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基础教育做起
试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基础教育做起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标签,无形中影响着国民对是非曲直和价值标准的定位。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深入人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来抓。
一、向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的教师
当今时代的教师已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学生的人格塑造,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教师首先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教师的个人魅力和行为方式会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乃至一生。教师应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做人的智慧和生活的能力。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儿童、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弱势群体,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精心呵护。因此,教师的责任就更加重大,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选拔,更应该慎重。对教师的考核不应只是专业层面的考核,更应该是人格层面的考核;不应是一次性的,应该是阶段性的。对那些思想品行不合格的教师要零容忍。对一个合格的好教师的解释是:做好老师,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要以此为标准来严格筛选合格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二、为学生贴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标签,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
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中说:“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素质教育不是开几门围棋课、音乐课等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要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伟大工程。目前的学校教育评价学生的普遍标准是:学习好,一切都好;学习差,什么都不好。那些所谓的“差生”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就被边缘化,带着这样负面标签的学生,怎么能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呢?这种被教育者贴上的负面标签,给这些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样的教育违反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弘扬正能量,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倾向,使之回归到正确的行为轨道上,逐渐形成对世界、对自身的正确认识。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校园环境建设要从教育教学的需要通盘考虑,创设整洁、优美、品位高雅、错落有致、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注重提升校园风貌中的文化含量。着力体现学校发展的历史文化延续性,体现学校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如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教学区、活动区的设计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如在教学楼和教室里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语,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如校训、校风等内容,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在体育活动场所,塑造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雕像、标语等,这样学生身处不同的功能区便有着不同的感受。要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德育工作为先导,全面实施养成教育。以安全工作为重点,努力创建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以环境建设为抓手,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利用晨读、队日、升(降)国旗仪式、开学、毕业典礼等特殊时段,开展“国旗下讲话”、毕业寄语等活动;利用重要仪式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演讲征文、歌曲传唱、书法名家进校园、“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园网站、图书阅览等场馆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重在基础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人心,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