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
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孕育出来的,要想很好地学习中医、发展中医,就必须先全面地学好中国传统文化。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篇1
浅谈中医与传统文化
一、中医文化释义
“中医文化”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指中医是对人体病理、生理、防病治病规律的探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科学术语大文化,所以受中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狭义指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汉民族的医学。
二、传统中医文化
(一)传统中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有关医药起源的说法,最早在皇帝时期就出现了。在经过了长期与病痛的斗争之后,中华民族的医学知识已经是非常的丰富了。关于在大众嘴里经常说的“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就是对我们祖先的医学医学回忆。医学早在夏朝、商朝跟周朝就已经是处于萌芽发展期了,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是在战国、秦与汉三国时期形成的,其中标志性的理论著作有《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跟《伤寒杂病论》等。
从理论到实际临床的中医学新发展,最早出现在两晋至隋唐,并且还不断完善了中医学的文化内涵。晋王叔和着了《脉经》,关于脉学的一些理论还有基本知识记载都是十分丰富的,《备急千金要方》最为我国最早医学百科全书由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邀着。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形成了“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养阴派”金元四大家。革新趋势的医药学最早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发展的。温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术发展又取得了突出成就。
(二)传统中医文化以医家为传承载体
从历代名医大家著作中看出中医文化经过长期累积形成了特有人文关怀与伦理价值,唯物辩证思想、哲学思想、和衷共济思想等。
1.中医文化的形成受到儒家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汉朝的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儒家思想始终贯穿于我国历史的变迁,儒家经典更是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趋向。儒家思想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文化活动无不和儒学紧密联系,同样中医也离不开儒家思想对其的积极影响。到了汉灵帝时出现了我国非常著名的与华佗齐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因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流传于后世。张仲景在汉灵帝时举孝廉入朝为官,曾经官至长沙太守,经常定期为百姓坐堂义诊,当时以及后世都被称为医学大家,他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扬着,是亦医亦儒的典范,所以“儒医”角色起到了以儒学帮助医学、改造医学的关键作用。
2.传统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等内容,大量渗透于中医学著作中。大量的伦理学问题、众多探讨医生行为规范跟医患关系的行为准则等学术理论都在很多医学论著中出现。唐代孙思邀在其所着的《大医精诚》中就有许多的记载。通过及其简短的语言叙述,就能非常深刻的描述出中医文化的精髓之处,这样的行为规范被以后的医家记载传承。
3.中国崇古尊经的治学方式,对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亦起了重要作用。儒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崇古尊经,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并且还是中医学非常大的一种特色。从《伤寒杂病论》跟《内经》出现以后,在中医学界就在沿袭着这样的作风,到清代的时期崇古尊经的作风更为突出。
三、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虽然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中医的血液里任然流淌的是中国传统的血液,其中无不渗透的都是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医与其它形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一体。中医在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表现。
(一)“心身合一”的有机整体观。儒家、道家、佛家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家都把世界万物跟人看做是整体统一的,认为世界万物都在追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整合,也就是所谓的“人天合一”
中医学中强调理论上“神形合一”“天人合一”, 诊断上“司外揣内”“四诊合参”,治疗上“辨证论治”,体现了动态、联系、和谐的有机整体观。
(二)人贵论一的人文医学观。儒家提倡的是无为而治,其中“仁”是根本,也是人本质特征的体现。“仁”其最本质的就是“爱人”和尊重人,是对人文精神的最好诠释。孔子还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贵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值得提倡的思想。
中医思想始终受到“人贵论”的影响,认识到人的“七情”“人格”“体质”和“行为”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从医疗模式上来,更趋向于个体化的治疗,不只是把疾病或者人当做一个单纯的生物体,而要把病人看作是失去健康并且有感情活动的复杂人体。把“人”置于外部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文化之中又关注“人”的身心健康。
(三)道法“中庸”的和谐均衡观。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这里,孔子把中庸理解为人及自然之“德”的最高标准。所谓“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儒家提出的处理一切事物的总法则。在历史的长河中,推动天地万物生生不息运动不止,中庸所体现的正是这些过程。
(四)“忧患意识”下的防病养生观。“ 忧患意识”――以对未知事物将会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为一种警示,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化解忧患,趋利避害,遇难呈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未雨绸缪”。在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主要包括对自然的忧患,对社会的忧患,和人自身的忧患。
这种“忧患意识”同样影响了中医思想,“治未病”就是人关于自身生命本体的忧患意识。“治未病”其首要思想是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摄生。其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部分。
“治未病”其首要思想是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摄生一一即未病先防。这方面的专家孙思邈是贡献最大的其中之一,他最早把疾病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梅国强.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滕荣欣.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中医医院文化建设[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
[3] 何敏,曹瑛.儒家饮食观与中医[J].中医学院学报,2002
[4] 许华武.浅谈培养中医传统文化修养[J].光明中医,2011
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篇2
浅析理性认识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摘 要:中医并非由中国古代哲学孕育出来,而是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引用新产生的各种哲学术语来装扮自己。中医理论也并非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古代西方医学中很多内容与中医相似甚至相同,中医理论是人类古代思维方式的产物。
关键词:中医;传统文化;辩证关系
时下一个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孕育出来的,要想很好地学习中医、发展中医,就必须先全面地学好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哲学。很多流行的中医普及读物将中医和阴阳、五行、周易、儒释道文化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其直接影响是让很多中医学院的学子,甚至是中医师花费大量时间在阅读古代儒、释、道经典上。笔者认为此种观点大有可商榷之处。
一、与其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孕育出了中医,不如说是中医借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外衣
很多医者明确地提出中医是古代先贤从周易、道家理论中感悟出来,因此主张学医必先悟道、学医必先通易,尤其是精于阴阳、五行变化之理,所谓“医明阴阳五行理,始晓天时民病情”(《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但考之《左传》等古代文献,可以看出:至晚在春秋早期,就已经有了与巫医相分离的医学理论,其思维方式以及所使用的语言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医论多有类似,可是在《左传》中记载的早期医论中,并没有任何关于抽象的阴阳、五行或是易学理论;更进一步地说,在整部《今文尚书》,以及《左传》昭公二十年之前的文字中,都没有看到任何抽象的哲学概念。因此,说医理源于易理并无根据。自《左传》昭公二十年起,出现了抽象的阴阳等一系列概念,而医者也开始以此为依据来阐述医理,但这并不是说抽象的阴阳、五行乃至易理是从鲁昭公二十年开始出现的,事实上《左传》以昭公二十年为分水岭,前后的语言使用、叙事笔法区别非常大,只能说明前后是由不同的史家书写的,从笔法的繁杂、华丽程度上看,显然昭公二十年之后的文字晚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医理论并非从阴阳、易学中孕育出来,而是在这些理论流行起来之后与之融和。
至于五行理论则较阴阳理论更晚,据民国《古史辨》派学者考据,成熟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的产生时间,最早不过战国早期,甚至中期。因此,开始写于战国中晚期的《黄帝内经》大量使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战国晚期的《吕氏春秋》也已经开始用五行理论解释五脏关系,――但即使如此,也未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战国、西汉初年医论有一字提及五行。后世医家在使用五行理论时,也并非视其为重要的金科玉律,而是在辨明五脏关系后,巧妙地用五行理论编造一个解释而已,清代的大医家刘止唐甚至提出“先天逆生,后天顺生”,也就是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用水生金、火生木这种与传统五行生克理论相反的规律来解释五脏关系,更可知并非五行理论指导并发展了中医,而是中医利用了五行理论来做装扮而已。
当然,医学确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理论以发展自己,但问题在于:新兴的阴阳、五行、易学、道家理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中医为什么能治病”这个根本问题,无论是《内经》还是后世各家医论,都只是在用新兴的理论作为外衣,用华丽的语言叙述简单的道理,或者用一种假设的理论去论证另一种假设的理论,进行自证循环的游戏,很多内容严重脱离临床。因此,中医无论是诞生还是发展,都与阴阳、五行、易学、道家理论等中国重要的哲学理念没什么直接关系,与其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孕育了中医,不如说是中医用中国古代哲学的外衣包装了自己,为的是让自己更加迎合市场,适应大众的口味。
二、中医理论并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产物
中医始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里生存,它所使用的语言必然要适应这个大环境,但其主要的理论内容与背后透露出的思维方式,却并非中国独有。西方古代医学中同样有相似甚至相同的内容,而使用的思维方式也极其相似。
以最经典的阴阳为例,在《希波克拉底文集・摄生论》第一篇中,有一段谈论水火关系的文字,细玩之下,会发现并非在谈论现实中的水火,而是以水火为喻,谈论事物间的关系,其思想与中国的阴阳理论并无太大出入:
“一切动物,包括人,是由功能不同但一起发挥作用的东西――水和火组成的。二者在一起互相充实,而且使万物满足。但是只有一方则本身不充实,也不能满足万物。它们各自具有的功能如下:火总是消耗一切,水能滋养一切。然而它们轮流做主人,或者被最大限度地控制或者尽可能不受控制。它们都不能完全制服对方。因为,火,它的进展受水限制,它缺乏营养,于是转向容易获得营养的地方;水,它的进展受火限制,不能再前进,于是停在这一点上。水停止时,不再有力,从而被消耗转作火的营养,受火的煎熬。然而,由于下面的原因,二者谁也不能完全变成主人。假如曾有过一方先被制服,它们便都不是现在的状态。像它们这样的东西,总是以老样子存在,既不会单独地也不会共同地自然消亡。所以,如我所说,水和火,上至极大,下至极小,赡足宇宙中的一切。这两种元素,各有如下性质。火性热而干,水性冷而湿。它们也相互为用。火从水中获得湿性,因而火中有湿。水从火中获得干性,因而水中也有干。它们就是这样,可以分别形成很多种状态。既是种子,又是生物,彼此的外表和性质都不一样。因为它们从不停滞在同一状态,而是变来变去,由这种元素独立出去的东西也必然不同。于是(万物中无一会灭亡,也不会出现从前不存在的东西)万物无生、无灭。事物的变化,仅仅是由于混合和分离的结果。可是人们流行的信仰是,一种事物增加并来到哈德斯神(Hades)之光下,同时另一种事物减少并消灭于哈德斯神之光中。”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很容易读出阴为动阳为静、阴为体阳为用、阴阳互根互宅、阴阳互为消长的意思来,区别只在于使用的词语不一样而已,中国人用的是阴阳,而希波克拉底用的是水火。
再比如中医里面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气,在西方医学中同样存在极其相似的概念,并且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卡斯蒂廖尼《医学史》中有这样的记载: “与其说埃拉锡斯特拉斯是位解剖家,倒不如说他是位生理学家和病理学家,有些历史学者甚至认为他是生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每种器官都有三种脉管:静脉、动脉和神经。他认为进入肺内的空气甚至也进入心脏,并在心脏内形成‘生命灵气’(vitalspirit),由动脉输送至全身各部。生命灵气在脑中(可能是在脑室中)转变为动物灵气(animalspirit),并由神经传至全身各部。”
埃拉锡斯特拉斯(Erasistraus),古代马其顿医学家,其生活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战国中晚期。他和中国古代医家一样,认为呼吸的空气在体内形成精气,并且沿着具体的通道流行于全身,而这种思想被以后的医家所继承,并指导诊断与临床。米歇尔・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一书中,大量转引了欧洲中世纪的医学手稿,其中有这样的记载:
问如何治疗疯癫?答曰:“如果在疯癫时精神元气陷于无规律运动之中,那是因为精神元气没有足够的力量和重量来遵循自然轨迹的引力作用。因此,需要扶持精神元气”。具体办法是:“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味可以增强精神元气,对付忧郁气。令人不快的感觉能够刺激精神,从而使精神产生反抗力并迅速地汇集到反击忧郁气侵袭之外,阿魏、琥珀油、烧焦的皮毛均可以用来(达到这一效果)。总之,凡是能使心灵产生强烈不快感觉的东西均可起作用。”又问人何以疼痛?答曰是spirit这种物质“猛烈地涌到某个部位,在那里造成痉挛甚至疼痛,……并使器官功能失调,无论是被元气遗弃的器官,还是元气所涌入的器官,都会因元气分布不均衡而受到严重损害,因为这种不均衡完全违背了生理系统的法则。”
译文中的“精神元气”一词,在法语原版中是“spirit”。spirit一词在今天普遍翻译为“精神、精力”,在古代拉丁语系中,这个词的含意具有一定的物质性,因此翻译为“精神元气”并无不可。而这两段文字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翻译成中医的语言:“问曰:何以癫狂?对曰:惊则气乱。正虚则气不归经,当扶其正。”“气郁则不通,不通则痛。五脏有病气虚者,有病气实者,皆失其平也。”非但指导思想与中医理论所差无几,甚至治疗手段也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使用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让人体郁结的气机流通。
再如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概念:湿,在古代西方医学中也可以找到相似的内容。《希波克拉底文集・气候水土论》中谈及一个叫塞齐安斯(Seythians)的种族:
“他们冬天和夏天的衣着、饮食无区别,总是呼吸湿气,喝冰雪化成的水,不干累活。这里四季变化不大,人们不需要精神和肉体上的耐受力。由于这些原因,他们的体格粗壮、多肉,关节不突出,体质多湿而疏松,肠道下部十分湿润。我将对他们的湿性提出明确的证据。你会发现大多数塞齐安斯人――都是诺曼(Nomad)人――都有肩部烧痕,他们的胳膊、腕、胸、臀和腰部都一样。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简单,即由于他们体质上的湿润、柔软。他们由于柔软、松弛,无力拉弓和投掷标枪。但是当他们一再烧灼掉过多的湿气,吸干他们的关节,他们的身体就会变得更坚实。”
在这里,希波克拉底和中国的古代医家一样,都把“湿”这样一种自然现象当成一种具有物质性的、能够像物质一样侵入人体的事物。并且,这种具有物质性的“湿”可以通过烧灼来清除掉,与中医的“升阳除湿”理论并无本质区别。
由此可见,中医理论虽然不同于现代西方医学,但与古代西方医学却多有类似,无论是指导思想、思维方式还是临床诊治,都有颇多相近甚至相同之处。中医理论并非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它更多的是人类古代思维方式的产物。
三、结论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我们不应该将它神秘化,动辄将之与易学甚至算命等神秘主义联系起来。厘清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摆脱纷繁复杂的干扰,更加清晰地看清中医本来面目,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探索中医合理性、有效性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左丘明.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意]阿尔图罗・卡斯蒂廖尼.医学史[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3.
[5][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