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化 > 传统文化 > 历史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历史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历史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历史学专业学生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历史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历史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历史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篇1

  浅谈黑格尔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突出贡献

  [摘要]通过对黑格尔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分析、考察和比较,发现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内核的同时,依据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从而使世界历史理论第一次真正变成了科学。

  [关键词]世界历史 贡献

  今天,全球化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差距拉大,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十分紧迫。面对时代提出的问题,西方各种全球化理论、现代化理论和其他社会发展理论都无能为力,不少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断言,资本主义全球化表明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终结了,自由资本主义取得了胜利。于是,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尤其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实践证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它蕴含着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即从整体上与过程上把握人和世界的关系。它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全球化实质与特征的理论武器,也是指导中国当代发展的科学方法论。列宁曾指出,不钻研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同时,不钻研和理解他的《历史哲学》,尤其是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也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革命性批判、超越,最终形成了科学。

  黑格尔对世界历史理论的贡献

  首先在于他进一步完成了对历史方法的哲学提升。在世界历史观发展史上,黑格尔是第一次对世界历史范畴做出逻辑规定的学者,这也是近代资产阶级世界历史理论完全成熟的标志。在他看来,哲学的世界历史指的是世界历史本身。在本体上,世界历史和世界精神是相同的。世界历史指的是世界精神本身的发展过程。在他看来,理性支配世界历史,是世界历史的实体和本质,“世界历史可以说是‘精神’在继续做出它潜伏在自己本身‘精神’的表现。如像一粒萌芽中已经含有树木的全部性质和果实的滋味色相,所以‘精神’在最初迹象中已经含有‘历史’的全体。”在辩证法上,世界历史表征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联系。

  黑格尔认为:世界精神是历史中的“普遍的东西”,它只能通过特殊的民族与个人去实现。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他把所有社会成员分成两类:其一是“再生产的个人”,他们是追求个人的群众;另一是英雄人物,是“世界历史个人”,他们是伟大的历史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他认为,英雄人物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自觉地顺从历史发展的趋势。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与目的的探讨,是黑格尔在世界历史理论上的又一个重要贡献。他认为,在理性和情欲的驱动下,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不断进步的辩证发展过程,其目的是世界精神的实现。在黑格尔看来,世界历史无非是世界精神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但世界精神不是一次性地直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是要借助于许多手段,经过许多环节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他看来,世界历史民族实际上就是在世界历史特定的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它执行着世界精神在这个环节上的使命,具有“绝对的权利成为世界历史目前发展阶段的担当者”。但每一个世界历史民族都有自已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一个世界历史民族在实现自己使命的时候,也就是它走向衰落的时候。于是,旧的世界历史民族消亡,新的世界历史民族产生,这种前后相继的世界历史民族之间采取了辩证否定的方式,呈现出扬弃的发展状态。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也有局限性

  黑格尔以“世界精神”的自我发展来说明世界历史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以精神和理性作为历史进步的动力,看不到历史与现实之间,尤其是历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使他的历史观同他的辩证法一样,陷入了唯心主义。另外,黑格尔将世界上的民族分为世界历史民族和非世界历史民族,并把非世界历史民族排斥在世界历史之外,所以黑格尔在论述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及其演变对世界历史各个构成部分的演变、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的同时,又忽视了不同民族和国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把整体的世界历史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割裂开来,这种倾向使他不可能获得科学的“世界历史”思想。因此,在他那里,始终找不到人类历史演变的客观物质基础,仅仅是一些纯粹的观念、原则、逻辑的推演。这也就决定他不可能从根本上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向延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梁树发.从源头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

  [3]马克思和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版,第1卷.

  [4]俞可平,李慎明,王伟光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全球华与全球化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版,第46卷上册.

  历史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篇2

  试谈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构历史过程

  历史首先表现为特定的时间之内的人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就是社会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展开。具体做法首先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材料,然后再从中整理出丰富而生动的发展情节、事件的经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师可以把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4课的历史内容可以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构一个历史过程: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学生通过上述先后4次外国列强侵华战争的系统学习,就明白了中国逐步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等4项历史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构为“列举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人民抗击外国列强的史实。”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中的“日本的大化改新”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中的“明治维新”进行重构,比较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异同和给我们的启示。这样重构教材中的历史,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节省了思考的时间,更好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二、按照空间观念重构历史过程

  空间,简单说就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环境。历史不仅是时间的延续,更是空间的展开。因此,时间和空间都是构成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基本要素。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这样重构历史事实最能反映历史的本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等4课的历史内容按空间顺序重构一个历史过程:比较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从革命的原因、过程、领导人、文件、性质、作用、局限性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等5课的历史内容按照空间顺序重构一个历史过程:举例说明当今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在近代建立资本主义政权的方式有哪些,并简要评价这些方式。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重构为:古代传播文明的方式有哪些,简要评价这些方式。按照空间观念重构历史应该遵循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就是被还原的历史事实不仅具有空间范围,还应该具有比较完整的历史过程即包括原因、经过、结果等主要因素在内的完整的历史史实。

  三、按照内容性质重构历史过程

  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历史内容是历史的内在关系和内涵的表现,因此,在重构历史过程时还要依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历史事实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重构为“改革、战争、法律文件、思想、艺术、科技”等专题史。资产阶级革命中促进政治民主化的标志性文件: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认识文件产生的时期、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经济工业化:比较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思想理性化: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海上航行:比较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

  历史改革:查利•马特改革、大化改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按照历史材料的内容性质重构历史过程,带有更大的专门性和专业技术性,使历史认识更加深化和抽象,更能充分反映历史的内在本质和历史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初中历史需要重构的地方有很多,需要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去发现。本文列举一些实例只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究竟采用那种方法来重构历史,也需要初中历史教师从实际需要出发,灵活运用,不拘一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篇3

  浅述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演进

  摘 要 通过梳理西方经济学收入分配的理论渊源,阐明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变迁与演进。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出发点,对古典经济学以来的收入分配理论进行剖析与批判,并阐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精髓。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劳动价值论 理论批判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的演变与争论

  古典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可追溯到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由于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价值理论的逻辑延伸,所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了劳动是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承认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财富的作用。但是斯密的价值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二元论性质,一方面他承认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即工资是劳动的收入或报酬;利润和地租是非劳动收入,是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三种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价值,并提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利润是资本的自然报酬,地租是土地的自然报酬的论断,也被称为“斯密教条”。

  马克思早就对此进行过批判,马克思认为斯密的这个论断的错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他混淆了价值源泉和使用价值即财富的源泉;二是他混淆了价值的生产和已经生产出来的价值的分配;第三,工资+利润+地租=V+M,是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全部价值,全部商品价值中还应包括转移到商品中的旧价值C。亚当•斯密的二重性价值理论成为西方分配理论发展史中重要的理论分歧根源。

  大卫•李嘉图比较彻底地贯彻了斯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成分,在承认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财富的决定性作用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收入分配理论,即“生存工资”理论、利润理论和地租理论。他认为劳动者的工资只是维持最低基本生活的费用,利润和地租都是商品价值中扣除工资后的余额,从而提出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地租和利润的对立的基本命题,在一定限度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经济利益上的对立性。但是,李嘉图并未深入研究工资、利润和地租的起源和实质,将它们看作自然规律(他们把市场经济运作看成是自然规律)的结果。同时,他把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归结为分配问题,也为后来的庸俗经济学开了方便之门。

  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两重性造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分配理论的产生。一是马克思的分配理论。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合理性和剥削的实质,并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被社会主义主义公有制所取代以后,提出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形成了与西方经济学相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二是以萨伊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经济学家沿袭了斯密价值理论的庸俗成分,形成了以效用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的西方分配理论,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来论证资本主义分配理论的合理性,其中主要以法国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理论、马歇尔的供求均衡价格分配论和美国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为代表。

  在经济学说史上,法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萨伊将“斯密教条”的价值理论充分发展,创立了效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萨伊认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而物品的价值就是财富所由构成的①。”因此,萨伊提出三要素的所有者应分别依据各自要素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获取相应的收入或报酬,即劳动的所有者得到工资,资本的所有者得到利息,土地的所有者得到地租,从而形成他的“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

  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言人马克思对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进行尖锐的批判。首先,“三位一体的公式”在逻辑上是混乱的、不成立。这是因为资本、土地和劳动分别属于完全不同领域,“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②。”资本是社会生产关系,而与资本并列的土地则是“无机的自然界本身③”,劳动是人类共同具有的活动。其次,“三位一体的公式”从根本上否定了劳动是价值的真正源泉。最后,“三位一体的公式”彻底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成为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理论。利润、利息、地租是资本家阶级和大土地所有者无偿瓜分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马克思指出:“这个公式也是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的,因为它宣布统治阶级的收入源泉具有自然的必然性和永恒的合理性,并把这个观点推崇为教条④。”从而挑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一次大论战。

  二、以“边际革命”为切点的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

  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边际革命”使西方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有了新的分析工具。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他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对萨伊的效用价值论和要素分配论作了创新性地阐述。

  首先,克拉克继承了萨伊的效用价值论,以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为前提,得出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和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其次,他用劳动生产力递减和资本生产力递减两个规律引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从而得出在所谓静态经济条件下,三个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正好等于它们各自的边际产量,它们在分配中的收入正好等于它们各自边际产量的结论。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分别得到与它们各自创造的边际产量相当的份额。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后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分配理论的支柱,但事实上依然是萨伊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变种,他们都从本质上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财富与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混淆一谈,力图论证资本和劳动一样可以创造价值,资本主义生产不存在剥削的理论。

  此后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他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所谓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理论―生产要素价格论,即关于国民收入如何在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分配的理论。他运用了均衡分析的方法,即先把各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转化为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再用它们的边际生产力来说明其各自的需求价格,用生产要素(土地除外)的生产费用来说明它们的供给价格,最后用它们各自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来说明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量的规定。这样,从国民收入分配的渠道到国民收入分配主体所得份额量的规定以及收入分配的杠杆,他都作了较为充分地论证,从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不仅如此,马歇尔还发展了萨伊的三要素说,提出生产四要素论,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共同创造财富的学说。

  以边际革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基础由劳动价值论转向要素价格论,从而脱离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这种转变是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论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

  三、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与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的是他并不将分配问题归结为经济利益问题,而是将其引入社会生产条件,乃至社会和生产方式,从而更加深入的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本质。马克思认为:“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特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的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是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⑤。”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详细地考察了剩余价值如何在资本和土地的所有者之间分割的过程,从而揭示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本质和来源。根据劳动价值论,全社会生产的年产品价值是由三部分组成即C+V+m。C是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也是过去劳动创造的价值,V+m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其中V在生产结束后转化为雇佣劳动的工资,即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而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m,则由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并以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农业利润等不同的形式分配于剥削阶级之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重点是资本、土地生产要素所有权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合一的条件下,各个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通过部门之间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从而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二是在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产业资本经营土地使用者的土地条件下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的分割,产业资本家获得企业利润,借贷资本家获得利息,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前提条件和实现形式。提出以劳动力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即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分配原则。他提出只有“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才能实现“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交换⑥”。“社会根据个人的劳动量直接进行分配,而不需要其他的中间环节;作为分配媒介的,是最能直接表现社会主义分配关系性质的劳动�或劳动证书⑦。”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设想的未来社会的一种公平、理想的分配形式。马克思并不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劳动的存在,但由于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剩余劳动不以剩余价值的形式出现,而以剩余产品的形式出现。这些剩余产品是对全部劳动产品进行的扣除:作为扩大再生产基金、社会后备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国防费用、社会管理费用等等,但这些剩余产品最终归属于所有劳动者。

  总之,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是一以贯之的坚持劳动价值论,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视角来诠释收入分配形成的阶级根源,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是具有说服力的。马克思的公平、正义的分配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应逐渐回归分配正义的原则。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也悄然发生变化。

  注释:

  ①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3:59.

  ②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920.

  ③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920.

  ④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939.

  ⑤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998-999.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89-90.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11.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汤在新,颜鹏飞.近代西方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洪银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人资本及其收入的属性.中国社会科学.2002(4).

  [4]王成玲.浅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世纪桥.2009(6).

  [5]杨灿明,胡洪曙,俞杰.收入分配研究述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1.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

2.历史文化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3.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4.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5.历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6.档案管理优秀毕业论文

275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