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艺术理论 > 艺术类硕士论文

艺术类硕士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艺术类硕士论文

  艺术是我们生活中的真正激情;艺术是爱,把她与其他形式的爱相比,就像把红酒与沼泽地的水或把月亮这面神秘的镜子与沼泽地上的萤火虫相比一样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艺术类硕士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艺术类硕士论文篇1

  浅论民间艺术之出路

  中国的民间艺术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老庄的“无为观”尊重生态,要求人人维护自然,保护自然,具有充分的绿色意识;孔子的儒家学说,讲社会秩序,讲公德,重视人性化地实现社会理想;法家遵从客观法则,强调人的价值和意念,建树了朴素的人权观念;王阳明等主张自省、自修,不断为中国文化除锈,全方位思考生命,人生和社会,为寻找其中的和谐关系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艺术源于生活,是生活全貌的反射。传统民间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温情或是民间的疾苦,亦或是苦难中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我们感受到隐藏在民艺作品背后深沉的民间文化底蕴。它全面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的文化及生活状态,便于我们巧妙的从民间文化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素材。可是处在这样一个传统民间文化渐被工业消费品湮没的时代,我们不禁思考,民间艺术的出路在何处?

  说到这里,我们且选择几样例子,来反思一下传统文化是如何实现传统语言表现形式与现代审美方式的完美结合与转换的,也就不难找出传统民间文化的出路了。

  例如,201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的第二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上,美院实验艺术系本科“中国公众家庭审美调查”课程作业作品——《家庭日常用品博古》,作业采集到的资料涉及全国十一个省市,近一百二十多个家庭。这些有着审美价值的标本首先来自民众自愿的选择。博古架原本是传统中国上流社会家庭中的重要家具,摆设书卷文房四宝、古董清玩等。学生通过调查发现如今的博古架已然在大多数当代家庭之中落脚。于是作品将博古架作为一个符号提取出来,用它陈列起未来的古董——亦即今天平常生活用品。又譬如中国美术学院学生作品——《伊甸园的边缘——农耕健身房》。作品中出现木头、茶碗等生活场景,这种平和、普通,与生活的亲近感,为观众的进入和参与留下了足够宽敞的通道。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农具在历朝历代都不断得到创新、改造,人在不断获取农产品以维持生存的同时,身体也随着劳动所操持的各种农具而不断得到自然的进化与锻炼。然而随着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中国人逐渐从土地走出,向着“高级劳动”迈进。现代人渐渐淡忘人与自然的和谐生产,农具被闲置了,健身从劳动中分离出来。结合这种时代背景,于是该作者将传统农具重新联结组合,装置成为一个现代社区中的“健身房”。作者借作品试图以此提醒人类劳动与健康身心之间原本的关系,并向沉溺于“现代化”劳作的人们发出一声诘问。艺术家从民间文化出发,走了一条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当中提取养料作为他新的建构基础的路子。他大胆地推倒了“阻断”观众的那道高深莫测的墙,与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层面进行了一次“对话”。这样,作品与观众保持着欣赏和交流上的默契和共识。

  再看流传于民间的年画。它们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喜见,山巅水涯无不到,穷乡僻壤无不入,是流传最为普遍深入的东西。年画的题材主要以人物为主,尤其是人们所熟悉的民间故事与生活。它们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表现各时代的当时社会实相,是有丰富而深刻的时代性与大众性。而且年画的色彩是浓厚的、鲜明的、是丰富的,正适合于我国的优秀传统的人物画法,也正适合于广大人民的艺术的需要。而且,年画的表现形式,北方年画以天津杨柳青为中心,题材以戏文故事居多;南方以桃花坞为中心,多印古装美人的仕女画。这种根据大众生活习性有区别的选材,自然而然的就构成了同一种文化与不同大众沟通的桥梁。

  再则精美绝伦的刺绣艺术。据考证,我国织绣技术的产生早于新石器时代,在发展中形成了着名的四大名绣:苏绣 、粤绣 、湘绣、 蜀绣。中国民间刺绣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刺绣中传统的图案历经数千年的积淀、传承,最终形成“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特征。吉祥的主题常以借代、隐喻、谐音等手法演绎。如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借石榴代多子;以羊隐喻孝,以八仙隐喻祝寿;以梅、兰、竹、菊比拟君子德行,以荷比拟品行清廉。传统刺绣就是这样通过潜移默化的伦理教化深入人心,铸造民族的品质与精神,让其伟大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也在民间刺绣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其承载着人心贴近大众生活,才得以广为流传。

  由此可见,艺术与社会生活和大众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当我们身处民间艺术和现当代文化的同时,艺术家不仅用人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着对大自然的亲近对社会生活的关心,而且竭力想要消除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例如,徐冰、吕胜中都做过可贵的探索:前者亮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后者则主张与公众“寻求沟通”,他们的作品都已经呈现出了“大众倾向”。艺术家让艺术真正的走进社会公共空间,让民众的参与成为当今传统艺术发展的一种潮流和时尚。我相信,随着实践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会带来更深层次的艺术观念的变化,更加与社会生活密切!

  艺术类硕士论文篇2

  浅论民族手工制作艺术和学校艺术教育

  一、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

  中国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不应是“日本模式”或是“美国模式”的生搬硬套,而应是吸取了西方“创造表现主义(creativity)等美术教育理念,以及西方基础美术教育实践经验下的以中国民族文化资源为主要素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实现“以美术学科教育为中心,兼顾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对之施行审美等一系列显示美术独特属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力获得提高,内在品质得到完善的美术教育目的。为此我们应当在以民族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以及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等二个方面进行探索,以尽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全面配合素质教育的推行。

  1.以民族工艺美术为素材的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为例,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深厚的人文资源,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苏州及南通的蓝印花布、刺绣、剪纸、面人彩塑、糖人、泥塑、风筝、纸扎、漆画、漆艺、木雕、木偶、刻砖、刻砚、竹器、丝毯、扎染、玩具、戏曲脸谱、紫砂陶器、年画、草编、竹木根雕、绗缝布艺、编织等等。可以说民间艺术是资源丰富的艺术宝库,为我们特色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2.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

  在引入“民间艺术”作为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时,应当重视课程的教学方法手工制作艺术的教学,教师必须手工演示作品的制作过程,通过口说手示的方式传授技艺,学生则在动手制作以及贯穿始终的大脑形象思维过程中,同时得到手、眼、脑的协

  调训练。但是这种民族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方法,与中小学生心理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及中小学美术课时少之之少,有着较难调和的矛盾,幸好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上的高度发达和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解决矛盾的丰富教学手段和先进的多媒体平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教学中的普遍运用,将必然起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扩大课程知识容量,吸引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的作用。为取得手工制作艺术课程满意的教学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协调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高校美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共同携手合作。

  二、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直接为中小学输送艺术教育人才,尽管不处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第一线,但实际上是整个美术教育改革链条中的最重要环节,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动机。艺术教育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者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学校美术教育责任重大,理应是艺术教改的急先锋。我们应当积极调整教育方向,摈弃陈腐观念和以“纯美术”基础教学为主导的陈旧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配合教育部艺术教育改革。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多年来的办学理念,必须要有革新旧有美术教育秩序的勇气和气概。

  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应率先调整课程结构,并对手工制作艺术课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首先,应从发掘整理本地域乡土民间艺术人手,精拣手工制作课程素材,把本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美术改造成师范美术教育课程,并形成均衡合理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群结梅其次,应投入力量研究手工制作艺术的“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法”。中国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丰富多彩、资源十分丰厚,把这些课程都导入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课时安排、师资人才、教学设施、还是课程结构显然是现行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当前不可能做到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开发和教学的方法,即给学生一把开启祖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门的“万能钥匙”,而不是一大串钥匙。同时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应该在成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在新课程开发设置与教学等方面积极指导并配合中小学手工艺术课程的创立与教学,并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

  三、结语

  五千年灿烂文化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华民族充满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在最近的几百年里,由于政治制度的腐朽落后,钳制了人民的思想,羁绊了人民的创造力,而同时代的西方在历经“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科学进步、思想解放,人的创造潜力被充分发掘,使西方文化迅速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一方面应以“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尽快移植和推广以中国民族工艺美术为素材的手工艺术课教育另一方面应该怀有普及和振兴祖国民族艺术的历史使命感,实现l927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为现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知识,而普及于社会的艺术教育理想。

艺术类硕士论文相关文章:

1.艺术类论文

2.艺术类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3.艺术类毕业论文

4.艺术类论文参考文献

5.艺术硕士学位论文

3419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