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会计电算化方面毕业论文
会计作为一种核算工具,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本科会计电算化方面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本科会计电算化方面毕业论文篇1
浅析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在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完成普及会计电算化,但是,由于计算机可以大量存储信息并容易调用,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从广度上还大大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所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线索的获取、审计的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开展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必要性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的审计风险不断增大。因而,不论对手工系统还是对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进行风险的重新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使计算机作弊不留痕迹,更具有隐蔽性。因而,在美国有58%的内部审计部门参与了系统检测,而35%则被要求在系统运行前,对新系统签字批准,19%有权参与修改程序的审批,64%检查了程序编码,73%参与了系统研制阶段的审核,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防止使用计算机作弊,但是,全世界每年通过计算机被盗走的资金高到数百亿美元。这无疑给审计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和风险,正如国际会计联合会会长曾指出的;“会计师将不得不对实际上通过计算机报告的财务信息承担责任。”
在电算化系统下,数据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不少软件都有取消审计、反计账、反结账的功能,可以对会计记录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特别是当有关人员故意篡改程序时,在电算化系统下就更不易被察觉,而程序一旦被篡改,就会导致连锁性、重复性错误。内存资料可以毫不留痕迹地被消除篡改,若没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其对于会计报表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从总体上看,在电算化系统下,固有风险更大一些,多数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把它设定为100%。
电算化系统下,数据处理的环节减少,并且数据处理过程都是不可见的,手工系统下一些原有的控制便不复存在。一般来说电算化系统下的控制风险和手工系统下的相比更高一些。因而对电算化系统应采取更广泛的符合性测试。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有上升的趋势,若要把审计风险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就必须把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相应扩大实质性测试的内容及范围。
三、改造会计方法
会计电算化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是按传统的会计方法来处理会计事务,会计软件除了作些小的改造,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例如:
(一)会计科目级别的命名
传统会计教科书把统驭性质的科目称为总账科目,总账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或子目,子目下属科目称为明细科目。如果明细科目下属还有科目,怎么命名呢?会计电算化根据实践,把总账科目称为一级科目,一级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依次类推。这样,科目的上下级关系明确,表达也很方便,使用也很灵活。
(二)会计科目代码的统一
1.一级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根据目前出台的16种行业会计制度分析,只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制度一级科目用了4位数。但只要舍去它们第一位,并对某些科目的编码稍作调整,那么16种行业的会计科目便可统一为3位数了。
2.一级科目代码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比如,施工企业中511的科目名称为“其他业务支出”,而旅游企业511的科目名称为管理费用,还不统一,有待改进。
会计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与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将为上级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数据采集与共享带来极大方便。
(三)记账凭证种类的统一
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记账凭证的种类有三大类九种。传统的记账凭证分类有其原因,一是查找方便,二是工作习惯。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查找凭证的方法增加了许多,如可以按凭证号查、按会计科目查、按摘要中的文字查、按金额查等。因此,传统记账凭证的分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用一种统一的记账凭证(即不分业务种类),不但仍能做到查找方便、迅速,而且省去了操作上的麻烦,提高了计算机处理的速度。
(四)账簿形式的改造
1.账簿载体的改造。传统账簿载体是纸张,会计电算化之后,除了传统的账簿必须打印之外,还有磁性介质(硬盘、软盘、光盘)作账簿,但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当时是财政部门考虑到相当一部分人不习惯使用电子账簿,因此采用高成本的措施——打印所有账簿。现在20年过去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迫使一部分人改掉旧习惯,确立电子账簿在会计电算化中的主导地位。
2.账簿格式的改造。传统账簿格式有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再加上外币格式等。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只习惯用传统的账簿格式来查账。其实电脑可以对任何数据进行分类、组合,远远超过现行账簿的格式。比如,有一客户的往来涉及四个账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用现行账簿格式,只能逐一打开这四本账。用电脑账簿,只要把这一客户名找到,然后将与该客户名的有关账目进行组合,就能分析到底是我欠人,还是人欠我。
因此,只要会计人员从传统的账簿格式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灵活地使用会计软件,而会计软件再融入“会计业务重组”思想,那么传统的账簿格式将被无格式但能进行任意分类、组合、汇总的形式替代。
(五)取消中间过程表式的输出
所谓中间过程,指“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总账科目试算平衡表”等在手工操作中的一些方法、格式。
其实,编制这些中间过程表式无非是为了登总账方便与做报表方便;分析电算化中登账与做报表的思路,完全可以依照对凭证的分类登记总账,再形成报表,根本不必考虑平衡与否的问题,因为在凭证输入时,借贷不平的凭证是无法存盘的。取消中间过程的输出,不仅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会计软件更简洁明了。
(六)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强调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即四相符。会计电算化之后,前三者相符已不用担心。但是由于电脑中的数据很容易被修改、被窃取,而且不留痕迹,因此,预防电脑犯罪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既是预防电脑犯罪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差错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当建立“职权控制”、“运行控制”、“修改控制”、“保密控制”、“硬件控制”等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对传统的会计工作组织制度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
本科会计电算化方面毕业论文篇2
论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现代企业来说,会计核算全面实行电算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给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了深化的变化和影响,企业普遍应用会计电算化来处理账务大大提高了核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改变了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等,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不再满足当前情况下的审计要求。因此为适应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新特点,进一步做好审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积极作用,本文就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审计工作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对会计电算化新形势下的企业审计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融合了电子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会计科学的实用技术,它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会计信息实施管理的人工和电子计算机结合的控制系统,这个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服务于会计业务一体化的全新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包括:数据处理一体化,相对于传统手工工作,会计电算化实现了数据处理的一体化,大大降低了记账、对账、汇总编制会计报表等出错的可能性;查询高速化,手工方式下会计工作人员要查询或汇总数据信息时往往较为耗时,而会计电算化大大缩短了对数据的查阅、归类等的操作时间;内部控制程序化,过去企业大多采用职能分割、人员分工的方式形成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对会计信息的正确、安全性的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具有集中性和连贯性,使原本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失去作用,因此需要形成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将内部控制方法嵌入程序中;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多面化,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企业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应具备财会专业业务知识,还应熟悉计算机的工作环境,如此方可胜任现代化的会计工作,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下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全面的会计、计算机、审计等方面知识。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内涵是保护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安全,进行综合审查与评价,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查错纠弊,提高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都是以纸张形式进行存储,会计人员大多都可以从相应的纸质资料中获得所需的审计线索,获取所需的会计信息。而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企业的审计线索可以分为可见线索和不可见线索两类,审计线索也变得更加难以把握,一方面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纸质资料的可见审计线索,另一方面是将相关会计信息变成存储的数据信息,如由计算按预算程序自动生成的会计报表等不可见审计线索,这两种审计线索相互交叉,比较难以把握。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者与操作者并不知道审计人员的需求,实际中相关的程序设计或会计处理工作可能无法满足审计人员的要求,加大审计难度。从另一方面来看,审计工作往往是依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的,其目的是查漏补缺、查错防弊、获取证据等,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的查账方式已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在传统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审计工作主要是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报表、总账、明细账等纸质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并归咎相关责任,由于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人员签字确认,其责任也较为容易确定,结果也比较直观。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虽然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效率,但同时也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即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内容不仅包括原始数据、打印出的会计数据,同时也要对存储在计算机上的信息数据和计算机系统程序进行审计。这是因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处理质量,如果系统出错或被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错误的方法处理相关会计事项,可能造成舞弊行为,这就决定了审计的内容需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和控制功能的审查,以保证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
首先,内部控制的措施和方式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在手工会计系统下的内控措施已没有必要存在了,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诸如科目汇总表的制作、试算平衡、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等工作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获得,且一般不会出现差错;二是一些手工内部控制措施转移到计算机内部,各类会计处理平衡的检查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如借贷平衡、余额平衡等。其次,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了转移,相对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处理,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重点已由原来的财务部门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控制内容记账程序控制、会计凭证管理控制、会计人员责任控制、账实核对控制等转变为对原始数据输入、会计信息输出、人机交互处理以及系统安全的控制。
4、审计技术发生改变
传统手工会计处理条件下,审计大多是以人工的方式,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等方法,通过对原始凭证到报表的顺查或逆查来完成。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传统的手工审计技术已无法适应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需求,目前主要的审计技术主要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各种会计软件进行审计,包括绕过计算机审计、穿过计算机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等技术。
5、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审计风险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其也为独立审计工作带来了审计风险。包括,系统控制风险,即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有缺陷造成的风险;软件系统风险,指计算机审计软件本身缺陷造成的风险,如审计软件跟不上会计软件的升级进步,导致数据提取、操作困难,降低审计效率;人员操作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相关操作人员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的风险,如系统操作人员不充分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处理程序、原理等而造成的操作失误,遗漏审计证据,出现审计风险;计算机舞弊风险,即相关人员利用计算机数据、程序等掩盖真相而进行的舞弊行为,又称“计算机犯罪”,如利用计算机贪污资金、窃取商业情报等。
三、加强 会计电算化下 审计的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标准与准则
目前我国对会计电算化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仍相对滞后,对会计电算化的独立审计起不到保障作用,如无纸化电子信息是否作为审计和税务检查的有效证据以使会计信息审计有法可依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借助法律的力量塑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电算化审计 环境。同时,会计电算化使纸质审计转变为信息化数据,一方面减少了可见的审计线索,另一方面加速了审计证据的消逝,过去手工审计的标准和准则已不再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审计的风险和难度,因此应借鉴国外先进 经验,顺应会计电算化的 发展趋势,完善与电算化审计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制定对会计核算系统进行科学衡量的标准等,以使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 工作有章可循。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建立在完善电算化相关硬件和软件 管理制度、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和人机操作管理制度等基础上,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实现对企业职能分离的控制,并建立相应的职责分工,规范会计数据处理程序,如会计数据应遵循经过输入审核、记账和结账的流程,并通过打印输出留下凭证、账簿、报表等的审计线索。同时,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还应做到:加强风险意识,各级领导和财会部门人员都应树立电算化风险意识,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既可以减少 计算机犯罪,又能减少系统差错的产生;加强机构与人员的管理控制,机构调整应体现职权分离,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分离开来,以补救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加强控制操作,制定完整的操作规程来规范审计人员的操作控制,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提高计算机舞弊的审计力度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推广,审查计算机舞弊行为成为企业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基本思路是:首先评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根据企业自身电算化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计算机舞弊的手段和特征确定可能存在的舞弊手段,并寻找突破口。其次,进行深入的技术性审查,获取审计证据。最后进行审计 报告和建议。针对计算机的舞弊行为,企业可以采用的审计方法包括:利用审计抽样技术核对审查系统输入数据的真实性;测试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审查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分析输出的报告,检查是否有异常现象。而针对软件或程序方面的审计,主要方法有:检查程序源编码、程序比较法、测试数据法以及计算机辅助追踪等。
4、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加强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审计工作更依赖于对计算机系统的了解和运用,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业务处理的准确性、系统运行效率等都决定了企业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企业审计人员一方面依靠原来的手工审计对原始单据、简单业务和非程序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工具对信息化数据、复杂处理流程以及程序化控制措施等进行审查。从这方面来看,审计人员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审计、财会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充分了解审计系统的硬件、软件和处理程序,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审计人员的审计知识、财会知识、计算机知识,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培训工作。
总结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改变了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等,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我国企业应正视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以确保企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