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 >

日本汽车产业链及其在中国的延伸(2)

时间: 若木620 分享

  日本整车制造厂的零部件自制率仅在30%左右,其余70%的零部件都要从协作配套厂采购。整车企业一般实行业务转包合作,通过投资、合资、参股、控股等方式,与零部件配套企业建立多层次的垂直与协作关系,形成了层层转包、上一级控制下一级的金字塔型结构。通过这种塔型垂直分工协作体系,相互支持、相互渗透,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逐渐形成了关系稳固的利益群体。此外,通过平衡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与协调关系来进一步维系与供应商的长期关系。实际上日本的零部件厂商是在少数长期稳定的竞争对手之间进行着潜在的或实际的订单竞争,“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在竞争与协调之间选取一个平衡点,优点是既保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状态,不断提高其实力,同时又避免过度竞争导致的成本上升,也能保证长期合作关系的维持”[4]。由此可见,日本的汽车生产网络具有一定的长效性和稳固性。

  (二)产业链局限。

  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和强调产品差异化与技术创新的现代社会,日本汽车产业链尽管相对完善,但并非无懈可击,其自身的局限性也在不断显露出来。

  一方面,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iyoshi Kojima)提出的 “边际产业扩张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其选择的产业应该是投资国逐渐丧失优势的产业。或者说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或领域,应该发生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本国具有相对劣势而东道国又具有相对优势。由于日本国内资源限制,在劳动力价格上升、市场饱和与国际供需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日本汽车产业自身生产成本优势和产品竞争力优势逐渐降低,自成体系的国内产业链空间狭窄,使得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日本汽车企业,不得不选择产业链延伸,进行跨国投资和生产转移。

  另一方面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部产业网络结构缺乏竞争机制,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与德、美、法等国甚至后起之秀的韩国比较,日本汽车产业的技术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弱化,从技术先进性、新车型更新频率特别是市场占有率上已经有所显现。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11年前6个月,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的美国市场占有率为9%,接近丰田汽车(12.8%)和本田(9.6%),在欧洲25个国家,现代汽车集团的新车销量占有率(4.7%)比丰田汽车高出0.7%,日本主要产业已落后于韩国企业或正在被迅速追赶[5]。

  此外,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发,日本汽车生产网络中的密集型产业集群也面临巨大的不可抗力风险,在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中已经暴露无疑。2011年日本地震后,零部件供应链的断裂使整车企业陷入停工减产的尴尬境地,汽车产业链全线受到影响,与此同时,港口和交通设施的损坏也让集群化生产模式下的物流运输行业一度陷入停滞。根据日本财务省2011年5月25日公布的4月贸易统计初值显示,汽车出口额同比锐减67%,为2553亿日元,创1979年1月以来最少纪录。因此,如何保持竞争优势,降低产业系统性风险,进行汽车产业链的全球整合,已经成为日本汽车产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日本汽车产业链在中国的延伸。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同时由于日元升值、日本国内市场饱和以及工资水平上升等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汽车企业不得不采取对外直接投资(FDI)的方式,将产业链向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其他国家(地区)转移。日本汽车产业链大规模向外延伸扩展,主要体现在向东南亚国家和中国进行了梯度生产转移,利用东亚地区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对区域内生产能力和比较优势进行垂直整合,由分工生产加工和贸易逐步过渡到当地本土化渗透,在东亚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生产网络体系。日本汽车产业链在中国的延伸和“本土化进程表现迟缓,明显滞后于欧美企业”[6],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功利性特点,从在中国早期进行低端产品组装到近期供应链随动转移的过程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产业链的低端试探。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生产分工,对跨国公司来说,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1984年,天津华利汽车公司引进日本大发汽车生产技术,1986年,进一步引进大发汽车公司的Cha-rade轿车生产制造技术,大发车的下线和夏利两厢式轿车的生产,拉开了日本汽车企业在中国试探性合作的序幕。

  从1984-1992年这一阶段来看,日本汽车产业整体上对中国汽车市场还处在战略性试探阶段,产业链分工生产以低端品牌、单一品种、小规模合作方式开始,以skd(半散件组装)或ckd(全散件组装)的方式在中国组织生产,主要配件和关键总成靠进口支持,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更多的品牌车型依然留在日本本土。在初级产品的转移生产过程中,体现更多的是利用中国国内劳动力和市场优势进行装配和销售,并不涉及产业链中产品研发、设计和供应链转移环节,而丰田、本田、日产等企业也没有大规模的参与进来。这种犹豫和观望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日本汽车企业在中国的产业链整合进程,“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战略的拖拖拉拉,使得欧美汽车企业占领了在华战略上较好的位置,并取得了领先优势”[7]。

  (二)产业链的中位引进。

  20世纪90年代,日元的大幅升值加剧了日本对外出口的困境,越来越多的日本汽车制造业企业开始推行国际化战略,将部分模块化的产品总成和零部件从产业链中分解出来,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地区)进行生产。“由于国际生产分工的变化、东道国相关政策的推动和产品市场的牵引,日本的汽车企业纷纷开始向中国转移生产或调整策略并加大投入,日本汽车产业在中国的本土化开始出现全面升级。具体表现为,从产品链到生产链的战略布局呈现出加速和扩大的态势,产品从底端车型向中高端车型过渡,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以及营销管理开始全面本土化”[8]。

  1993年到2003年,日产汽车公司(NISSAN)在中国分别合资成立了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开始了从家用轿车、皮卡到多功能汽车(SUV)的全系列产品的延伸。与此同时,本田汽车公司(HONDA)进入广东,相继成立了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并收购了广州标致。本田采用先进的柔性生产线,不断推出新车型,继雅阁轿车(Accord)推向市场并得到市场欢迎之后,“奥德赛”( Odyssey)、“飞度”( Fit)、“CR-V”等陆续在华投产,而广州本田率先引进国外“4S销售模式”,使得产业链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

5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