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毕业论文
网络编辑毕业论文
网络编辑是新闻工作者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编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编辑毕业论文篇1
初探网络新闻编辑规律
【摘 要】本文分别从受众和编辑视角出发,结合网络新闻所具有的层次化特点,重点阐述网站编辑在编辑网络新闻时遵循的基本规律和操作技巧,以期达到传受双方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新闻编辑 层次化 编辑规律
21世纪,互联网高速发展。十年前网络新闻只是传统新闻业务的一种延伸,而今网络就是传媒已成共识。网络新闻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它突破了传统新闻遵循的二维空间,网站在发布网络新闻时,常常不是一次性的和盘托出,而是在不同的层次中逐渐展示出完整的内容。我们通常根据网络新闻具有的超文本链接结构特点,将一件网络新闻作品分解为下列层次。层次之一:链接标题;层次之二:新闻导语;层次之三:新闻正文;层次之四:关键词或背景链接。笔者结合日常编辑工作中的经验,就上述几点作简要探讨。
一、网络新闻标题链接的编辑
当受众浏览网页时,最先看到的是页面上的新闻标题链接,链接标题作为网络新闻的第一层次,无疑具有是否可以引发受众阅读行为的决定性作用。传统媒体标题常有肩标或副题进行辅助,而网站页面受空间所限,新闻标题链接多统一设置为单行标题,既美化页面又符合浏览者阅读习惯。例如编辑《滁州在线》要闻区新闻标题时,标题字数就限制为单行24字。这就要求编辑标题时必须做到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因此,要想制作好的网络新闻标题,就必须确立一个清晰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一切围绕新闻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进行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做到字少意丰。
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标题同样要陈述事实、力求简短,要用最简洁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内容展示给读者。但网络新闻标题对语法、修饰词汇等的要求,并不像传统媒体的报纸新闻那样更注重语法结构的完整性。网络新闻更多的是为适应年轻人的海量信息需求, 这些人思维活跃、反映敏捷、接受能力强,更讲究效率,因此以压缩信息的形式出现的标题最能适应他们的需要。在网络新闻标题制作中,省略句是经常使用的,尤其是量词、介词、连词等,甚至是主语、谓语、宾语被省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两节价格监管网拉开”,这个标题就省略了主语。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应做到通俗、动情,以真正值得关注的内容和深度的思考来吸引网民,不能单纯为了提高点击率使用夸张、煽情甚至媚俗的词汇制作标题。
二、网络新闻导语的编辑
受众点击链接标题就进入网络新闻下一层次——新闻导语,新闻导语就是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快速了解信息,对于现在的网络新闻受众来讲,其阅读行为大多数情况下结束于导语,要想将受众的阅读引入更深层次,网站编辑应非常重视导语的编辑,因为精心组织和写作的导语可以吸引受众继续看完整篇报道。
导语一般为概括式导语,通常是在文章的开头。一般称有导语的文章为倒金字塔式,概括式导语经常出现在网络新闻中。在编辑网络新闻导语时,编辑需要时刻意识到网络媒体的特性是有区别于印刷媒体的,应意识到如何编辑才能够迎合网络受众的阅读习惯,要尽量多使用概括式导语,尽量做到在阅读者移开目光之前,为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新闻内容。
三、网络新闻主体的编辑
在编辑新闻主体时,要注重对关键词的选择。关键词的出现,是新闻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定的。新闻事件易于传播的是新闻的导语部分,比导语更便捷的是标题,比标题更快速的是关键词。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就决定了关键词在新闻事件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关键词运用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重要。在海量网络信息中,网民的诉求一般也是通过对关键词的搜索来完成,我们编辑的新闻能否从众多同类新闻中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对关键词的选择,因此为新闻主体设置合适的关键词是编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键词的设置遵从独有、当前热点、受众感兴趣等原则。
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其具有超文本结构的特点,它不但集传统媒体优势于一身,还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受众对不同形式新闻信息的需求,使受众对信息的解读更充分、更准确、更透彻。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充分利用超文本的优势,在新闻主体中穿插图片、视频、超链接等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图文并茂又全面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和反映现实生活,让用户具有更好的体验效果。
另外,在编辑网络新闻的主体部分时,要注意层次清楚、点面结合、精选材料,并且与导语呼应,力求生动活泼。主体部分的编辑可采用以下技巧:1、使用有意义的小标题,并加上黑体字凸显。如《中安在线》网站在新闻主体中就经常使用这类小标题。2、一段一个内容,并要注意如果这一段的开始几个词不能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其余内容就可能被忽略掉。3、像排行榜一样,将新闻内容的大意清楚地逐条列出。这样既方便浏览,又大大提高了新闻的“可使用性”。
四、网络新闻背景的编辑
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阐述,解释事件发生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实际意义,具有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新闻背景编辑的基本形式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将关键字设置为超链接,受众可以在浏览新闻信息的同时,点击关键字超链接进入相关页面。另一种是在整篇新闻报道之外,将相关背景资料制作成超级链接目录提供给受众。在滁州在线的编辑工作中,对于重大新闻务必设置关键字和相关链接,从而更好发挥网络新闻空间优势,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新闻的出现,改变了旧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模式,而新的“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开始大行其道。这也对网络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编辑来说提供信息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信息做出有效的整合,提高信息的服务质量才是王道。因此,网络编辑要始终从受众需求出发,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产品。
网络编辑毕业论文篇2
刍议网络编辑考核机制
【摘 要】网络编辑是新闻工作者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健全网络编辑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本文结合网络媒体的独特属性和网络编辑职业现状,探讨从即期的绩效评价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两方面进一步完善网络编辑考核机制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编辑 考核评价 职业规划
随着互联网网站数量日益增多,网络媒体的渗透力日益扩张,网站内容日趋细化和专业化,网络新闻编辑日益受到重视。国新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在今年5月底召开的网络媒体深化“走转改”活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网上舆论多元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网络媒体要在锤炼品质、增长才干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互联网新闻宣传队伍。
显然,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已经将网络新闻编辑这一支新闻队伍中的“新兵种”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从网络媒体自身来看,也亟须摆脱将网络新闻编辑定位为“网络搬运工”的观念束缚,从提高网络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重新思考和谋划建设高水平网络编辑队伍的路径。当务之急,就是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考评考核机制,引导网络媒体编辑全面提高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取向:考核“四种能力”
厘清网络编辑的基本素养和必备技能,是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网络编辑考核机制的必要前提。与传统媒体的单向度传播相比,网络媒体具有全域关注、全时滚动、及时互动等突出特征。从这一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编辑虽然不承担传统媒体记者和编辑的原发新闻采编职能,但其核心能力体现在提炼新闻价值、驾驭多样化新闻传播手段,实现整合和互动传播等方面。
基于此,网络编辑应当具备多层次的业务素养体系:在基本素质上,网络编辑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同时能够清晰而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新闻价值并加以提炼、整合;在业务技能上,网络编辑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熟练各种软件操作,掌握html语言,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各种网络新闻发布手段;在社会交往能力上,网络编辑还要善于交流与沟通,能够了解受众的意见,与他们进行线上线下的沟通。另外,网络编辑还要善于调整自己的状态,有很好的解压能力,能够适应全时段采编新闻的工作强度和实时更新的工作节奏。
考评考核机制是引导网络编辑成长的至关重要的“指挥棒”,基于上述的业务素养体系,网络编辑的考核机制应当以突出考核四种能力作为基本取向,从而规划出网络编辑的成长路径。
四种能力中,准确的选稿能力应当成为最基本的考核要素。网络编辑和传统纸媒编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整个新闻报道结构中位居二线。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网络编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那些真实有效的新闻,对于重大的政治性、敏感性事件进行严格把关,不触到新闻的底线。
文字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考核对象。网络编辑所接触的大部分都是新闻成品或者半成品,需要网络编辑运用网络化、吸引人眼球的语言对新闻进行再加工,一条被大量信息埋没的新闻通过网络编辑的整合,可以提炼新的新闻点,并成为舆论热点。同样,各家网站都有的稿件,通过网络编辑的“妙手”,起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一条普通的稿件也能大放异彩,从而给网站带来流量。
策划和沟通能力是考核机制的核心内容。互动性是网络媒体的一大特性,互动性最主要体现在策划活动上,加强和网友的沟通交流,这也是网络编辑和传统的纸媒编辑最大的不同之处。网络编辑,在一定程度上,还担任着网站的客服工作,因为他们有时候会“走出网络”,组织参加网站的一些线下活动,和网友面对面交流。所以网络编辑的行为、个人魅力以及他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对网民的去留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网站的商业化生存现状也需要加强对于网络编辑在经营能力和意识方面的考核。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竞争日益扩大,能盈利,能给网站带来经济效益也成为很多网站考核网络编辑的一个方面。网络编辑编辑的内容质量、点击量与网站的广告效果、内容增值项目密切相关,因此,网站编辑的经营意识和能力也是网站市场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强化对这一能力的考核有利于打造懂业务、善经营的网络媒体复合型人才队伍。
设计:不同的“量化”探索
与报纸等传统媒体目前已经基本成形的基于“计件考核”模式上的量化考核模式相比,对网络编辑的量化考核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因此,如何设计更加科学的量化考核模式是各家网站面临的共同难题。
鉴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网络媒体的量化不仅要考核发稿量,还必须将受众的接受程度通过量化指标在考核体系中进行较为明确的反映。以笔者所在新安传媒网为例,目前实行的是发稿量、点击量和质量相结合的方法,即给网络编辑进行分工,把网络编辑分配到不同的栏目、不同的频道,确定每天最低的发稿量,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低质量“灌水稿”泛滥的情况,网站还核定最高发稿量。网站每个月对编辑的发稿量和点击量进行统计。在最终的考核结果中,发稿量和点击量在考核中所占比例不同,另外还要将网络编辑的出勤率、差错率、以及微博影响力引入考核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微博影响力的考核,是新引入的考核元素,目的是鼓励网络编辑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地扩大网站的影响力,目前来看,这一考核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应该说,这种基于任务统计的量化模式还是脱胎于传统媒体的量化考核模式,强调的是一种“多干多得”的正向激励,这种量化考核方式一般都会大致设定一个最低工作量,只要完成这个基本工作量,网络编辑就达到了考核的基本要求,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不利于激发网络编辑团队的整体进取意识。
因此,一些商业化程度较高的网站引入了更具鞭策效果的目标管理(MBO)式的量化考核方法。其基本的操作模式是,以当月频道流量指标为依据,制定出每日的流量指标进行考核,当月每日流量指标,大多以三个月或半年平均流量目标为基数。根据这些数量,如果流量增长了即可享受流量奖,减少就要扣除。这样,网络编辑团队始终面临着不断提升的工作目标,有利于推进网络新闻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