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 > 环境经济关系论文范文

环境经济关系论文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环境经济关系论文范文

  环境与经济相辅相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会促进环境改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经济关系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经济关系论文范文篇1

  浅谈经济增长和环境发展的关系

  【摘 要】社会经济的增长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之争由来已久,似乎获取经济效益就必须以污染环境作为代价,而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观点,但这不代表增长经济在前、治理环境在后的理论是正确的,更不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与参考。本文从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继而提出在发展经济中保护自然环境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自然环境;污染;治理;经济发展;关系

  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自然能源的极度匮乏早已摆在人类的面前,然而直到近几年,我们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逐渐有了环保意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观念早已过时,尽管它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增长,但许多发达国家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且环境代价是不可逆的,人们的生存质量乃至整个国家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都将面对自然环境的严峻考验。大量的实证经验和教训终于让我们警醒――保护自然、治理环境刻不容缓,这关系到社会、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全球人类的繁衍生息。

  一、解析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宏观关系

  “经济”与“环境”看似相互矛盾,实则彼此促进、互相影响。如何客观认识、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成为新时期下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改善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只有从理论上清晰、深刻地理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正确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理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一)环境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共有两大类环境资源:一类是人工改造资源,即前人留下的财富,是人们的劳动成果,通常可量化,比如某个城市、乡镇或区域的存量资产;另一个类是自然资源,如气候、水、土地、矿藏等,它们尽管不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但却为我们的生存、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实现经济增长所需的原料、能源等都属于自然资源。如今,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国家都将自然资源当作国民财富来统计,自然资源的丰富与否,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资产状况与国民经济水平。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位居全球首列,但人均占有量却很低,比如:我国的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9、淡水资源为1/4、45类矿产资源占1/2、耕地资源占1/5,但却只占美国人均的1/10。

  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很多国家只能依靠从国外进口各类用于工业生产的资源,如铁矿石、石油和木材等。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随着环境的日趋恶化,能够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源日益稀缺,比如土地资源的贫瘠,适合人民居住和农耕生产的土地非常少,开采矿石的成本非常高,但矿石质量却不高,某些地区频繁发生洪涝、沙尘暴、干旱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城市的经济增长带来严重影响。如果盲目追求经济利润,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后,为了满足生产需求,企业、社会乃至国家仍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来治理环境,这种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等于变相提高了生产成本。

  (二)经济增长让自然环境不堪重负

  自人类生产开始那天起,对物质、经济、财富的追求从未停止过,正因如此,社会经济、国家资产、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得以提高。然而,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大规模、频繁的经济活动,直接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其一:大量废弃废物的排放严重超标,我国许多城市一年内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雾霾天气,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伤害;其二: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尤其缺乏,正面临枯竭的危险,以至于影响到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并且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日趋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变暖的气候、开采过度的森林、严重的水土流水及水资源的污染……这些都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所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恶果,当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那么所有的物质、财富也将变得毫无价值。

  当然,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能源,只要生活在继续、社会在发展,就一定会消耗资源,如何节约自然资源,杜绝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才是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过度的煤炭开采早已严重破坏了国内的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尤其是对气候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过度排放,使得人人自危,在严重的雾霾天只能停止一切工作与社会活动。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每个国家、公民都有义务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中国这样一个煤炭生产大国而言,必然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社会各界、各大企业单位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三)经济增长是实现长期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

  如果治理环境必须要停止一切社会生产活动,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那么,这在本质上与“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并无不同,都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果顾此失彼,只能陷入恶性循环,最终既无法实现经济增长,也无法很好地治理环境。一个国家若想长期、持续性发展,必须要平衡好“经济”与“环境”二者的发展关系,让经济服务于环境的治理,让良好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这才是国家在发展中的良性循环。2020年,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比现在降低40%~45%,这也是中国政府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为尽快达成该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国家、政府部门、各企业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新能源的研发、排污设备的更新与升级等。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那么也就无法达到治理环境的目的,只有在物质基础的保障下,人们的环保意识才会提高,我们国家才会有实力来保护自然资源,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发展

  正如前文所述,“经济”与“环境”有矛盾、对立的一面,也有彼此促进、统一发展的一面。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只有先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条件,才会产生非物质的需求,比如绿色生态、自然环境等,在这些非物质需求的趋势下,环境的治理才会有所成效,同时,经济也为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提供了�允档淖式鸹�础。而环境则给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只有在丰富的环境资源的支持下,人类才能更好地从事生产活动,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经济”与“环境”就像天枰的两端,只有将二者放在同样的高度,让它们保持平衡,人类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双赢局面,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已经指明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探索一条环境、经济、资源、人口高度统一、协调发展的光明道路。

  在国家、政府、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如今的经济生产总值已仅次于美国,但是人均占有量却非常低,可见经济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悬殊,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人民,世代都挣扎在温饱线上,甚至很多贫困人口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所以,许多偏远山村、贫困地区并没有用于治理环境的资金,人们也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立足于我国国情现状,必须要将发展经济作为基本目标,从而解决贫困地区人们的温饱问题,然而仍有很多地区为了经济增长至环境保护于不顾,饮鸠止渴般地超标排放温室气体、过度砍伐森林,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库兹涅茨环境曲线显示,全球各个国家在工业化生产的腾飞阶段,均会给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但是当经济增长到了一定水平,对环境的保护会起到促进作用。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却也已然达到了治理环境污染的条件,简言之,投入部分资金用于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能够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值得反复强调的是:“经济”与“环境”二者虽然存在矛盾,但绝不是二选其一、非此即彼的关系。以专业的眼光来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不可兼得,以我国的国力和经济水平来看,完全有能力治理环境问题,并且通过环境治理来带动经济增长,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长期的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GDP”为目标

  1、改变GDP的核算体系

  在GDP核算中加入社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如果存在污染问题,那么则扣除这部分的GDP,避免经济主体行为被现存GDP所误导,只有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减少污染源,才能节约治污资金,如此核算GDP才能体现出社会生产的最终价值。“绿色GDP”的宗旨是促进“经济”与“环境”二者的和谐发展,扣除用于生产过程的环境成本,从而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生产所付出的代价、所取得的成果。哪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丰富,哪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就越广阔。今后的社会竞争,一定是有关生命与科学的竞争,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树立“保护生态、教育为本”的先进理念,面向全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普及环保知识,将中国民族勤俭节约、尊重生命、关爱大自然的优秀传统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相互结合,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平台等渠道大力宣传科学知识,在社会大众当中达成生态环保、节能减耗、了解国情、珍惜自然资源、造福后代的一致共识;鼓励以生态为主发展工业农业及服务产业;重视生态文化、生态居住环境的建设;提倡健康、节俭、环保的生活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彻底摒弃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高消费行为。

  3、提高“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

  自然环境、生态资源是开展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前提,在经济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该地区环境资源是否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全面了解地区内的人口密度、开发项目的发展潜力,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相关标准,树立起“自然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开发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通过治理环境来促进社会生产,通过推进生态平衡来维持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让所有的生产经济活动都遵循自然规律有条不紊地展开,继而达到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效益的综合提高。

  (二)在政绩考核中引入环保指标

  1、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

  建立起与生态发展、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的经济体制,将GDP的增长与否纳入政府部门、国家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包括是否严格执行环保法、本地区的环境质量改善指标等。

  2、综合评估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所有工程项目的建设、改建和扩建,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再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中应严遵“环境影响评价”与“三个同时”制度――防治环境污染与工程项目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尤其是规模大、工期长的建设项目,必须百分百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尤其要提倡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特色产业。

  3、大力推进“经济、环境”综合发展决策

  适当提高生产活动中的环保资金投入,实现保护环境与社会生产的同步进行,做好环境监督与管理,让自然环境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起科技、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统一的发展框架,尽一切努力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上百年的工业革命,自然资源几乎被消耗殆尽,为了求得长期、可持续性的社会发展,人们必须找到“新”资源的创造途径,比如众所周知的“废物利用”。以往的经济活动是一个从利用资源到生产产品,再到排放污染的单向过程,而“循环经济”是一个 “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最终解决了“经济”与“环境”相互矛盾、对立的一面。

  1、通过循环经济促进GDP的增长

  改革经济增长的核算模式,通过“绿色核算”模式来控制社会生产,彻底摒弃传统老套的工业化道路,建立起崭新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循环经济体系。因为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少,“先发展、后治理”的环境改善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国情,我国的资源不足以支撑高耗能、高污染的社会发展模式,充分整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循环经济才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发展策略,比如长江城市群当中,很多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地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以此节约水资源,减轻水污染。

  2、推动产业的生态化发展

  各大企业、工业园应制定有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在贷款、税收、土地使用的优惠政策中引入经济激励措施,以此提高社会各界开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同�r制定出相关工作的实施步骤,逐步研究、探索、完善绿色经济核算模式以及评价机制。站在企业内部循环角度实行清洁生产、鼓励生态工艺;站在各企业间的循环角度,加强建设生态工业链园区;站在整个社会循环角度,大力支持资产回收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消费市场,改善产业结构。比如皖江循环经济园区便采用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用最少的废气排放量、自然资源消耗量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社会、环境、经济的和谐统一。   3、从小事做起,改变消费观

  循环经济不仅是国家、社会、大型企业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循环”二字的意义是:消费活动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又不会破坏自然环境,一边消耗资源,一边回收和利用资源。比如:生活中产生出的垃圾,其实就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促进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是企业在“废物利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利润,就像安徽马钢集团,采用的工业生产能源是燃油、电能等,而不是煤炭。企业将除尘灰当作燃烧原料,通过高炉煤气的余热来发电,再把钢渣、高炉水渣当成生产原料销售给其它企业,每年就能创造出七千万左右的效益。除此之外,安徽马钢集团还回收了工业废水,每年节约九百万左右的水费,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了四千五百吨以上。

  (四)运用科技手段保护自然环境

  重点研究环境保护领域的疑难问题,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改善生态环境,让环境保护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点,加快环保的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出现代科技对环境所起到的作用,整合各方科技手段,攻克环境保护的技术难题。国家与政府对拥有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设施、装备应加大扶持力度,严格监督、管理市场运作情况,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加大国内环保资金的投入。生产环保设备的企业应全面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努力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核心环保技术、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利用现代化科技加快环保技术体系的创新与建设,力争尽快攻克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污水深度处理、汽车尾气净化、洁净煤等技术难关,在环境保护中提倡应用高新科技,尤其是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技术,更应加大保护力度、提高宣传推广力度,以此调动企业在研发、创新环保技术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环保技术示范活动,推广研究成果,全面提升环保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结束语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样重要,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鱼和熊掌”的关系。如今,我国正向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大步迈进,而且已经提前步入信息科技发展的新时期,在这关键阶段,我们既要保持经济增长水平,又要做好自然环境的治理工作,客观看待经��增长与环境发展的关系,积极建设绿色生态,实现绿色经济,以此满足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所需。

  参考文献:

  [1]敦剑,冯霄,何畅等.煤制天然气酚氨废水汽提过程经济和环境多目标优化[J].化工学报,2013,64(12):4313-4318.

  [2]韩瑞玲,佟连军,佟伟铭等.经济与环境发展关系研究进展与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2):119-124.

  [3]汪振双,赵宁,苏昊林等.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山东省水泥行业为例[J].软科学,2015,29(2):33-36.

  >>>下页带来更多的环境经济关系论文范文

3427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