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 > 关于会计造假方面论文范文(2)

关于会计造假方面论文范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关于会计造假方面论文范文

  会计毕业论文篇1

  浅谈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目前,我国与其他西方国家所得税会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处理方法上,我国的处理方法一直到现在很多企业还是采用的应付税款法,与国际的规定方法并不一样,这就使得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总是不尽人意,而我国所得税会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努力的向着国际化的标准靠拢,到如今,离国际化的标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2007年的前后,新旧会计准则的交替,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而下面就是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所得税会计的概述

  1.所得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西方国家所得税会计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的那些国家里面,因为它们有着自己的经济基础。所以,它们国家所得税会计的发展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但这些国家都有着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向着美国看齐,并且积极的使本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慢慢朝着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这就是这些国家的关于这一方面的共同点。因此,我就主要介绍美国与国际所得税会计的发展。

  在美国,美国会计协会中的会计制度委员会在1944年发布的第23号公告是第一个建议对那些实际发生的应付所得税进行期内和跨期分摊的权威性会计公告。1967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即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前身)发布了第11号意见书,取消了在所得税会计处理当中的“当期计列法”(即应付税款法),并且规定了采用“全面所得税分摊法”。这一号文件要求采用递延所得税法来核算所得税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1986年,委员会发布的《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这份文件中建议采用资产和负债法来对当年和以前年度由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所得税的影响进行核算。1987年12月发布了第96号公告《所得税会计》,1989年3月发布了一个特别报告,即《对实行96号公告所得税会计的指导》。这报告一经发布,委员会就收到了一些评论家的建议,要求委员会改变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标准,减少安排未来暂时性差异转回时间方面的复杂性及考虑有全体的税收计划战略的要求。

  (2)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在此之后,财政部又于1985年3月4日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这一法规的颁布标志着我们国家所得税会计的萌芽。所得税会计的形成时期就是《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所得税会计问题的规范的出现,该法规的出现,对与我们如何进行所得税会计的处理这一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两点,第一点是将所得税当作是费用来处理;第二点是会计的收益与应税的收益它们之间存在的不同我们必须给予认可,在对应税的收益进行确认的时候,我们就要根据税法上面的要求对会计的收益进行调整,对于存在着时间性差异的我们就要进行跨期分配的处理。我国财政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明确的对本国企业所得税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规范,该政策就是1994年出台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在之后的一年里,财政部又颁布了一项准则,这项准则就是《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从会计准则的高度的出发,在所得税会计的问题上进行了规范,该意见稿中所包含的一些比较具体点的方法已经是向着国际准则靠拢了,这就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准则越来越规范以及科学,离国际化更近了一步。

  2.所得税会计的内容

  我国在1994年出台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中对其的几点内容做出了一些改变:(1)规定在损益表中计算纯利润前减去所得税,并且将其当作一项费用来处理;(2)允许公司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可以分别使用前面我们所说的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公司使用的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话,则就有两种方法从中挑一个方法使用,分别就是债务法和递延法;(3)在计算过程中,公司如果使用的是纳税影响法的话,那么就必须对未来所得税所受的时间差异影响进行确认,还要在资产负债表的递延这一科目的借贷方中反映出其数据。

  3.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要对所得税会计进行深入的了解就必须准确的理解它与财务会计所存在的不同。首先,从目的上来看它们之间就存在着差异,财务会计的目的是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现金流量,并且是通过会计账户以及财务报表这些途径,准确的向企业管理层以及投资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数据和信息。而所得税会计的目的则是确保收到税款,按照税收的基本原则去确定应当缴纳的税额。最后,它们之间在会计计量上也存在着差异,其中财务会计使用的最多的还是历史成本的这个计量属性,而税法规定我们企业要使用公允价值这个计量属性,在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中都必须使用这个计量属性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我国企业在持有资产的过程中,这些资产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增值,也可能或发生减值,这种情况我们在会计上就应该确认为损益,但是在税法上却明确的表示,除非是国务院和税务部门规定的一些情况可以按照会计上确认为损益,在这些规定之外我们企业不允许根据这些损益来调整资产的计税基础。

  二、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

  1.我国所得税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新旧会计准则概念的变更

  在2007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旧会计准则,国内多数企业都是在收入费用观的指导下,使用的是应付税款法计算企业所得税,而由于我国在这之后实行的是现在的会计准则,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必须在资产负债观的指导下,所得税会计的处理应该改变为使用资产负债表法。这使得我国的所得税会计计算的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正因为这两种不同的会计准则对其处理方法的根本性改变,导致我国多数企业并不适应该变化,导致所得税会计处理会出错,我们要实现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的准备,就必须要克服财务人员和信息使用者在观念上的顽固性,这也并非易事。   (2)我国所得税会计概念的表述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目标不明确

  与国际准则相比较来说,我国现行准则在概念和方法上还是略显不足,虽然我国现行准则的架构与它相似,但是还是缺少了相应实例来进行辅助说明。从而就导致了我国会计人员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理解变得很困难,并且在日常的实际操作中还容易出错,这也影响着所得税的核算工作。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从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容易理解,就是规范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工作,但是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显得非常的笼统,由于所得税会计中的有些基本问题和其中的具体目标的表述不明确,这就导致了企业在所得税会计的处理上很难进行合理的掌控。所以,我国应当向国际准则学习,合理明确其目标,这样所得税会计的处理工作就会变得明晰。

  2.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和负债的抵消相关处理规定不够准确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才能进行资产与负债的抵消,也只有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递延项目的抵消。但是我们国家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

  (2)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列报的相关规定缺乏严谨性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在列报的方面也仅仅是规定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应该分别的作为非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报,并没有按照美国的FASB颁布的109号公告所要求的那样,将他们进行流动性和非流动的划分。这样就缺乏了相应的严谨性。

  三、所得税会计存在问题的改进

  1.针对所得税会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推动会计概念从旧会计准则向新会计准则转变

  在现行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我们进行所得税快的核算都是要依据收入费用观的原则,我们在选择处理方法上无论是使用哪种方法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都是从会计的角度出发,用会计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从而计算出净利润。而资产负债观认为,公司的收益是期初期末净资产的之间的差额,而公司的净资产是通过“资产-负债=净资产”这个公式来的,在这种观点原则下,收益的确定就不需要我们去思考实现的问题,只要是净资产增加了,我们就应该把这个增加额记为企业的收益。相比而言,第二种观念更加的注重实质性。我们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看就会发现,第二种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人们越来越注重真实公允这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努力实现这两种观点的转变。

  (2)健全企业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法律规范

  我们国家要对企业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法律进行完善,要及时清理那些改革之后不适应的法律,对于有漏洞的法律,我们要尽快的进行完善,漏洞比较大,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善的,也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短时内建立起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内容与程序,减少各项法规的冲突,保证公司的合法权益。

  (3)添加相关细则明确会计处理标准

  合理规范财务会计法规与税务法规的内容,可以在会计法规中添加一些解释性的备注,明确其处理的标准,使会计人员能够清晰的进行会计处理而不与税务法规相冲突或者是出现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弄反,会计人员也应该充分熟悉会计法规与税务法规的区别,弄清楚自己应该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而不是附和税务机关进行会计处理,要依据相关的法规该怎么处理就这么处理。

  2.对改善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对相关概念添加具体的、完善的、解释性的语言

  我国去学习其他西方国家的准则制度,吸收其精华,摒弃糟粕,在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的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那些国家的会计制度在这方面的经验,增加一些具体的表述,就比如有些费用能够在财务报表上确认,但是拿到税法中就不允许对其进行扣除。

  (2)完善资产和负债的抵消相关规定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在资产与负债的抵消方面的规定还有许多的不足,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我们应该向着国际准则的靠拢,在准则里面添加一些关于资产与负债以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抵消的相关限制条件,让我国的会计制度更加的完善。

  (3)进一步改善有关所得税会计列报的相关规定

  我国也应该要在所得税会计准则添加关于将递递延项目进行更为明确的划分,就是要学着像美国一样,还要进行按照流动性的强弱程度的划分,同时,我们还要对相关的资产与预期转回时间的标准进行规定,这样就方便我们对两项递延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具体的分类进行准确的判断,以及进行准确的划分,而不至于出现错误,这样就就是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更加的严谨与科学。

  (4)加强新准则的学习和工作训练

  现行会计准则的颁布,里面的内容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针对于旧的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在内容上面就更加的全面,因此从事会计工作的人也要在思想上有着重大的转变,才能适应现行会计准则。我们会计人员应该加强学习现行会计准则,加深自己对该准则的理解,让自己能够非常的熟悉现行会计准则里面的内容,能够把这些内容在实务中熟练的进行运用;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要加强训练,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够准确的当前会计准则的要求对所得税进行处理。

  会计毕业论文篇2

  试谈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应对途径

  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重要性日渐显现,能够调动不同利益主体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也导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渐激化,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化,影响投资人、债权人等切身利益,导致国家无法客观地了解经济生活的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宏观调控政策,无法顺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客观规律。面对这种情况,急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开展会计监督工作,解决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准确率,更好地指导实践。以此,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加强企业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会计对企业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想要改变自身经营管理现状,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必须加强企业会计监督。主要是因为在现代社会投资环境中,经济建设必须具备鲜明的法制化特点,会计监督必须合法、合理,确保招商引资等顺利进行。而会计监督正好是晴雨表,能够动态监测社会市场运行环境,避免不法分子利用会计监督的漏洞,开展一系列违法活动,确保国家、社会乃至企业发展都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在现代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拥有健全的发展机制,合理化的会计监督制度能够确保现代企业处于良性发展中,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提高会计信息准确率。此外,会计监督能够保护企业所有财产,有效规避存在的风险,构建科学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责任制,确保企业内部分工明确化,避免权、责混淆,确保企业各种经济活动顺利开展。

  二、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

  1.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已有的监督机制,导致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得到不应有的发挥,会计监督流于形式。随着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企业经营方式、经营机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多新情况,更具挑战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无法依靠旧机制彻底解决。以所有权没有彻底分离的国有企业为例,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扮演着双重身份,要代表国家动态监督企业的运营状况,又要代表企业的切身利益,全方位管理各项会计事务,而这导致企业会计很难彻底执行对应的会计监督职能。在分离企业所有权、经营权之后,会计已经完全属于企业,但会弱化会计对企业运营的监督。部分企业并没有围绕新财务制度客观要求,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一片混乱,甚至有些企业没有构建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制度,即使有,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监督职能,内部管理混乱,经常发生虚假行为。还有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让内部的会计人员故意违反会计事项,阻碍他们行使监督职能,扰乱会计秩序。

  2.缺乏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就企业而言,想要确保经济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必须构建科学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到不同部门岗位职能、责任,企业会计人员的财务监督管理职能。企业的内部控制不能单独依靠某部门力量,而是需要各部门的协同作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会计控制系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所在,而会计监督却是会计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性,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来说,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化,没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形式化,并没有认真执行,徇私舞弊现象普遍化,导致会计监督工作规范无法顺利进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

  3.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计信息都是企业会计人员完成、提供,也就是说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和他们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在我国基本国策作用下,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崭新的阶段,企业会计工作职能逐渐接近国际水平。但我国会计监督起步有点晚,极度缺乏高素质专业会计人才。长此以往,我国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务工作在整个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会计人员任用、选拔具体条件低下,没有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误以为会计工作等同于简单的记账,随意将相关人员安排到内部的财务岗位上。而在日常工作中,企业也没有针对社会市场动态变化,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导致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下,不具备专业化的业务能力,监督作用自然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换句句话说,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大致能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综合素质、业务能力远远不足。此外,企业会计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不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素养,经常违规操作,也制约着他们行使财务监督权力。

  三、应对途径

  会计监督是经济监督的关键性内容,以单位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全方位监督经济活动,看其是否真实、合理、合法等,尤其是监督是否合法,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为此,在运营过程中,企业需要改善会计监督环境,有效解决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作用。

  1.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领导者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会计人员,负责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好自身职责。企业要适当提高会计工作人员选拔、任用条件,测试他们各方面技能,满足相关条件者才能被录用,根据他们已有的综合水平安排到适宜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尽快熟悉该工作岗位相关事宜,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企业要定期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而全面地培训,对他们进行在再教育学习,学习财务、会计管理理论知识,相关的经济会计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开设一些进修班等,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从容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培训,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监督职能。当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也要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注重深造学习,提高自身综合技能,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在会计监督体系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至关重要,是会计监督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为此,企业要全方位分析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通过不同途径优化完善控制制度,促使会计人员职责明确化,避免权与责混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减少人员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促使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决策、执行程序更加明确化,动态监督重大财务事项支出情况,企业财产清查组织程度、范围等必须明确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可行的措施加以完善。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合理化的内部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促使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避免形式化。

  3.健全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体系

  想要会计监督得到有效实施,法律法规的有效保障至关重要。就我国而言,尽管根据社会市场动态变化,颁布了新的《会计法》,但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实施细则,使其更具操作性。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配套法律法规、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完善,构建全新的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已有的会计监督机制,促使会计监督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做到有法可依。还要明确政府、社会、企业各职责,避免权与责混淆,促使企业会计监督职能更加清晰化。对于那些违法违纪的企业、负责人,要加大处罚力度、执行力度,促使会计监督呈现出违法必究的特点,也能警醒其它工作人员,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还要结合各方面情况,建立、完善统一化是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客观需求,促进其更好地向前发展。企业要逐步推行科学化的会计委派制,让会计人员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单独行使监督职能,从根源上治理虚假会计信息、违法违纪等问题,可以制定相关的委派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从不同角度入手做出明确规定,比如,激励机制、法律责任,促使企业会计监督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

  4.强化企业社会监督能力

  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强化外部监督管理,要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形式抽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执行情况,督促企业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健全内部会计监督体制,使其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我国税务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等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所赋予的权力,随时动态监督、检查企业会计行为、职能,并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核算,提高相关信息数据的准确率。我国会计行业也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进一步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促使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会计师队伍都具有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构建全新的行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以及外部监督管理控制制度,为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监督职能提供有力的保障。

  5.明确会计责任主体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已有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客观、完整,他们必须为此负责,保证会计机构、会计工作人员能够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履行好自行职责,不随意指使、强令他们违规办理一系列会计事项,充分显现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主体地位,更好地行使自身已有会计监督职能。在此基础上,单位负责人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技能,比如,管理、财务,熟悉必要的经济法规,能够对自己、单位乃至法律负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生存发展道路上,企业必须意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要全方位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加以解决,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构建可行的责任制度,提高企业的社会监督能力,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现代企业制度,确保各项经济活动有序开展,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提高会计数据信息准确率,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以此,不断加大企业会计监督力度,合理控制企业内部运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人、财、物等利用率,优化调整内部人员结构,促使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市场环境,更好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1.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2.会计毕业论文范本

3.会计系毕业论文范文

4.大学生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5.会计毕业论文范例

297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