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
张文靖1由 分享
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有她自己独特的美感和气质。古老的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音乐文化积淀和底蕴,在音乐理论、乐律、演奏演唱、音乐著作、乐器制造等各领域都有着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当今世界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给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无论是普及还是专业,社会还是家庭的,都应当而且必须建立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将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之本这不仅是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关键字:民族音乐;弘扬 ;西方音乐;影响;兼容并蓄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近几年被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和重视。将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之本这不仅是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中国民族音乐有她自己独特的美感和气质。古老的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音乐文化积淀和底蕴,在音乐理论、乐律、演奏演唱、音乐著作、乐器制造等各领域都有着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当今世界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给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一)西方音乐以全方位的态势涌入了我国,冲击着我国的民族音乐和音乐教育。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用西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评论我们所遇到的各种音乐,很多人抱着这样的心理,二胡虽然两根弦但依然可以演奏小提琴四根弦的乐曲,唢呐可以吹奏单簧管的乐曲......但实际上,中国乐器最擅长的还是表演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二胡,最优美的部分就是她那如歌、如泣、如诉的音调。可是大赛中,选手们放弃了民族乐器表现中国传统音乐的优长,用二胡来拉快速的半音阶,将其缺点表露无疑。这是一种文化的自卑感、民族自信心不足的体现。
我们应理性的判断、选择,让青少年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一样是人类世界史上精神文化的瑰宝。让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增进青年一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珍视民族音乐文化遗产。
(一)吸收优秀音乐作品加入课程。要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就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作为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在当时演出后,就成为鼓舞人民奋起抗敌的战斗号角。乐曲生动的描绘出黄河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黄河船夫在惊涛骇浪中顽强拼搏、黄河儿女在黄河两岸辛勤劳作的景象,同时也揭露和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中国人民为保卫黄河、保卫国家而英勇奋战的英雄画面。
(二)更新教师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21世纪的音乐课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开放的意识,因此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让学生成为音乐课的主人,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个性的发展,鼓励他们音乐创造,制造一个轻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一些民歌、民族器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乐曲中发现他们所熟悉的旋律,从而引起兴趣,然后配合音乐哼唱主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自然的认识了这些久听不衰、久唱不厌的民族音乐了。
教师应将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或时尚节目作为切入点和课程导入,效果会更好。在欣赏京剧的同时,可先播放王力宏的《盖世英雄》,此歌从头至尾京剧的唱腔和鼓点一直贯穿其中,紧接着结合多媒体画面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青衣、花旦、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什么是老生、小丑。这样即带动了学生深入,引出本课重点,又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效果也会更好。正所谓目前在流行音乐界愈刮愈烈的“中国风”,这就是我们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
(三)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激发学习欲望。
1、借助电教手段辅助教学,播放民族和地区音乐在真实场景中演唱和演奏的形式,还原其真实环境。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更能增进愉悦感。
2、提供民族器乐让同学们试奏,激起学生的情趣,使教育过程充满生机,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消极接受转变为积极接受,消除他们对民族器乐的神秘感和陌生感。
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无论是普及还是专业,社会还是家庭的,都应当而且必须建立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教育中我们也要将民族音乐与的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相辅相成,形成积极向上、高雅健康的音乐氛围。真正的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的自强发展的路。本着这样的理念,推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国家竟争力,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字:民族音乐;弘扬 ;西方音乐;影响;兼容并蓄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近几年被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和重视。将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之本这不仅是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中国民族音乐有她自己独特的美感和气质。古老的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音乐文化积淀和底蕴,在音乐理论、乐律、演奏演唱、音乐著作、乐器制造等各领域都有着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当今世界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给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一)西方音乐以全方位的态势涌入了我国,冲击着我国的民族音乐和音乐教育。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用西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评论我们所遇到的各种音乐,很多人抱着这样的心理,二胡虽然两根弦但依然可以演奏小提琴四根弦的乐曲,唢呐可以吹奏单簧管的乐曲......但实际上,中国乐器最擅长的还是表演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二胡,最优美的部分就是她那如歌、如泣、如诉的音调。可是大赛中,选手们放弃了民族乐器表现中国传统音乐的优长,用二胡来拉快速的半音阶,将其缺点表露无疑。这是一种文化的自卑感、民族自信心不足的体现。
我们应理性的判断、选择,让青少年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一样是人类世界史上精神文化的瑰宝。让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增进青年一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珍视民族音乐文化遗产。
(一)吸收优秀音乐作品加入课程。要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就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作为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在当时演出后,就成为鼓舞人民奋起抗敌的战斗号角。乐曲生动的描绘出黄河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黄河船夫在惊涛骇浪中顽强拼搏、黄河儿女在黄河两岸辛勤劳作的景象,同时也揭露和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中国人民为保卫黄河、保卫国家而英勇奋战的英雄画面。
(二)更新教师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21世纪的音乐课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开放的意识,因此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让学生成为音乐课的主人,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个性的发展,鼓励他们音乐创造,制造一个轻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一些民歌、民族器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乐曲中发现他们所熟悉的旋律,从而引起兴趣,然后配合音乐哼唱主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自然的认识了这些久听不衰、久唱不厌的民族音乐了。
教师应将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或时尚节目作为切入点和课程导入,效果会更好。在欣赏京剧的同时,可先播放王力宏的《盖世英雄》,此歌从头至尾京剧的唱腔和鼓点一直贯穿其中,紧接着结合多媒体画面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青衣、花旦、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什么是老生、小丑。这样即带动了学生深入,引出本课重点,又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效果也会更好。正所谓目前在流行音乐界愈刮愈烈的“中国风”,这就是我们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
(三)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激发学习欲望。
1、借助电教手段辅助教学,播放民族和地区音乐在真实场景中演唱和演奏的形式,还原其真实环境。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更能增进愉悦感。
2、提供民族器乐让同学们试奏,激起学生的情趣,使教育过程充满生机,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消极接受转变为积极接受,消除他们对民族器乐的神秘感和陌生感。
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无论是普及还是专业,社会还是家庭的,都应当而且必须建立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教育中我们也要将民族音乐与的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相辅相成,形成积极向上、高雅健康的音乐氛围。真正的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的自强发展的路。本着这样的理念,推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国家竟争力,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