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会计审计论文 > 电算会计 > 电大会计电算化本科专业毕业论文

电大会计电算化本科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电大会计电算化本科专业毕业论文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事业发展的重要产物与动力,提升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能力,对于提升企业会计功能、优化企业综合管理非常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大会计电算化本科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大会计电算化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篇一

  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

  摘要:电算化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大大的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对企业的发展及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文章就如何做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失真使得企业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与企业的发展不利。基于休息技术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更加难以控制,如何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成为各企业的重点观察的内容之一。

  一、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现状及问题

  1.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作假现象严重。会计电算化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一方面,它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更加不足。一般来说,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会计信息失真多半是由于上级领导或者其他领导的授意。这说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部分企业领导人的私利。企业领导人在企业内部有较大的权利,使得会计工作人员无法拒绝其要求,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信息进行造假来谋取其中的经济利益。由于企业领导人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内部控制无法对领导人有过多的限制,给企业领导人可趁之机,这将是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最大难题之一。

  2.会计电算化系统使得对数据的控制降低。会计电算化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工作人员通过将财务信息数据化、网络化,所有数据的收集、审核、编码等都将工作人员进行,数据的加工、报表制作等也皆是由网络自动化完成,这种数据处理方式使得企业人员对于数据的控制、组织能力降低。此外,数据化会计信息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数据加工,按照已经设定的程序进行再处理,但是也使得企业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的核对、审核等无从下手,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把握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计算机的数据可以进行删除和彻底删除,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可以不留下任何痕迹的对会计信息进行修改或者伪造,而企业其他人员无从察觉,相比传统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督作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明显更加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技术安全难以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这种特性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首先,计算机网络对硬件和软件要求较高,硬件和软件必须要互相匹配,否则容易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影响,计算机硬件的保养还需要加强对工作环境的控制,湿气和温度必须要适宜,同时,严禁火源的接触;其次,会计电算化系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的更新、安全维护等有非常高的要求,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对会计数据信息的加工等造成影响,使数据产生偏差;最后,企业对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重视不足。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计算机病毒、恶意插件、电源、软硬件存在问题等都会对会计数据造成重大影响,甚至有可能使计算机上所有的会计数据消失或者乱码,对企业而言将会是重大的损失,而目前计算机面临的各种安全性问题也使得这些问题逐渐成为可能。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

  1.建立严格的计算机数据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需要依靠建立严格的计算机数据控制制度来与预防和保障。首先,在对会计信息进行电脑输入之前,必须将不同科目的会计设计成不同的科目代码,所有的科目代码的设置都需要设置验证程序,保证会计人员输入的是正确的科目代码,在会计来源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制定严格的会计操作程序,会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进行输入、加工等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及时制止;最后,在所有的会计操作程序中,每一次操作的时间、操作内容、操作人员等都必须记录在案,方便将来发现会计问题时能够责任到人,有效防止会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造假[6]。对于已经审核完毕的会计信息要进行加密设置或者不可编辑设置,避免数据被再次使用,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建立有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监督机制。计算机网络操作中信息加工都具有一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国家应该建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监督管理部门。电算化监管部门必须独立于其他部门,国家应该明确规定该部门需要负担的责任,安排高素质的会计审计人员,对各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随时掌握企业会计信息更变的情况,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切实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监督机制还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会计信息监督部门,监督部门负责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的监督,核对会计信息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核对完成后将会计信息交由审计部门及财务总监处。审计部门及财务部门必须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数据信息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做出决断,并对各会计人员进行综合评分,最后将会计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出去。

  3.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力度。由于部分企业领导人会利用私权要求会计人员制作假账,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国家政府可以将企业会计部门独立于企业,使会计人员脱离与企业领导人的从属关系,免受威胁。通过参考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国家可以为企业安排独立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薪资由企业上交于国家,国家代发会计人员的工资,相当于会计人员独立于企业之外,不受企业领导人的直接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首先,加强对企业计算机机房环境的控制,保证机房的湿度和温度等,避免水源和火源的接触。对计算机硬件设施要加强管理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质量。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风险防范,尤其在更新软件时,注意软件与硬件的匹配度,更加保证软件更新后计算机数据、格式等不会受影响。计算机系统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保障制度,建立授权访问系统,对会计信息访问行为进行实时监控,防止不法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更改等;其次,加强对计算机病毒、黑客等的安全防范,加强安全系统防御设置,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8]。强化计算机数据安全管理意识,对计算机上的会计信息进行备份处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最后,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黑客等的监管,加大打击力度,用法律手段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的问题有: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作假现象严重、会计电算化系统使得对数据的控制降低以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技术安全难以保障,必须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即要做到建立严格的计算机数据控制制度、和有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监督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力度,并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参考文献:

  [1]谢日芳.浅析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J].企业导报,2013,05:141-142.

  [2]何明杰.电算化环境中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3,23:136-137.

  [3]张瑜东.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风险防范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2:56-58+139.

  [4]赵志红.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4,01:29-32.

  [5]刘海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5:185.

  [6]黄逸聪,周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J].品牌(下半月),2015,01:81+83.

  [7]庞莉.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风险分析——以波司登集团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5,05:22-24.

  [8]焦新春.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0:157-158.

  电大会计电算化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篇二

  会计电算化应用问题分析

  [提要]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应用会计电算化在实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最后展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未来。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内部控制

  一、会计电算化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使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分析如下: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对内部控制的挑战。使用会计电算化之后,内部控制的目的没变,某些手工内部控制行之有效的组织措施和规章制度在沿用。但是,会计业务统一由计算机完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差错的可能性,但这种集中处理数据的方式不但使数据处理的手段、数据存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带来许多风险,使内部控制制度失效。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

  1、不适当的系统设计。我国目前许多电算化系统是由用户单位财会人员与协作单位计算机技术人员合作开发的,双方的交流存在问题。一方面是计算机人员对财会业务不熟悉,可能在没有全部弄懂用户要求前就开始设计;另一方面用户可能缺乏必要的电脑知识,因而难以清楚表达其需求。这样,设计出的系统,就很难真正符合用户要求。在试运行后,才发现系统不适用。

  2、错误的连续性、数据和存储介质的局限性。手工会计作业由于从凭证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均由不同人员计算登录,并定期核对,所以几个人同时出错的可能性较小。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所有数据由于都源于凭证,只要一次输入原始数据,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多项处理,故一旦出错,将引发登日记账、明细账及总账直至报表输出等一系列错误。与手工存储数据主要是纸质材料不同,电算系统中数据文件的存储介质大多是磁性材料,如磁盘、磁带等。存储在上面的数据文件只有经过相应的设备方可阅读,其直观性较差,并且修改、擦除和拷贝,均不会留下痕迹;此外,磁性介质在受热、受潮、弯曲或强电磁场等的影响下都会损坏。由此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丢失,这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又一风险。

  3、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使用电算化后,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数据的共享程度更高。如果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电脑指令游览所有文件,某些数据可能被不法分子很方便的拷贝,甚至非法篡改或损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除了数据高度集中会带来以上风险外,电算化的另一威胁来自责任的高度集中;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原始数据提交给电脑后,全部责任将集中于电脑系统处理,再没有经手人负责。因此,一旦处理过程中出现纰漏,将无法追查责任人员。

  4、会计电算化舞弊。会计电算化舞弊主要表现在未经授权的软件调用或修改,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篡改输入是最常用的手法,该方法通过在经济数据录入前或加入期间对数据做手脚来达到个人目的;篡改文件是指通过维护程序来修改或直接通过终端来修改文件中的数据;篡改程序是指通过对程序做非法改动,以达到不法的目的;违法操作是指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或不经允许上机操作;篡改输出是通过非法修改、销毁输出报表、将输出报表送给公司竞争对手、利用终端窃取输出的机密信息等手段来达到作案的目的。系统的操作与维护是严格按文档说明进行,而数据的处理是按设计好的程序运行。如果系统缺乏有效的控制,未经授权的人可能非法调用系统,甚至篡改程序,以达到他们犯罪的目的。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给审计带来的风险。会计电算化应用技术和范围的不断扩展,给独立审计工作带来了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而给审计带来的风险有以下几方面:

  1、电算化系统控制风险。在手工记账条件下,对内部财务的控制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监督和控制实现的,而采用会计电算化后,这种监督和控制主要表现为人和机器的互相控制,但以对机器的控制为主。由于审计对象和内容的改变,审计人员的审计难度大大增加,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计算机系统知识,一旦测试不出会计软件内部控制的缺陷将会给后面的审计工作造成很大的误导,使审计效果大打折扣,审计结果的偏差性也大大提高,从而也增加了些审计风险。

  2、系统程序风险和人员操作风险。随着新的编程工具的出现以及会计软件的进一步成熟和深化,一些会计软件在不断升级,而会计软件不能跟上形势。因此,审计软件采取的相应升级措施相对滞后,有可能对历史数据的提取出现差错,使审计过程中的实质性测试只能依靠历史文档记录,不但降低了审计效率,也增大了审计风险。另外,审计软件的不完善导致数据存储故障,使审计数据出现异常错误成为可能。还有由于审计人员对开发工具的了解少和技术人员对审计的不热悉,也会造成审计软件升级节奏跟不上电算化的更新节奏。从而会使开发的审计软件功能具有局限性,带来审计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自身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管理方法等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目前没有一套相应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管理,来保证硬件、软件的安全运行。单位各级领导和会计人员没有把电算化管理制度完善并落实到会计电算化工作上,也没有使电算化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没有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管理制度,没有健全的软、硬件系统管理制度以及会计电算化工作下的档案管理制度。

  二、解决措施与对策

  (一)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建议。反映和控制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可是由于某些原因,现代会计的反映职能发挥得比较好,一般处于“讲的不多,做的更少”的状态。以网络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1、内部控制应具有集成性。首先,用户单位财会人员与协作单位计算机技术人员合作开发的,双方的交流一定要充分,确保软件开发没有问题。其次,会计信息化后,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相联结,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趋势。与之相对应,内部控制也要求采用集成化的思路,例如以前管理软件都是针对部门级的应用而设计的,系统与系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流通不畅。流程控制型企业管理软件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强调财务系统、制造系统、购销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的整体应用,这些系统之间采用整合式设计,数据共享,从而实现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统一。此时的内部控制设计也要有集成性的特点,例如软件控制、硬件和数据控制、岗位控制、档案管理控制、输入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等需要相互结合。

  2、内部控制应将安全性放在优先地位。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信息系统的网络化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首先,互联网所依托的体系是开放式的,要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其次,网络经济的最新发展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涉及到许多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等,也是很容易受到不法攻击的地方,要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实行多级备份;再次,会计信息化必将使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实现一体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企业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管理监控,一旦网络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最后,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加强数据的保密和保护。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对策。随着电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应用电算化进行业务管理和财务处理。要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保证审计的质量,审计人员要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1、正确评审被审计单位的电算化系统

  (1)对电算化系统的风险进行分析。审计人员要确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对相关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如是否需要聘请IT审计专家参加审计,IT系统对被审计单位以及每一会计领域风险评估的影响;是否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以支持审计,访问和分析业务数据使用何种工具最合适;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赖程度等。审计人员应当将这些内容在编制审计计划中予以考虑。

  (2)对电算化系统进行评审。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背景信息的评审,目的是为了弄清和收集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情况。背景信息评审主要有:被审计单位电算化业务的规模;IT硬件和联网的技术复杂性;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取得的方式;有关电算化系统的历史;计算机系统及其处理事务的敏感领域;系统开发、系统管理情况等。其次,对电算化控制环境的评审,目的是为了确定电算化系统总体控制环境中控制强弱的风险。控制环境评审主要有:对计算机部门、系统软件和IT硬件中的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物理访问和逻辑访问的控制以及操作控制;变更管理程序;外部IT服务提供商的使用;用户自行开发和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控制。最后,对电算化系统应用程序的评审,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存在于财务应用程序中的控制措施、内部控制以及审计风险。确定每个应用程序的审计风险水平,决定对应的审计方法。对应用程序的评审主要有:应用程序的可审计性、文档管理情况、应用程序的安全状况、输入控制、数据传输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常规数据控制等。

  2、制定合理的电算化会计审计程序

  (1)内部控制的初步审查和结果评价。首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一方面查阅上一期的审计底稿资料;另一方面查阅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资料并总结出被审计系统的特点。其次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可选择安排有计算机审计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负责人,组成审计小组。审计小组根据被审计企业的特点准备审计软件。

  (2)符合性测试阶段、用户补偿控制的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阶段的目标是寻找证据确定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在发挥作用,以及实际存在的控制制度是否可信赖。在这一步骤审计人员基本上是用电算化辅助收集证据和验证审计计划中已提出的各项控制制度是否可依赖。符合性测试的方法有:模拟数据测试法、用计算机审计软件重新处理法、随机抽样测试法。实质性测试阶段的目标是取得充分的证据,使审计人员作出最后的判断:计算机系统在各重大方面是否偏离公允性或存在哪些弱点。审计人员指出在审计报告中系统是否在各重大方面存在不公允。所关注的问题包括:现有控制系统是否存在着某些弱点,系统已造成哪些损失或将带来什么损失,现有计算机系统是否高效率和高效益等。

  (3)全面评价和编制审计报告。全面评价的目的是将审计小组的各成员所收集的审计证据和初步评价结果进行综合,筛选出重要的证据和主要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和证据作为重点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范围包括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效率性和效益性。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审计委托人的要求编制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三)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1、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高效实施的前提。内容主要包括:(1)人员管理制度和操作管理制度。主要是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明确各职能组及各成员的职责、任务。有操作权限的会计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2)数据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制度。主要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系统维护任务,系统软件硬件的维护、系统维护权限的规定、机房管理制度和软件修改的手续。

  2、在会计电算化实施中,使得经济犯罪更隐蔽、审计难度和风险更大。因此,过去手工的审计标准和准则中部分内容已不适应,但是目前我国新的程序标准和准则还没有完善,显然当务之急应尽快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使得计算机审计业务能够得到规范的开展,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在制定标准和准则时要以我国国情为基本出发点大力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的电算化审计准则应逐步向国际审计准则靠拢。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呈现出滞后性,对会计电算化审计缺乏操作性。在法律上能否接受计算机的电子信息即无纸化信息作为有效的证据,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无纸化的电子信息能否作为审计和税务检查的有效证据,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电子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明确的界定,使电算化审计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要不断完善原有的技术规范,统一网络技术管理规范。还要对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行为进行约束,对违规操作者进行处罚,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加大审计力度。

  三、会计电算化未来趋势展望

  网络财务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最终目标。由于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的运营管理工作,向管理要效益,特别是要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我们国家的软件开发厂商提出了网络财务的研发战略,使得企业可以进一步顺应时代需求。毫无疑问,网络财务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最终目标。网络财务以因特网技术为基础,以财务管理工作为中心,业务和财务管理工作综合化,支持网上贸易,可以完成各类远程操作,以及财务在线管理工作,并且可以处置电子单据以及开展电子货币的结算工作,它是一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方式,是网上贸易的关键构成部分。会计电算化向管理综合化方面发展。会计电算化仅仅为企业电算化管理工作的一个构成部分,要求有关部门电算化的帮助,网络、信息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为向管理综合化方面发展提供了技术方面的可能性。从发展方向而言,会计电算化将逐渐转化为财务、统计、管理等综合信息数据库,综合运用会计信息数据的趋势发展。企业会计和整个行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相辅相成。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是行业主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前提,相反,行业主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将推动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的进步。我们国家已由宏观调控转为政企分离,行业主管单位和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长期的努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进步显著。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琦,刘超宇.浅议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经济师,2015.5.

  [2]王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

  [3]刘晓峰.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中外企业家,2015.10.

  电大会计电算化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篇三

  电气工程项目中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摘要:电气工程项目的繁琐让会计工作变得复杂起来,从电气设备的采购到施工的人力成本等核算都需要会计人员完成。这样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对于处理大量复杂的电气工程项目会计数据有很大帮助。本文在电气工程项目会计电算化应用中总结了发现的问题,并提供了合理的改进方法,预测了未来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电气工程;运用研究

  会计电算化就是一种完成会计核算操作任务的手段,依靠一个用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同时对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利用的过程。电气工程的项目需要运用会计电算化的手段,合理的对电气工程项目进行核算。与国际比较,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正处于实施阶段向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发展,并进一步朝管理型网络化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在电气工程项目中实际应用现状

  目前会计电算化在电气工程项目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根据电算化核算的一般程序进行:会计科目设置到基础档案设置再到期初余额录入。会计科目设置需要认识到各个科目的属性,也就是按照个人及部门的实际花费在项目上做来往帐,可以将项目和分公司进行有效的分开。根据冶金工业新建、扩建及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工程量清单数额,可以将电器、仪表灯材料的工程清单进行编制和计算。

  二、会计电算化在电气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管理水平低,管理规范跟不上系统发展,在传统的手工核算模式下,电气工程项目公司需要委派会计核算施工成本,需要将项目核算账目清楚,管理水平的低下会严重制约企业管理的发展;其次是电气会计软件存在局限性,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这样会使得项目核算资金、债权债务不清、账套数量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应注意国家计价规范在电气钢工程及电气管道工程的特殊标准[2]。

  三、改进会计电算化在电气工程项目的运用措施

  (一)加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

  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需要从全局出发,对大局有责任意识,应该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管理原则设置岗位,防止岗位之间存在交叉或者核算和重点项目审核人一致的现象。管理者需要对电气管道、仪表管道及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综合的考虑,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组织完善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做好对管理者的使用。

  (二)加强对电气工程项目成本费用核算

  首先是计算直接成本,包括电气设备如开关、断路器、电线等成本核算,按项目分类进行合理的项目核算;对于间接费用的核算,需要将长期挂账的费用分摊到项目中去,要找到正确的成本费用核算的方法。

  (三)把握好电气工程项目核算的目标和原则

  做好电气工程项目核算,主要是明确电气工程的项目目标,将目标具体化,保证工程质量和节约开支,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加强对于项目会计核算工作的把握,做好对于项目成本的归集和分摊工作,提供及时、完整和公允的会计信息。优化电气工程项目会计核算的方案,对于核算账目设置、项目直接成本归集和项目间接费用要严格把握,新的会计成本方案需要严格落实电气工程项目核算原则。

  (四)建立新账套对电气工程项目进行会计核算

  利用原来的账套,增加项目核算的辅助功能,提升会计核算的记账功能,在原有账套的基础上增加核算辅助功能,在原始资料中添加会计工程项目,在系统的初始材料中添加来往核算内容,灵活的生成业务内容。变压器安装、配电装置安装、母线安装、控制设备及低压电器安装、电缆安装、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电机监察接线及调试安装等,都需要综合考虑计算因素,合理科学的汇总[4]。

  (五)确保联合管理手段的实施顺利

  电气工程项目中应该遵照执行会计核算制度和管理者的理念,需要加入会计电算化服务公司和各个部门的配合,主要是对于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职能划分和人员培训进行合理的安排,人员培训是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和电算化实际的操作能力,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和聘请专家和学者定期的开展讲座,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实践培训,对于专业知识要把控好,确保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可以灵活的在电气工程项目中使用,为电气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服务。

  四、会计电算化在电气工程项目中的发展趋势

  首先,要将会计电算化普及化推广,同时实现会计电算化从贵族到大众的转变,实现会计向信息化发展的功能。另外,在电气工程中会计电算化大多采用采用ERP软件,实现物流、资金的一体化管理,这是一个技术的基础,将原有的单一模块加以集成,会计核算、应收应付帐款及企业固定和流动资产都可以统一化管理,完成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进程[5]。其次,会计电算化向网络化发展,需要加快推广普及会计电算化在电气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实现网络财务的自由,集成移动办公、动态查询和远程监控技术,企业要注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善经营管理,完成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为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成为电算化的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最后,会计电算化在电气工程项目中强调个性化发展,其先进的思想和管理模式,往往需要不断的践行,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二次开发的平台来满足本企业的未来发展。

  五、结语

  综上,通过对电气工程中会计电算化的分析,描述出目前应用的现状,对于账户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在电气工程中的改进策略,会计电算化也将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逄慧.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运用状况分析及对策探究[J].经贸实践,2015(09):66-69.

  [2]王林田.论网络会计在企业应用的实现方案[J].经贸实践,2015(09):83.

  [3]丁娜.浅谈会计信息化风险与防范[J].经贸实践,2015(09):13.

  [4]厉程予.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商,2015(30):55-57.

有关电大会计电算化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推荐:

1.电大本科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2.电大会计本科专业毕业论文

3.电大本科电算化会计毕业论文

4.电大会计电算化本科毕业论文

5.有关电大会计电算化本科论文

6.有关大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155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