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时间:
汪卫静1由 分享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而言,同样如此。由于幼儿期是人的各种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期,而善于合作又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呢?我在工作中总结了五点:
一、强化教育理念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游戏中要经常让孩子们分组活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以训练、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其次,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合作、配合,给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我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名教师就帮着拉桌子,摆玩具、分发各种玩具材料,保育员则进行桌面和地面的卫生清扫,无形中为幼儿树立了好的行为榜样,幼儿的合作意识也易被激起。同时,经常有意识地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的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也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
二、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等良好品德,促进合作能力的发展
学会合作,首先要有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根据观察了解,那些不能与人合作的幼儿大多是由于家长过于宠爱,久而久之养成了自私、任性、攻击性行为多,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使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处处逞强,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因此我通过《小鸡和小鸭》《我来帮助你》等故事,对幼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并让孩子们装扮成“小鸡”、“小鸭”等,体会与人合作的快乐;以营造合作氛围为主题,布置活动室环境,如在墙上张贴体现小朋友合作行为的各种图片。通过各种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很快融入集体,更好地与人合作。
三、经常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幼儿园,教师经常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如,在一次小组作画过程中,让幼儿充分感觉到各种不同角色的乐趣。有的幼儿准备材料、有的调颜料、有的要作画,这就需要幼儿之间的合作。我告诉调颜料的小朋友:“洋洋,你需要什么东西,可以和周航商量着去拿,我看你俩配合好不好?”两个人很快准备了要用的东西(笔、颜料、颜料盒、水)就开始干起“活”来。
画画的萱萱就很主动地找他俩说需要什么颜料。到最后,他们的画画得非常棒。还有一次户外活动前,我请一个小朋友去拿一袋海洋球到操场上玩,可不知怎么回事,袋子破了,海洋球滚了一地,那个孩子一个人匆忙地捡着。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一个人捡多慢啊,怎么办呢?”孩子们一起说:“我们一起捡就快了。”我告诉他们:“几个人完成一件事,这就是合作,合作的力量大!”通过这件事,大家的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还通过玩“过家家”、接力赛等活动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
四、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和引导
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无论好坏,只要它产生后受到鼓励,那么这种行为就容易再现。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强化反馈机制。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小朋友在一起合作搭了一个很漂亮的“宫殿”,我及时地说“你们几个合作伙伴搭的‘宫殿’可真漂亮!”“你们配合得真好!”教师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地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要适时给予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使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五、加强“家园合作”
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也能推动幼儿合作意识的快速发展。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和个别交谈,强化家长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理念。告诉家长讲究技巧,在家里想办法赢得孩子的合作,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可以任意迁就或训斥他们。例如在剥毛豆、整理屋子等活动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合作完成,这不仅增强了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促使家长转变错误的教育方法,告诉他们不要惟恐孩子“吃亏”,对孩子说“谁打你一下你就打他两下”,这样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团结互助的精神。还有转变理念,如,告诉家长不要每次接孩子回到家时都问“你今天吃的什么?”“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等,而是试着问孩子“你今天有没有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做事情?”“从明天开始每天想办法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做点事情,回来告诉妈妈,好吗?”等等,以此引导孩子养成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事实也证明,通过强化“家园合作”,赢得家长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一、强化教育理念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游戏中要经常让孩子们分组活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以训练、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其次,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合作、配合,给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我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名教师就帮着拉桌子,摆玩具、分发各种玩具材料,保育员则进行桌面和地面的卫生清扫,无形中为幼儿树立了好的行为榜样,幼儿的合作意识也易被激起。同时,经常有意识地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的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也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
二、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等良好品德,促进合作能力的发展
学会合作,首先要有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根据观察了解,那些不能与人合作的幼儿大多是由于家长过于宠爱,久而久之养成了自私、任性、攻击性行为多,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使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处处逞强,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因此我通过《小鸡和小鸭》《我来帮助你》等故事,对幼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并让孩子们装扮成“小鸡”、“小鸭”等,体会与人合作的快乐;以营造合作氛围为主题,布置活动室环境,如在墙上张贴体现小朋友合作行为的各种图片。通过各种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很快融入集体,更好地与人合作。
三、经常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幼儿园,教师经常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如,在一次小组作画过程中,让幼儿充分感觉到各种不同角色的乐趣。有的幼儿准备材料、有的调颜料、有的要作画,这就需要幼儿之间的合作。我告诉调颜料的小朋友:“洋洋,你需要什么东西,可以和周航商量着去拿,我看你俩配合好不好?”两个人很快准备了要用的东西(笔、颜料、颜料盒、水)就开始干起“活”来。
画画的萱萱就很主动地找他俩说需要什么颜料。到最后,他们的画画得非常棒。还有一次户外活动前,我请一个小朋友去拿一袋海洋球到操场上玩,可不知怎么回事,袋子破了,海洋球滚了一地,那个孩子一个人匆忙地捡着。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一个人捡多慢啊,怎么办呢?”孩子们一起说:“我们一起捡就快了。”我告诉他们:“几个人完成一件事,这就是合作,合作的力量大!”通过这件事,大家的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还通过玩“过家家”、接力赛等活动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
四、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和引导
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无论好坏,只要它产生后受到鼓励,那么这种行为就容易再现。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强化反馈机制。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小朋友在一起合作搭了一个很漂亮的“宫殿”,我及时地说“你们几个合作伙伴搭的‘宫殿’可真漂亮!”“你们配合得真好!”教师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地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要适时给予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使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五、加强“家园合作”
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也能推动幼儿合作意识的快速发展。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和个别交谈,强化家长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理念。告诉家长讲究技巧,在家里想办法赢得孩子的合作,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可以任意迁就或训斥他们。例如在剥毛豆、整理屋子等活动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合作完成,这不仅增强了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促使家长转变错误的教育方法,告诉他们不要惟恐孩子“吃亏”,对孩子说“谁打你一下你就打他两下”,这样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团结互助的精神。还有转变理念,如,告诉家长不要每次接孩子回到家时都问“你今天吃的什么?”“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等,而是试着问孩子“你今天有没有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做事情?”“从明天开始每天想办法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做点事情,回来告诉妈妈,好吗?”等等,以此引导孩子养成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事实也证明,通过强化“家园合作”,赢得家长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