗中说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据说可以避灾,究竟怎么插?插在哪里呢?接着,我给学生讲了《九日茱萸插何处》的诗词故事。原来古代有“插茱萸”和“佩戴茱萸”之说,各有各的来历。诗中所用“插茱萸”,跟唐代的习俗有关,还有刘兼、朱放等诗人也用“插茱萸”。他们在唐朝都喜欢将茱萸插到头上,这一举动更是年轻人的行为。
挖掘故事导诵读,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验诗人的心境,更准地把握诗人表达的中心。
朱熹说:“诵得熟,方能通晓;若诵不熟,亦无可思索。”总之,只要引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得当,学生就能日有所诵,日有所得,细细习得语言,提升思想境界。
<<<下页带来更多的小学教育论文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