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文化论文参考
中国竹文化论文参考
竹子是我国自然界中极其平常的一种植物,但是竹子对中国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和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巨大影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竹文化论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竹文化论文参考篇1
论竹与园林意境的结合
摘要:从古至今,竹类以其独特优势在中国园林景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竹子因其特殊美感和自然物性一直成为中国园林中最具特色、不可缺少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竹景更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为现代园林带来了无限诗情画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竹子,内涵,意境,文化,竹韵,现代园林
一、竹的文化内涵
古今竹历史悠久,具有特殊艺术风格,富有山水画境的自然美。竹正符合造园要求自然、纯朴。以竹造园,不管是疏落竹影的画意、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点景、框景、移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风格多种多样。
1.竹与园林造景 、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竹之美体现于姿、色、声、韵诸方面。竹的外形集秀、美、胜、意于一体,竹子秆型挺拔秀丽,枝叶潇洒多姿,虚心有节,独具风韵,有声、影、意、形“四趣”。竹不仅自身美感突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因其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雪等特点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契合,被人格化,象征着虚心谦和、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操行以及柔韧、孝义精神,其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禀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历史个性。
2.竹在古典园林造景中作用:竹子以其繁多品种、优美姿态和深厚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造景素材,在我国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中均曾广泛应用。历代名园中以竹为题材的数不胜数,造园家使竹子的诗情画意与造园的意境相互渗透融合,创造了“竹里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坞寻幽”、“竹石小品”等园林佳景,给欣赏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在造园典籍《群芳谱》、《闲情偶寄》和《园冶》中,对竹子的审美价值与用竹造景都有精辟论述。
3 .竹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作为传承竹文化悠久历史的中国园林,一直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备受东西方人们的喜爱。中国竹文化深厚的意蕴对竹子造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代园林中应充分借鉴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并巧妙运用竹文化,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竹子兼具自然美的“形”和灵魂美的“意”。
二、竹的造园手法与作用
中国是竹的故乡,竹类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在世界60多属1100多种的竹子中,我国占37属近500种。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灿烂的古代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人们称赞竹子是“东方美的象征”,人们誉中国为“竹子文化的国度”。纵观古今竹类在园林中的作用与造园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统一空间如公园绿化、人行步道的街景等,以大面积竹林面植或线植、带状的列植,可使公共开放空间中的景致和谐统一,有掩饰作用,以及统一的效果。
2.强调空间部分竹类,如佛肚竹、金丝竹等,其茎干或色彩特别引人注目,植于空间的视觉焦点处,常引起人们的注意,成为景观和观赏处的中心点。
3.协调空间用竹类做绿篱,双行列植于草坪或建筑物的周围,不但使景物更加明显,增加多样化的美感,而且还与修剪过的植物造型外观相呼应,使周围环境更为协调。
4.分隔空间亦采用绿篱形式,将景区划分为大小不同空间,并根据因地制宜原则,选用各种高度不等竹类,将绿地布局分隔成各种观赏或功能区域。
5.添景园林风景中主要题材称为主景,围绕主景加添人工布置材料添景,具有实用和美观价值。
三、竹与园林各元素的结合
竹子在园林造景中可形成疏密有致、别具一格的景致,竹能与自然景融为一体,易形成优雅惬意的景观,赏心悦目。竹在园林造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竹与植物组景:植物在我国园林中,除了取它们的外形美之外,还对自然、人生的领悟与哲学态度,如老、扭的枝干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花开花落是浮生的喜怒哀乐。 以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以群植、片植的形式栽于重竹为主,创造竹林景观以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以群植、片植的形式栽于重要位置,构成独立的竹景,或以自然的声音形成美丽的竹林景观。
2.竹石组景:品石相竹是竹石构景法的关键,竹与石组景中适宜选择的竹子主要为中小型竹 ,石则以独立的奇峰怪石为主。园林的四季假山都配置了不同的竹种。春景以刚竹和石笋为主,特别是春天发笋之际,竹笋石笋相映成趣,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夏景由柔美纤巧的水竹与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组合成景,配置紫薇、广玉兰等,渲染出夏季的清秀美丽;秋景以大明竹配黄石,加之红枫等秋色叶树种,营造出萧瑟的秋日景象;冬日由宣石叠掇,配植斑竹和腊梅,但真山真水的自然风景区要避免过多的人工雕琢的痕迹。
3.竹与水:水作为园林四要素之一,在园林中十分重要,它是作为一个中心点,从这点出发,由其它园林要素向外辐射发散。水还具有一种宗教内涵,佛教的“镜子原则”在园林中就是用水来体现的。修竹与弱水的呼应和配合是最能创造这种思远而心高的精神之旅,竹子可在岸边,也可栽于湖中小土丘上,形成湖中的小岛丛林。另外,竹子也可以与瀑布来组合。水是园林的灵魂。唐代白居易对竹情有独钟。他对以竹林为主的履道坊宅园中“履道幽居竹绕池”这样竹与水的巧妙布局极为赞赏,写下“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的诗句。他的“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也使人们了解到古典园林中文人们习惯围绕着水池种植竹子,使两者相互呼应。
4、竹与路:古典园林中的园路强调“曲径通幽”,竹林小径力求含蓄深邃,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讲究“蹊径盘而长”。竹林深处以一茅舍为赏景佳处,形成返璞归真的野趣。
5.竹与建筑:植物与建筑的相辅相成向来是中国园林追求与自然融合的主要体现之一。竹子在与建筑搭配时十分巧妙,移几秆竹,栽于窗前,有时月光照到屋内,影扰一榻琴书。若是置于门前,则翠影半遮门,或者栽于粉墙根前,即是白纸着丹青。在亭、堂、楼、阁、水榭附近,栽植数株翠绿修竹,不仅能起色彩和谐的作用,而且陪衬出建筑的秀丽,同时掩映在修竹丛中的“精舍”。在房屋和墙垣的角隅,配置紫竹、方竹等,形成层次丰富、造型活泼的清秀景色,同时也对建筑构图中的某些缺陷引起阻挡、隐蔽作用,使环境变的更为优雅。亭榭之旁,以竹衬托,配石笋三两,紫竹数杆,生机盎然,亦富情趣。在园墙、园门、廊榭、墙角用这种拟画法配置是对我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手法的继承。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园林中的建筑多为木结构,与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植物相得益彰。移竹当窗的手法以“框景”为基础,把一个空间的景物引入另一个空间,增加了园林空间的层次感,产生了幽远深邃的意境。
四、小结
我国有着丰富的竹类资源,又有着深厚的竹文化底蕴,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加以运用,把竹文化内涵巧妙地用于现代园林中,就可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以竹喻人,以人比竹,人与竹,竹与人,浑然一体!但是,由于目前竹林成材迅速,自然再生能力与计划采伐量基本平衡,加以人们有意识地扩种引种,与世界森林面积逐年减小的现象相反,世界竹林面积在逐年增大。因此,加强计划管理,充分开发利用竹林资源,是今后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拯救大自然、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有效举措。深入研究竹子的潜在功用,开发出更多的天然竹深加工产品,是当前科研人员和企业界人士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关传友.中国竹子造园史考[J].北京:竹子研究汇刊,1994,VoL.13,No.3:52-62
[2] 辉朝茂.竹类培育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 刘晓惠.文心画境——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张鸽香.浅谈竹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3(4):58~61 [6] 张鸽香.浅谈竹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3(4):58~61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国竹文化论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