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赏析方面的论文
电影艺术赏析方面的论文
电影作为一个集大成的艺术门类,自诞生以来就集各家所长,不仅表现在对绘画、音乐、摄影等艺术表现形式的汲取,还表现在故事题材的借鉴。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艺术赏析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影艺术赏析方面的论文篇1
浅谈电影《香水》感悟艺术美
[摘 要] 人类对于美感的欣赏和享受来源于对各种事物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动,是一种能够让人心灵愉悦和放松的精神状态。电影《香水》运用时空、光影、声音、画面等元素,将嗅觉视觉化,带给观众无限的美的体验,通过神奇的嗅觉视觉化之旅将《香水》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之美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展现了《香水》的艺术美,让观众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感受,更深刻体味到真善美与爱等情感体验,在欣赏、感悟电影魅力的同时,让观众体会到了电影背后的魅力,给观众带来了心灵上和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关键词] 《香水》;艺术感悟;审美体验
人类对于美感的欣赏和享受来源于对各种事物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动,是一种能够让人心灵愉悦和放松的精神状态,对于美的享受和感受是人们从各项事物中获得的宝贵回馈。人类对美感的感受和享受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主要是审美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广义上,则是人类的审美意识,通过审美主体对各种美的存在的反应形成变化多样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等。在电影《香水》中,导演汤姆・提克威就通过将嗅觉影像化和审美化的方式将其搬上银幕,运用画面声音、时空光影等视觉造型元素,给观者带来了一次神奇的嗅觉视觉化之旅,让人们深刻感受都了艺术之美。下面我们对于电影《香水》所表现的艺术美略作赏析。
一、电影《香水》介绍
影片讲述了男主人公让-马普蒂斯特・格雷诺耶因为对于香水的迷恋而最终走向了犯罪道路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对于人性、道德、理想、价值观和审美倾向都进行了拷问,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它的导演汤姆・提克威尔对于影片所表现的内涵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影片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出生在巴黎最肮脏、恶臭遍地的鱼市场上的格雷诺天赋异禀,对于各种味道有着极为惊人的记忆力,并且在嗅觉上得天独厚,能够轻易分辨各种味道。这种天赋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转机,同时也是他悲剧的源泉。在孤儿院长到13岁的时候,格雷诺被孤儿院长卖给了制皮匠,在那里他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艰难困苦,但是在机缘巧合下,他将自己天赋异禀的嗅觉展现在了香水调配师巴尔蒂尼面前,成功获得其青睐,开始进入香水铺工作,在这里,他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但是随着自己的天赋的展现和应用,格雷诺渐渐开始不满足于制作世界上最芳香的香水,他开始狂热地追求能够将万物的气味保存的方法。格雷诺毫不犹豫拿着巴尔蒂尼的推荐信到了格拉斯小镇。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制作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香水,保存万物的味道,格雷诺选择使用十三种少女的体香来代替古典的十三种精油配方,在制作香水的过程中,他爱上了少女的体香,并且狂热不已,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保存这些香味,成全自己的爱恋,他最终走上了杀手的道路。格雷诺与世俗不同的追求美好事物的方式使得他逾越了身为人的底线,成为一只盲目追求美的野兽,使自己陷入了悲剧的结局。
二、《香水》的艺术感悟
该片改编自德国作家Patrick Süskind(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畅销国际的小说《香水――一个杀手的故事),原著小说自从出版之后,在各国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其作者不仅一跃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同时吸引了众多导演的兴趣,想要将其改编成为电影,但是却因为原作者担忧作品被电影化后的质量而一直未能成行。后来著名导演汤姆・提克威最终获得电影改变版权,这也是电影《香水》的由来。
影片从小说改编而来,由于对“香味”表达的难度和对“嗅觉”演绎的高难度,一直以来,原作者在授予改编权方面都非常慎重,直到导演汤姆・提克威的出现,才最终出现了这部精美的艺术电影。电影中,导演使用独特的手法通过嗅觉来感知美,这种手法与较长使用的视觉和听觉不同,神秘的嗅觉所带来的想象空间更让人在感知美的过程中变得敏锐。但是因为美感的获取与视觉关系密切,因此又采用电影这种直观的视觉艺术手法来调动人们的视觉感受增加形象感,更好让人体味美、感受美。[1]
《香水》是一部深刻演绎了人性、社会,探讨了感性与理性的优秀电影作品,电影通过格雷诺的眼睛看世界,将欲望扼杀天真和欲望带来激情真实展现在人们面前。影片中,格雷诺刚出道的时候,天真而纯粹,他对香水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各种味道,花草树木、有着人气味的衣物,这些都曾经让他获得灵感和快乐,但是随着他好奇心的增长,这些已经不能满足他的精神需求,开始狂热地追求最完美的香水,从而走上了残酷的杀人之路,可以说是欲望驱使他走向了生命的终结。前半部的格雷诺是天真的令人同情的,但是狂热的欲望促使他谋杀了别人,走上了追求美的歧路,在无形中也杀死了天真而纯粹的自己。[2]
电影的男主角格雷诺对于任何味道都非常敏感,他天赋异禀,甚至只是单纯通过气味就能感受到远处的物体,在电影中,导演多次对男主角的深呼吸和鼻部做了特写,同时还通过对群众演员的特写来表现香气和嗅觉对于人们的影响。影片中有两次极为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写,一次是在格雷诺即将执行死刑时,通过将香水洒出的方式让一众王公贵族们纵欲狂欢,目的就是为了证明美是可以通过嗅觉产生的,由神秘的嗅觉产生的美让人在无限的遐想空间中沉醉。
第二次是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鱼市场的时候,穷人们在闻到香水味道的时候无限沉醉,产生了深深的向往,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无论何种阶层任何人种对于美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对于美的追求都是纯粹的强烈的。影片通过各种方式调动了观众们的感官,在表现香气的魔力时,观众也忍不住闭着眼睛深呼吸,仿佛感受到了影片中那种令人沉醉的美好香味,产生了各种联想。主人公格雷诺在看到美丽的年轻女子时,不同于一般成年男性对其产生诸如爱慕之类的感情,而是贪恋着她们身上的香气之美,对于他来说,嗅觉是他获得各种美的源泉,他对于这种美好的气味的感动都是通过嗅觉来传达和表现的。他在这种过程中产生的愉悦的心理感受,使他贪婪享受的这种美好的状态,最终背弃了自己纯粹的天真,而走上了成为一个杀人魔的道路。 三、《香水》的艺术之美
(一)美感的直觉性
美感具有直觉性,电影画面中,导演使用了不断变化场景色彩的手法来表达主人公的心境和对美的向往,电影的明暗色调和氤氲情境好似真的把观众带回来18世纪的法国,大量灰色色调的使用表现了主人公命运的残酷,比如出生在肮脏的鱼市场、暗无天日的孤儿院、绝望的制革厂,这些都是格雷诺生命中不得不承受的悲哀,同时也为影片接下来想要表现的美做了对比与铺垫。在格雷诺意识到自己天赋异禀的嗅觉时,世界是彩色的,当他可以脱离绝望的制革厂成为巴尔蒂尼的徒弟加入香水制作时,他是幸福的,影片中在这些地方大量使用了鲜艳的色彩来表现格雷诺对于世界中美的感知,表现了最初他纯粹的天真心灵之美和对于美的追求与向往。影片在结束时,使用了两个大型场景,将观众们再次拉入了神秘的嗅觉之美的遐想空间,通过类似古典油画的观影表现手法,以直观的、直接的方式让人们获得具体、纯粹的视觉享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不需要抽象的思考,只需要通过画面就能感受到嗅觉的神秘和美感,产生让人心驰神往的意境。[3]
(二)美感的社会功利性
影片的名字是《香水》,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看到影片介绍时,也很难与谋杀这种事情联系到一起,影片所展现,既非香水,也并非谋杀,虽然香水和谋杀确实是主人公两种最典型的行为,但是在这些行为的背后,是不同的爱和对于美、对于生活的向往,格雷诺所追求的是人类心灵深处最美最纯粹的东西。[4]在影片所表达的追求里,是对人类生活有益的内容,是让人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爱的重要,满足人类对于美的追求的狂热和对于爱的渴望。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审美享受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并且以表达真、善、美为主,让人们在获得悲情的感动同时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5]
(三)美感的愉悦性
结合电影剧情来看,它无疑是一个悲剧,格雷诺为了实现自己的狂热的对于美的追求,创作出世间极致的完美香水,因而向众多少女下了毒手,当他杀害了第26个少女时,他仍旧未感到害怕或愧疚,因为他认为自己这是在追求美,将生命的精髓――气味进行保存。但是当他发现自己身上没有任何气味,没有任何能够让他觉得可以证明自己是存活在这个世上的时候,他害怕了,退缩了,崩溃了,影片在快要结束时,格雷诺看到不同的人在香水面前展露的真实,真、善、美、假、恶、丑,在意识到自己几十年来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自己所追求的美的真谛――气味原来不过是世界之美的一部分,他无法收集所有的美,也并未感受到所有的美,这种击碎他人生支柱的认知让他崩溃了,于是,他选择了自我了断。格雷诺的遭遇,既让人悲叹同情也让人痛心惋惜,但是在痛过却又让人充满遐想,让观众从精神层面获得一种满足。在满足的同时,又会发现这只是一部电影,一部充满艺术之美的影片,无论是演员的演技还是用片的表现手法、拍摄角度,都给人强烈的美的感受。[6]
(四)美感的主观性
由于个体在生理心理方面不同,所呈现出的审美特点也各自不同。审美活动中个人受当时的心理状态、外在环境和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在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出现众多差异。这种差异与审美主体的年龄、文化修养、情趣倾向、情绪心境和审美理想各自相关,因而美感的主观性非常强。对于《香水》这部电影来说,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所获得感触是不同的,比如观看影片时,一个儿童可能只会对电影的色彩感兴趣,但是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上较低,具有一定深度的成年人可能对影片所反映的深层次的内容感兴趣,喜欢小说的观众可能更关注电影的表现手法和对原作精髓的把握,美感的主观性就是在这些千差万别的审美主体中得到展现的。
在观赏《香水》这部电影的过程中,观众不只能够获得丰富的美的享受,同时对于格雷诺命运的反思、对于真善美和爱的认识也会让其获得深厚的情感体验,随着对电影感悟的加深,能够在其中获得更多的美的体会与感悟。
[参考文献]
[1] 刘强.康德对美感生命正向引领活动的感悟及局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04).
[2] 黄健云.发现特殊――美感生成观新探[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3] 沈鲁,胡辛.浅议“新民俗电影”的审美旨趣[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
[4] 林洪桐.电影的现代性与银幕表演[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
[5] 潘予.一点体会――在电影《安居》中扮演角色的心得[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
[6] 斯坦芬尼・德波尔.跨区域空间的探寻与整合:三池崇史电影中的性别、类型观念与亚洲[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
电影艺术赏析方面的论文篇2
浅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艺术赏析
张艺谋导演总是以文化反思和人文关怀为宗旨,在创作电影中习惯于暗含一些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因此观众总能在其作品中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导演试图在申张个人的生命价值,强调对个人价值的理解和尊重,本文就将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影片中使用的艺术技巧逐一揭开这部经典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意蕴。
一、《大红灯笼高高挂》故事梗概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著名导演张艺谋根据苏童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它成功地勾勒出“一夫多妻”的封建家庭制度下,妻妾之间相互勾心斗角的人生图景以及男权统治下形成的生存规则。影片里的核心人物是一个名叫颂莲的女人,她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为了能在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陈家生存下去,颂莲的性格在斗争过程中被异化、被扭曲。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故事开始在夏末秋初的季节,当时的颂莲才19岁,她是个年轻有为的女大学生,有着新的思想和执拗不屈服的个性。然而她却也没能成功的逃离当时的封建传统对女人迫害的悲惨命运。随着父亲去世,她被继母逼迫辍学最后嫁给了陈佐千做四太太,陈家有祖传下来的规矩:老爷在谁房中过夜,其院房内外就挂起高高的红灯笼。为了一盏盏不熄的红灯笼能够高高挂起,颂莲与二太太卓云、三太太梅珊、甚至还有争宠的丫鬟雁儿之间展开了女人们可怕的斗争,直到次年夏,陈府迎来了第五位姨太太,这样没有尽头的斗争故事在封闭的深闺大院中循环上演。
影片叙述平淡,但其中包含了众多具有研究价值的要素,例如,在电影中多次巧妙的通过颜色的变化反映人物当时的心境,导演非常善于运用声音符号渲染气氛,借用音乐的变换到达一定的表意效果。除了颜色和音乐,镜头的控制也是影片的一大特色,张艺谋导演运用一系列的技巧只是为了表现这个陈旧的大家庭里生活的最不像女人的女人们,借此给人们新的思考和反省。
二、 影片艺术特色解析
(一)色彩的巧妙运用
《大红灯笼高高挂》对色彩的运用是极为讲究的。片中不同色彩基调的反复出现,使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忽高忽低。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服装,也使这部电影显得更为精致。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最常使用的就是红、白、黑三种颜色。首先不得不说红色,影片的题目就是红灯笼,所以红色无疑成了影片的主色调。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代表着幸福、欲望、希望,电影中的红灯笼也是陈家院里女人争宠的象征物,在陈家拥有了红灯笼,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荣誉和权利。随着红灯笼的点燃、熄灭,女人们命运也在受着红灯笼的摆布。红灯笼点燃,女人们的希望就被点燃;然而当红灯笼熄灭,陈家院呈现出一片死寂,空空的院落没有一点人气,只剩下女人们勾心斗角的闹剧。
影片中温暖的象征希望的红色与象征禁锢死亡压抑的黑色交错呈现,冷暖色调的对比强化了电影想要表达的被压抑的思想内涵。白色也是影片常出现的颜色,颂莲的大部分镜头都是穿着白色旗袍。白色在影片中更多的意味着落寞,暗示着在封建社会下女性早已被设定好了的悲惨命运,白色的幔帐、埋葬罪恶的雪花,大少爷脖子上带着的白色围巾。但这一切随着大少爷的离开,屋子里又剩下恐怖凝重的黑色,好像预示着女人们永远逃不出黑白世界的捆绑和束缚。当三太太被发现和高医生私情之后,三太太被仆人抱着上屋顶处死的时候,一群人也是踏着一地白花花的雪。仆人身上穿着明显的黑色衣裤,手抱着一身白色睡衣的三太太匆忙的走在白雪覆盖的屋顶上,这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强烈的黑白对峙,三太太最终也没能逃脱惩罚,她被永远地束缚在了黑暗阴冷的楼顶屋子里。
屋子锁住了三太太的灵魂,实则是象征着当时的女人根本无法与封建势力作斗争,女性成为依附于男性的物品,失去自身的尊严。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影片中唯独没有春天,这或许是导演想通过这一个季节的缺漏含蓄的告诉观众,当时封建大家庭对女性而言永远没有春天。绿色是春天的代表,在影片中是有部分镜头的,电影一开始颂莲朝着迎亲队相反的方向走的时候,两旁出现了模糊不清的绿色,随着颂莲一步步走进陈家,绿色也离她越来越远。似乎隐喻着充满美好未来的春天不属于颂莲,隐约的暗示颂莲未来不可逆转悲惨命运。
(二)音效的有效融入
在电影中不能不提的就是音乐的使用,电影中的音乐可以最敏锐地扑捉到人脆弱的感情和情绪变化,从而给观众带去一定的听觉刺激,依靠音乐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张艺谋导演因为认知到音乐的重要性,所以他在电影中灵活的使用多种变换的音乐从而增加电影震撼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影片的文化魅力。中国传统音乐与张艺谋的系列影片二者合理融合,不仅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广泛流传,而且使观众对影片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片中,中国传统音乐与要表现的故事情节浑然一体,这对增强影片的氛围和畅快表达人物内心情感都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影片充满了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崇尚,其中包括京剧、民歌、唢呐独奏、民间打击乐等多种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电影开篇上来就是京剧中的打击乐,锣声应和着鼓声缓缓地拉开电影序幕。伴随着主人公颂莲的出现,这些音乐戛然而止,这时颂莲的脸部是凝重而冷漠的,电影开场时的京剧打击乐仿佛暗示着一场有关于颂莲的深闺故事即将上演。颂莲对继母说的一句话:“女人不就是那么回事吗,当小老婆就当小老婆。”
与之前开场热闹喜庆的京剧打击乐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或许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用最热闹的欢乐去衬托无法言说的痛苦。这样的京剧打击乐并非只出现在开头,在影片中每次点灯、灭灯的时候也会放这样的音乐。京剧打击乐的热闹与阴冷空旷冷清的深闺院落又形成了第二重强烈的对比,作为影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京剧贯穿于影片的开头、中间、结尾,并大致以两种方式出现。第一种是三太太梅珊自己唱的三次京剧。
第一次唱是在颂莲新婚夜的第二天,目的是表达心中对于陈老爷娶四太太的不满;第二次是当着陈老爷面唱的《苏三起解》,这是中国传统京剧中的著名选段,在影片中具有强烈的暗示隐喻作用;第三次则是梅珊为自己唱,唱的目的也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而变换着,凸显了陈家大院里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女性长期不被尊重的窘迫现状。梅珊唱的京剧更像是没有说出来的旁白,用音乐代替言语在表达自身情感的同时也深化了主题内蕴。第二种是以留声机的方式放出来。第一次是在三太太和高医生邀请颂莲去打牌,随着京剧锣声、鼓声热闹紧张的相互应和演奏,颂莲也发现了三太太和高医生不为人知的私情,这时候的京剧不仅迎合了秘密被发现的紧张气氛,更加重了故事情节的紧张浓度;第二次是在颂莲知道三太太被迫害致死之后,到三太太房间点灯放音乐来祭奠她。这时候的音乐更是暗示了陈家大院里女人无法逃脱的悲惨命运。这时候的音乐仿佛变成了院落里所有女人可悲的呐喊――有声却无力。
(三)镜头的独特记录
影片成功的地方除了颜色、音乐,就是对镜头的选择处理上。整部影片都是平稳的推拉摇镜头,有很多的定格、特写。常常借助于两面高墙来造成强烈的压迫感,这样的镜头处理方式奠定了影片苦闷、压抑、悲凉的感情基调。影片一开始就给了颂莲一个特写,镜头稳稳的定格在颂莲的面部,颂莲说的云淡风轻,像在讲诉别人的事情。但是话语中透露出的伤心难过更加强了绝望的悲凉感。颂莲去拜见各位姐姐的镜头是典型的长镜头,镜头跟随颂莲将陈家幽深、安静、空旷表露无遗,通过一系列慢镜头的展示表现了无奈的气息。
三太太被处死的时候,通过颂莲的“眼睛”真实呈现了屋顶角楼上的凶杀案,远近景的来回切换将颂莲恐惧、不安的心情充分传达了出来。当影片快结束的时候,镜头逐渐拉出,从近景到中远景,高高的院墙和红彤彤的灯笼圈住了来回走动的颂莲,压抑和封闭发挥到了极致,象征着颂莲根本逃不出的牢笼。
三、《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主题窥探
(一)大红灯笼的符号与隐喻
影片中的大红灯笼,代表着一种影像符号,影像符号的隐喻是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表意过程。影片中的主要语言符号就是“大红灯笼”,象征新的希望,又因为形状是椭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团圆”,但是影片却赋予了她相反的全新涵义。影片中的红灯笼有三个隐喻,分别是时间、空间、颜色隐喻,因为之前说过颜色隐喻,所以这着重说时间和空间隐喻。
“大红灯笼”出现的顺序和时间变化是一种同构关系,即:夏、秋、冬、夏。夏天颂莲来到陈府,也是红灯笼首次出现。接着秋天成了故事叙事的转折点,“大红灯笼”开始在二院亮起,随之而来的矛盾是非也没有间断过。冬天的到来更是激化了矛盾:二太太揭发颂莲假怀孕,三太太被颂莲酒后口误而死于非命,雁儿私挂灯笼被揭发。到了次年的夏天正是颂莲出家的时间,唯独没有了春天。这也暗示了陈家的女人始终等不来希望,留给他们的将是无尽的绝望。
影片中点灯形成的空间构图间接地表现了“大红灯笼”所关涉的人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四个太太的院落成一个“口”字分布,而4个太太又住在其中,意为“囚”字,这正应验了颂莲的话:“院里的人像任何东西,就是不像人。”影片中主要的矛盾来自二太太、三太太、四太太。他们的位置是一个三角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架势。但是他们的关系开始是互补的,颂莲与菩萨脸蝎子心的二太太成为知己,一起对付三太太。随后发现刁蛮的三太太其实并没有太多坏心眼而且与自己有很多相似的性格特质,这时候矛盾成了二太太与颂莲和三太太两人之间的矛盾。她们三个关系既对立又互补。然而陈老爷居于院落最高位置,他决定着灯笼的亮、灭,体现了至高无上的“男权文化”。
(二)女性背后的男性虚影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按照社会定义好了的性别角色生活和思考,体现在电影作品里更是如此。父权宗法制对历史发展具有的长期影响,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社会次序,女性的依附心理也随之根深蒂固。对女人来说放弃传统谈何容易,包括影片中具有新思想的颂莲也不例外,读书之前是依附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后开始选择依附陈佐千,仿佛颂莲的一身都只有依附男性才能生存下去。不仅仅是颂莲,陈家剩下的三个姨太太更是活在男人的权威之下,女人们每天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争夺红灯笼,红灯笼又是由男性代表――陈老爷决定的,这其实就是象征着男性主导控制下的大家庭。女性背后的潜在的男性虚影,首先就体现在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和女性对男性的不自觉的依附上。
除此之外男性的权威还体现在对女性性格的改造上,一开始的颂莲是接受新知识的大学生,是一个人提着行李拒绝迎新车的叛逆少女,可是逐渐的为了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也开始沦陷堕落,其实换句话就是逐渐开始接受和效仿陈老爷制定的男权规则。颂莲开始谎称自己怀孕、用太太身份揭露雁儿直到迫害雁儿至死、与其他太太争风吃醋……这一切的改变已经把一个全新的知识女性变成了封建婚姻制度的囚徒。
尽管陈老爷至始至终都没有给过正面的特写镜头,似乎在有意回避,但是这都无法改变他是大家庭中主宰所有人命运的事实。电影很大程度上对女性的生存困境给予了高度关注,女性或许只有彻底的摆脱男性阴影,才能真正的获得自身的尊严和价值。
结语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意蕴非常丰富、主题深刻的优秀巨作,其中很多娴熟的电影技巧令人折服。本文通过艺术特色切入,细致通过分析三个方面的艺术成就,从而正确的把握影片的主题。在对影片深入思考之后,我们重新审视考量电影的文化价值,这或许是未来文化电影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电影艺术赏析方面的论文篇3
浅谈大学英语电影赏析课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外语特别是英语的重视,基础英语教育日渐完善和成熟,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越来越高,不少学生在大一便已通过四、六级考试,具备了较高水平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根据2007 年9 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而英语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英语语言知识,如语音知识、构词知识、语法知识等;(2) 语言使用技能,如听、说、读、写、译等;(3) 相关文化知识,包括本国以及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知识等; (4) 相关策略,如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等。因此在能力(1)和(2)得到发展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所保障,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具有国际交流的视野和能力成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改变传统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对此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是势在必行的事。由此各类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应时而生,而英语电影赏析便是其中之一。笔者以本校开设的英语电影赏析课为例谈谈对该拓展课的几点看法。
1 英语电影赏析课程的设置和教材
英语电影赏析课为本校大二下学期的英语拓展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良好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课程以原版英语电影为教学材料,选取不同的电影,进行听力理解训练、经典台词诵读、对话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剖析欧美世界,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社会文化特征,分析中西文化在教育、家庭、职场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从而完成从单纯的信息输入到对影片从语言习得和文化认知角度的深入了解,再到课堂上的各抒己见,充分互动的学习过程。本校的英语电影赏析课为每周2学时,共17周。鉴于课程需要,上课要求配备多媒体教室。
因社会需要,目前市场上有关英语电影赏析的教材也应运而生,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Andrew Lynn的《英语电影赏析》,书中简单地介绍了电影的分析和阅读方法,并选取10部电影对各种不同电影类型的典型文本进行个案解读。笔者选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徐志英、邓杉、赵蓉编著的《英语电影视听说》。该书以电影题材为导线,以8部影片为材料,从影片简介、文化折射、语言赏析等方面由浅入深进行编写。因课时有限本校选取包括“死亡诗社”、“喜福会”、“时尚女魔头”、“美女与野兽”、“特洛伊”在内的5单元进行学习、讨论。
2 英语电影赏析的课堂模式
无可否认,很多学生选择该课程是因为“电影赏析课上课看电影很轻松”,当然同时也是对英语电影感兴趣的学生。我们知道“赏析”不仅仅是“赏”,还包括“析”,是对影片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透彻的欣赏、分析,从而使学生对影片从台词、背景、文化有彻底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所以,电影赏析课不是简单的“看电影”,还包括听、说、演、论等互动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先行搜素相关信息,对影片有大致的了解,在欣赏完影片后,就影片中的一些细节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语言理解、细节场景等。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对影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便是对影片人物性格的理解和台词的学习环节。在此环节中,通过回放典型、经典场景,要求学生对影片人物性格作出分析总结,同时与学生共同学习、提炼影片中的经典台词。在此之后,便进入展开深入地“论”的环节。在此环节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比如在“死亡诗社”中就“Who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Neil’s death,the father or the teacher or…”,之后由各小组选派代表总结陈词,再将持不同意见的小组分成2大组进行辩论。通过这种深度的讨论、辩论,学生不仅对影片,对其中的思想主题、文化背景均有了深入的了解,从中也能发现其中与中国文化的差异。通过以上各环节的知识输入和输出,可以说学生对影片已经了如指掌,所以我们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余时间编排影片部分场景,进行模拟表演或自由发挥加入新鲜元素,以此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3 反思和总结
可以说,英语电影赏析课绝不的简单的影片播放,而是包括种种教学活动和互动的常规课堂。然而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这就给一些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带来了障碍,比如辩论等,需要学生有较高程度的语言组织能力,这对于那些只是“图轻松,纯娱乐、 赚学分”的学生来说无疑也是一种煎熬。所以,在进行公选时,不妨先让学生对课程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或者设定一些能力要求标准,比如已过CET-4等。
其次,教材在选择影片上稍显“过时”。笔者所使用的教材中的影片均拍摄于2010年前,其中某些现象在近几年也发生了变化,当然我们无可否认“经典是永恒的”的道理,但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选择类似更经典更贴近他们生活的影片来表现主题和文化的差异,比如冗长的“喜福会”可以用情节更紧凑的“刮痧”来取代。
第三,课时受限。赏析不是简单的赏,而是要通过赏来分析影片的各种美,这不是看一遍电影便能达到的。要想通过看英语电影达到学英语的目的,没有三遍五遍是无法做到的。但课时有限,所以在分析讨论时难免无法深入,对于影片中语言等细节的学习更容易被忽略。
社会上相关大学英语课程的研究、讨论和交流活动甚多,资源也教丰富,然而包括英语电影赏析课在内的拓展课程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陷,还有待相关的教师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和讨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电影艺术赏析方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