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艺术理论>

绘画艺术方面的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绘画艺术是忠实于客观物象的自然形态,对客观物象采用经过高度概括与提炼的具象图形进行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绘画艺术方面的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绘画艺术方面的毕业论文篇1

  浅析绘画艺术民族化

  摘要:绘画艺术民族化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文章以绘画民族化的重要意义、绘画民族化的主要内容、绘画民族化的必要形式为三大理论视角,论述了这一理论命题,力图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艺术民族化的理论出发,对绘画艺术的民族化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考。

  关键词:绘画;艺术民族化;意义;内容;

  形式绘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并捕捉、记录及表现不同创意目的的形式。

  同所有艺术一样,民族化也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我将根据所学绘画知识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以下几点拙见:

  1绘画艺术民族化的重要意义

  民族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民族化有些特征在形式方面并不随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虽然王朝和时代交相更替,虽然有时出现表面的文化裂变,但是民族的艺术文化传承是永远不会丧失的。[1]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民族化为生命和灵魂,中国的绘画艺术当然也如此。

  关于民族化对艺术的重要意义,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家都十分明确。俄国作家赫尔岑指出:“诗人和艺术家在他们的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不管他创作了什么,不管在他的作品中目的和思想是什么,不管他有意无意,他总得表现出民族性的一些自然因素。总是把它们表现得比民族的历史本身还要深刻,还要明朗。”[2]毛泽东同志也指出:“艺术上‘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还是以中国艺术为基础,吸收一些外国的东西进行自己的创造为好。……艺术离不开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民族化既不单纯是化他为我、把其他民族的艺术作为发展本民族的外在条件加以利用,也不是将我纯化,使艺术家有意识的向一种固定的或者固有的民族靠拢,而是二者的融合,是艺术家在审美实践中将本民族的艺术和其他民族的艺术加以吸收、消化、分解,改变它们自身的某些性质和状态,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心理、欣赏习惯的民族的当代艺术形态。

  绘画在民族化上大体可以归化为中国画和西洋画,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要完美的结合,就必须以民族化作为生命与灵魂。早在清朝,就有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的意大利宫廷画师郎世宁。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

  2绘画艺术民族化的主要内容

  2.1题材的民族化

  题材是艺术作品的原始材料和基本材料,虽然“题材决定论”并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但是谁也无法否认题材对艺术作品的基础作用,这正如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所言:“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广为人知,流传千古,首先应当归功于它选取了极富民族特点的北宋城市生活面貌的题材,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型、牲畜家禽以及展现了当时北宋的房屋桥梁等的建造特点,极具民族特色的选材为该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的独一无二的地位起到了占尽先机的重要作用。

  2.2主题的民族化

  主题是主题思想的简称,主题的民族化,是整个艺术民族化的精髓。例如列宾创作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宽广的伏尔加河上,一群拉着重载货船的纤夫在河岸艰难地行进着。正值夏日的中午,闷热笼罩着大地,一条陈旧的缆绳把纤夫们连接在一起,他们哼着低沉的号子,默默地向前缓行。残酷的现实将他们沦为奴隶。《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充分表现了在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下,俄罗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画面的表现力,时至今日仍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该画的主题选择,就体现出当时民族的思想情感。

  2.3画面布局的民族化

  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在表现上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特质即中国绘画中水墨画善于体现的是画给人带来的意境,而西洋绘画更加注重写实,图画能接近真实反映出当时的情景。所以画面布局,中国绘画善于“少即是多”的留白表达方式,虚实的画面布局,让人遐想翩翩。比如《寒江独钓》这幅画,作者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这种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画面布局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在这幅画上,作者着力描绘垂钓者的凝神专注神态,和几条淡淡的轻柔起伏的水纹,来引起观者的想象,使空白不再是虚无,而给人以茫茫江水,悠悠天空的印象。所以美学家认为,“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虚在画上也具有“实”的意象。这种巧妙地利用空白的艺术手法,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3绘画艺术民族化的必要形式

  民族形式在形成艺术的民族化特点中具有重要作用。十分重视艺术民族化形式的毛泽东曾说,“艺术有形式问题,有民族形式问题”。艺术的民族形式是由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特质决定的,它一经形成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功能。毛泽东曾断言:“艺术的民族保守性比较强一些,甚至可以保持几千年。”我国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绘画艺术形式,是我国的优秀画家根据民族生活的特点和艺术传统不断扬弃的结果,是渗透了民族内涵的美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人民的特性和风尚。

  题材的民族化。绘画的体裁即指绘画的样式和类别。绘画体裁样式很多,按工具材料和技术分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等等,按题材分有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等等,按形式与功能分又有宣传画、组画、连环画等等。而体裁的民族化,则指把中西优秀的绘画体裁与民族化的体裁相结合。例如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他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体裁艺术特色。

  4结语

  现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表明,世界性与民族性、传统与现代正在形成一种互动互补关系,甚至逐渐趋于整合。怎样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是艺术民族化必然遇到的问题。对于中国的艺术,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解决这两对矛盾的科学方法,这就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丰富和发展民族特色,实现民族文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向外国学习”。“洋为中用”:以为发展中国新文艺的借鉴,改进和发扬中国的文艺,创造中国独特的新绘画艺术。二者“交配起来,有机地结合”,以创造出新鲜活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绘画艺术。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97.

  [2] 赫尔岑.往事与沉思.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28.

  绘画艺术方面的毕业论文篇2

  论绘画艺术中的错觉

  【摘要】 当我们用眼睛去看一幅画的时候,表面上静止的这幅画其实已经“运动”起来了。这种“运动”指的不是绘画作品物质本身的空间位移,而是指绘画作品给观赏者所造成的一种错觉。这是观赏者的心理联想活动和绘画作品本身的构图形式所引发的一种视错觉运动。

  【关键词】 艺术错觉;运动;心理联想;意义;构图;艺术自主性

  绘画艺术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不禁要问,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究竟何在呢?换言之,为什么古今中外会有这么多的人对这门艺术情有独钟呢?对此,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但无论怎样的回答都只不过提供了一种看问题的视角而已,因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况且它多多少少都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本文主要介绍两种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或方法。一是通过寻求艺术品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来试图揭开蒙在艺术品上的神秘面纱,在此过程中,它涉及到了观赏者看画时的心理联想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视觉倾向,并探讨了语言对意义的生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二是从艺术品自身的构图出发,通过揭示构成画面的线条与色彩当中所隐含的运动倾向来表明,绘画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给我们造成一种运动的错觉,在于它表现了生命的内在运动。我们可以把上述两种途径看成是彼此互补的,虽然二者所采取的视角不同,但是它们的解答却在一个层面上是趋同的,那就是它们都认为绘画所呈现的幻影是“运动”的,即它能够给观赏者造成一种运动的错觉。

  一、绘画艺术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我们能够借助于形状、线条、光影、色彩等手段,凭幻想创造出我们称之为‘绘画’的关于视觉现实的神秘的幻影。”[1]7那么,这种幻影的魅力何在?换言之,当我们站在一幅画的面前时,到底是什么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这个问题也曾困扰了历代的美学家们,尽管他们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篇文章更是无力解决这一问题,而旨在梳理一下以往的美学家们是如何来看待这一问题的,进而从中寻求一些启发,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思考这一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在西方美学史上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阵营,其中一个阵营努力探索绘画作品背后的意义,包括作品描绘的历史背景、作品诞生的社会环境和画家的意图,企图以此来发现绘画艺术的巨大魅力;另一个阵营则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绘画艺术本身,他们发现了艺术的自主性,认为艺术作品是独立自足的,是一个自身封闭的系统,与其自身以外的世界没有关系。这种认识在近代起始于康德的美学,随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们幻想着通过回归到艺术作品本身来寻得艺术作品的令人着迷的魅力。在了解了以上两个阵营的一些观点之后,我个人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绘画艺术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当然,这种“运动”是一种隐含在绘画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中的倾向,是绘画给人造成的一种视错觉,而不是说绘画作品本身会动,否则,世间便没有相对静止的事物了。那么,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当中所隐含的“运动”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认为,它是通过观赏者的心理联想和绘画本身的构图形式来实现的。一幅画挂在墙上,如果没有人看它,那么它就是静止的;如果有人用眼睛去看它,那么它便不再静止了,它开始运动了。试着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假如我们的眼睛就是一个摄影镜头,当我们面对一幅画的时候,镜头可以不断地向前移动,可以穿透画布的表面而进入到画中,这时候镜头在运动,画中的一切也在运动。镜头停留在屋中,它的正前方是一扇打开的窗户,窗外正对着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或许是离得太近的缘故,海风吹得窗帘不停地摇摆。

  镜头开始向窗外慢慢地移去,它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终于,它穿过窗子而到达了窗外,于是,整个海景便展现在它的面前了。它随意地移动,拍摄下了蓝天白云,拍摄下了海面上游动的帆船,也拍摄下了远处零零散散的海岛。海岸的沙滩上,各色男男女女有的在洗着日光浴,有的在玩沙滩排球,小孩子们则在堆沙丘,挖贝壳。由此,画布上的一切都是运动的了,而不像它原先所呈现的那样是静止的。

  让我们再次跟随着镜头一起进入大卫的《萨宾妇女的调停》(图1)这幅画,摄影镜头在混乱的战争场面中不断地移动,它改变着速度,改变着方向,改变着位置,改变着视角,它记录下了两军交战的情景。城堡身置战火之中,空中万箭交叉飞过,直达征战在地面上的士兵的体内,接着,他们便一个个地倒了下去,地面上血流成河。正当这时,我们的镜头发现了在混乱的交战人群中,在铛铛的兵器碰撞声中,一些勇敢的妇女冲了出来,其中,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妇女挡在了两军统帅的中间,分别向双方伸直了两臂,示意他们停止战争!但谁会听她的呢?敌对双方的士兵们继续相互厮杀着。

  地面上几个赤身裸体的小孩儿正爬来爬去地在一起嬉戏玩耍,毫无惧怕的样子,大概他们不知道大人们正在干什么吧。一场血腥的战争,它正在发生着,连箭头都时不时地从镜头前飞过,厮杀声、哭喊声和呻吟声不绝于耳。谁又能说这一切都是静止的呢?“虽然绘画基本上是一种空间艺术,它也包括一种时间因素,即‘逼真的现在’,行动或活动的一瞬间。”[2]221通过以上的拍摄过程,时间已经被大大地延长了,绘画不再是仅仅展现“行动或活动的一瞬间”,因为一瞬间代表着死亡,绘画所要展现的是延续着的生命力、运动着的生命力。

  二、观赏过程中的心理联想

  在观赏一幅绘画作品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联想活动,而这些心理联想活动又会让我们倾向于把绘画作品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呈现,而非静态的描绘,如此,才能够推动作品意义的不断产生。由此可见,心理联想在我们观赏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绘画艺术的魅力正是在于它可以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当我们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如果这幅画上画了几棵竹子,那么我们立刻会联想到人的品行节操;如果这幅画上花了一株盛开的梅花,那么我们又会联想到人的坚贞不屈的品格。于是,我们便喜欢上了这些画,尽管它们看上去并不“逼真”。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画外的东西帮助绘画吸引了我们,而这个时候,绘画本身变成了一些表征的符号与形象。当人们看画的时候,这些符号与形象通过唤起人们的联想来指向画以外的世界,并赋予这个视觉感知的世界以意义。

  如斯图尔特・霍尔所言:“各种视觉符号与形象,甚至在它们与其指称的事物有着严格相似性时,也仍然是符号;它们含有意义并因而必须被解释。”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观看者的解释中才能实现。解释活动是观看者运用语言对艺术符号进行解码的过程。“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事物,生产和交流意义。我们只有通过共同进入语言才能共享意义。”由此可见,语言与意义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在很多时候,如果仅仅是看的话,我们未必喜欢一幅被冠以杰作或伟大之名的绘画。但是,经过批评家和理论家们的解释之后,我们会顿悟式地“发现”了它的魅力。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绘画本身的视觉效果吸引着我们?还是语言阐释的意义吸引着我们?如果是后者,那么当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我们就要联想到其背后的意义,联想到作品所描绘的历史背景、作品诞生的社会环境和画家的意图。

  总之,就要联想到我们大脑中原先已储备的历史知识,并据其对艺术品进行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联想到合适的语言来加以组织、加以论证,以使论述能够具有说服力。从看到画上的符号和形象到联想到历史的语境,再到用合适的语言来对看到的符号和形象加以解释,这是一种不断把图画转化为语言的符号化过程,或者说,是一种不断重新编码赋予艺术以意义的过程。杰作的魅力在于,它具有无限衍义的不确定性。

  让我们把目光转移到西班牙画家戈雅的《婚礼》。表面上看,它并没有过于出众之处,它静止在那里。但是,当我们结合艺术史的知识和艺术理论的氛围,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时,这幅画就变得有意思了,它运动了,放射出了光芒。男女两性之间的金钱关系和虚假爱情最好地诠释了这幅画的主题,“队伍从童稚小孩(左边的孩子所代表的)到耄耋老人的排列方式,暗指人类必然死亡,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财产占有的空无”。画中的弧形桥又可以让我们联想到10世纪时人们所印制的通俗插图画中在弧形的画面中进行白日审判这样的场景。通过这些联想,我们将作品隐含的意义用语言表述了出来。如此一来,这幅画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了。

  整幅画上的形象顿时运动了起来,我们看到了正在进行婚礼的新郎与新娘那木然的表情和不断保持着的距离,使人感到男女两性婚姻关系的虚假和充满了交易的色彩;看到了一个小孩从画的左边慢慢地走到了画的右边,从小孩慢慢地变成了老头,不禁慨叹人生的短暂与虚无;看到了画面背景中不断升起的弧形桥,让我们意识到了这一天终究会来临。至于这些意义到底是在画中还是在画外其实仍然是个问题,有人说尽管我们的解释是以作品本身为依据的,但一旦我们开始解释,就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画外,因为“人是世界中的人,因此,他的表达就不仅是出自他的内在自我”。所以我们不仅要发掘艺术家创作艺术品的动机和意图,还要考察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品的诞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了理性思考,开始了对作品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联想,开始了联想到合适的语言来对作品进行理解和解释。这部分回应了“创造性误读”的意义,因为语言解释需要丰富的联想,需要联想到历史的语境,需要联想到画家的思想与生活,也需要联想到其他艺术理论家与批评家的观点与看法,否则,语言解释的进行是无法想象的。

  三、绘画自身的构图形式

  绘画中的运动还隐含在绘画自身的构图形式以及形式的组合关系中。一幅堪称杰作的艺术品,其线条和色彩的组合本身便可以深深地打动我们,从而激发出我们的审美情感。如果我们想要为这种说法寻找根据的话,那么我们自然而然地便会联想到克莱夫・贝尔的审美假设:“‘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6]8何谓“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认为:“在每件作品中,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特定的形式和形式关系激发了我们的审美情感。我把线条和颜色的这些组合和关系,以及这些在审美上打动人的形式称作‘有意味的形式’,它就是所有视觉艺术作品所具有的那种共性。”[6]4

  当我们第一眼看到一幅画的时候,占据我们整个视觉和心灵的一定是画上的那些色彩与线条,我们的眼球在跟着色彩与线条的运动而运动,我们的心灵也在跟着色彩与线条的运动而运动。这时,我们忘记了整个现实世界,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也忘记了我们是谁。艺术杰作的巨大吸引力也正在于此。让我们试着分析凡・高的《星夜》(图3)这幅名作,看看到底是什么吸引着我们。第一眼望去,我们便看到了一片朦胧的色彩组合,以蓝色调为主,而且色彩浓淡相间,整体上给人一种正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感觉。天空的繁星和月亮所发出的淡黄色光芒虽然想要极力地穿透夜空的阴暗,但是它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只能维持着极有限的区域,甚至一不小心便有可能被淹没在浩渺的宇宙当中。

  天空中的一切都在运动着,大气在不断地流动,月光和星光忽大忽小,而这些都是通过色彩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在画面的靠左的位置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高高矗立的黑色的物体,向上直穿夜空,它的轮廓线是很清晰的,形状像是一座非常陡峭的山峰,山峰的黑色与夜空的蓝色形成了一对组合,共同加重了整幅画的阴沉的气氛,使人看了会感到很忧郁。整幅画的线条并不是很突出和明显,表面上看来,它似乎在配合色彩的运动与变化,但我个人觉得实际情况并不仅仅如此,线条与色彩在这幅画中有着同等的重要性,正是它们的巧妙组合才使得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它,才唤起了我们的审美情感。

  仔细看这幅画,它的线条弯弯曲曲极富动感,好像人的神经一样突然就变得紧张起来,只用一些简单的线条便勾勒出了一个躁动不安的星空,让我们感觉不到丝毫的宁静。光看线条已经如此,再加上色彩那就更加具有表现力了,我们平静的呼吸随着线条与色彩的运动而变得急促,我们平静的心绪随着线条与色彩的运动而变得躁动不安,我们的整个身心随着线条与色彩的运动而运动,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此时,我们的眼中和心中只有线条、色彩和形象。

  通过回归到绘画艺术自身的构图形式,我们找到了绘画艺术的自主性以及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它不再依附于其自身以外的意义世界,它自身就是独立自主的,它的线条、色彩和形象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独立的有意义系统,它可以自己言说自己,自己表达自己,自己为自己寻找存在的根据。形式主义批评家的看法为我们更好地观看、认识、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将目光从直奔艺术作品的主题转移到艺术作品自身的构图形式上,从而去感受其形式当中所隐含的运动,进而去感受生命力自身的运动。正如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所说的那样:“艺术作品的静谧乃是动态的静谧而非静态的静谧。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我想这也应该是绘画艺术为什么能够具有如此巨大魅力的一个原因吧。

猜你喜欢:

341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