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大地域文化相关论文
浅谈电大地域文化相关论文
在我国多彩的文化中,地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域文化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地域文化相关论文篇一:《浅谈地域文化与地方经济的关系》
摘 要:中国黑土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及辽宁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这里有大森林、大湿地、大粮仓以及丰富的矿藏,这里的民风淳朴、百姓善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和人文条件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关键词:黑土地 文化 经济 发展
人们经常谈及并探讨“晋商”、“徽商”,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等,这些都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上了地域文化的色彩,其实就是暗指经济和地域文化存在辨证关系,人类追求什么?当然是文化!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将是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但是,也同时体现出这些新兴国家的思维方式也是发散思维,极其活跃。
文化的发展建立在经济繁荣基础之上,文化为经济服务,而经济又推动文化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文化地位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中国经过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阵痛,如今在世界上GDP产值位列前三名,随之文化地位也显得突出,各地“汉语热”则说明这一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培育发展一方文化,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文中阐述的黑土文化指的是以东北三省为主,包括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幅员广阔物产丰富,大森林、大湿地、大粮仓以及丰富的矿藏,世界上少有的黑土地也分布在这里,用地大物博来形容绝不为过。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善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和人文条件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一、打造黑土地的生态农业
中国黑土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及辽宁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3个黑土地带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冷热季节的更替,导致大量枯枝落叶腐化、分解,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寒地黑土”之称由此而得。寒地黑土物产已经成为世界绿色有机食品最好品质的代表。
绿色是市场消费潮流,而寒地黑土是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其生产标准是建立在绿色食品标准之上的标准,寒地黑土经济也是超越传统运作模式的现代经济。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黑土物产虽然产品优,但名气不大、品牌不响,外埠商贾经常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收购这里的原产品,经过包装后就能卖出大价钱,而生产寒地黑土物产的人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寒地黑土协会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以生态经济为统领的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体系,在这套高准则的《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和《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寒地黑土证明商标使用权申请程序》以及产品可追溯的产品安全码等一系列标准和执行制度的“硬性约束”之下,生产基地、相关加工企业和贸易公司都在统一的高标准控制之下执行生产和服务,确保了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质量。
高纬度、高寒冷,地广人稀,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农作物一年一熟,营养丰富,配合绿色食品的生产,为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打造成绿色食品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截至去年年末,已有110家企业238个产品使用寒地黑土证明商标,涵盖了农、林、牧、渔、副等各个农业产品,包括粮食及其加工工业、乳、肉、禽、蛋、鱼、瓜、果、茶、饮品、调味品等各个产品类别,我省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面积达到4680万亩,无公害食品实现全覆盖,有1028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72种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5225种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如今再做一件鱼皮衣成本相当昂贵,掌握这种技艺的人也屈指可数。
此外,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等其他非遗展示,以及赫哲族萨满舞、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等民间艺术也同样精彩绝伦。
二、打造黑土地的生态旅游业
发展文化产业,使得文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现在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密不可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文化也就是抓经济,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也是其一个有力的体现。最终达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和谐共存与发展。从而使文化事业的发展融入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人类从原始经济形态进入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和现在的知识经济形态,历时数千年,经济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济是基础,文化反映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又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可以称之为文化与经济的“同流”。然后推陈出新,利用现有经济水品建设学习并开发新文化技术的物质基础设施和大环境,之后文化又持续走向发展,再后来两者都是相互交替发展,就这样相互作用,文化和经济都走上了不断发展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寒地黑土文化,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
(1)肇东国画:肇东国画以它的群体优势在国内画坛上崛起,并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引起人们的关注。
(2)海伦剪纸:海伦剪纸有着较高的艺术成果。剪纸带头人傅作仁创作的大型剪纸《东方红》18幅,进京展出,其中《葵花向阳》等3幅作品被周恩来转赠铁人王进喜和东海舰队。海伦剪纸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百余件,同国内外进行交流几百幅。
(3)北林风筝:北林风筝群体建立于90年代初,自1990年至1995年连续5年组织8个队参加北京国际风筝赛和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团体奖8项。近年来,北林风筝更是越飞越高,队伍不断扩大,花样不断翻新,每年春节在城郊旷野都有大批风筝爱好者追风斗艳,吸引许多游人驻足观看。
(4)庆安版画:庆安版画起源于五十年代末解放军转业官兵业余创作的北大荒版画。进入新世纪,睿智的庆安版画创作群体,以创新的精神和思维,开始把目光盯在了版画的商品化创作上,由单纯艺术作品创作转向文化商品创作
(5)望奎皮影:望奎皮影历史悠久,于清朝同治年间传入望奎,历经百年风雨,从崔春芳、关兴久、张学文到谷宝珍,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他们表演的皮影戏《三请樊梨花》、《红月娥做梦》等剧目多次被省电台、电视台采录实况,《三请樊梨花》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望奎县画家张家纯,将我国传统的皮影艺术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皮影画,使之在景灯下的艺术效果定型在纸绢上,充分展示出中国皮影艺术的价值和迷人风采,先后在我省及大洋彼岸美国等地展销。
高纬度、高寒黑土,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黑土文化,在大家热议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时候,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高寒“热土”定会不负重望,头顶绿色环保、原生态的桂冠勇立潮头,大生态、纯绿色的物产和旅游将为该地区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史志,2006.8
2.新华文摘,1984.7
3.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4.食品与健康,2000.6
5.理论与观察,2005.
地域文化相关论文篇二:《浅析乡土建筑中的地域文化》
论文关键词:乡土建筑 建筑文化 地域文化
论文摘要:传统资源怎样转换为一种当代的建筑实物存在,既需要寻找到传统建筑形式上的当代因素与材料,技术上的当代运用及拓展,又要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达到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契合。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1 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文化是根,在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质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川西地区传统的养身休闲文化,使人们乐于找寻并享用幽雅的生态环境,成都人潜意识中大多具有盆地意识,小富即安,安逸自在,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上班、下班、菜市场、茶馆、回家,几点一线,周末假日闲暇时到附近休闲放松,有滋有味,其乐融融,也是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就要体现出文化背景设计构思感受体验这一过程,使人们在建筑中亦能享受到当地生活风情的文化习俗。
2 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地域性的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层面。
2.1 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性和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两方面:
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文化上,为适应不同区域的物理环境,需应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学。高纬度地区需保暖,光辐射强烈的地方需遮阳,温湿地区要防潮通风,雪压大的地区要防积雪,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多沙的地区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区特别要注意防震等。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纬度差别大,气候差异也非常明显,造成了各地建筑设计的差异,从而会产生了不同特色的建筑文化。
在建筑材料的地域文化性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设材料地域性的影响。建筑用材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所占造价比重甚大,因此必须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力学的、美学的特长。产石地区多石构,生土地区有土筑窑洞,产木的地区用木构,产竹地区有竹楼,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
2.2 非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性,除了表现在物质层面外,还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首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机体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也表现出某些差别,这是建筑文化地域性的民族性或国家性之缘。其次,各个在民族或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一定地方界限的社会生活联系与规则。这种地域性的界限一方面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形成了与建筑文化相互关联的规则、法律、习惯、规范、道德、情操、宇宙观等,另一方面,在不断的联系交往中也沉淀下了各个地区的地域性文化,并反映在地域性的建设文化上。再次,由于礼制的不同,各个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礼制文化与礼制建筑。宗教信仰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宗教建筑,如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宇,如欧洲史前的圆环巨石建筑等。丧葬制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陵墓建筑,官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官场建筑,这些都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与文化。最后,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也必然会产生差异,最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如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家庭习惯、村规民俗对宅区、村镇建设的影响就非常典型。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文化的非物质基因表现为人们通过不同仪式化行为和标志边界等各种方法将文化意义赋予场所和行为。建筑中不同的符号、材料、色彩、形式、空间组织和景观方面都可能包含某种文化意义。当意义、空间与活动系统相互一致时,彼此之间就加强;当建筑变得与社群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致时,就有归属感。
3 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当代转换
3.1 形式的当代借用
将乡土建筑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呈现上升为一种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式的形式语言。使当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这牵涉到对传统形式的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方式,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
3.2 与技术上的运用与拓展
吸收乡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继承乡土建筑多年积淀,业已形成的一套建筑手段与技术,因为手段与技术同材料及建筑环境的关系极为紧密,继承可以是在去粗取精的前提下进行,对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做相应的修改,目的的为整个建筑的过程和最终效果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要求服务。
3.3 旧有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式的关联
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而生存经验又来自生活经历,所接受的教育,生活习惯等的传承叠加。这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传统与习性的亲切感,也就是一种血脉中的“趋向传统意识”,即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存经验,达到接受角度的共鸣。而在当前追求高效,简洁,快速生活节奏的生存方式中,在传统积留的生存经验记忆中选取与之对应的设计元素,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失时尚感的情况下追溯回忆,幻想与回归久违的自然,完成一种感觉上的精神释放与安逸。
3.4 文化保护意识与当代文化建立意义上的共存
要做到传统向当代的转换,前提是传统建筑环境的留存。传统的消亡使当代的建筑无从谈起。因而必须有完善的政策保障,使各处有代表性的乡土建筑不为现代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保留文化资源的原貌。同时,当代建筑文化的确定也不能是对原资源的粉饰和照搬,“假古董”永远难以与当代社会需求相容。对传统乡土建筑的态度只能保持在“借鉴”上,当代创造意义是不可逃避的,最终形成的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乡土建筑与作为当代标识的当代建筑的合理共存。
结束语:我们提倡中国建筑、设计领域重新认识地域性建筑、乡土生态建筑的当代价值,出现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当代作品。
地域文化相关论文篇三:《试论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汉语国际教育推广是一个发展较快且具备绝对开拓空间的年轻领域。从传统的母语语文教学到对外汉语教学,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思考汉语国际推广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对象发生转变,教学观念和教育角色定位也有了革新。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教授者,更需要主动地作为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进行自我定位。因此语言教学涵盖的除了语言本体内容外,还包括必要的文化教学。
我国斑斓多彩的地域文化现象就是其中一个需要重视的教学难点。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非全貌,却是缩影。受地域文化的启发,本文主要以浙江文化为例探究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地位和价值,提出个人的教学思考。
一、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作用
(一)语言教学中的辅助因素
留学生所在地区的很多生活现象都和当地的方言、民风民俗息息相关,要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有时单靠普通话还远远不够。以方言为例,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和语音受到方言影响。而我国方言众多,教学中难以操作,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中很少涉及方言的内容。浙江大部分地区属吴方言区,方言区内部差异明显,和北方方言不同。吴语区虽是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在推普道路上依旧有许多阻力,尤其是一些方言词汇、语法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本地居民和教师的语言组织形式。如吴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蛮”,可能就让留学生一头雾水。因此在方言词汇和语法教学上,需要教师多留心。
(二)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也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因其属吴越文化圈,内部还可分为吴文化圈、越文化圈和瓯文化圈。优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让这里形成了较独特的水乡文化,且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逐渐兴起了商贾文化,因此本地域的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强。浙江的文化源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发端较早,余姚县罗江河姆渡文化、嘉兴马家滨文化、余杭良渚文化等都具有原始南方农耕文明色彩。由物质生产衍生出的各类器物、饮食、技术、民俗和艺术也有可探究的空间。唐宋以来,市民文化、商业文化也逐渐兴起,话本、诗词和戏曲艺术斑斓多彩。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今外国友人来中国,对语言和文化学习的需求各不相同。除了经济情况和教育资源的考虑,也有不少人是出于对某一地域文化的喜爱而学习汉语。因此在汉语文化教学中,地域文化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中外人际交流和社会交流的解码器
汉语国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留学生实现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个人而言,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从群体而言,则是实现社会团体乃至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我们不妨以民俗和方言文化为例来说明。乡音是地域群体的凝聚因素之一,浙江地区方言复杂,反映了本地区地域认同感。方言易形成共同的文化习性和观念,在语言表达上更加融洽。由于方言差异,很多地域性的风俗禁忌也需要通过谐音联想才能更好理解。浙江一带因为经商历史悠久,素来有在农历二十八日迎财神的习俗,因“廿八”与“年发”是谐音,寓意“年年发”。再如温州地区春节常用瓶、碗来代指“平安”也是谐音。留学生若有方言需求,方言学习将是融入当地生活的好方法,只是其教学标准及设计还不成熟。不过在通识性方言概览中,让水平较高的留学生接触方言的基本情况是有益处的。
从国际层面而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更不能小觑。各类经贸文化的合作活动都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了解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风俗禁忌。譬如饮食方面,浙江人重清淡、喜稻米、好河鲜海产,这就不是“南甜北咸”能涵盖的。浙江作为水稻产地,米酒文化兴盛,绍兴黄酒闻名海外,由此衍生的餐饮酒礼的地域特色也是社交的重要内容。
二、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启示
(一)教学内容的启示
1.多样化
浙江文化包含农耕文化、水乡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特质,在风俗、语言、思想上都有古越族的遗存。明清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盛行,使浙江文化和传统中原文化差异明显。这些抽象概括的地域文化特点总结需要通过具象内容说解。譬如从地理环境入手了解浙江的水文、土地和气候情况,就让留学生对稻米、桑蚕、渔业等农业生产有了具体认识,再谈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丝织品、民俗、手工业、商品经济、市民文化就不会太困难。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我们需要重视章法和逻辑。
2.实用性
学以致用给学习者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激发其持久学习的动力之一。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很难达到我国传统母语教学的规模,每个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大体需求,注重生活中常用的文化内容教学,如浙江的饮食习惯、风味小吃、旅游资源、生活禁忌等。至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则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需要再做取舍。
3.专业性
目前来华学习汉语的学习者除了语言进修生,还有众多研修不同专业的人士,他们克服语言障碍的目标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类情况则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内容,如经贸专业可能想了解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史和贸易模式;人文专业对浙江的艺术、文学和社会风貌感兴趣;医学专业希望了解浙江医学技术和发展等内容。
4.选择性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教学中的文化大多是传统或优秀的文化。作为汉语国际推广所宣扬的中华文化,同样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文化。然而有时本国国民观念上认同的优秀文化,在其他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看来未必尽然。若是过于渲染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反而会引发学习者的反感,所以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文化材料并非易事。在坚持“优多劣少”的基础上,我们只有具备自我批评的态度才能赢得认同。以浙江商业文化为例,它为文化产品开发、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推进提供了便利,但在重商意识下的迷信风俗、利益至上的偏狭观念却是糟粕。若是教师能在课堂中让留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学习者则会对商业文化的理解更加到位。 (二)教学原则
1.总原则――双“因”原则
汉语国际教育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八字总纲。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母语文化背景各异,需要注重层级性。在初级阶段,教师只需概括介绍较典型的地域文化;在中高级阶段可尝试系统的文化教学。此外,浙江各地的文化也不同。同样是饮食文化,浙南和浙北却有差异,嘉兴有粽子、金华有火腿、温州有鸭舌。又如农耕习俗,宁波流行“驱蝗虫”、“稻花会”,金华崇尚“拜犁”,很多地区稻米有“尝新”活动。
2.实用交际为主,人文情怀为辅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短期的语言教学中,我们还应把握为交际服务的实用性教学原则。根据留学生实际情况,很多专业性和思维性较强的地域文化无需过分强调,教师可一笔带过或直接省略。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追求实用和效率而忽视文化的力量。比如多数留学生对饮食和旅游感兴趣,我们不能只罗列食物和景点,还需说明饮食寓意、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造景的匠心和审美意趣。教师应当建立这样的人文关照情怀。
(三)教学实施方法
1.课程设置
和北上广三地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不同,浙江的高校自我独立教学能力相对单薄。在短时期内提高师资以及科研建设很难实现,但区域内各个院校或机构的合作却是可操作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会带来相互之间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比如,对浙江地域的工艺美术文化感兴趣的留学生通过组织到本地区的艺术中心或是美术学院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缺失,克服学校课程设置的局限。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提高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强化教育科研团队才是良策。
2.教材建设
由于北京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发源地,除了部分教育资源雄厚的南方高校有自己的教材外,很多院校仍采用北京高校教材。这些教材中北方文化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但地域文化差异有时会给授课老师带来困扰,也影响留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这类问题也引起了教材编写者的重视,在内容选材上也加入了地域文化因素,但总体上还不太成熟。由于教材编写者自身的文化观念局限,在内容的选择上未必精准,有些内容略显陈旧。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应重点关注地域典型性,而不是地域专门性。优秀的教材创建需要不同地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的通力合作,编写能反映时代特色又不失文化底色的地域性课文内容。这样就不会让地域文化喧宾夺主。当然这一构想要付诸实践还需考虑众多现实因素,虽然亟待解决,却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发教材编写的乱象。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3.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教材编写、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都是长期性的工作,在灵活度和执行度上还需要时间磨合,因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只是教授者、指引者,更是文化协调者、合作者、倾听者,甚至研究者。教师在结合实际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性地讲授与学习者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现象,设计不同的文化主题,利用或创造教学资源。用真实鲜活的教学材料,由点及面、以小见大。
要实现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融入中国各地区当地的日常生活,除了简单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更需要文化的理解和融入能力。开展各类文化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样体验式的学习可以创造文化体验的环境,形成有效的沉浸式教学,让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当然这些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教师还可以积极地鼓励留学生融入本地的居民生活。
三、小结
汉语国际教学中少不了地域文化的渗透,地域文化教学中又蕴藏着语言教学的启示,两者相融相生、相辅相成。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各地区特定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着当地的汉语国际教育的教育资源、留学生规模和学科建设情况。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中,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对教师和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巩固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发挥其优势作用依旧任重而道远。这需要的是政策的规范和扶持、需要的是汉语国际教师的自我完善、需要的是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情怀培养。
猜你喜欢:
1.地域文化心得体会
3.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5.传承传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