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中国竹文化论文有哪些呢(2)

中国竹文化论文有哪些呢(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中国竹文化论文有哪些呢

  中国竹文化论文有哪些呢篇2

  浅析中国文人画中墨竹文化的符号学

  摘 要: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中国文人画中的墨竹作为文化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两方面的意义,其所蕴含的内涵,在具有丰富性、多义性的同时,又能极好地统一起来,具有大家认同的共同文化意指,从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伦理文化的基本特质,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关键词:文人画 墨竹 符号

  一、序言

  竹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识。一双竹筷、一座竹楼、一架竹轿、一把竹丝扇、一支竹管毛笔、一根竹笛、一个竹灵牌、一首咏竹诗、一幅墨竹画、一句“无竹令人俗”的人生格言……无一不弥漫着中华文化的浓郁气息。竹笛是中国特有的乐器、咏竹诗是中国咏物诗的一类、墨竹画代表着中国文人画、借竹喻人格只为中国哲人所称道……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正是通过竹及其文化事象得以显现,从而与其他文化判然相别。

  中国文人的墨竹画在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相当的地位。中唐时期,竹已形成专门的绘画题材;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人尊为墨竹绘画的鼻祖;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瓒;明代的王绂、夏昶、徐谓;清代的石涛、郑板桥、蒲华、吴昌硕;都树一代画竹新风,促进了画竹艺术的发展,对画竹技法和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时至今日,中国的文人画中的墨竹仍长盛不衰,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二、中国文人的墨竹的符号学分析

  符号一词的定义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符号在交际过程中,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媒介物,人们通过符号,把内心的情感、观念,与外部世界的特定事象联结起来。符号自身无所谓指称和表达,是人的规定和理解,赋予符号以生命,传达被标志物的特殊含义及特征,用于识别和沟通。所以说,符号是联结心灵与世界的桥梁与中介,是沟通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桥梁。无论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不能离开符号而存在。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符号”提出了一个比较鲜明、也比较准确的解释,索绪尔认为: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统一体。能指和所指都是索绪尔语言学的术语。能指(signifier),指的是语言符号的音响形象;所指(signified)是它所表达的概念。简单地说,能指和所指就是符号的形式和内容,能指是符号形式,即符号的形体;所指为符号内容,即思想,是符形所表示的意义,或符号使用者所作的解释。

  墨竹作为符号,也具有能指和所指。其能指就是文人画中的墨竹所表现出来的意象,所指就是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绪。墨竹这个符号,具有指称、象征或表现人们内心的情感、观念的功能;人们在崇拜竹、描绘竹时,有意识地、自觉地用墨竹表现、指称内在观念和价值取向,或象征理想人格。也就是说,人们运用、创造了墨竹这个文化符号,带着明确的表现目的和隐喻目的。人类的意识过程,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指出,人的不同的符号活动,创造了各种人类文化形式。

  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思想是思维的结果,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然而并非任何时候,思想都能够用语言顺利地表达出来。一个符号的所指,可以有不同层次的意义,如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符号的意义还可以划分为可表达的意义和不可表达的意义。在许多情况下,符号的所指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尤其是艺术符号的所指,往往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无穷”之意,仍然是意义,是意义的又一个层次,称为意指。在符号学的著作中,常常见到“意指”一词,有的书上还说“符号学就是研究符号意指作用的科学”,可见这个词在符号学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然而什么是意指?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说,意指“可被理解为一个过程,它是将能指与所指结成一体的行为,这一行为的产物便是符号”。正是意指的作用,使得能指和所指结合成为符号的二元结构关系,意指是指这一行为过程的结果,一种更深层次上的意义。意指对解释艺术符号的意蕴具有重要意义。

  1.墨竹作为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借用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符号,用于较稳固地象征、传达某种意味深长的意境、思绪或哲理。这个形象或符号就是文化符号,在艺术中也可以叫意象。

  因为社会的约定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间,才使共同生活的人们,对共同使用的符号的代表性达成共识。“人的本质即表现在,他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一切文化形式,既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又是本质的对象化。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代代相承、共同遵守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把一个民族同另一个民族区分开来。”中国人对竹子有特殊的感情,从《诗经》时代开始,历代皆有咏竹赋竹的文学佳作,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学。墨竹更是中国文人绘画的重要题材,唐代已经出现竹画,清代的郑板桥更是集古今画竹之大成。中国文人画中的墨竹逐渐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一个艺术符号。而把墨竹符号和高尚的情操、理想的人格联结起来,正是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所决定的,即由中国传统文化的赋予和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的。

  文化符号的三大本质属性:群体性、历史性、朦胧性,中国文人画中的墨竹无不具备。墨竹符号的能指(即外在形象)是固定的,呈现于画面。而墨竹符号的所指(即内在意境、思绪和哲理),不是只有一个意义层次,因为艺术符号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所以墨竹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构成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有限的形象符号,因其高度凝炼而极为典型,诉诸感官之际,具有极大的冲击力量,同时蕴含着巨大的指向情愫和理性深处的、触发联想和想象的潜能,激起受众无限的遐思和想象的空间。中国文人画中的墨竹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但大致指向理想人格、高尚情操和淡泊野逸等方面。

  2.墨竹作为艺术符号

  艺术符号不能够像分析数学、化学符号那样,给出一个明确化、唯一化的公式化程序,从而进行分析和解释。艺术符号的分析,在许多情况下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符号不能够被分析。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将艺术定义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由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一是形式,二是意味。“有意味的形式”,包括了所指和能指,我们不妨把“有意味的形式”看成为艺术符号的能指;至于艺术符号的所指,那就是这种“形式”中的“意味”,因此,艺术符号也是能指与所指的统一。

  在艺术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人们的审美感情,这些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就是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中国文人画中的墨竹画,采用水墨的形式,把书法的用笔纳入绘画,更好地体现了墨竹的内涵,从而引起人们的审美观照,于是“有意味的形式”――墨竹画就产生了。中国文人画中的墨竹画的能指,即“形式”,就是水墨画中竹的艺术形象;墨竹画的所指,即“意味”,指作品所体现的感情、情感或情绪。不过艺术所表现的感情、情感或者情绪,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人类“普遍的感情”。

  索绪尔对符号的分析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犹如一张纸,思想是纸的正面,声音是纸的反面,它们永远处在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中。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前者是表征物(能指),后者是被表征物(所指);能指是所指的能指,所指是能指的所指;有能指而无所指,或者有所指而无能指,这样的符号是不可能存在的。中国文人画中的墨竹,事实上,没有竹的形式,也就不成其墨竹画;没有墨竹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墨竹画就没有任何存在的可能,二者是互为依存的。

  艺术符号的所指意味着与能指形式之间,往往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通常是异质同构的,由能指的形象、性质等特征,通过想象与联想作用,建构起与能指异质但却同构的所指,能指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所指,二者构成有机的内在联系。竹中空、有节,由此进行相似联想与异质同构类比,成为虚心与高洁之象征;竹枝干挺直、质地坚韧、严冬不凋的特性,又使人们想起耿直不阿、忠贞坚定的人格人品;由竹的多节挺直,联想到人的端直;由竹的严寒犹青,联想到坚贞忠心,等等。中国文人画中的墨竹符号所指的多层义项,与竹的形式特征有机相连,竹的诸多形式特征,是赋予墨竹画诸多内涵、意蕴的前提基础与必要条件。

  墨竹画表达了中国文人画家的一种生存理想及处世哲学。中国文人要不是先隐后仕,抑或先仕后隐,在仕途或生活上遭受挫折后,无法直接表达,只能借助墨竹来喻示理想、寄寓希望,达到内心的平衡。墨竹形象经过文人画家改造,与人的精神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墨竹形象对于画家与观者来说,都具有君子的象征意义,墨竹符号成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何明,廖国强.中国竹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陈宗明.符号世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帝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 [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 何新.艺术现象的符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3269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