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化方向论文

文化方向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文化方向论文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是无形的国土;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资源,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更是生产力的先导。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文化方向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文化方向论文篇1

  浅谈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文化发展百舸争流、各显神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化体制改革仍不到位、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备、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差等。为此,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

  文化产业发端于西方国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

  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兴起和发展的。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文化发展百舸争流、各显神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清醒地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出对策,实现较快的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国际国内的良好发展条件,我国文化产业获得发展,日益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发展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提供就业机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平均年增加值1000亿元左右,增长幅度15%~20%,占GDP比重年均提高0.15%。2007年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1.48%,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为4.0%。2004年至2007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普遍快速增长,其中北京市年均增速17.4%,上海市年均增速15%,江苏省年均增速24%,湖南省年均增速20%左右,山西省年均增速24.5%,安徽省年均增速20%以上,各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均高于GOP的增长速度,呈现出总体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种全面的增长势头雄辩地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己经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党和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逐步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文化产业宏观调控机制基本形成。

  近年来,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机制和途径,着力在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功能和加强宏观指导上下功夫。党和政府逐渐放松了对文化行业微观领域的直接的、行政性的管理,逐渐放权给企业,逐渐放权给市场,通过市场去建设文化,提升文化,政府的引导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府开始进行文化产业宏观调控机制的建设,向开放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

  3.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高新技术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形成和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高新技术日益融合,特别是与信息产业相互关联,已成为世界性潮流。近年来,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日益融合,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造成了引人注目的产业关联效应:信息化突入传媒领域,引发“传媒热”,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部门迅速“触网”,出现了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大汇流”

  的壮观景象,启动了一个又一个的消费市场,如网络游戏、手机内容产业等,推动了产业结构重组和优化升级。从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正在成为文化产业增量提升的重要引擎。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以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1.文化体制改革仍不到位。

  1978年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了思想,创新了观念,改革了机制,抓住了机遇,成为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变得更为复杂、更为艰巨,传统体制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我国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基本上还处于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状态。各管理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着条块、部门、行业和区域的分割,管理分散,使文化企业在实践中感到难以适从,还容易产生谁都管不着的灰色地带,使得几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同时,我国文化投融资体制落后,未突破投资主体单一的政策桎梏,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投融资渠道严重不畅,导致外资及民间资本难以进入,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2.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备。

  不可否认,我国实施文化产业战略后,制定了许多文化产业政策,鼓励、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114号文件),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日益完善。然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前瞻性不足,在文化产业这样一个发展瞬息万变的新兴产业里,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必然很多,这就要求产业政策一定要有前瞻性,否则将不能适应实践的变化,造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甚至成为产业发展的阻力。另外,规范文化产业市场运行的政策也不完备。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还处于对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阶段,制定政策的原则仅仅是对文化市场进行有序化的整顿,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中,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投资融资、市场管理、税收等各个方面少有足够吸引外来资金和资源的一系列优惠措施。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优势在文化产业政策上还没有体现出来。

  3.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法制建设开始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在文化保护领域我国制定了《文物保护法》和《著作权法》,在文化行政管理方面,国务院颁布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我国的文化产业法规主要是由政府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条块分割的痕迹仍然明显,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仍然浓重。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虽然又根据WTO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但我国现存法规体系与WTO对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更加凸显我国对知识产权和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法制的不完善。

  4.文化产业规模仍较小,整体实力差,竞争力弱。

  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若干文化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大的文化企业集团以雄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实力参与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文化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缺乏市场竞争力:从数量上看,目前中国文化企业虽然数量很多,但仍处于行业、区域资源与市场分割的“围棋”状态,现代大型文化企业寥寥无几;从规模上看,虽然我国目前文化企业较多,但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规模经济的影响力甚微,缺乏市场竞争力;从发展质量上看,今天,全球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已经普及,高科技与文化产品结合更加紧密。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专业化水平不高,市场运作能力较差,自我发展能力薄弱,效益低下。

  三、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建国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经济在惯性发展路径上的进程,文化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凸显。因为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抑制,而精神消费会膨胀,这往往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和繁荣的机遇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1.在发展认识问题上,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发展文化产业同样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文化产业要做到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文化产业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既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又具有精神功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在追求合理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注重提升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功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在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实现经济利益。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就是一定要坚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服务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繁荣城乡文化市场,不断推出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又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产业要做到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各地区的全面和协调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目前,中国文化产业总体上看东强西弱。东部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如资金、技术、人才等,西部发展文化产业尽管面临种种劣势和困难,但也不乏其特长和优势,比如,一些地方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反映古老文明的遗迹;一些城镇包容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一些乡里村落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品种等等。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条件是一些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因而我们应该以东带西,一方面可以有效配合中国目前己经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与东部的互补,便于东西部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整体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2.在发展战略问题上,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我国文化产品目前占有世界市场19%的份额,这说明我们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文化产品加工能力,但是在文化创造力方面,我们与文化产业强国仍相距尚远,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仍有待提高。以动漫产业为例,我国动漫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原创能力弱,产业素质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处于下游,85%以上的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文化的生命,是文化资源开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产品的生产是智力创造活动,文化产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

  要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必须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我们要充分注意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要运用现代市场经济信息和营销方式,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我们不仅要制定路线图,而且要制定时间表,进一步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努力把创新理念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3.在发展策略问题上,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立足之本。面对世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强势文化的大举入关,只有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开发宝贵资源,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创造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才能获得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中华文化千娇百态,博大精深,独具神奇的东方特色,我们不仅要以热情的姿态与世界文化交流,更要让东方文明走向世界,力争在世界文化市场中争得我们的一席之地。因此,我们要追求人类文化消费的普适性,让中国的文化产品打开国际市场,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服务。具体而言,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大力支持国内的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加大我们文化跨国公司的建设;完善我国的外贸政策,鼓励各种文化力量按照国际惯例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代理和中介服务,利用我们庞大的海外华人团体促进中文语言的国际传播;要鼓励文化企业发展外向型产业,鼓励国内优秀的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文化企业合作,积极开展与世界跨国媒体的合作,利用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全球性的网络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成功远航。

  4.在具体实践中,一是要坚持文化体制改革,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完整的政策和法制体系,保证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文化体制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将成为我国下一步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因而,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今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需着力抓好以下工作:第一,积极调整结构,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构建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二,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逐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第三,通过重组、兼并、破产等形式,整合产业资源,盘活存量,提高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争取规模效益。为此,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指出:

  “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必须通过依法管理,依法经营,公平竞争,才能得以实现。消费者、生产者法制观念淡漠,管理者对依法治文、依法行政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要继续完善积极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构建既与WTO原则相适应又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法律系统。一是加强立法。为了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序、健康的宏观环境,就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强立法工作,通过法律来规范文化市场,重塑文化市场秩序。二是严格执法。坚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强化版权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盗版、伪造、假冒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运用严厉的制裁措施。按照“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要求,通过依法管理,维护文化市场的健康运转,使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的经营活动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晓明等。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范周。2009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EB/OL].

  [4]张晓明等。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6]李思曲,李涛等。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8]杨利英。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经验[J].理论探索,2009,(4)。

  文化方向论文篇2

  浅谈动漫文化发展中的思考

  摘要:文章分析论证了动漫文化的发展,认为动漫产品的娱乐功能应得到大众的认同与肯定,动漫企业要重视民族性品牌形象塑造,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才能更加全面,前途更加光明。

  关键词:动漫产业,娱乐性,民族性综合艺术,

  随着2010年第二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漫博会”)在东莞降下帷幕,动漫产业开发的道路愈来愈清晰,动漫生产——动画片播出——衍生产品开发——衍生产品销售——收益——再生产,这种国外已经发展起来的、较普遍的一种动漫商业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漫博会举办的6天,签约了125个项目,交易额高达127亿元,让无数动漫从业人员看到了动漫产业的美好前景。但也要认识到,动漫产业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形成正确认识。

  一、重新定位动漫产品的趣味性、娱乐性。

  现代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娱乐方式多元化,过去那种说教式动画已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人们需要动漫产品带来的会心一笑,在紧张的工作之后彻底放松,而不是训话。我国动漫的创作,大多数说教成分较强,显得枯燥而没有趣味性,忽略了娱乐功能。动漫产品缺乏娱乐性,就很难引起观众共鸣,这种文化产品就无法推广。大胆的想象力和娱乐大众的功能是动漫艺术的生命,如美国《飞屋环游记》中大胆的想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点燃了很多人掩藏在心里的梦想。

  《飞屋环游记》利用人们向往飞翔的浪漫心理进行了丰富的想象,让片中人物天马行空地飞了一把,引起无数观众的共鸣和神往。片中两位主人公真实性格的描写,紧凑细致的情节刻画,没有虚伪造作的说教成分,这些因素都是观众喜欢《飞屋环游记》的原因。同时,这部商业大片也为制作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二、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产品。

  《狮子王》《花木兰》等一批国际动画巨片是在深圳加工制作的,在世界各国播出后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相关动漫衍生品也取得了很大的利润,深圳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动漫制作加工基地”。然而《狮子王》《花木兰》的原创是美国,深圳制作方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赚取的仅仅是加工费,最大的经济效益如版权、动漫衍生品制作授权等都是属于美国所有。可见中国动漫制作的水平虽然已经进入了世界的前列,但中国动漫作品却没能推出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尽管加工外包的动漫产品不存在发行和票房的风险,但没有自己原创的品牌,企业就很难持续发展,企业的动漫从业人员成了廉价的劳动力,无法分享劳动的成果。一个好的动漫角色可以成就一个动漫产业。以美国迪士尼公司为例,米老鼠的成功打造,使迪士尼动漫产业几十年长盛不衰,迪士尼主题公园、迪士尼角色衍生品制作、动漫版权营销等,使迪士尼成为动漫商业模式的典范。我国也有过经典的动漫角色,如上世纪60年代的孙悟空、哪吒等,但当时缺乏营销策划的意识,未能很好地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当市面上充斥着米老鼠、机器猫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动漫衍生品市场存在的巨大商机。紧随其后生产的本土原创的动漫衍生品,很少达到预期的理想。2006年在国内公映的我国首部原创动漫CG大片《魔比斯环》,艺术和技术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然而票房惨淡。究其原因,《魔比斯环》的内容等与之前美国动漫大片《魔戒》较像,缺乏民族性和个性特色,因此,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魔比斯环》耗资1.3亿元,耗时5年,动用数百名动画师,虽然结局不尽人意,但难能可贵的是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为此后本土动漫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动画是集科技、艺术、创意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动漫从业人员应加强综合素养的培养。

  传统动漫制作靠画师逐页绘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功能强大的动画绘图软件代替了徒手绘制,如maya、flash、photoshop等,使不少动漫爱好者可以尝试各种方式自由创作,加上后期制作,使观众获得了不同凡响的视听享受。flash是青少年普遍使用的软件,一度热播的连续剧《喜羊羊与灰太狼》就是用二维软件flash等制作的,画面风格简练,深受儿童欢迎。商业大片《阿凡达》用maya和三维动作捕捉等软件制作,场面魔幻而逼真,给观众提供了一场视觉饕餮大餐。这些作品,显示了现代科技的强大能量。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动漫专业,一些社会团体也开设动漫培训课程。高等院校的动漫专业,授课教师比较擅长于理论知识的指导,如动画原理、角色的艺术形象设计、剧情创意等,但他们缺乏业务实践经验,较少利用软件辅助生成动画,强调用传统手法逐页绘制以及基本功的重要性。而动漫培训班,一般会聘请动漫公司的动画师来讲授,他们有丰富的电脑操作经验,但在造型能力、审美取向、文学修养等方面又显得积淀不深。这两者应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既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又要保证作品的艺术灵魂。现实中令人讨厌的老鼠,经过老迪士尼设计变得有趣可爱了,如果老迪士尼没有过硬的绘画基本功,没有幽默诙谐的品质,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就不可能创作出米老鼠这样经典的动画角色。同时迪士尼也是与时俱进的,积极接受新事物。

  电脑的出现使迪士尼加紧开发三维动画产品,及时收购皮克斯三维动画制作公司,使动画产品的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保证了迪士尼在动画产业界的竞争力。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是动漫产业持续发展的秘籍,因此,动漫从业人员应加强综合素养,才可在动漫道路上创造辉煌。

  现在,动漫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地方政府出台扶持动漫发展的政策,鼓励动漫产业的发展。我们相信,一个新事物都要经过不断的探索才能得以发展,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后,我国动漫产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猜你喜欢:

317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