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音乐>

本科音乐成品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音乐论文的写作是将作者对音乐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书面化的过程。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本科音乐成品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本科音乐成品毕业论文篇1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摘 要】民族音乐学在国内近几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其方法论的创新与实践方面。仪式音乐是民族音乐学研究中比较重要的课题,我们在研究仪式音乐的相关问题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音乐本体的角度,而是在仪式音乐的研究过程中,结合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找寻新的研究视角,进而发现仪式音乐更加多元化的学术价值。笔者通过对于民族音乐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对该视角下仪式音乐的研究做了相关的探索。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仪式音乐;传统音乐;多元文化

  我国近些年才开始增多了对仪式音乐的相关研究,仪式音乐在不同的地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将这些统一归类,用民族音乐学的视角来研究仪式音乐,具有一定的学术优势。随着人们对仪式音乐的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在原有基础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在民族音乐学视角下对仪式音乐的探索与研究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我国学界内致力于研究各民族传统音乐的音乐理论工作者,在原有“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民族音乐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外民族音乐学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各民族音乐的实际与相关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学术价值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为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随着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与之相关的学科、视角等方法论都受到了相关学者的重视,这些研究成果也在被不断地检验与使用。

  一、仪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仪式音乐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产生有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我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也使得不同地域都拥有各自的仪式音乐,其艺术内涵与文化价值也不断被人们所了解。仪式音乐在集体性的祭祀活动或者庆典中用得比较多。虽然不同的仪式音乐在表演的过程中,音乐本体各方面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它们同样都代表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仪式音乐所承载的除了历史文化,还有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续深入了解与挖掘的。

  乡土文化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文化形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以乡土文化为主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国的仪式音乐也是一部乡土文化的载体。除此之外,仪式音乐还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在仪式中甚至可以体现出人民大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乡土文化中的仪式音乐一般形式都比较简单,所使用的乐器也是比较大众的乐器。比如,各地区都普遍存在求雨仪式,各地求雨时所使用的乐器也都是比较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如陕西的求雨仪式中所使用的就是比较具有陕北特色的腰鼓,再将求雨的愿望作成词,填入秦腔的曲调之中。除此之外,一些丧葬仪式中也会带有浓郁的地方特点,这与当地的乡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在不断发展中逐渐继承的,我国古代的思想教化就一直在传承的过程中影响着我们。使我们在此影响下接受并且认同这一传统的文化模式。历史在不断推进,民族文化也在不断传承。究其发展的轨迹,我们同样可以在仪式音乐中找到相关的线索。因为某些仪式音乐的诞生正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而且这些仪式音乐中,大部分都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祝愿与向往。仪式音乐在表演时也多是人们合唱的形式。

  历史文化可以说是最具有原始意义的仪式音乐,也是仪式音乐传承至今的最佳载体。某些仪式音乐中可以反映人们最初的一些生活方式,人们通过这样的仪式音乐来表达自己对于先人的崇敬之情。比如,在相关的祭祖类仪式音乐中,音乐风格整体上比较庄严、肃穆,中间会不同程度地采用具有古代特点的音律,人们可以根据其音响色彩的特点,找寻先人留存于仪式音乐中的生活轨迹。绝大多数的仪式音乐是在潜移默化地通过比较程式化的方式面向听众,让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这正是仪式音乐的魅力所在。

  二、当代文化的仪式认同

  仪式音乐同样也是在进行情感表达,尤其是针对仪式音乐中的参与者。我们把不同的仪式音乐类归到合适的文化语境下,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辨认依据来帮我们辨析其正确的文化语境。在我国现存的仪式音乐中,不同的仪式音乐在表演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曾有相关学者表达,我们对于仪式音乐的曲式与准确音调以及表演风格尚未有准确的辨析方法。此外,还是因为地域审美的区别,除了文化方面的传承意义,仪式音乐同样承担着审美的使命。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中,我们将研究音乐事物中的对象分为“局内人”与“局外人”。当仪式音乐中的“局内人”对该仪式音乐所附属的地域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学术构建,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的。

  首先,地域认知,在我国,不同地域存在着不同的仪式音乐,同属丧葬仪式的音乐,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的表演形式却是完全不同的。在北方,该类仪式音乐的伴奏一般采用唢呐、锣鼓等吹打乐器演奏,在南方地区,除这些乐器外还有苏大号、镲等,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两地的文化积淀存在差异,所以,仪式音乐也会受到影响。北方的丧葬音乐主要表达丧失亲友的人的悲伤之情,整体风格比较浑厚豪放;南方地区则主要是通过丧葬仪式音乐表达对故去亲友的怀念之情。如果我们对于地域间文化与风俗没有一定的了解,那对该地区的仪式音乐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心理认同了。

  其次,仪式音乐参与者身份鉴定。一般仪式音乐的参与者,不仅自身对于该仪式音乐有自己的心理认同感,还向“局外人”讲述自己的精神信仰。此时,仪式音乐的娱乐性就显得微不足道,通过这一方式,参与者的文化身份得到认同。而且仪式音乐所具有的独特的高辨识度,更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文化的构成。若我们并非是仪式音乐中的直接参与者,对于该仪式音乐中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是无法体会到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我们对某一仪式音乐的认同也就代表我们对其文化阶层的认同。因此,我们对其身份的鉴定尤为重要。

  三、仪式音乐在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体验

  不同的仪式音乐其创作出发点肯定也是不同的,创作完成后将其客观化地转变为一种表演方式。对于“局外人”来说,音乐中情绪的宣泄与情感的表达都是他们集体处于一种缺乏理性分析的状态。仪式音乐中对人类最原始的情绪与情感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来。根据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积淀等不同的因素,仪式音乐使个性迥异的个体通过共同的价值观运用相同的程式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呈现在人们眼前。通过某些特定的仪式来规范人们的音乐行为,这是仪式音乐隐性功能之所在,也是其文化内涵价值所在。

  此外,仪式音乐的表演过程,使得参与者可以将心中被压抑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找到合适的途径宣泄出来。仪式音乐对于参与者来讲相当于一个大熔炉,将他们的个性逐渐收起来,将不同个体之间的个性释放出来。这样的感受,可以有助于参与者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肯定。这也是我们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角来看待我国仪式音乐的重要原因。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相关探索,旨在运用多个学科知识与相关方法论意义,并将其交叉、融汇,用一个全新的文化视角来看待我国的仪式音乐。这也是我国学术界一次宝贵的理论研究经验。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研究仪式音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挖掘仪式音乐的人文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在仪式音乐的多元化背景下理解仪式音乐。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音乐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3,(1):12-16.

  [2]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曹本治.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J].音乐艺术,2006(03).

  [4]左志坚.论仪式音乐功能的双重性[J].民族民间音乐研究,2011(04).

  本科音乐成品毕业论文篇2

  音乐剧成品剧目教学中的思考

  音乐剧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在中央戏剧学院已经施行了近20年,不可谓不长,也不可谓不短。鉴于培养模式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精神,以及由此而取得的成果,使中央戏剧学院被授予成为中国唯一的音乐剧表演教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

  中央戏剧学院之所以有了这样的称谓,是因为从教学伊始,学院就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学院清楚音乐剧的属性――商业创作。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把握在认识且驾驭音乐剧艺术规律的同时,注重对音乐剧创作、市场运作管理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来,创新实验区又恰逢国内与国际环境的双重优越条件。其一,随着党的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艺术院校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音乐剧教学即在这种良性的环境中,逐步向建立一条产业化与教学研究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迈进;其二,临近我国的韩国音乐剧市场突飞猛进,首尔已经成为继美国纽约、英国伦敦西区、德国汉堡之后的第四大音乐剧城市。这些有力的条件,对学院的教学产生了不小的刺激推动作用,为学院最终实现将创作作品推向社会、服务社会,为国内外音乐剧演出市场输送大量优秀导表演人才、舞台管理人才的教学目标迈进。

  一、表演剧目教学中的基本问题

  音乐剧表演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表演教学中,通过音乐剧片段到成品的教学,培养适应音乐剧产业化发展的优秀音乐剧人才。

  音乐剧成品剧目(大戏)教学应以各门专业课的教学为基础,逐步解决台词课和声乐课中的矫正口音、气息和发声、咬字和吐字归音;视唱练耳课中的识谱能力和音准;形体课中的体能和舞蹈技术及芭蕾与爵士舞的基础训练;表演课中的天性解放、创作素质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音乐剧片段来锤炼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音乐剧成品剧目教学旨在培养音乐剧表演专业学生完整全面地接触音乐剧剧本,通过实践最终完成全剧创作及演出。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解决如何运用声乐、形体、台词和戏剧表演,配合舞台美术的灯,服,道,效,化以及多媒体等综合手段来表现剧中矛盾冲突、故事发展,以塑造出鲜活生动的舞台人物形象,来展示出人物真诚的内心情感世界。教师在排练过程中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习音乐剧的创作规律和创作方法,共同探索音乐剧特有的表演技巧,歌与舞、台词与歌唱转换等的技巧,使他们初步驾驭音乐剧中的各种人物,而此时音乐剧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属性对演员将会是极大的挑战。

  下面我将围绕几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与感想。

  (一)剧本选择

  在成品剧目教学(大戏)的最初,应清醒地认识毕业大戏就是一道通向社会的大门,它可以检验通过我们的教学是否培养出了在社会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演员,这些演员是否能被社会认可。因此,务必要根据每班的学生特点来选取适合的剧目类型。即在音乐剧片段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选择不同类型剧目去发现和培养学生们的能力,才能正确选取与他们本质最接近,最能轻松驾驭的作品。

  2013年年底,我们选择了适合当届学生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拜访森林》。该剧是美国概念音乐剧词曲创作大师桑德海姆的经典之作。其一,这部音乐剧采用四个很著名的格林童话《大灰狼和小红帽》、《灰姑娘》、《杰克和魔豆》、《长发姑娘》的人物和基本情节,把这些本来毫无关系的人物,用《面包师和巫婆的故事》中面包师找来破掉巫婆诅咒的四件东西连串在一起,构成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

  原本互不相干的人物,在作者巧妙的安排下,共同走进一个新的故事,又非常巧妙的运用带有讽刺喜剧色彩的手法,绘制了一幅"成年人的童画故事,使它具有了很好的观赏基础;其二,在音乐上,剧中充分融合台词和歌词,使得台词体现出说唱歌曲特色。歌曲中包含大量角色的内心活动;其三,人物形象较为丰满,有众多角色可以给演员塑造,使全班同学都有锻炼与展示的机会,与那些主要人物十分突出的名剧相比,这更适合作为教学演出剧目,同时它又是在音乐演唱和表现上有一定难度的作品,以促使学生更向上攀登。

  (二)剧本分析

  分析剧本是表演创作的基础。在分析剧本之前应收集大量相关资料,之后才进入到研究理解的阶段。在阅读分析剧本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判断力、思考力,联想力,培养了创作思维能力。正确分析剧本,首先要理清剧本的思想立意,时代背景,规定情境,中心事件,矛盾冲突,贯穿行动,最高任务,以及风格体裁;之后要把每个登场人物掰开揉碎,详细地写出扮演角色的小传(即人物内外部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行动的发展线索等,以及人物在全剧中的位置、与他人的关系等。)其中,对人物的内外性格特征及其行为方式的展现,人物的内心欲望和思想情感等是分析的关键。同时老师要根据他们各人的气质,特长给予恰当的角色。而作为《拜访森林》这个剧目是有一定难度的,它有深邃的主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蹦蹦跳跳的儿童剧,这更需要演员更深刻的理解和表现力,以便步入社会时,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音乐分析

  做好音乐剧的音乐分析,学生需要准确把握全剧音乐结构和风格,同时找到抒发思想感情的支撑点,即找到歌唱方式与台词的对接,并通过真实的舞台行动外化出内心的真实行动。分析音乐的最终结果,既能使学生们根据角色的特点把握演唱风格,又能使学生随着音乐风格的变化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

  音乐分析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在没有音乐与节拍的情况下,处理好全剧的表演节奏。因为处理好有音乐节奏和无音乐节奏与表演节奏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它是掌握音乐剧表演节奏的关键。音乐节奏限定表演节奏,无音乐节奏也限定表演节奏,演员始终都会在有音乐的环境下和无音乐的坏境下,严格遵守在节奏中歌唱、表演、舞蹈。

  在演唱方面,音乐剧的演唱一般采用胸声唱法,也就是我们知道的真声唱法。在加强中低音区训练的同时,加强胸腔共鸣能力,以便更好地用更自然的声音与观众产生和谐的共鸣。声乐基础教学和成品剧目演唱教学应该是各司其职的。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优秀的声乐老师不一定能够胜任剧目课的教学。剧目演唱的前提,是对全剧及角色本身有深刻的理解,因为音乐剧的演唱不是一首歌曲,而是在讲述发自内心的独白,最重要是要推动剧情的发展。因此,演唱训练应该加强音乐理论、乐理、和声、视唱练耳,特别是重唱和合唱。其中,合唱和重唱部分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加大训练力度。   正因为音乐是一种诉诸于感情的艺术,所以剧中的主要歌曲往往会被人们传唱,随之,这部剧就会被人们所期待,所喜爱。因此,对音乐的掌控,常是音乐剧获得市场成功的关键。

  (四)形体分析

  通过教学使学生们认识到音乐剧的形体表达不是简单地跳一段舞,或者剧中舞蹈有风格和技巧就足够了。音乐剧的舞蹈部担当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是叙事性,它的作用是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的;其次是表现性,舞蹈应体现人物的形象与个性。因此,教师要在完全解决学生们的舞蹈节奏、动作、风格、技术、调度之后,帮助同学们自由的塑造出有个性、有情感变化立体的人物,并在展现人物中推动剧情发展。学生们能认识、创造音乐剧形体语言和是非常必要的。在帮助同学们掌握芭蕾舞、踢踏舞、爵士舞,街舞,现代舞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舞等舞蹈元素的基础上,了解舞台上的每一个空间,甚至每一个道具布景与舞蹈的融合,展示出有生命力的形体语言。

  尤其在当今人们对形体和舞蹈的欣赏与渴求大大超越往昔,有特点的形体设计和舞蹈安排会更加激发观众的欣赏热情,是市场繁荣中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

  (五)音乐剧演员的特殊性

  首先,挑选演员是至关重要的。成品剧目教学中,演员的体能、演技、唱功等方面会受到严格的高水准的考验,因此,挑选演员成为了保障演出成功的最关键要素。音乐剧演员需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一旦被选中角色,哪怕是最小的角色,都需要有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耐得住诱惑,为了维持体重要能够控制饮食,为了角色形象不能改变自己的造型等等,一切都要以服务角色为出发点。

  一旦走入社会成为职业音乐剧演员,他们需要有超强的竞争力和承受力,因为他们将面临可能只是B角、替补和超级替补演员(熟知所有演员的行为动作,发生突发情况时,可替代场上的任何一名角色)的身份。因此树立和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与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超级替补演员,更要有极高的敬业奉献精神。音乐剧一经商业制作,每个演员分工细致、明确,各个岗位彼此合作、配合,才能使整个剧目获得艺术及市场的成功。

  二、成品剧目教学中的全局观念

  在成品表演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树立学生的全局观念,培养与舞美、灯光、音响、化妆、道具、服装、宣传、剧场前后台等各职能的高度配合能力。尤其强调学生在演出中完全服从舞台监督指挥。

  如果给舞台监督一个定位的话,恐怕没有比“全才”这个词最合适的了。一旦演出开始,台前幕后便只能唯舞台监督之命是从。他就是舞台经理,全面掌握演出时舞台上的一切变化。面对国内急缺舞台监督人才的状况,学院加强了这方面教学的力度,将艺术管理专业更名为戏剧管理专业就证明了这一点。

  (一)感受共同创作过程

  选定剧本《拜访深林》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与安排下,学生们便开始了共同创作过程。从翻译剧本到填写歌词,从舞台管理到市场宣传,全部是由在校生共同承担完成的。

  这一过程正是如今音乐剧商业制作的基本流程,选择在校生的加入,是为了让他们更早的适应当今市场的商业化制作。

  如负责舞台监督的学生,根据导演的计划,制作出非常周密的排练日程表,和各个部门沟通日程安排,并记录演职员的出勤。在排练现场,每天记录更改过的台词和歌词、演员们的上下场路线、新增加的小道具等等,当演员们完成了舞台上的创作任务之后,他们还要整理日志,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所有的主创人员。十分辛劳认真。

  学生们共同努力,互相帮助,在排演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对自己专业的热爱,而且增强了对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彼此敬意之情。尤其是对参加表演的同学们,对音乐剧职业演员的素养有了潜移默化的认识。他们不仅学会了表演,更学会了在充分理解人物的基础上表演。这样和谐的创作过程正是当今商业制作所需要的,各部门之间互帮互助,各司其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商演的圆满成功。

  (二)完成角色到演员的再创造过程

  通过完成《拜访深林》的成品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艺术素养,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们想象力、创作力,培养了学生们作为一名合格职业音乐剧演员的职业道德,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到音乐剧的魅力,使他们更加深爱自己职业――音乐剧的发展道路,这与我们培养音乐剧高素质人才的初衷是吻合的。与此同时,学生们将这种热爱与执着的精神又带到了舞台上,完成了舞台人物的再创造,这时的他们已经知道,演出质量是保障票房的决胜法宝之一。当大幕拉开,正式公演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已经顺利地通过了那扇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大门,他们自己拉开了大幕,登上了舞台,并完成了辉煌的表演。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排演中学会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完成舞台人物的再创造就是这种思维模式的具体应用,因此,排演《拜访森林》是我们对于音乐剧商业化属性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虽然在中文翻译上还存有一定的不足,这也正是因为音乐剧目前在我国面临的挑战多,威胁多,但同时发展的机遇也多,在日后的不断探索中,它必将升温、发展、进而稳健的走向成熟,走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三)中文版的再创造

  我们十分希望能选一部中国的原创音乐剧作为毕业大戏,很可惜,供我们选择的具有中国音乐剧原创标志性的代表作品还未能出现,我们只好在西方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中选择,并不是“描红”,而是做成中文版。但是,有一条准则是,要做成中文版就必然要在严格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再创造。

  再创造的前提是,增强表演成品教学中的版权意识,学习运作程序,包括购买版权。要发展音乐剧产业,首先要建立起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要有知识产权的维权意识。这些对于探索中国音乐剧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很有现实和战略意义。国内戏剧界对于音乐剧这种后起之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艺术品种,可以通过中文版的形式,做更加细致与深入的研究,我们相信,最终,中国艺术家、音乐剧同仁,将会遵循这种艺术应有的创作规律,以本民族的艺术财富为素材,创作出我们自己的音乐剧。

本科音乐成品毕业论文

音乐论文的写作是将作者对音乐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书面化的过程。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本科音乐成品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本科音乐成品毕业论文篇1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84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