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2)
时间:
赵宏强1由 分享
二、“典型引路”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的迫切诉求,要切实以此为抓手将课改引向深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改革的急先锋,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江苏省洋思中学所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他们勇作改革的弄潮儿,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即一线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予以广泛认同,并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积极性。但这也表明我国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素质能力存在局限性,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学一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受制于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教研员对中小学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寻找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改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这是因为,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他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有效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它们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它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它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它们实施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将对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增强课程改革的急迫感、使命感,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直接对话的教研共同体。高校或教科研机构可以重点扶持一批学校、教师率先进行创新尝试,由局部突破到整体建构,摸索改革路子,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对课程改革推进路径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并通过鲜活的成功个案、不断深化的理论认识来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步入课程改革的快车道,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各地、各学校都应深刻认识到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从各地、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帮助、扶持、培植所在地区的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各个学校也应树立起自己的学科典型、教师典型,大胆地走“典型引路”的课改之路。一批批典型将以它们成功的鲜活经验演绎出有形的课改实践图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成功做法、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等具体、有形的“现身说法”,对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就新课程理念进行生动的解读,以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现场感强、启发性强、操作性强、贴近实际、易于借鉴效仿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来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区域、一批批学校、一支支队伍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新课程。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适合的载体为支撑。近年来,许多地区和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观摩典型经验、听取专家报告、实施校本研修等方式,积极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探索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换的通道,即从多种维度来寻求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适合的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做法和尝试还显得凌乱无序,要么应景性地组织教师听几场专家报告,要么抓一阵子教师集体备课,要么组织几次教师公开课,要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几所学校,等等。这些做法停留于被动应付,走过场的成分多些,使课程改革成了注重外在形式的跟风应景之作;或是受制于能力不足,只是在局部细节上小打小闹,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内涵建设则远远不够。我国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建构已势在必行,而选择适合的载体则尤为关键。
就学校层面而言,实现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教学模式是任何学校等教育组织都必须依托的组织、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意义而言,教学模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目标,设定较稳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调配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与管理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活动程序和操作要领,以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定方式展开和功能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中介性。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可将教学理论范型化,又可将具体经验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正是适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才使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使新的理念转变成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同时又使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个别化的具体经验得以理论凝练和提升,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具有了普遍性与推广性。基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学校要担当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的转换,必须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只有以创新教学模式为载体,才能使课程改革由理论体系转化为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内含着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价值体系,并框定了相应的结构方式和操作要领,离开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而言之,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各地不少学校围绕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积极的多样化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譬如前文提及的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的教改实验,它们就是在教学模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目前,令人担忧的是尚有不少学校还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对课程改革还滞留于外在表层的理论政策的学习、了解或是观望,还未完成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内化”过程;对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尚不清晰,还未将课程改革的国家意志付诸于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它们在凌乱无序的应景之举中使课程改革一再被虚化,而没能通过对教学模式创新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来牵动学校的全面变革。
毋庸讳言,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将课程改革由政策主旨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和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机制、师生关系的基本设定以及对教学活动基本程序和操作要领的基本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清晰而具体化的课改目标,进而将牵动学校的资源配置、管理举措、教师发展等都整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旗帜下,由此激活学校所有办学力量,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找差距,寻对策,围绕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从而使课程改革转化为全员的办学行为。这必将大力促进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建构,并促进学校的整体良性发展,促进学校朝着新课程实施常态化模式迈出重要步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EB/OL],(2010-04-27)[2010-11-16],http://202.205.177.97/UserFiles/statiehtml/2010-06-01/12753785300004851,html
[2]张民生,校长必须学会领导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7-01-16(6)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45
[4]谢利民,杨喜凤,新课程改革:影响有效实施的因素透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4-18
[5]乔建中,张耀庭,邰友圣,对当前教学模式建构中问题的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2009(8A):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