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艺术理论>

艺术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艺术类的专业一直都是我国为培养艺术行业精英的重点科目,艺术类大学生也撑起了我国艺术发展的重担。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艺术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艺术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篇1

  浅析《金瓶梅》之女性艺术形象特征

  引子:

  在《金瓶梅》之前的文学作品中,关于女性形象描写的诗文作品并不多,即使有也是以单个存在的,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这些女性形象塑造的十分生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都是以单一个体存在。在之后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中也塑造了许多丰满生动的女性形象,如“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扈三娘等,都是塑造非常成功的女性形象,但与整部书的内容相比,仍是占很小的篇幅,未能形成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女性群体,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只是作为男性角色的陪衬而存在,而《金瓶梅》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女性以群体性特征出现。

  一、《金瓶梅》女性艺术形象的群体性

  1.从人物数量上讲。《金瓶梅》中女性形象数量之多是其他小说无法比拟的。资料显示,《金瓶梅》全书人物有二百余人,其中女性约占一半,数目大体与男性人物相当。一部书中女性数量如此之大,与男性形象对比度如此之高,均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先例。

  2.从人物内蕴上讲。《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的身份、职业涵盖范围极广,且之间关系又十分纷乱复杂。如西门庆家中有妻有妾,有主有仆。西门庆除正妻吴月娘外,有五妾,即李娇尔、孟玉楼、孙雪娥、潘金莲、李瓶儿;与西门庆家有关系或有来往的女人还有:奶子如意儿,伙计老婆王六儿、官人娘子林氏、蓝氏等等。这些女性角色的性格不同、身份不同、人生阅历不同,但是她们共处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相互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女性形象以群体性的形式存在,这在以往的作品中从未出现。

  二、《金瓶梅》女性艺术形象的世俗性

  《金瓶梅》的故事是以西门庆的家庭生活为重点进行展开,详细具体的把16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特别是城市生活进行了描写。西门庆的家庭层次也比较复杂,兼具官僚、恶霸与富商这三个层面,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环境中,造就了《金瓶梅》中女性形象的世俗性。

  西门庆的家中有一妻五妾,这些女性受到了世俗社会风气的影响和浸染,同时受到男尊女卑观念的束缚,对西门庆的各项要求都是绝对服从。西门庆家是一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家庭,即男尊女卑、主尊奴卑现象严重,妻妾在家庭中没有权利和地位,只是主人西门庆的附庸而已,在西门庆的淫威之下,她们只能俯首帖耳,忙于献媚,她们不仅肉体和财产都被西门庆霸占,同时她们的精神和思想也受到西门庆的制约和束缚。因此,这些女性形象没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没有封建观念要求下的贤淑典雅,相反,表现出更多的是一种世俗气,如女主角潘金莲,总体特征是纵欲奢靡,争宠善妒。她知书不达理,举止轻浮,言语浮浪,为钱财斤斤计较,为争宠打情骂俏,一副淫妇相。还有李瓶儿,荒淫逸乐,精于算计,她的遭遇似乎令人同情,嫁给西门庆之后特别是生了官哥之后,便显得温顺痴情,但是那不过是对西门庆的献媚邀宠而已,她们的思想行为都体现出世俗性特征。

  三、《金瓶梅》女性形象的独特性

  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成功的女性艺术形象也塑造了很多,如《诗经》、《楚辞》中的一些女性艺术形象,但是用我们现在更加科学的观点来看的话,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还存在一些缺陷。但是《金瓶梅》中对潘金莲形象的塑造是非常完美的,符合各项艺术要求。

  小说对潘金莲艺术形象的塑造,是在以当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为前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将整个人物形象嵌入社会现实中,十分生动、鲜活。她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是在下意识中进行与命运的对抗、挑战男尊女卑的封建束缚。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压抑女性世界的需求、本能和欲望,以迎合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但是潘金莲在杀害亲夫之后,在负罪的心理阴影下,毫无对神明的畏惧、恐怖的情感表现。由此可见,《金瓶梅》拓展了以往小说中刻板的荡妇形象,大胆地描写了肉欲色情的泛滥,以此来揭露奢靡的现实生活。倘若换位思考,潘金莲诸种环境熏染、习养所致、生存所迫的劣行,理应是对明末社会不公境遇的抗争、叛逆和决绝,然则无论她如何努力、拼搏、挣扎,但终究不能挣脱被社会羁绊、奴役和吞噬的悲惨命运,其结局仍是被当作奴婢一样被可怜地贱卖。她身处的社会、家庭环境都充分暴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种种腐朽堕落社会现象和一夫多妻制的家庭结构对人性的践踏,尤其是对女性从精神、感情和身体上所造成的严重伤害和极度扭曲。因此潘金莲女性艺术形象的塑造凸显出其独特性和所处时代的代表性,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结语:

  《金瓶梅》中女性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彻底改变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重男轻女的局面,把女性形象塑造与男性相对应,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历史长河中,潘金莲的艺术形象可称之为第一位堪称完美的女性形象,切实展现出《金瓶梅》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和成就,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艺术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篇2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摹声艺术

  莫言是我国文坛优秀的作家,他多年来专注于民间创作,将读者引入到属于他的小说世界中。莫言凭借自己高超的写作技术和想象力,融入了人生哲理和经验,用狂放的语言把读者带进他的思想世界中,引发读者的灵魂和小说一起震动,进而发出内心的共鸣。《檀香刑》是莫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其写作风格和语言风格独树一帜,是一部属于声音的小说,其不仅宣示了莫言的写作态度,同时也是捍卫自己语言风格的代表作品,是一种全新的突破和尝试。

  1、《檀香刑》与摹声艺术

  摹声辞格是写作中重要的语言体现形式,是文学作品中,体现人物内心的重要表达方式。摹声就是对世界声音进行模仿,通常应用于口语中,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即使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也基本出现在民间作品中。莫言在谈到《檀香刑》的创作初衷,坦言是因为声音。研究《檀香刑》中的摹声艺术,有助于对我国修辞手法的研究,同时还有利于摹声对文学意义的启发。在小说《檀香刑》中,声音不断穿插在每章节的题目中,从孙丙说戏、钱丁恨声以及赵甲狂言中可以看出声音是整部小说的主线。画面是对声音引发的联想,是对声音的注解和补充,声音是人类最初的器官体现,语言也源于声音,是从口语慢慢演化为语言,莫言通过大量的摹声词,在整部小说中勾勒出想要的听觉效果,对画面进行注解和补充,遵照了人类体验的顺序,为读者更好的感受小说提供了帮助,并且通过声音向画面完成过渡,也是摹声表达效果的关键。

  摹声辞格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直接描写事物的声音;第二是描写对声音的感觉,体现情节当时的气氛。在《檀香刑》中,摹声主要的表现方式有表达感受的拟声以及直接描写声音的拟声。

  2、《檀香刑》的客观拟声

  客观拟声主要根据不同的摹声对象,分为客观拟人和客观拟物。

  2.1客观拟人

  “他呼哧呼哧喘着气;嗤嗤地冷笑;齐刷刷地跪;磕得嘣嘣响。”在这几处声音的描写中,有喘气的声音、有冷笑的声音,还有磕头的声音。通过喘气的声音,表现了公爹打水很吃力的画面;通过冷笑的声音,还原了媚娘愤怒的心理,虽然媚娘没有看见守卫的表情,但是通过声音却听出了忘恩负义,同时也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守卫的小人心理;通过叫花子磕头的声音,将几人的忠诚跪拜充分的展示给读者,这几个头是拜给孙丙的,不是简单的英雄主义式的崇拜,而是社会底层贫苦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坚持抗争的决心。《檀香刑》通过对这些具体声音的描写,勾勒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和当时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将声音注入到画面中,也可以使读者更容易走进莫言的小说世界中,而不感到乏味和单调。

  2.2客观拟物

  析声“梆梆”,锣声“当当”;嘎啦啦,嘎啦啦,嘎啦啦;呼呼地带着风;“啪啪”撞得梁头响。在这几处描写中,莫言通过大量的拟声词来体现客观事物的声音,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旋律和生动,仿佛亲身置于情节中一样。上述几个范例都是模仿事物具体的声音,“啪啪”、“豁朗豁朗”、“梆梆”、“当当”等,都是事物可以传递给人们的声音,莫言利用这些耳熟能详的声音,根据场景的不同进行合理安排,反映了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让人物的形象得到丰富。

  铁环声音“豁朗豁朗”以及“呼呼”风声和“嘎啦啦”的响声,可以让读者体会到高空带来的凉意,让读者身临其境;“啪啪”的蝙蝠撞梁的声音,可以将读者带入到当时漆黑的场景中,而刺耳的撞梁声将安静的画面衬托的十分生动。

  3、《檀香刑》的主观拟声

  声音不仅仅要遵照其原本的面貌,在特殊的情节中,将声音面貌变得有些模糊,可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檀香刑》中,很多拟声词经过莫言的改造,变成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并且将这种艺术形式传递给读者。

  3.1主观拟物

  “呜呜地怪叫;那些肥猪在圈里汪汪;对着我呜呜地嚎叫。” 呜呜的怪叫体现了恶狗对赵甲的害怕,也体现了赵甲的性格,以及给人一种震慑力;那些肥猪在圈里汪汪,莫言将猪和狗的声音进行了置换,这种摹声描写突出了当时情节下的人物心理变化,孙丙即将行刑,媚娘心烦意乱,在这种情节下,猪狗都开始为孙丙担心,莫言通过媚娘对动物声音奇特的感受,向读者展现了在这种情节下,连动物的叫声都变得光怪陆离,体现了媚娘对孙丙的感情以及对行刑的害怕。

  3.2主观拟人

  莫言不仅对动物的声音进行了明显的改变,同时,还在特殊情节下,根据人物的需求,摹写了很多声音,这种具有民间特色的手法为《檀香刑》增色很多。

  眼睛本来是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中,但是在《檀香刑》中,皇帝的眼睛却发出“唆唆”的声音,莫言为眼睛加入了声音,使小说更具有传奇色彩以及魔幻色彩。赵甲在陈述自己经历的情节中,莫言也加入了大量的声音效果,仿佛赵甲真的听到自己强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为自己后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刽子手打下基础,让小说充满了魔化主义。

  4、摹声修辞效果

  4.1形象性

  摹声作为常用的修辞手段,在文学作品中合理的运用可以增加表达内容的形象性。莫言的《檀香刑》为读者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声音世界,读者通过文中声音的描述,可以想象到人物的性格、动作以及事物的变化,在脑中映射出相应的场景和意境,不仅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还可以听到人物的动作,加强人物和情景的立体感和画面感,实现闻声见形、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修辞效果。   4.2简洁性

  简单的摹声辞格可以传递莫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檀香刑》中,有很多单纯由摹声组成的句子和词组,没有事物的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声音呈现给读者,单纯的摹声可以十分形象的描述复杂的场景或者动作,带给读者形象的感受,简洁的语言声音充分传递了丰富的内容。

  4.3音乐性

  在我国汉语中,声调以及声母可以使语言变得韵律和谐、高低有致。摹声词主要描写人物和事物,恰当地运用可以赋予语言音乐性。重叠的摹声词不仅增强了阅读效果,还使音节变得悦耳动听,实现音乐之美,让语言婉转回环,如同动听的回声一样,萦绕在读者的耳边。

  在莫言的《檀香刑》中,很多句子像戏曲的台词一样,具有很强的韵律性和音乐性,莫言也大量地运用了韵文,通过叠音形成押韵,进而加强语言的韵律和节奏。莫言通过摹声艺术的形式,体现了语言的不拘一格、天马行空,文章不再是只由文字勾勒出的画面,而是一副有画面、有声音的魔幻卷轴,给读者以不同感官的享受。

  5、结语

  《檀香刑》不止我国文坛巨著,同时还是一部听觉大戏,无论是回响在高密天空的猫腔,还是寓意历史推动的汽笛声音,莫言都是通过摹声的方式,让读者用眼睛去感受,用耳朵去聆听。摹声辞格对读者享受完美的阅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对声音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提高读者的审美体验。想要获得对小说的全面体验,读者一定要在进入作者的主观情节中,让眼睛和耳朵都感受到摹声艺术的情感表达,享受一场画音兼备的文化盛宴。

猜你喜欢:

347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