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民间美术论文(2)
幼儿民间美术论文篇2
浅谈幼儿民间美术教育
摘 要: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文化民间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频多、形式多样,民间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向民族文化的教育,是培养民族精神,培养幼儿全面素质的载体之一。幼儿学习民间美术能充分体验到感知美、创造美的愉悦。
关键词:民间美术;幼儿;教育
一、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及其特点
中国的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民间美术作品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让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教育,不但可以让幼儿在体验造型材料和造型表现的过程中萌发出美感和创造力,而且可以让他们从小萌发民族自豪感,体验劳动者创造生活的乐趣。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美术题材丰富多彩,民俗特色和地方区域特色浓厚
幼儿民间美术大都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在代代相传中不断完善、改进、发展而积累下来的,这些民间美术作品有的是反映风土人情的,有的是反映地方风貌的,有的是反映思想观念的。题材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二)艺术风格单纯质朴、风趣幽默
幼儿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作的,不带任何官方色彩,没有经过刻意的加工,艺术风格单纯质朴、幽默性较强。民间美术不仅擅长大胆想象,且常用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民间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民间美术教育能增强幼儿对民间美术的敏感性
民间美术教育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是一种根基性的教育。民间美术教育可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民间美术的风格、形式和社会文化背景。开阔文化视野,增强对民间美术和民族文化的敏感性。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进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二)民间美术教育能赋予幼儿审美感受与体验
审美是民间美术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民间美术蕴涵着创造者对宇宙、自然、人类的认识和种种情感。传递着创造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幼儿在审美活动中常常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不自觉地把自身的情感灌注到审美对象上,在欣赏灌注自己情感的“人格化”的审美意象时,孩子们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因此开展民间美术教育能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开拓幼儿的审美心胸,增进幼儿对民间美术内容和形式要素的认识和使用。并潜移默化地引起幼儿在情感、态度的变化,让幼儿充分体验审美带来的喜悦。
三、中国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片面地开展教育 教师缺乏对民间美术的认识,认为让孩子学习一些日常所见的民间手工艺就是民间美术的教育范围,简单地把民间美术看成了美术技能的灌输,片面地加强了幼儿技能训练,认为孩子学习的技能性知识越多,教学的效果越好。而且,教师受到传统艺术教学观念的控制,把传统教学中的模仿化教学搬到了民间美术教育中,过分地强调技能训练和学习标准化以及幼儿作品的完美性,使幼儿在民间美术创造活动中表现为机械的训练、被动的模仿,并以老师的示范作品为追求目标。而老师则认为孩子能在自己的教育下掌握一些民间手工艺,自己的教育目标也就达到了。
(二)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
针对幼儿民间美术表现力较差、作品表现方式单一的现象,我们发现教师在开展活动时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熟能生巧。认为孩子只要掌握了操作技能就能自由的创作。但是,老师忽视了我们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特征以及民间美术的创作来源,以致产生了错误的观点。就民间美术的起源来说,民间美术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体验和向往的结晶。可是孩子年龄较小,缺少生活经验,他们对事物的感性经验还很少,不懂得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情感是以自我感官为主,所以他们不会直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感受和已有的技能结合并运用到民间美术的创作中,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才能把已有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效果。
四、对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民间美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虽然民间美术形式资源丰富,但是可以在幼儿园使用的民间美术活动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零散。许多幼儿园也有一些涉及民间艺术的活动,但都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供幼儿园借鉴的资料也少之又少,更使人忧心的是,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用于发展幼儿健全人格方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这些问题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展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民间美术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民间美术教育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活动,是班级集体或小组性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陶瓷艺术》这节课时,可以“美丽的陶艺”为主题活动,通过收集各种各样的陶艺品、交流与讨论有关陶艺的知识、参观并调查陶艺品的制作过程、尝试动手制作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使幼儿对中国陶艺有较全面的感知和理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幼儿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现在的许多幼儿园都开有区角活动区,区角是一个没有局限的地方,幼儿可以在里面尽情的活动。现在幼儿园里的区角活动有很多种,如游戏区、美工区、表演区、图书区等一些活动区域。
总之,幼儿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中国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幼儿喜爱,且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因此让幼儿学习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教育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以及智慧潜能,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良好个性品格的形成,增长幼儿对祖国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情感,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明太.美术教育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
[2]赵玉兰.走近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乔国锋.浅谈少儿美术教育现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3).
[4]王秀丽.幼儿美术教育的教与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