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量经济学论文
浅谈计量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对我国经济学的定量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中国经济学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量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一: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摘要:对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两者的合理衔接至关重要。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两者应统筹规划,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来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
1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问题分析
(一)经典教材未必是最适合的
市面上《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很多,也不乏名家编著的教材,但优秀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却不一定适合三本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使用。比如,国内高校普遍选用的李子奈的《计量经济学》教材,该教材条理清晰,分析到位,受到读者广泛好评,甚至成为很多高校的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博士生入学考试指定教材。但是,对于三本的学生来说,这本教材过于注重理论的分析,书中大篇幅数学公式的推导与证明,使学生还未开始学习就产生了畏惧心理。且这本教材实践部分较少,案例陈旧,且没有软件操作的指导,这就容易造成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而国外名家教材,比如古扎拉蒂的《计量经济学基础》以及伍德里奇德《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略去了很多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且引入了丰富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中美思维和表达存在差异,这两本国外名家的教材给中国学生学习带来了阅读障碍,且这两本教材也没有软件操作的指导,这就容易造成学生无法运用理论进行实践。另外,这两本教材涉及知识点过多,一般3学分48学时根本不够安排。且这两本书的译本价格不菲,如果选作教材,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
(二)多媒体的缺陷
多媒体的出现,把老师从繁重的板书任务中解脱了出来,大大地提高了老师的授课效率。多媒体除了能加大授课的信息量,还能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直观性。但是,多媒体并非是万能的,在加大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方面,多媒体流畅的播放,缩短了老师思考和整理思路的时间,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做足准备,保证课堂上思维清晰连贯;另一方面,如果使用板书,在老师书写板书的间隙,学生可以对刚学习的内容作短暂的回顾和整理,或者思考一下没弄清的知识点。多媒体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空档",在相同的时间内,多媒体教学加大了授课的信息量,这要求学生上课精力高度集中,课前认真预习。而三本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够高,大部分学生做不到课前预习。如果教师完全借助多媒体手段,容易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强度和负担,导致学生无法及时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挫败感,降低了学习的兴趣。
(三)一减再减的实验课
按照48学时的教学安排,计量经济学课程涉及到7个实验:一元与多元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与统计检验、异方差检验与修正、序列相关检验与修正、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处理、虚拟变量的设置、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与检验。如果安排7次实践课让学生上机操作,剩下的34个学时根本无法完成理论教学内容。基于这个原因,很多学校把实验缩减到2到3个学时,有的学校甚至完全取消了实验。考虑到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削弱学生动手能力。笔者精选了5个最为重要的实验,并把这5个实验安排到了3次实践课里。为了督促学生上机实践,笔者还将实验课与学生的课程作业关联起来,即学生通过实验,得到计量分析结果,然后分析实验结果,完成一份实验报告。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学生提高了操作技巧,掌握了把计量经济学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但缺陷在于把5个实验压缩到3次实践课里,哪怕有作业迫使学生不得不操作,但实践课信息量过大,学生接受起来有难度。
2改进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一)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计量经济学涉及到大量的矩阵运算、概念、公式、图形和软件分析结果,教学完全回归板书并不科学。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多媒体,且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讲解案例、展示计量软件的分析结果时,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既直观又准确且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播放教学相关的视频和图像,能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比如,笔者在讲解总体回归模型和样本回归模型时发现学生经常把两类模型的表达式弄混,于是,笔者借用了一张以一顶大帽子遮住整张脸的当红明星LadyGaga的图片,告诉学生,这是笔者带着帽子在模仿LadyGaga。然后再告诉学生联想着记忆,样本回归模型的表达式与总体回归模型的表达式最直观的区别在于样本回归模型的参数带着帽子,因为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模仿"估计总体回归模型。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非常牢固的记住了样本回归模型的意义以及其与总体回归模型的区别。主要应用多媒体,但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辅之以板书。在讲解较难知识点时,应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比如,介绍"虚拟变量陷阱"这一概念时,由于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可结合板书进行讲解。由板书一步一步推导,这样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也容易掌控学生的接受情况,并随时作出调整。
(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衔接
对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两者的合理衔接至关重要。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两者应统筹规划,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来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每章的理论教学完成之后,紧接一次实验教学,由老师结合例题讲授和演示理论方法的软件实现,安排学生完成布置的作业,然后老师再对学生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这学期授课的经验,笔者认为安排4次实践课,7个实验比较合适。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仍然较多,时间较紧张。笔者思考,能否采取老师指导结合学生互帮互助的方式完成这个"困难任务"。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把成绩好积极性高的同学与学习主动性弱的同学均匀分配到各组里。课上,老师统一进行操作演示,学生操作环节,老师不针对每一位同学单独辅导,而是针对小组内部消化不了的问题进行集中辅导。这样,既保证了紧凑的课堂教学与实践得以完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计量经济学》作为教育部制定的经济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经济学类专业很多高级课程的基础,加上经济学前沿的研究大多需要运用到计量经济学方法,因此,怎么强调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但是由于这门课程本身较为难学,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等原因,使得三本院校计量经济学的教学面临不少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正视三本院校教学的特殊性,积极看待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探索解决方法,一定会使三本院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林毅夫;余淼杰;经济研究2009-01-20
2、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与应用实例沈大军;陈雯;罗健萍;水利学报2006-05-30
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二:高校计量经济学论文
摘要:计量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倡导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培养优秀的计量经济学人才应尽的义务。
关键词:高校;计量经济学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考核方式还是比较陈旧的,灵活性也不强。有的高校完全依据期末考试成绩,而有的高校则是期末考试成绩加一定占比的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的给出主要是以学生的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和平时的课堂、课后作业为主。这样的考核方式只是简单考核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和计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不能体现计量经济学实践性强和工具性强的特点。计量经济学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靠短时间临考前的死记硬背蒙混过关,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为了突出本学科的特点及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其课程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建设成为一门真正的经济学课程。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真正实现“经济理论、数学、统计学的结合”,教学内容应涵盖“模型设定、数据诊断、模型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全过程。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包含如何设定计量经济学模型、如何分析和诊断数据,这应成为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方向。具体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
①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层次划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教学层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形成具有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教研室需要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进行反复讨论和界定,比如对于本科层次尤其是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要做到“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的原则;而对于研究生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要做到“重探索、重科研、重理论”的原则。
②紧跟学科的前沿发展,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计量经济学学科本身在不断发展,除了一些经典的著作,国外一些新教材不断涌现。国内高校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也要紧跟国际上的新发展,注重教学内容及教材上的适时更新。
2.实验教学的进一步重视深化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即为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法指引和工具支持。针对目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弱的情况,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首先是强化基础性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要保证实验教学的课时,不能因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博大精深有失偏颇,然后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精选实验项目,先是教师的演示讲解,而后是学生观摩学习,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所有操作流程,教师则从旁予以适时纠偏,从而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其次是大力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是指教师结合不同专业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特点,引导学生借助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对本专业的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并以课题申报形式组团完成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国际贸易相关数据深入探讨某一问题。通过基础性和探索性实验教学双管齐下,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解,掌握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以达到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建立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方面,意识到传统考核方式的缺点,为了达到培养新世纪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考虑建立了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首先,传统的考试方式仍是基础,比如期末实行闭卷考试,还可以借鉴一些高校的做法,除期末考试外,期中也实行闭卷考试,重点考察学生在修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及基本计量经济学建模理念的应用,试题设计上应突出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性和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性,约占30%;第二,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到课率、课堂参与度、案例研讨及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约占30%;第三,课题形式的实验课考核,包括实验的过程质量、实验报告的质量和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约占40%。实验课考核的其中一个环节以课题申报形式下达,学生组团申报,要求参与率百分百,同时为了防止在团队合作完成课题上搭便车现象,除了加强过程监督外,要求组内每个成员陈述自己在课题中的角色及具体的工作,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所做的具体工作给出相应的权重比例,多做多得分,少做少得分。积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优秀人才,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而计量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倡导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培养优秀的计量经济学人才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及其决定因素——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吴玉鸣;田斌;地理研究2012-04-15
2、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杨开忠;冯等田;沈体雁;开发研究2009-04-20
浅谈计量经济学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