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的发展对架上绘画的影响
时间:
李振宇1由 分享
【摘要】城市发展演化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城市艺术,而城市的繁荣见证了视觉艺术的繁荣,也促使了架上绘画向当代艺术的转型。如今,在面对当代的架上绘画作品时,我们已不能单纯以一种形式主义美学观的立场去认识和解读。
【关键词】现代城市;架上绘画;转型;公共图像
城市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聚集地,更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是人类文化的创造源和栖息地。德国学者斯宾格勒曾高度肯定城市在人类历史中的巨大作用,他甚至认为:“世界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类的城市史”。① 一般意义上,城市是与乡村作为一组对立词汇而存在的。但在工业文明出现以前,城市文明还没有那么突显,它是被传统的农业文明所包围的。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及近代城市的演化,城市的影响力开始变得强烈起来。文化艺术的发展随之受到很大影响。
正如过去的一个世纪是人类社会最具变革的时代一样,架上绘画作为艺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在创作形式以及作品面貌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形式主义的观点来看,艺术独立存在于社会现实中,是艺术家以直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具体形式,艺术以其自身的风格演变造就了艺术的历史。可艺术毕竟不是在真空中产生和发展,“绘画的本体是由形式,即个体艺术家的直觉本能的物化形态构成的,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艺术品又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一种文化以个体单位形式表现的变体”。② 所以,我们发现影响架上绘画变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即西方社会城市化进程这样一个现实。现代绘画里所涉及的问题和现代城市密切相关。如城市景观、城市人生存、城市大众文化、消费现象、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最集中的出现在城市里,情况显而易见,现代城市作为艺术活动发生的主场,在提供丰富的艺术创作源泉的同时,对架上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城市是如此的复杂多变,如何从城市的角度来搭建城市生活与架上绘画之间沟通的可能性,找寻二者之间的关系逻辑是一个看似自然但却复杂的工作。
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规范建立在视觉革命的基础之上,现代主义绘画中的诸多流派和新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不仅仅是艺术自律的体现,也是对于现代城市变化的回应,譬如现代城市中通讯和交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运动、速度、光和声音的新变化,导致人感官上和意识上的变化,我们看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中印象派绘画中的色彩、以空间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结构主义和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所强调的运动与速度、表现主义呈现出的的激情与反理性主义、极少主义对工业材料的运用、都是与城市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的基础上,艺术家个人感受的表达。
现代城市对于架上绘画的影响不仅限于其规模和功能,更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影响和感召。现代城市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城市市民生活状况和心理需求的表现,它顺应现代城市大众相互交往、对话、沟通的需要应运而生。一般通过大众传媒(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是适合一般民众的文化活动。
而传统的古典绘画首先是属于上层社会的精英艺术,是少数人的艺术,其次古典绘画是以精确再现为目的的,重点不在艺术本身及其形式因素。现代主义绘画在形态上与古典绘画大相径庭,在反学院的过程中消解了传统造型上的三维性而趋向平面,而面对城市中大众传媒和机械复制技术的冲击,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形式即内容,从而衍生出一些以色彩、结构、空间、体积等艺术语言为各自风格取向的艺术流派,如象征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但现代主义绘画从根本上并不是对传统完全反叛,而是一种继承,尤其是在接受群体上就明显承袭了古典绘画的精英性。就是这个接受群体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现代城市人群。格林伯格就坚持认为,“现代主义迄今为止还未表现出与过去决裂过,现代主义也许意味着一种转移,意味着尚未解开与以前传统的扭结,但这也意味着对传统的延续”。 20世纪中期,都市的高速发展大众文化的兴盛,导致文艺领域新的问题不断地出现,这时候现代主义绘画所提倡的形式先行的创作原则,在当代社会面临着脱离社会背景和审美孤立的问题,由于对纯粹性和媒介性的强调造成了大众接受的困难,日益与社会生活相分离,而艺术家基于其创作原则,似乎也不要求公众的理解。大众面对一件现代派绘画时,可能会因作品外在的形式而产生一些视觉快感,而作品的内在含义却经常无法获知,现代艺术最终也成了少数人的艺术,公众能接受的主要还是通俗易懂的大众艺术。现代主义绘画由于忽视了它的接受对象而导致其走向衰落,但实际上,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大众文化带来的冲击。“当代社会是大众文化日益向高级艺术渗透,甚至取代高级艺术的时代”。传媒作为当代社会公众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公众接受高级和严肃的艺术,多数时候是通过传媒途径,这使得“纯艺术”被挤到了文化消费的边缘。
从文化层面上讲,大众文化不仅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没落。同时也消解了现代艺术的批判性,导致架上绘画等纯艺术在当代的衰落。随着20世纪60年代的极少主义绘画、波普等艺术和观念艺术的产生,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以视觉活动为中心的绘画艺术丧失了它的中心位置。在这个时期,艺术发生了从“现代”向“当代”的历史转变,也就是所谓的后现代艺术的出现。从后现代艺术的产生的社会条件来看,它同西方大众媒介、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促使下繁荣起来的大众文化有着直接关系,而大众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只发生于大都市的都市文化。城市发展演化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城市艺术,而城市的繁荣见证了视觉艺术的繁荣,也促使了架上绘画向当代艺术的转型。如今,在面对当代的架上绘画作品时,我们已不能单纯以一种形式主义美学观的立场去认识和解读。艺术实践和理论的传统话语模式已发生了转化,从城市的角度入手梳理架上绘画在当代艺术场景下的转型有着具体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第1版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上海,2006
[2]易英:《学院的黄昏》[M],第1版,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01
【关键词】现代城市;架上绘画;转型;公共图像
城市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聚集地,更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是人类文化的创造源和栖息地。德国学者斯宾格勒曾高度肯定城市在人类历史中的巨大作用,他甚至认为:“世界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类的城市史”。① 一般意义上,城市是与乡村作为一组对立词汇而存在的。但在工业文明出现以前,城市文明还没有那么突显,它是被传统的农业文明所包围的。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及近代城市的演化,城市的影响力开始变得强烈起来。文化艺术的发展随之受到很大影响。
正如过去的一个世纪是人类社会最具变革的时代一样,架上绘画作为艺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在创作形式以及作品面貌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形式主义的观点来看,艺术独立存在于社会现实中,是艺术家以直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具体形式,艺术以其自身的风格演变造就了艺术的历史。可艺术毕竟不是在真空中产生和发展,“绘画的本体是由形式,即个体艺术家的直觉本能的物化形态构成的,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艺术品又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一种文化以个体单位形式表现的变体”。② 所以,我们发现影响架上绘画变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即西方社会城市化进程这样一个现实。现代绘画里所涉及的问题和现代城市密切相关。如城市景观、城市人生存、城市大众文化、消费现象、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最集中的出现在城市里,情况显而易见,现代城市作为艺术活动发生的主场,在提供丰富的艺术创作源泉的同时,对架上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城市是如此的复杂多变,如何从城市的角度来搭建城市生活与架上绘画之间沟通的可能性,找寻二者之间的关系逻辑是一个看似自然但却复杂的工作。
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规范建立在视觉革命的基础之上,现代主义绘画中的诸多流派和新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不仅仅是艺术自律的体现,也是对于现代城市变化的回应,譬如现代城市中通讯和交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运动、速度、光和声音的新变化,导致人感官上和意识上的变化,我们看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中印象派绘画中的色彩、以空间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结构主义和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所强调的运动与速度、表现主义呈现出的的激情与反理性主义、极少主义对工业材料的运用、都是与城市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的基础上,艺术家个人感受的表达。
现代城市对于架上绘画的影响不仅限于其规模和功能,更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影响和感召。现代城市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城市市民生活状况和心理需求的表现,它顺应现代城市大众相互交往、对话、沟通的需要应运而生。一般通过大众传媒(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是适合一般民众的文化活动。
而传统的古典绘画首先是属于上层社会的精英艺术,是少数人的艺术,其次古典绘画是以精确再现为目的的,重点不在艺术本身及其形式因素。现代主义绘画在形态上与古典绘画大相径庭,在反学院的过程中消解了传统造型上的三维性而趋向平面,而面对城市中大众传媒和机械复制技术的冲击,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形式即内容,从而衍生出一些以色彩、结构、空间、体积等艺术语言为各自风格取向的艺术流派,如象征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但现代主义绘画从根本上并不是对传统完全反叛,而是一种继承,尤其是在接受群体上就明显承袭了古典绘画的精英性。就是这个接受群体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现代城市人群。格林伯格就坚持认为,“现代主义迄今为止还未表现出与过去决裂过,现代主义也许意味着一种转移,意味着尚未解开与以前传统的扭结,但这也意味着对传统的延续”。 20世纪中期,都市的高速发展大众文化的兴盛,导致文艺领域新的问题不断地出现,这时候现代主义绘画所提倡的形式先行的创作原则,在当代社会面临着脱离社会背景和审美孤立的问题,由于对纯粹性和媒介性的强调造成了大众接受的困难,日益与社会生活相分离,而艺术家基于其创作原则,似乎也不要求公众的理解。大众面对一件现代派绘画时,可能会因作品外在的形式而产生一些视觉快感,而作品的内在含义却经常无法获知,现代艺术最终也成了少数人的艺术,公众能接受的主要还是通俗易懂的大众艺术。现代主义绘画由于忽视了它的接受对象而导致其走向衰落,但实际上,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大众文化带来的冲击。“当代社会是大众文化日益向高级艺术渗透,甚至取代高级艺术的时代”。传媒作为当代社会公众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公众接受高级和严肃的艺术,多数时候是通过传媒途径,这使得“纯艺术”被挤到了文化消费的边缘。
从文化层面上讲,大众文化不仅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没落。同时也消解了现代艺术的批判性,导致架上绘画等纯艺术在当代的衰落。随着20世纪60年代的极少主义绘画、波普等艺术和观念艺术的产生,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以视觉活动为中心的绘画艺术丧失了它的中心位置。在这个时期,艺术发生了从“现代”向“当代”的历史转变,也就是所谓的后现代艺术的出现。从后现代艺术的产生的社会条件来看,它同西方大众媒介、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促使下繁荣起来的大众文化有着直接关系,而大众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只发生于大都市的都市文化。城市发展演化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城市艺术,而城市的繁荣见证了视觉艺术的繁荣,也促使了架上绘画向当代艺术的转型。如今,在面对当代的架上绘画作品时,我们已不能单纯以一种形式主义美学观的立场去认识和解读。艺术实践和理论的传统话语模式已发生了转化,从城市的角度入手梳理架上绘画在当代艺术场景下的转型有着具体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第1版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上海,2006
[2]易英:《学院的黄昏》[M],第1版,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