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报告一个重要的亮点,里面谈到如何引导企业由代加工转型为由技术为主的发展方式。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文篇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考
摘 要:报告出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为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以自主创新能力为引领,推动经济发展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科技创新
报告出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为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发展的必然
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在对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后作出的科学抉择。
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产业层次偏低,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产业占主导地位,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产业发展长期依赖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和低劳动力成本,面临着不可持续问题。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增强创新能力。
二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要求。现在,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创新驱动战略是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要求。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取发展主动权。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中国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不断加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软实力,更要硬实力。硬实力,主要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创新能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创新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经济不受制于人,才称得上伟大复兴。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面临的困难
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
首先是创新主体——企业还不够强。目前,中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强。有些企业对技术创新、研发重视不够,研发投入低。此外,有些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有关研究表明,引进同等的技术设备,中国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费用只及日、韩的0.7%,还存在过度依赖外资,导致阻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象,产、学、研关系脱节,有些企业不务正业,存在短期行为,心思不放在自主创新上。
其次是法律制度有缺陷。目前,中国在自主创新方面,法律制度不完善。首先是保护不够。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极大制约中国的自主创新。其次是滥用保护。一些拥有专利权的企业利用它对专利权的垄断导致阻碍了后续企业的创新,甚至还有不良企业利用“沉睡”专利对生产企业进行敲诈,被人称之为“专利流氓”。中国在这方面有惨痛教训,2002年的DVD事件对这一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对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导致滥用不利于中国的自主创新。
再次是创新文化缺失。实践证明,自主创新与文化观念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创新文化应包含这几方面:一是有宽容的心态,包容创新失败。二是平等的意识,创新无尊卑之分,人人可创新。三是自信的心态,具有不屈服于人的必胜信心。毋庸置疑,当前中国科技界存在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权力寻租和官本位滋生学术腐败等现象阻碍了自主创新。同时,由于自主创新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存在失败的风险,而模仿、抄袭他人的成熟技术马上就可以获利,怕担风险、只图眼前利益的心态导致企业不愿自主创新。可以说,创新文化的缺失,阻碍了中国的自主创新。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对策
党的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立足中国当前发展实际、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以自主创新能力为引领,推动经济发展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第一,重视企业的创新主体。
一是要引导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扭转产业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的局面。要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切实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发展。三是要加快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第二,为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府必须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创造良好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一是营造国人用国货的社会环境。政府首先要带头,在政府采购中要优先采购本国品牌,在全社会培育形成使用民族品牌为荣的风气,鼓励消费者首选本国品牌产品。这会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创造巨大的市场,可以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起到诱发、引导和激励作用。二是完善政策环境。主要包括财政激励政策(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政策(给予贷款贴息、贷款优惠等)、政府采购政策等,在人力、资金和物质方面对创新企业给予支持。三是完善风险投资市场,发挥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满足创新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第三,健全法律制度,为自主创新保驾护航。
首先,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只有建立和完善为创新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在法律上提供能够得到丰厚回报的制度,才能鼓励技术创新,提升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对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导致滥用的现象予以规范和约束,以鼓励和保护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当今世界大部分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和各国国内法都不同程度地规定了对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制度,从不同的方面对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进行了限制,以保证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合理使用,从而达到知识产品权利人的私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总之,要处理好保护知识产权与防止知识产权滥用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营造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科研诚信、独立思考、学术自由、奋发向上、踏实进取的文化氛围。营造充满自信,具有高度民族自尊、不自卑的文化氛围。营造平等、民主、开放、合作的文化氛围,激发创新潜能。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技术创新。
第五,重视创新人才培养。
自主创新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就是人才。要加快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和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努力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要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增强科技核心竞争能力。
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赣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赣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战争创伤等多方面原因,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必将对赣南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加速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现实要求。振兴发展赣南苏区,对于加快赣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振兴发展赣南苏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主要是由于战争创伤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理等多种原因,迄今为止,赣南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滞后,民生问题仍然突出,贫困落后面貌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还有不少群众住在危旧土坯房里,喝不上干净水,不能正常用电,一些红军和革命烈士后代生活依然困窘;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如果我们按常规思维发展,那是非常困难的。《若干意见》指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必须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其创新既包括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也包括产业发展中的科技的自主创新。因此,振兴发展赣南苏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既是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是赣州的产业特点要求必须加快自主创新。赣州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很有特色,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称。钨和稀土产业在赣州在的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钨被称为工业牙齿,稀土被称为工业味精,它们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虽然我们在钨和稀土的深加工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日本、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研发技术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中国在钨和稀土的生产上仍然面临依靠出卖原料,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尴尬地位。依照目前的技术条件,要把赣州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稀土产业基地、钨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稀土和钨及其应用产业集群的目标是有很大难度的。要把赣州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自主创新,提升资源开发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产业做大做强。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文篇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创新产业集群研究
摘要:创新产业集群是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是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此,本文界定创新产业集群概念,提出创新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分析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和发展变化,最后指出促进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创新驱动;创新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选择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然而,这种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却是以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过度透支为代价。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继续扩大,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这种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必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不及时地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我国就有可能重蹈一些拉美国家的覆辙,陷入“中等收入陷阱”[1]。因而,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是我国现实和必然的选择。
创新集群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推出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概念后,推出的又一重要概念。创新集群概念是对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具体化。从创新系统的观点来看,创新集群被看作是简化的国家创新体系(Rduced-NIS)。对此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一种是减小规模的国家创新体系(reduced-scale NIS),它意味着国家创新体系可以被完全地复制在创新集群的层次上;另一种是简化形式的国家创新体系(reduced-form NIS),它意味着创新集群保持着国家创新体系内在性的本质特征和关键角色[2]。OECD在《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中,将创新集群看作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具有竞争优势的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网络。与普通产业集群不同,创新集群是“以创新为目标”的集群[3]。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国家竞争力报告,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接近20个,这些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例如,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这些创新型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发育了规模较大、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集群。这些创新集群多分布在高技术领域,其高增长率、高就业率、高研发投入和大量知识外溢的内在属性集中到宏观层次,就显现为创新型国家的外部特征[4]。这些创新型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创新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要想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培育创新集群。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着多种路径选择,目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大力发展和培育创新集群,无疑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模式进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OECD提出的创新集群是经济发达国家中以创新为目标的产业集群网络。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创新主体间具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创新集群,我国所谓的创新集群更多是具有一定经济联系的创新产业集群。这种创新产业集群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既定时期展示高水平创新产出的那些产业集群(比如创新的数量、授权专利的数量等),另一种更为普遍的是在创新投入基础上界定的“高技术产业”专业化的产业集群(比如技术导向型就业在总就业中的比例或R&D支出在总销售中的份额)[5]。考虑到术语“创新”和“高技术”可以交替使用,借鉴Maggioni和Riggi(2008)[6]的做法,本文将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高技术产业集群。从我国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看,这种界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创新(产业)集群概念界定进行了研究,例如,Liyanage(1995)[7]ielkamp和Vopel(1998)[8]、Bortagaray(2000)[9]、Meng(2003)[10]、肖广岭(2003)[2]、钟书华(2008)[4]、王孝斌和王学军(2011)[11]等,但是这些概念的主要缺陷在于无法应用于实证研究中。为此,本文的贡献在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产业集群的概念,并进行创新集群的类型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创新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数据说明和识别方法
1. 创新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Maggioni和Riggi(2008)[6]基于OECD(1997)[12]的“创新集群”的定义,根据其R&D强度界定创新产业集群。对于本文中创新产业集群的定义,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但又与他们不完全相同,其特性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高技术产业的界定。Maggioni和Riggi(2008)[6]利用OECD(2005)的定义研究高技术产业,OECD的定义是部门R&D支出占总销售的百分比应当超过4%的阀值。根据这一标准,他们确定三位数水平上六个高技术产业:制药(283)、飞机及零件(372),导弹、空间飞行器、零件(376),计算机、办公用机械(357)、电子元器件(367)、医疗器械及用品(384)。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国统字[2002]033号),我国的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分为: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学品制造、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由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没有统计办公设备制造业,所以本文的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实际上是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在本文中,高技术产业主要涉及除了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学品制造之外的其他高技术产业。江苏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企业数量极少,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因此,本文的创新产业集群是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这四个高技术产业集群。 第二,关于集群的地理规模。在实证研究中,为了识别产业集群,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理规模。在大多数情况下,地理规模的选择由数据的可得到性和总的易处理性决定。此外,所选择的地理规模原则上应对应于地理学者所谓的“同质性或均质区域”(即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人口统计模式和劳动力市场动态特征的区域)。然而,找到这样理想区域是非常困难的。基于这个原因,本文的地理规模选择在在县(市)、区水平上。
第三,关于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大多数研究利用就业数量作为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一些研究利用企业数量作为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实际上很少有任何研究使用销售额或增加值数据作为度量产业集中的变量,因为获得高度细分区域和行业水平上的这些数据是非常困难的。区域企业数量的数据可以获得该区域部门产业结构和创业情况的相关信息,但是该变量没有考虑现有企业规模的任何差异。因此,基于企业数量的区位图可能高估新兴的小企业(常常相对年轻的)地方集群,低估企业平均单位规模较高地区的产业集群。此外,产生集聚经济(比如生产者―用户关系,知识溢出和本地竞争激励)的一些相关现象都与企业数量有关,而不是与行业规模(有关就业或销售)有关。
就业数量是广泛应用于区位研究的、与规模有关的变量。通过就业数据,人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地区水平上特定行业的绝对和相对规模。然而,当利用这个变量时,有可能高估大企业高度集中地区的产业集群。此外,由于劳动力是生产过程的一种投入,建立在劳动力基础上的就业数据没有考虑地区生产率差异,因而利用这一变量有可能夸大劳动密集型技术所在地区产业集群的重要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就业变量的这种局限性对于高技术产业不太严重,因为不同企业的生产函数的地区变化相当小。
基于上述方面的考虑,本文采用就业数量和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度量创新产业集群。
2. 数据说明
本文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年和2006年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库,即2011年和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由国家统计局建立,它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样本企业提交给当地统计局的季报和年报汇总。该数据库的全称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库”,其样本范围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其统计单位为企业法人。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是江苏省2011年和2006年高技术产业的工业企业数据(表1)。
由表1看到,2011年江苏省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就业人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分别为169.51万个、2526.7万人、11.59万个和416.9万人。2006年江苏省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就业人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分别为37.38万个、774.5万人、2.59万个和148.3万人。就全省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占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的比例来看,2006―2011年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2006年的6.93%下降到2010年6.84%;就全省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占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来看,2006―2011年间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5.33%上升到2010年16.50%。就各地区来看,2006―2011年间高技术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占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的比例下降的地区有南京、徐州、扬州、连云港、南通和宿迁等六个地区,其他地区该比例上升;高技术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占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下降的地区只有南京、南通和徐州等三个地区,其他地区该比例上升。
3. 创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
江苏省创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可以借鉴Maggioni和Riggi(2008)[6]所提出的方法:任何产业部门要成为某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必须在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均必须达到一定阀值。只有该地区该产业部门的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均大于等于该阀值后,我们才认为该地区该产业部门形成产业集群。如果某个地区仅仅在就业方面满足阀值要求,这表明该地区具有大规模生产的特点,但创业水平较低,因而该地区因缺乏足够的多样性而无法形成产业集群。相反,如果某个地区仅仅在企业数量方面满足阀值要求,这表明该地区具有高水平创业的特点,但生产却是小规模的,因而该地区因缺乏足够多的合格和多样化的劳动力资源不能产生信息溢出,从而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与区域规模相关的、企业和就业数量都超过规定阀值,是界定产业集群的必要(最小)条件。
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一般都与区域人口或规模高度相关。然而,一些区域正向或负向偏离这种一般模式。通过说明这种正向偏离应当高于就业和企业数量的某个百分比,我们能够识别包含产业群集的那些地区。当应用这种方法时,我们估计以下两个回归方程:lnEmpir=α+β1lnManr+εir(1)
lnEstir=α+β1lnManr+ηir(2)其中Empri 是地区r产业i的就业人数,Estir是地区r产业i的企业数量,Manr是地区r的工业企业的就业人数,ln是自然对数,ε和η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误差项。对于每个年份,我们估计产业i的(1)和(2)方程,并保存残差εir和ηir。与Maggioni和Riggi(2008)[6]的假定相同,我们假定,如果地区r产业i的企业数量和就业数量的残差是正的、且超过0.1的那些情况,那么地区r就形成i产业集群。表1江苏省工业企业与高技术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1. 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
为了识别出有实际意义的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类型,我们将识别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地理规模定位在县(市)、区。因此,利用(1)和(2)式,我们对江苏省2011年份105个县(市)、区四个高技术产业进行回归。其中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回归残差均大于0.1的地区形成创新产业集群,其分布在图1中的第一象限[5]。江苏省2011年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如表2所示。
图1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图 就2011年江苏省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浦口区、栖霞区和高淳县;苏州市分布在金阊区、平江区、吴中区和虎丘区;无锡市只分布在滨湖区;常州市分布在金坛市和新北区;泰州市分布在高港区、姜堰市、泰兴市和海陵区;南通市只分布在启东市;连云港市分布在赣榆县和新浦区;徐州市分布在鼓楼区和铜山县;淮安市分布在清河区和楚州区;盐城市分布在滨海县、大丰市、阜宁县和响水县;宿迁市只分布在泗阳县。
就2011年江苏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江宁区、栖霞区、鼓楼区和浦口区;苏州市分布常熟市、昆山市、平江区、虎丘区、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和沧浪区。无锡市分布在滨湖区和锡山区;常州市分布在武进区和新北区;镇江市分布在润州区和京口区;扬州市分布在邗江区和广陵区;泰州市只分布在高港区;南通市分布在崇川区和楚州区。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市11个县级市和市辖区中,9个县级市和市辖区分布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
就2011年江苏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高淳县、鼓楼区、下关区、浦口区和江宁区;苏州市分布在虎丘区、平江区和沧浪区;无锡市分布在滨湖区和锡山区;常州市分布在新北区和武进区;镇江市只分布在扬中市;扬州市分布在邗江区和广陵区;泰州市分布在泰兴市和高港区;南通市分布在海安县、启东市和通州市;连云港市分布在连云区和灌南县;徐州市分布在鼓楼区、泉山区和铜山县;淮安市分布在清浦区、清河区和金湖县。
就2011年江苏省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南京市分布在玄武区、下关区和栖霞区;苏州市分布在平江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市和昆山市;无锡市只分布在滨湖区。相对于其他创新产业集群,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相对较为集中。
由图1看出,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在第二、三象限。其中,第二象限是企业数量残差大于0.1,而就业人数残差小于-0.1的地区;第三象限是就业人数残差大于0.1,而企业数量残差小于-0.1的地区。2011年江苏潜在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如表3所示。
对于江苏潜在创新产业集群1区而言,南京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很少,只有江宁区。这出乎我们的预料,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江苏已有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较广泛;二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就业水平,进而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形成的可能性很少。苏州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只有常熟市和昆山市,这两个地区分别可能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无锡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宜兴市、江阴市和惠山区,有可能发展的创新产业集群是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常州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钟楼区、金坛市和天宁区,且这三个地区都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镇江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是扬中市和丹阳市,且它们都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扬州市只有江都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泰州市的泰兴市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兴化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南通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最多且最集中,其中海门市、崇川区、如东县和如皋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海门市、通州市、如皋市、港闸区和启东市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连云港市只有灌云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淮安市只有盱眙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盐城市的东台市和建湖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亭湖区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宿迁市的沭阳县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总之,2011年江苏省有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33个,其中有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14个,有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14个,有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有5个。
Karlsson et al.(2003)[5]将不可能利用政策措施将其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但是却有可能发展其他产业及其集群的称为“黑洞”区,其分布在第四象限(图1)。2011年江苏不可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如表4所示。
由表4看出,在不可能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城市中,镇江市有六个地区,扬州市、徐州市、淮安市和盐城市各有三个地区,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各有两个地区,南通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各有一个地区。
在不可能发展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城市中,淮安市和盐城市各有六个地区,泰州市、徐州市和宿迁市各有四个地区,扬州市有三个地区,南京市、常州市和南通市各有两个地区,连云港市有一个地区。
在不可能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城市中,无锡市和南通市各有四个地区,盐城市有三个地区,南京市、苏州市、镇江市、扬州市、连云港市、徐州市和宿迁市各有两个地区,常州市和淮安市各有一个地区。
1. 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
对于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我们主要从创新产业集群的类型变化进行分析。就类型变化而言,我们将2006年和2011年都存在的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稳定型创新产业集群,将2006年存在、但2011年不存在的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衰退型创新产业集群,将2006年不存在、但2011年存在的创新产业集群界定为新生型创新产业集群。据此,我们利用前述的创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识别出江苏省2006的创新产业集群,然后与江苏省2011年创新产业集群(表2)进行比较,分析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 由表5看出,江苏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稳定型集群上,其次是衰退型集群,新生型集群较少。
江苏稳定型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发生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其中盐城市和泰州市各有四个,苏州市有三个,南京市、常州市、徐州市和淮安市各有两个,无锡市、南通市和连云港市各有一个。
江苏衰退型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发生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其中苏州市、扬州市、南通市和淮安市各有两个,常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徐州市和盐城市各有一个。
江苏新生型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发生在只发生在苏南和苏北地区,其中南京市、苏州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各有一个。表5江苏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
城市1地区1集群类型1城市1地区1集群类型1城市1地区1集群类型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泰州南通连云港徐州淮安盐城1浦口区1稳定区1南京1高淳县1新生型栖霞区1稳定型1苏州1虎丘区1新生型金阊区1稳定型1连云港1新浦区1新生型平江区1稳定型1宿迁1泗阳县1新生型吴中区1稳定型滨湖区1稳定型金坛市1稳定型新北区1稳定型高港区1稳定型姜堰市1稳定型泰兴市1稳定型海陵区1稳定型启东市1稳定型赣榆县1稳定型鼓楼区1稳定型铜山县1稳定型清河区1稳定型楚州区1稳定型滨海县1稳定型大丰市1稳定型阜宁县1稳定型响水县1稳定型1苏州常州扬州泰州南通连云港徐州淮安盐城1昆山市1衰退型太仓市1衰退型武进区1衰退型广陵区1衰退型江都市1衰退型兴化市1衰退型海门市1衰退型如东县1衰退型灌云县1衰退型新沂市1衰退型淮阴区1衰退型盱眙县1衰退型东台市1衰退型 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
由表6看出,与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相类似,江苏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稳定型集群上,其次是衰退型集群,新生型集群较少。
江苏稳定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苏南地区,其中苏南地区的苏州市稳定型集群高达八个,南京有五个,无锡市、常州市和镇江市各有两个。
江苏衰退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只发生在苏中和苏南地区,其中苏中地区的南通市衰退型集群高达五个,苏南地区有三个。
3.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
由表7看出,与江苏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以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明显不同,江苏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主要发生在衰退型集群上,其次是新生型集群,稳定型集群最少。
利用前述的创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不仅能够识别出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及其地区分布,而且也能够确定有可能培育成为创新产业集群以及不能发展成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除此以外,本文还研究了江苏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的稳定型、衰退型和新生型及其地区分布。发展和培育江苏创新产业集群,不仅关系到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顺利实施,而且关系到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两个率先”进程,必须在政策支持上有更大举措,在营造环境上有更大作为。
1. 要在激发创新产业集群内生发展动力上有新突破
从全国范围来看,创新产业集群领域目前仍处于理论研究的探索阶段,还谈不上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应用。对于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首位的江苏省来说,有必要在激发创新产业集群内生发展动力上有新突破。要积极推进以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创新产业集群为代表的创新产业集群。要积极推进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相关及配套企业与机构为依托、集群成员间紧密联系的创新产业集群体系。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在创新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创新产业集群的内生发展动力。引导创新产业集群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持续提升创新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 要在推进潜在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上有新突破
2011年江苏潜在的创新产业集群高达60个,其中1区33个,2区27个,这些面广量大的潜在创新产业集群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有可能发展成为江苏的创新产业集群。其中,对于潜在创新产业集群1区的地区来说,政策措施的重点在于提高现有高技术企业的就业水平,换言之,应着眼于促进现有高技术企业的增长,以便提高其规模经济;对于潜在创新产业集群2区的地区来说,政策措施应凸显刺激新高技术企业的产生,以便提高其集聚经济。
3. 要在建设创新产业集群体系上有新突破
江苏省创新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类似的地区分布特征。因此,要在建设创新产业集群体系上有新突破,必须优化区域创新产业集群的布局,着力推进县(市)、区层面上的创新产业集群建设,在抓好国家级或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地区创新产业集群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启动实施县域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设,以便切实提升区域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以苏南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提升、苏中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跨越、苏北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突破为目标,分类指导,合理布局,努力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产业集群体系。
4. 要在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动态发展能力上有新突破
从动态发展能力上看,创新产业集群不同于一般的产业集群,前者更具有显著的动态发展变化特点。对于江苏创新产业集群来说,创新产业集群的动态变化主要分为稳定型、新生型和衰退型。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创新产业集群,其动态发展变化差异很大。因此,要在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动态发展能力上有新突破,首先必须遵循江苏创新产业集群的动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动态变化类型,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以便维持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专题调研组.调整我们的思路和政策:以创新驱动发展[J].科学发展,2010(1):7-19.
[2]肖广岭.创新集群及其政策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0):51-54.
[3]OECD. Innovation clusters: driver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M].Paris: OECD, 2001.
[4]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8(1):178-184.
[5]Karlsson, C., C. Mellander and T. Paulsson. Spatial ICT clusters in Sweden: an empirical method to identify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existence[R]. Jnkping University, 2003.
[6]Maggioni, M. A. M. R. Riggi. High-tech firms and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A]. in C.Karls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clusters: Cases and Policies. Bodmin: MPG Books Ltd, 2008.
[7]Liyanage, S. Breeding innovation clusters through collaborative research networks[J]. Technovation, 1995(9): 553-567.
[8]Spielkamp, A. K. Vopel. Mapping innovation cluster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M]. Mannheim: ZEM, 1998.
[9]Bortagaray, I. S. Tiffin. Innovation clusters in Latin America[C]. Paper presented at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Policy and Innovation, Curitiba, Brazil, 2000:28-31.
[10]Meng, H. C. Innovation clusters as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ol in the innovation driven economy[R]. NIS International System, Seoul Oct. 28~Nov.1, 2003.
[11]王孝斌,王学军. 创新集群的演化机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12]OECD. Boosting innovation: The cluster approach[M]. Paris: OECD,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