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艺术理论>

关于绘画的论文范例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我国的绘画文化历史悠久,早在2500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形象丰富的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绘画的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绘画的论文范例篇1

  浅论传统绘画的存在价值

  随着科技的 发展和摄影摄像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 艺术 工作者对传统绘画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在影像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绘画原有的功能已被完全替代,那么传统的绘画艺术还有其存在的必要吗?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偏差,是没有全面地去看待绘画艺术对人类 社会的整体作用。绘画艺术的实用功能可以被影像技术所代替,但其独特的主观精神性是任何科技都无法代替的。

  一、绘画记述功能的消逝是引起绘画无用论的主因

  要了解绘画的功能,我们可以从艺术的起源讲起。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类不存在文字,对日常生活的记述是通过结绳记事,或通过绘画来记述事件、传达信息。普列汉诺夫在他的《无法投递的书简》里写了一个美洲旅行者的故事:“有一次,旅行者在巴西的一条河沿岸的沙滩上发现了土著人所画的当地的一种鱼。他叫同行的印第安人撒下网去,印第安人捉到了和画在沙滩上所画品种完全相同的几尾鱼。显然,土著人之所以画这样的图,是企图把消息告诉自己的同伴,即在这一个地方栖息着这样的鱼。”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用具体的形象来传达信息,如中国的象形文字就是在图形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又如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牛”厅中各种形态的牛。《狩猎》《受伤的牛》等都是原始人日常生活的反映。如《受伤的牛》可能是为记述狩猎过程,也可能是狩猎的前巫术活动中留下的。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原始人对日常活动的记述。

  人类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后,绘画的记述性更强了。在中世纪的欧洲,绘画完全服务于宗教,通过绘画将一个个宗教故事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呈现于人们眼前。如《十二使徒》《鱼和面包》《国王与王后》等,都是通过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宣扬神的力量。欧洲许多古老的家族为纪念祖先,宣扬家族历史,用各种方法留下祖先影像,绘画成了留住祖先影像的最有效途径。于是一幅幅逼真的惟妙惟肖的肖像记述了一个个家族的诞生与繁荣。

  当历史的脚步迈入20世纪,艺术家发现画笔还可以记录更多。印象派画家记述了自然界的光影变化,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记述了人的梦和记忆,表现主义艺术家则记述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

  中国绘画艺术在这一点上与西方绘画相同,也同样具有记述性。中国山水画最大的功能就是“卧游”。古代文人苦于“案牍劳形”无法畅游山川,于是寄情于山水画,追求“卧游”之境。宗炳说:“圣人含道暎物。”“山水以形媚道。”画山水或观山水画如同游览真山水一样,而且能更好地品味圣人之道,“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要调动一种最好的形式,“卧游”山水。①古代文人们躺在床头榻上望着眼前可行、可游、可居的山水画,仿佛自己已在画中游了。据说唐玄宗曾命吴道子日绘嘉陵江三百里于大明殿,供自己观赏,以解无法畅游嘉陵江之痛,可见中国画也是作为一种记述手段而存在,即对自然风景的记述。

  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绘画的记述功能是其社会功能中相当浓重的一笔。当摄影摄像技术的出现对绘画的记述功能产生强烈的冲击,新兴的影像比传统绘画记述得更真实,记述性更强,影像后期处理技术似乎又无所不能时,无怪乎有人会产生绘画无用论。

  但是这部分人忽视了绘画的另一社会功能——“成教化,助人伦”,即精神教化功能。

  二、绘画的精神教化功能是无可替代的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一直以来都具有很大的争议性。有人认为绘画不具有此功能,认为那是人为提高绘画地位的吹嘘之辞。

  笔者认为,绘画艺术存在“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绝非吹嘘之辞。第一,画者习画必先修其身。画如其人,画品即人品,这是习画之人都知道的事实。习画可完善品行,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山水中纵情,可纯净心灵,使精神得以升华。第二,画可警醒世人。在欧洲,贵族将家族祖先像挂于城堡中,向后人述说祖先功过,有鼓励警醒之功。在我国,唐太宗建凌烟阁功臣像以示后人,都是通过绘制先人遗像以鉴后人。

  绘制人像现今有影像技术代替,摄像机所拍的更为写实,后期处理技术更是精益求精,但是都无法将绘画的主观精神融入其中。机器毕竟还是机器,当创作者坐于众多按键前,手持鼠标、绘图笔时,再不可能有“挥笔泼墨”的豪情,更不可能达到“得意忘形”的境界。而绘画在构图之初就可强化、突出所绘物件特点,虽不比照片写实,却更能感染人。再加上绘画过程中的每一笔都带有创作者的情感宣泄,以情感情,无形中起到教化之功能,这是机器所不能做到的。如祁东旺的《早餐》,那是我们平时街头巷尾常见的景象,我们从不觉其美,但观此画,我们会发现生活是如此之美,即使用相机拍下也达不到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又如军事纪念馆,在纪念馆中会有历史资料照片,也会有纪念性的绘画与雕塑作品,而往往都是这些纪念性的艺术品比历史资料照片更深入人的印象,原因在于照片是“所见”及“所得”,无任何加工处理,而艺术品是从观者 心理角度经过艺术化再创造,因此更能深入人心。

  绘画本身就是一种富于感染力的艺术行为,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不管画者还是观画的人都在此行为中得到一定的精神熏陶与升华。李伯安的《走进巴颜克拉》,澎湃大气,震撼了很多观者的心灵。笔者看过无数的有关西藏题材的摄影作品,看过无数有关西藏的纪录片,笔者也曾背着行囊走进西藏,但都无法像站在《走进巴颜克拉》面前时,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笔者没有缘由地流泪,不为别的,只为一份震撼心灵的感动。这是任何摄影摄像作品都无法做到的,也不可能做到的,这就是绘画艺术无可取代之美。人类与自然共生的和谐伟大在此作品中一览无遗,那是作者用生命绘出的壮丽长卷,是对人类生命的赞歌,是人类情感的艺术升华,这是再先进的影像机器、再高超的影像后期技术所无法做到的。绘画艺术就是通过感染人的心灵、震撼人的灵魂,达到成教化之功,而后助人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艺术之美是很难为机器所替代的,机器是没感情的,冷冰冰的机器作品总是留有“器”味。而有情感的人,亲手画下一笔笔带有情感的笔墨色彩的画作才能真正感染人,影响人,带动人类情感升华。

  三、现代科技冲击下传统艺术的迷失

  那么,是什么让现代人类忽视绘画艺术的感染力,进而否定其存在性呢?原因有三。

  (一)快速发展的社会使人心浮躁

  当今社会正处在 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在快速适应这种变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困惑和疑问,如到底什么是对的、正确的;在新科技面前,古老 文化的存在价值有多少,传统艺术还能延续多久等。这种高速的发展使人们情感随之跳跃,随之沉沦。人们在这飞速的变化中迷失,这必然使人们变得不安,变得浮躁、焦虑。

  今天的夕阳或许就是明天的朝阳。曾经没落的古典艺术在大卫-安东尼的手里发出勃勃生机;曾经被____所替代的希腊、罗马艺术又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另一全新的面貌出现。绘画艺术的实用功能虽然淡去了,但其精神表现功能是任何仪器所不能替代的。

  (二)影像技术带来的恐慌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影像拍摄及影像后期处理技术日新月异。这些新兴的科技影响到绘画的原始功能,因而造成人们对绘画艺术存在疑问。

  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影像后期处理是通过电脑、鼠标、手绘笔等机器制作的。当有丰富情感的人坐在机器前时,首先是开机,然后操作各项功能,再进行创作。所以创作者是处于理性的情感状态,所做作品大多“形大于神”,带有严重的“器”味。而当创作者挥笔之时,情感有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无可阻挡,进入浑然忘我之境,其作品自然是“神大于形”。这就是“挥笔”与“握仪器”的区别。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实验:用电脑制作了一幅可乱真的国画作品,学生看了都感叹CG技术的神奇,都说“太像了”。

  而后,与手绘传统国画作品相比较,学生失望地感叹:“CG技术做的还是假。”原因在于机器是没有情感的,虽然操纵鼠标的人有情感,但丰富的情感通过 机械的鼠标、手绘笔等工具后变得理性和冷冰冰,传达到观者的也是冰冷的、无感情的,自然就假了。因此,机器永远不可能代替人。我国古代圣贤孔子在旅行中,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老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可见古人就认识到器械与人的区别,何况高度文明的现代人呢?

  没有人会把机器画的“器”味十足的画置于厅堂之上的,因为假,也因为俗。

  (三) 艺术远离大众

  中国虽然在 经济、 文化上都取得了巨大 发展,但艺术 教育以及艺术普及状况却令人堪忧。大多数人“赏画”仅停留在像不像上。正是这大氛围造成了国内部分艺术家在影像技术冲击下产生恐慌,认为影像技术太逼真,后期技术又如此强大,传统绘画已无存在的必要了。

  事实上,艺术不仅仅是“形”,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也。 ”这句话一语道破艺术的真谛。画不论全似还是全不似都是在欺骗世人,而如何使世人理解这一点,就需要艺术的普及。

  如今的中国艺术处于“曲高和寡”的境地,理解者寥寥无几,而先进的影像处理技术却在快速地普及,大有取传统绘画而代之之势,这也是导致传统艺术界恐慌的又一原因。

  事实上,影像技术完全替代绘画是不可能的。影像技术虽然先进,似乎无所不能,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影像是通过各类仪器实现的,是理性的,是“冷”的。而传统绘画虽不如影像技术写实,但其写“神”是仪器做不到的。它是情感的艺术表达,是感性的,是“热”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科技影像技术完全替代绘画艺术是不可能的,因为机器是没感情的。即使有感情的人,通过冰冷的仪器所绘的图形也会因此而变得理性而缺乏情感,而绘画艺术是发自艺术家内心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情感,是艺术家情感的宣泄,是艺术家主观精神的体现,每一幅画都是有生命的,不可复制的。

  注释:

  ①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 美术出版社,第1卷(4).

  >>>下页带来更多的绘画的论文范例

34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