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会计审计论文 > 电算会计 > 会计电算化舞弊方面的论文(2)

会计电算化舞弊方面的论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会计电算化舞弊方面的论文

  会计电算化舞弊方面的论文篇2

  试谈企业电算化会计工作中的舞弊与对策

  摘要:电算化会计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现代会计的工作效率,伴随着电算化会计的快速发展,会计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矛盾,其中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成为焦点。文章指出了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舞弊,并提出了对舞弊进行防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舞弊;对策

  电算化会计舞弊是指利用业务便利、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破坏、恶意修改、电子偷窃和人工偷窃等故意行为。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提供信息全面,因而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改变了会计工作的面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电算化会计的飞速发展,利用电算化系统的弱点进行的贪污、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一、电算化会计舞弊类型及手法分析

  (一)电算化会计舞弊类型

  第一,以计算机本身和计算机技术为舞弊的工具和手段,即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来骗取钱财、盗窃计算机程序和机密数据,这是计算机舞弊的一种主要类型。例如,利用计算机把公共或他人存款转到作案者自己或同伙的账户上;利用计算机在银行开设假账户,将钱从佥账户转到假账户中,然后再提出使用,将其他人工资计算中产生的四舍五入尾数差额记在自己的工资单上等。

  第二,以计算机系统为舞弊的目标,即破坏和盗窃计算机设备、程序和数据,以达到非法获利、以不正当手段击败竞争对手、发泄私恨等目的。如以人工行窃、非法拷贝软件和数据的形式,转手倒卖计算机设备、程序和机密数据而获取得益;破坏设备、程序和数据,修改程序软件、改装硬件等致使系统瘫痪等。

  (二)电算化会计舞弊常见的手法

  第一,对输入进行操纵。即在数据录入前或处理过程中对数据进行篡改,虚构业务、修改及删除业务数据。会计数据要经过收集、记录、传递、检查、核对、转换等环节进入计算机系统,任何与之有关的人员都有可能篡改数据。

  第二,对输出进行操纵。通过非法修改、销毁输出报表等手段来达到舞弊目的,如通过修改损益表的输出数据以调整利润等。

  第三,篡改应用程序。通过对程序的非法修改以达到舞弊的目的,如通过对维护程序进行修改或暗中加入隐藏程序等。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从原始凭证的录入到会计报表的生成都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特别是数据库产生错误或被修改,计算机以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的业务,以及一旦系统被不法分子嵌入非法的程序,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第四,采用其他方法。如违法操作,即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改变计算机的执行路径,或通过物理拍照、拷贝、复印等方法。

  二、电算化会计下防范舞弊的对策

  (一)建立现代企业信息化系统,规范化管理电算化行为

  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企业要求从采购、销售、库存的管理到会计核算、应收应付账款管理、资金和成本管理、财务分析预测等实现一体化,进而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管理软件作为管理工具,要保障软件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数据方便地进行交换与重组,将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发展成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在电算化会计普及的今天,要通过会计准则规范电算化行为,只有用会计准则指导会计业务,才能规范会计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有:财务会计软件采用的标准、具体业务处理、人员职责等。财政部新颁布的《电算化会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只有用会计准则指导会计业务,才能规范会计行为。

  (二)健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力度

  内部控制系统具有强有力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措施。其中一般控制主要是有关数据处理的政策和制度,它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主要包括软件系统控制,组织与管理控制、操作控制和安全控制。应用控制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应用系统而建立的控制,其主要包括数据输入控制和数据输出控制。在这里具体包括:

  一是完善操作管理制度。其任务在于建立电算化的运行环境,按各自的职责规定录入数据,执行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操作,各类信息的输出,做好系统内有关数据的备份和故障的及时恢复工作。对各种数据的读写修改权限进行严格限制,把各项业务的授权、执行、记录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能授予不同岗位的用户,并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拒绝其他用户访问。

  二是完善岗位责任制度。针对各类人员的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录入员和系统维护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控制手段,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是完善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制度中应该明确系统维护的任务、维护工作承担人员的安排、软件维护的内容、系统维护的操作权限、软件的修改手段等。只有严格监督才能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可靠,从而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严格内部控制,强化监督是数据安全的有效保证,也是会计电算化健康安全发展的迫切要求。审计人员对系统的每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并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弱点及时改进;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舞弊手法的甄别能力,以适应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审计要求。主要包括针对篡改输入的审计、针对利用程序舞弊的审计、针对篡改输出的审计、针对其他舞弊方法的审计。

  (三)规范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机制,注重人员素质提高

  规范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机制是电算化会计运行的保证。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按内容划分为会计数据采集、会计数据处理和会计信息输出。

  第一,数据采集管理规范性。

  数据采集是指将计算机加工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手工准备的过程。为确保系统提供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道德、规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所有凭证不论是手工编制的还是机制的都要有操作人员、财务主管共同签章后才能进入有关账户。其次,录入的会计凭证除手工应有的信息如摘要、会计科目、金额、经手人、审核等外,还应包括科目代码等。为便于计算机的识别处理和提高运行速度,编制代码工作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作。

  编制代码时要注意它的唯一性、有效性和可扩展性,录入科目时是以代码的形式录入,因此代码输错则输出的自然也是错误信息,所以要特别注意。再次,要对凭证分批记录张数及数量金额总数,防止已编凭证的丢失或插入未经授权的凭证或未经授权随意改动有关数据等问题。最后,建立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凭证编制日期、经手人、凭证传送的手续和时间。

  第二,数据处理机制规范性。

  手工操作可随时结账,计算机则是分批进行处理的,而且数据的存储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数据记录具有不可见性,数据修改也不留痕迹,中间处理是不可见的“暗箱操作”。首先,要加强接触控制,杜绝未经授权人员进行越权操作,严格密码权限管理。其次,应设置必要的稽核检查。再次,做好工作日志,以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

  第三,会计信息输出管理规范性。

  输出是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的最终结果,如账簿、报表。为确保计算机输出及时、安全地送到有权使用者手中,可建立输出文件分送清单,设专人负责传送,设置工作日志等。由于电算化会计后会计信息是以各种数据文件形式记录在磁性介质中,这些是肉眼看不见的,很容易被删除或由于误操作等诸多原因导致文件丢失。

  因此,应制定备份制度,对数据文件进行日备份、月备份,并按财政部规定的档案管理办法由专人负责归档,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工作,防止磁性介质损失,保证各种档案的安全与保密,保证档案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与此同时,电算化会计人才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电算化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电算化会计使广大会计人员切实体会到信息技术革命给会计领域带来的重大变革。从事电算化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求除具备会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会计分析、预测、决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必琼.电算化会计相关问题讨论[J].事业会计,2007(4).

  2、张凤,仵斌.浅议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

  3、章卫兵.会计电算化系统架构构建分析[J].则会通讯(综合版),2006(4).

猜你喜欢:

343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