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前言范文(2)
音乐论文篇2
浅析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及形式
蒙古长调,是蒙古族人民内心情感和生活的完美结合体,作为游牧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其壮美的情感表露、高亢粗犷的音调、悠长且富有装饰性的旋律以及独具魅力的节奏型和句式特征造就了蒙古长调具有特定地域的民俗民风以及独特的音乐特色。本文针对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及特点做了一些粗浅的阐述。
一、蒙古长调的音乐风格
蒙古族长调与蒙古族的历史,蒙古族人们的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所以要想充分掌握蒙古长调音乐的风格的话,需要对蒙古族的历史、风俗习惯及长调的产生与形成作基本的了解。蒙古族由于历史的变迁,生产方式由狩猎变为畜牧,从而诱导了蒙古长调的产生,逐步发展并替代狩猎歌曲,占据主导地位。长调民歌是最能够突出蒙古族人民游牧生活特质的艺术形式。
(一)蒙古长调的题材特征
长调歌曲将草原的风光、英雄的功绩、家乡的思情、牧场的欢乐、牛羊的肥美、骏马的剽悍、爱情的甜蜜、婚礼的喜悦,生活的美满全部囊括。下文就以较常见的几种题材为例:
牧歌,如作品《辽阔的草原》、《走马》等这类赞美牛羊肥壮、骏马剽悍、歌唱草原和牧场的歌曲,意境悠远,节奏悠长舒缓,旋律宽阔,气势磅礴。
赞歌,这类歌曲赞颂的对象有《圣主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颂歌》这类赞颂领袖的,也有《辽阔富饶的阿拉善》、《金泉》、《乌拉盖河》这类赞颂家园故乡秀美山川的,还有《班禅庙》这类赞颂古刹寺庙的。
情歌,在长调的所有歌曲中占较大数量,歌曲讲述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相思之苦,曲调婉转优美,内涵淳朴,歌声动听。例如作品《小黑马》。
婚礼歌,顾名思义是在结婚仪式上演唱的歌曲,它属于风俗性歌曲这一体裁范围。婚礼歌所涵盖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迎宾曲、敬酒歌、婚礼舞曲、哭嫁曲、抢羊拐歌和送宾曲等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套曲形式。
酒歌,饱含了蒙古族人对宾客真诚的敬重和爱戴。酒歌中节奏相对较舒缓的,一般表抒发人们内心美好情感的“优美型的酒歌”;也有节奏相对紧凑,雄壮,豪迈之感较强的“壮美型的酒歌”。
(二)蒙古长调的结构特征
根据长调民歌的结构特征可分为小型长调、中型长调以及大型长调。其中,小型长调意为结构相对较小的长调歌曲。这类长调歌曲整体音域不宽,基本保持在十度左右。曲体结构多由上下两句构成,每句包括三到四个歌词。歌词当中衬词较少,拖腔往往都在歌词的某一实词或某一音节上进行,所需演唱技巧不是很多。例如作品:《金色的圣山》《黑骏马》等。中型长调意为常见的、普通的长调歌曲。此类长调歌曲一般都要在十度以上。曲体结构一般由四个或四个以上乐句构成。例如作品:《吉塔拉的金雀》。大型长调是较有旋律性的、大型的长调歌曲。此类歌曲的音域很宽,要在十二度以上,甚至有些歌曲达到两个八度以上。曲体结构相对较大,一般都由六个或六个以上乐句构成。此类大型长调歌曲演唱技巧要求较高,需要演唱者经过长期的训练。例如作品《四季草原》。
(三)节奏、节拍及旋律特征
首先从节拍上来说,蒙古族长调民歌常见的有二拍子和四拍子,虽然也会有复合拍子出现,但性质仍为二或四拍子;从节奏上来说,装饰音和假声在蒙古长调演唱中是最具特色的地方,并且占有较大篇幅,等时值、后附点、前附点等节奏型都较常见,切分、连音符这类特殊节奏也会出现。总的来说蒙古长调节奏形式虽即兴性较强散板较多但都要受到特殊节奏的制约,目的在于增强音乐的推动性及表现力。从旋律上来说,蒙古长调的上行旋律通常缓慢平稳,下行常常插入较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旋律进行,有各种类型的级进;有各种形式的跳进;还有连续十几度的直线进行。
二、蒙古长调的音乐形式
(一)体裁形式
首先从体裁形式上来说,蒙古族长调民歌既有独唱“齐唱”“重唱”也有“合唱” 其中 “潮尔合唱”是蒙古族所特有的一种体裁,这种体裁分为两个声部,其中主旋律是极为典型的长调民歌,由一个人演唱,另一个声部由一个或者两个“潮尔手”配上固定的低音演唱,以衬托主旋律。
(二)表现形式
其次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多以有伴奏形式展现,无伴奏形式较少。有伴奏时人们总以马头琴作为伴奏的乐器,长调与马头琴的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单独品味各自的优点都展现到极致,共同品味更有另一番滋味,这感受不仅只有因长调而产生的心灵上的震荡,还要加上马头琴悠扬的声音带给听众的苍凉,悲怆,二者创造的浓重情景之感也同样让人享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且长调歌手的演唱和马头琴乐手的演奏,通常都带有很强的即兴性,演唱者和演奏者会根据现场气氛、尽情发挥,做些恰如其分的处理。
三、总结
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族特有的歌曲,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其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结构及织体诸方面都有其独有的民族特征,演唱风格与技术难度较大。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形式,有其较高的研究价值。蒙古长调具有内敛结合质朴的独特音乐性格特征,蒙古长调外在表现既简单又直接,直白的歌词、嘹亮的演唱;但它的内在表达却又深沉、含蓄,直接表现,含蓄表达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长调艺术,使蒙古长调传唱难度变得很小,表达深刻内心情感变得简单。
音乐论文篇3
试谈青岛市音乐形象的设计与应用
一个城市的形象设计既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格局等硬性条件,也要围绕城市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历史传统、地方特色等软性条件,这样才会对城市的形象产生由内而外的全方位烘托。其中,音乐形象的设计及其应用,对城市形象的形成与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外在视觉外显的综合感知提升,也是城市品味、特征和风格的内在发掘。也就是说,城市音乐形象设计不能孤立为之,而要挖掘、提炼城市内、外资源,以本土传统音乐及其审美范式为基础,围绕城市建筑、雕塑、壁画等视觉元素,再行或具体或宏观的城市音乐形象设计及应用的案例开发。
一、音乐的固有属性是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的基石
形象设计应从音乐固有的属性入手方能真正建构起城市音乐形象的文化品格。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又极富想象空间的艺术类型,因此它成为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基础性素材或元素[1]。音乐形象的特征在于可直面感知的直观性,它无需特殊培训都可或多或少地能感知;也在于其特殊性[3],表现为它区别于其它审美艺术的润物细无声,即在无意间就可以作用于人心,甚至深达人们的情感深处;
对应其功能的娱神感官刺激,也是自古以来中外艺术实践中最自然的沟通形式,是人类跨语言的重要媒介[5];而它的具体感知性及多解性,也使其在人类礼俗活动及其情感表达中形成为固有形式与形态[6]。音乐形象的虚拟抽象性,它可以生发出艺术感受并使这种主观色彩产生创造性[7]。综上,音乐固有属性既与城市形象的设计相合,也需要设计者基于音乐固有属性而生发城市音乐形象设计,这样才能为城市形象赋予更多的个性色彩,提升城市的形象品质,为塑造城市美好形象,营造和谐幸福的城市环境做好理论准备。
标志性的、良好的城市音乐形象有助于提高城市魅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加强居民的人文素养和对所在城市的热爱。但缺失个性的城市音乐形象设计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形象趋同化、雷同化,无特色也是当下世界范围内城市形象塑造的最大盲点,也成为城市吸引力逐渐消退的诟病。而这些弊端则可以通过特性音乐形象的融入并凸显,从而逐渐突出城市标志性的独特个性,从而使城市形象设计突出城市的特点,如《太阳岛上》、《请到天涯海角来》、《大阪城的姑娘》等对各自城市的形象标识性作用。刻画出城市独有的形象,必须将音乐固有属性附丽于城市的物质载体之上,从而避免“千城一面”。认识到音乐形象在城市形象设计上的内涵挖掘作用,使创意个性音乐形象设计介入城市形象开发中,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来传达城市的特征,创造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人性化的城市环境。
以青岛特色城市形象设计来看,其固有音乐属性及其内涵挖掘可遵从如下步骤逐步扩展及延伸,从而为城市音乐形象建立有微观、有宏观,有个性、有涵容的整体性形象。
二、地域音乐素材挖掘是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的特色基础
何占豪先生说,不了解当地的民间音乐你就不了解当地的文化与风情,也就不了解城市形象特征。反之,以本土民间、传统音乐为素材而塑造城市音乐形象具有立竿见影的简易效果。而本土音乐中,音色又是音乐形象最符号化的标志之一[8],对其进行素材化提炼有助于将传统音乐融于城市音乐形象之中。也有采用抽象其音乐机理的外观设计进行形象的凸显[9],以本土音乐的概念化而予以外形的抽象化,是对本土传统音乐的巧妙挖掘。青岛的城市音乐形象具有如上特色建构的基础。
胶东半岛上青岛有一些在全国叫得响的传统民间音乐。首批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岛曲艺“胶东大鼓”至今已有250年的历史,其独特韵味使它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世界音乐大师克莱斯勒1923年来烟台时感其神韵而激发创作灵感并进而创作的世界经典名曲《中国大鼓》就是其魅力的见证。历史悠久的崂山道教音乐已有《赏春》、《山丹花》、《泰山景》、《将军令》、《昭君》、《归去来辞》、《梅花三弄》等当地人熟知的传统曲牌,它们与《绣布兜》、《崂山五更》、《采石放垛子劳动号子》、《渔家苦》、《十二月歌》、《思乡歌》、《解放青岛五更》等民间歌曲的旋律一样,具有地域音乐形象的符号化特征。唱腔委婉、题材多样的平度民歌在《诗经》中就有记载(《齐风》),这一区域性的风俗歌谣以其个性立于民众的生活之中,成为青岛音乐的代表性形象之一,成为旅游文化的重要选材之一。可喜的是,青岛的民间歌曲、器乐曲、曲艺、戏曲等音乐已被音乐工作者搜集整理为“集成”,成为可以直接取材利用的城市音乐形象塑造资源。
基于此,青岛的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的步骤之一可取材于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旋律、节奏、语言音调乃至表演形式,当然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选材,再将其或隐含或外显与重要场合,使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能浸润其优美旋律,感受到其扑面而来的音韵魅力,使得城市的角落里飘溢着音乐的或明丽或欢快的青岛之声;青岛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的步骤之二要进行因地制宜,因时不同的通盘考量与个体分设。如在外国游客集中地区,应以原型态的民间音乐植入为其主要方式,让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以其特有的泥土芬芳而触动猎奇心理略胜的“老外”;而在高档酒店、商场,则要以其现代改编形式放松,将其与周围的不同建筑、装饰等外显物资融为一体,实现内外兼修的整体性城市形象呈现;
步骤之三要精于具体规划。崂山道乐适合于景区的背景音乐及休闲酒店、咖啡屋等闲适之所,以崂山道乐特有的清雅、悠扬带给所处地人们闲适、轻松的身心享受;而“胶东大鼓”则适合于古朴民俗场景中,而广场宽大场合中也有其适合的乐场;民间歌曲中的号子与小调因其特有的歌腔音调抑扬,适合于欢悦场景的构建。
将城市音乐形象的设计与城市建筑、城市环境紧密结合,实现外在形象与内在蕴涵的相互辉映;还要与城市文化、人文特色相配合,用音乐的润物之绵力,用精挑细选的特色音乐形象设计来展现青岛城市风貌、自然环境之特色。
三、世界音乐素材融会是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特色的扩展
从校园音乐形象的个性化打造[10],到中型城市音乐形象作品的针对性创作[11],是近年来城市形象设计日渐凸显的文化表现,这种现象是多年来只重外形而忽视内涵建构的城市文化策略转型之体现[12],其深层次学术思考是近年来文化生态构建的发展之表现[13]。而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的败笔也使人们反思此类问题的严重后果[14],其具体体现会因地域而不同[15],青岛城市音乐形象也应考虑到以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作为移民文化特色的城市表现性征,青岛城市区处处洋溢着德国建筑的异域情调及德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表现为华丽的装饰外表与严谨逻辑化,这一内核是笔者全面调查了解这座半岛化的现代城市形象得出的多维认识,而分析这座城市音乐形象设计中的问题,笔者得出初步架构它富有时代特征和美学特征的城市音乐形象设计思路,建立城市音乐形象应用的途径及策略,使城市音乐形象成为提炼城市文化内涵,推广城市形象的良好载体。德国古典音乐及其表演形式在青岛有其特有的空间,高耸矗立的天主教堂及基督教徒,海边的大小德式建筑,都有着西方尤其是德国音乐放松的氛围。因此,融会德国乃至欧洲的古典、浪漫音乐于这些外国建筑的外形之内,有助于提升物我相融的和谐氛围。
笔者曾做过问卷调查,触及到各种不同城市区域中的音乐形象需求,其一是完全德式、西化的音乐形式,包括其演奏乐器及音乐内容,它主要分布于栈桥、八大关等场所。笔者有意地在此地约请作曲者临摹一首德国古典时期的钢琴小品,居然获得了路人的广泛认可;而特别创作的一首民间歌曲素材的小提琴作品却遭到了诧异的目光,可能是其目光在寻找不相容的原因在哪儿吧!其二是改编的西式作品,包括教堂、咖啡馆及西餐厅等外国友人聚众场所。
教堂中的传经布道自然需要中外融合的音乐作品,而吃喝休闲之所也自然是中外人等混杂,这些场所需要中外兼顾的融合性音乐形象为之相配。其三是现代流行的音乐形式,在酒吧及中外年轻人聚居场所,完全现代化的时令小曲,爵士乐、欧美流行乐等风格的作品成为因地宜选。这些都是移民(或殖民)文化的音乐形象需求。
为这样的城市空间设计音乐时,要充分考虑架构富有时代特征和美学意趣的城市音乐形象的设计思路,建立城市音乐形象应用的途径及策略:专题创作、特色改编、针对性拼贴等都是形象设计应用的途径,其策略要多渠道、宽思路地筹措,其内涵及奋斗目标是将城市特点与特定音乐形象的完美结合,加深居民、游人、路人等不同群体对城市的认识、了解直至熟知。
当钢琴、小提琴在青岛城市中各处乐飘音绕时,当古典之声在德式建筑悄然飘出时,当民间音乐在青岛风俗体验馆热情绽放时,城市音乐形象设计及应用真正契合于城市文化建构之内,使人们的审美体验与情感表达以特有载体、平台实现和谐相融[16],它不仅在于音乐内在形式与城市外在形式的融会与统一,还在于特色音乐形态与地域文化环境、城市形象塑造在设计及应用上的相映成趣,协调发展,就如同在越地听着越剧的各种形式的表演就会感到咿呀抑扬的惬意、和谐一样[17]。
青岛城市音乐形象塑造需要在内容选择、形式发展、形态的解构与重构上再做细致规划。其内容是本土还是西洋,其形式是原型还是改编或新创,其形态是核心内显还是线性外化,都要因地制宜,相时而动,其基本手法是挖掘音乐形象的本质属性来表现环境、文化、建筑氛围的相映成趣,而非简单拼凑的“拉郎配”,不是盲目崇外的“高大上”,更不是城市与音乐“两张皮”的华丽现代文明堆砌,它应该是内外兼顾、兼修的形象呼应与对等。
猜你喜欢:
1.音乐文化毕业论文
音乐论文前言范文(2)
上一篇:音乐论文范文5000字左右
下一篇:音乐论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