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性与特殊性笼罩下的朝鲜经济改革及其特点
关键词:朝鲜,经济改革,特点
毫无疑问,朝鲜核问题是当前全球瞩目的焦点之一,特别是核试爆以来,似乎朝鲜的所有问题都被这一问题所笼罩。实际上,朝鲜的经济改革问题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笔者认为,经济问题才是解决朝鲜所有问题的根本。虽然朝鲜核试爆的乌云仍然未散,六方会谈也时断时续,但这并不妨碍世人对朝鲜进行经济改革的期盼。实际上,近十多年来,朝鲜一直在陆续进行一系列经济改革,只不过一方面由于朝鲜相关信息的封闭性,另一方面也是这些改革的幅度过小,不足以引起那些对朝鲜进行大幅度改革抱有很大期盼的世人的注意,造成在世人眼中金正日主政下的朝鲜一直在“顽固”坚持传统体制的印象。
1994年7月,金日成逝世,金正日被推举为朝鲜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朝鲜进入金正日时代。经过短暂的权力巩固和改革酝酿,即三年的“艰苦的行军”后,朝鲜缓慢地开启了经济改革的闸门。截止到目前,这场改革在不少方面已经显露出冰山的一角,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则仍难见其庐山真面目。由于朝鲜的相对“神秘性”,它的一些新变化并没有快速、及时的传达给外界。同时,由于朝鲜的特殊性,这场经济改革有着强烈的“朝鲜式”特点。从各方面的信息看,朝鲜的这场经济改革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从改革的前导理论看,朝鲜经济改革是在没有经历过重大思想改革的状态下进行的。
与中国(中国的改革是在经历一次思想大解放后展开的) 和苏联(苏联则是思想解放力度过大、过急,导致改革的变向)不同,朝鲜在尝试进行经济改革之前,并没有推行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受到大改革的洗礼,主体思想仍然在朝鲜人民的思想意识中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朝鲜目前的思想宣传、教育都基本是围绕着主体思想展开,朝鲜官方多次强调,朝鲜人民要用自己的力量建设朝鲜式的社会主义,要发挥主体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朝鲜领导人和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中形成的对主体思想绝对崇拜的观念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同时由金日成创立的主体思想的许多观念是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相悖的,如过度强调公有制,贬低私有制,认为在朝鲜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只有公有制一种,坚决反对所有制上的 “多样化”;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认为市场经济不仅从根本上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在发展速度上也跟不上有计划地自主地发展的计划经济;在经济管理形式上强调党委会的集体领导的重要性。主体思想中的这些因素长期以来已经渗透到朝鲜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中,在很多人的思想中甚至是根深蒂固的。这就使很多政府官员和国民缺少竞争意识、“个人英雄主义”意识等进行经济改革所需要的思想观念。朝鲜经济改革正是在没有彻底改变大部分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上述思想观念的情况下推行的,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也将使经济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
第二、从运行模式看,朝鲜经济改革实质上实行的是一种以计划经济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趋向的模式的延伸。
在计划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日渐衰弱的情况下,朝鲜力图借助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达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金正日主政以来,朝鲜发生的经济改革似乎正在试图寻找一种有限的吸收市场经济因素来弥补计划体制之不足的经济运行模式的谨慎尝试。但至少就目前而言,市场在朝鲜经济发展中的杠杆调节作用尚不明显。一些国外学者,尤其是迫切希望朝鲜加速经济改革的韩国学者和西方学者在分析金正日的经济改革时,认为这是一次“市场经济改革,“并且把它与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相提并论”。但通过种种迹象来看,朝鲜目前的经济改革更多的是对计划经济的一种修补,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朝鲜试点实行的以计划经济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趋向的模式的延伸。首先,朝鲜官方至今一直否认自己在进行市场经济的“改革”,甚至“改革”这个词也是自2003 年才开始使用的。包括金正日在内的朝鲜领导人多次强调朝鲜将坚决贯彻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和原则,强调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朝鲜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重要性;其次,朝鲜虽然出台了不少改革的措施,如适当允许其它的所有制形式存在,实行新的农业政策等,但这些都只能看作是对计划经济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修补。因为,整个改革过程中鲜见“令人信服”的能够反映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经济改革措施。我们不能否认金正日的经济改革有着市场经济的趋向,但至少就目前而言,给朝鲜经济改革定性为市场经济改革还为时尚早,只能说有这种趋向。
第三、从改革的系统性看,朝鲜经济改革并没有系统化。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桎梏,如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最初的经济改革一样,朝鲜的经济改革是在经济部门内部相互独立,外部没有其它部门相互支援的情况下推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个经济部门有着自己的特殊利益,各个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往往因为利益的不同而人为地被隔离。朝鲜在推行经济改革的同时,并没有伴随相呼应的政治、思想方面的改革,经济改革呈现“一支独秀”的态势。在思想领域,朝鲜并没有对主体思想做任何大的以适应经济改革的改变,很多政府官员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中仍然充斥着大量与市场经济不符的观念,强调对领袖的绝对崇拜。同时,在对经济有巨大反作用的政治领域的改革不是向着有利于经济改革的方向进行,而是背道而驰。1998年的朝鲜新宪法,虽然在经济方面作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修改,但相对于在政治领域的异常保守化趋势,这些修改显得苍白无力。在宪法修改中加强了金正日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加强了党对经济的控制。1999年4月朝鲜又制订了《人民经济计划法》,强调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重申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多次强调在政治上“绝不容许公开性和多元主义”等。思想和政治领域的僵化和保守,使经济改革因缺乏必要的外部支持而显得虚弱无力,从这方面说,朝鲜目前的经济改革有着先天的不足。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证明,没有改革,就走不出危机,同样,只进行经济领域的改革,不进行政治领域的改革,同样走不出危机。
第四、朝鲜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鲜领导人在发展经济方面逐渐务实的倾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朝鲜的历次改革总是目标很大,但实际的步伐却缓慢。而自金正日1997年真正走上前台以来,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陆续推㈩了一系列较重大的举措,如2002年提升物价,提高工人工资收入;整顿外汇市场,调整货币制度;继续改善农业政策,废除供应票证制度;设立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并颁布特区法规等,这些举措与朝鲜以往严格的计划经济手段相比较,已经是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同时,经济单位在金正日等朝鲜领导人视察对象中所占的比例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加,而在以往他们更多的是视察与军队相关的军事单位。金正日等领导人出国访问的代表团中的经济人士的比例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以经济官员为团长的经济代表团和考察团的出访频率同样有了明显的增加。1997年以来,朝鲜不断地向中国等国家派出专门的经济代表团和考察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朝鲜在加强了向中国派出经济代表团和考察团的同时,增强了向韩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亚欧发达国家派遣经济代表团和考察团的频率。在机构和人员设置上,出于务实的发展经济考虑,近年来,朝鲜的贸易相、财政相、中央银行总裁等主管贸易和招商引资的内阁官员逐渐更新为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兼备的经济官员,这些都反映了朝鲜领导人在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急于改善经济状况的强烈愿望。虽然朝鲜的经济改革还存在很大的变数,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浮夸成分,但与以往朝鲜所推行的经济改革相比较,金正日目前所推行的经济改革已经更趋向务实。
第五、与实施以军事为中心的“强盛大国”战略相适应,重视军队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强调国防经济的发展。
1998年朝鲜提出了建设“强盛大国”的战略,加强了国防经济的地位和军队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正如《劳动新闻》的一篇社论所写,‘从建设思想强国开始,把军队牢牢地造就成革命的支柱,以其威力掀起经济建设的灿烂发展”,“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大国中,重要的是把经济搞上去。这项任务只有通过先军政治才能得到实现。”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朝鲜政府把军队作为经济建设的突击队,使之承担了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军队成为金正日在推进经济改革中能够调动的最可靠的得心应手的建设力量。如著名的安边青年发电站就是由军队的“青年突击队”负责建设的;在农业上,调遣大批军队平整土地,参加插秧和收割;为解决电力不足问题,还派军队下矿井挖煤,按照朝鲜媒体观点就是军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最艰苦最费力的战线上,树立了光辉的英雄事业。重视“革命军人精神”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全社会树立这种精神,以其推动恢复和发展经济。同时,在 “先军思想”的指导下,朝鲜把国防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点,集中力量发展为国防服务的经济,使国防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占有很大的比重。金正日推行经济改革的很多方面也是围绕着国防展开,发展国防经济也将成为21世纪朝鲜经济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