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结构的变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摘要: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滞后,大量核算方法的机械式讲授以及教学目标不重视实训环节等问题,在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更多的当下,进行实践教学下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刻不容缓。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在任务驱动下完成项目教学,将理论讲授与分项实训、综合实训相结合,能够培养出具有本专业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教学
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属于基础专业课程,对该课程的掌握关系到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等课程的学习情况,同时该课程也属于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掌握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管理是日后走上成本会计工作岗位的必备技能。然而,实践证明,成本会计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1传统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滞后
传统成本会计的教学,无论教学组织是板书还是多媒体,讲授的基本都是教材的知识点并加入例题进行练习与巩固,而且课程内容滞后于企业的具体成本会计工作过程,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对该领域的前沿问题由于受课时限制只能简单讲授,一些成本管理的新方法新思想学生理解不够,以致于学生毕业后很难胜任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工作任务。同时,学生缺乏对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的认知,对工厂、车间、生产工艺过程及生产组织方式的认识只能通过老师的讲授来想象,大脑中形成的抽象概念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想深入学习。
1.2大量核算方法的机械式讲授导致学生机械式学习
该课程的特点是核算方法较多、计算公式繁多,学生理解不到位往往容易产生混淆。从平时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对单一章节的掌握并不难,如各项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生产损失的核算及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划分等,但是很难对这些方法系统地认识并理解其核算意义,造成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不熟悉成本核算的流程,不理解哪些是输入数据、哪些是输出数据以及各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1]。究其原因,是对单一知识点的掌握存在照例题套数字的现象,没有理解公式真正的意义,学习过于机械化,面对一整套成本核算资料时无从下手,困难重重。显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核算方法的机械式讲授,没有进行换位思考,对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重视不够。
1.3教学目标不重视实训环节
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取决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而言,以往的教学偏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因而课程目标主要为理论知识的掌握。然而实践应用型教学是现代普通高校改革的重点之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多,从这个角度而言,在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时,除了有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目标,还应有实践操作技能教学目标。同时,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为此,还应确立职业道德目标,在课程设计时,对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教学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训环节保证其实现。因此,如何使该课程的教法、学法以及做法融为一体,如何让学生真正学懂成本会计,会做成本核算与管理等是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改进的首要任务。笔者结合以上传统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下完成项目教学,将理论讲授与分项实训、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实践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由教师确立一个或几个以实践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项目,并以之为导向,将所要学习的多、散、碎的新知识隐含在这些项目之中,学生通过认真分析、讨论工作过程的项目,明确该项目涉及的知识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项目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传授的一种教学方法[2]。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应用到成本会计教学中,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工作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设计几个教学项目进行教学;其次,项目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式,要使得这种探究式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具体详细的安排与组织,否则既达不到教学效果,反而使教学过程出现混乱。
2.1重组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为以下六个部分:成本会计基本理论、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和方法、生产费用在各对象之间的分配与归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及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为了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教学,满足该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实现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共同的教学目标,在成本会计教学项目的设计上应该注意项目设计的全面性、逻辑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即项目覆盖全部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过程,项目与项目之间递进连贯且能反映该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为此,设计如下教学项目(见图1所示)。这种教学模式的设计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设置为五个教学项目,项目一:成本会计基本理论;项目二: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项目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的分配;项目四: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项目五: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此教学项目的设计完全按照成本会计的工作过程,在任务驱动下完成项目教学,学生明确任务要求以后,分析任务,解决任务,最后对完成情况作出评价总结。这种教学方法的改进,由以教师为主体变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变实践项目为中心,以学习专业知识为目标变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从而使得灌输式教学变成探究式教学。
2.2教学项目的组织实施
为了完成任务驱动下的项目教学,更好地实施这种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2.1建立学生学习兴趣小组项目教学下学生要根据任务要求,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扮演成一名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人员,履行该岗位的工作职责,那么整个工作任务就需要同学们分工合作完成。比如,可按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进行混编,以便进行优势互补,相互学习,每个岗位可指定2名学生来完成,相互监督,执行力度更强,同时在不同岗位间适时轮换,以便学生全面掌握项目过程。这种学习方案的设计,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培养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缺一不可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也改善了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2.2将理论教学与分项实训相结合首先,应依据各项目教学内容,在任务驱动下,分发有关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主要为转账凭证)和不同格式的账页(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等);其次,在每个任务下分别设置四个岗位,分别是根据原始凭证分析计算数据、审核并填制原始凭证、填制并审核记账凭证及登记账簿。根据原始凭证分析计算数据这个岗位主要是使用大量的成本会计的计算方法(如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组内成员可共同分析问题,最后由岗位人员完成计算,以便每位同学都能掌握任务要求。其中,审核并填制原始凭证这个岗位由成本会计的工作特性所决定,企业中大量的自制原始凭证来源于成本核算过程(如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填制并审核记账凭证这一岗位根据上一岗位的原始凭证即可完成,最后登记账簿的过程需要清楚这些特殊账户所使用的账页格式并正确登记。尽管对这一过程的练习,部分环节在基础会计中已经学过,但是从试验结果来看,学生掌握的并不好,实践操作技能较差。因此,这部分接近现实情况的实训在整个项目教学中非常重要;最后,在各个岗位的操作技能训练中,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面临出现困难时,老师再适时引导出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并持续关注学生的任务完成进展,记录是否履行着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遵守会计准则,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后续的过程评价奠定基础。当然,由于分项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任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不宜太复杂,选取的实训资料可能只反映局部,其完整性受限,因此对于成本报表的编制在综合实训中完成比较妥善。
2.2.3将理论教学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在这五个教学项目完成后,为了使学生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应该组织综合实训。根据企业真实的或仿真模拟的全套实验资料,选择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系列的核算要求。因此,此部分的设计应主要针对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的训练和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每个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每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实训要求,找到各项目中任务的解决方法和分析思路,独立完成实训操作,并书写实训总结。老师根据学生在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及时补充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其完成任务要求,同时,对每个实训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对实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复习相关理论知识,从实训中让学生真正学懂成本会计,全面掌握课程知识。当然,为了增加综合实训的可行性,该部分实训最好采用相应的信息化实验软件,适用性更强,能提高实训效率,并且更加规范成熟的完成实训要求。
3教学方法改进实施的保障
3.1建立综合考评体系
传统教学方法下,对于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大部分的评价。在实践性教学模式下,考核评价方法应该是能全面实现教学目标的,因为本课程旨在培养出具有本专业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现的是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共同的教学目标。所以,考核应注重过程,结合传统的评价方法,除了把平时成绩(考勤和作业等)和期末考试作为评价依据,还应当根据分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的情况考评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那么,建立的综合考评体系中,期末的考试成绩可反映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训的过程可反映实践操作技能的水平,职业道德的表现与考勤、作业等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全面反映,然后分别给予考试成绩、实训成绩与平时成绩这三个方面合适的权重构建考评体系。根据调查与试验结果,笔者认为,分别给予4∶3∶3的权重应该比较合理。
3.2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聘请实务人员座谈
成本会计的核算过程是从生产费用的发生开始直到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过程,但是学生缺乏对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的认识,对工厂、车间、生产工艺过程及生产组织方式的认识仅仅通过老师的讲授来想象,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观摩,让学生了解产品的生产技术过程,形成一定的具体印象并引发学生对成本会计问题的思考。同时,可以聘请专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人员与熟悉生产资料的工人进行座谈,让学生熟悉整个生产过程和核算过程[3]。
3.3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
在实践教学方式下,采用的实验数据若是企业真实的或者仿真的信息,有利于学生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更贴近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尤其是在综合实训阶段,系统的实验任务才能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但是,企业的成本信息往往不易取得,持续获取先进的成本会计信息难度更大。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接轨,应社会所需,实现资源共享的双赢模式。
4结束语
对成本会计课程采用实践教学下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一定条件下开展项目教学,旨在能够培养出具有本专业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白莉.一种面向实验教学的成本会计教学方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7.
[2]张育英.市场营销学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探究[J].新西部,2012(06).
[3]葛欣.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J].财会纵横,2009(12).
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应用型大学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思考 》
摘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一直难以解决的很多问题,如课堂实践教学方法缺乏先进性、社会实践过程难以实施、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等;这些问题如何能进行有效的解决,一直为广大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所关心。文章通过分析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希望从根本上能够促进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成本会计 实践教学 教学方式 教学体系
应用技术型大学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成本会计课程是在学生完成了会计基础理论及实训、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等课程的学习之后的一门对会计成本核算知识较为深入和细化的课程。本门课主要介绍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相关理论以及具体的成本计算方法,通过成本核算,为企业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并通过有效的成本规划来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利润的目标。所以成本会计课程不仅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专业技术密切结合的专业课程。但成本会计课堂教学内容涉及到大量成本核算知识,概念、数据繁多,对于没有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说又比较抽象,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容易出现思路不清晰、不会分析、计算,对知识点不易把握、容易出错等问题。另外,新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也比较差,这都会对教学效果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提高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水平,是摆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实践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虽然在所有本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技术类院校都开展,但具有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并不多。大多数出版的成本会计实训类教材也都停留在纸上练习的水平,与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结合度也不够。现阶段,财经类院校的成本会计实训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项目任务教学法。即把成本会计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项目,每一个项目下按教学需要设置几个任务,教师在讲完一个任务后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练习并讨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并讲评;二是讲授与实训并重法。即在选定教材的同时订一本成本会计实训题,教师每讲授完一部分内容,学生再按部就班做完这一部分的练习题。有些财经类院校为了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还配置了相应的成本会计实训软件,但由于场地及实践教学时间安排的制约,教学情景与实际成本会计岗位尚有较大距离。
(二)专业性社会实践教学过程难以实施
会计作为一个技术性要求非常强的特殊职业,因为接收单位、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可能真正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专业实践难以落实到位,即便有些学生落实了实习单位,但由于所在单位成本核算及分析业务很少,会计处理方法简单,会计业务层次低下,学生的成本会计实践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成本会计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普遍较弱
成本会计课程属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课程,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大多数成本会计专任教师是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到学校从教,本身就缺乏系统的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对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核算的流程及方法认识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相应缺乏,因此大部分教师很难出色完成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指导任务。总之,这些问题充分表明成本会计实训教学环节在我国国内的各级各类院校中做得都还很不够。现实的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并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成本会计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成本会计教学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深刻理解书本知识,提高实践技能,而且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专业的严谨性和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能力的目标。但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突破时间界限。因学生在校时间和专业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在实践课程的设计上必须满足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之内。因此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要符合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学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二是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成本会计教师,并能调动其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完善实践教学方案,做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的实训项目,也是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三是调动学生兴趣。成本会计实训项目的设计必须要有实际意义,有趣味性,同时与课堂教学的联系还要密切,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完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手段
针对上述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成本会计教学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以求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笔者结合成本会计的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中要结合成本会计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成本会计教学体系:一是设计成本会计开放性实验,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实践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利用与企业会计实际密切联系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三是设计研究性强的成本会计社会实践课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撰写一些基础性的文章;四是研究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评估体系,使实验教学、教育见习、实习等有机结合,把成本会计教学考核分日常实践考核和训练成绩考核,日常考核主要考核日常企业实践的完成能力和与同学的协作能力;训练成绩考核主要考核学生上交实训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把成本会计实训作为成本会计课程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定位实训考核的成绩所占的比例。通过有效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为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注重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师的培养
针对成本会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考虑从以下三种途径进行:一是培养现任专职教师。即将现任的成本会计专业教师派遣到企业相关部门进行社会实践,以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岗位人员为师,通过担任企业财务人员的形式增强实践教学能力;二是聘请企业工作人员为师。即把企业相关的在职成本核算会计人员、财务主管人员等聘请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利用他们的丰富经验指导学生更好的运用理论知识。当然成本会计作为企业中的重要会计岗位,引进在职人员到学校担任专职实践教师时,要把好关口,真正把有真才实学、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人员引进到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队伍中;三是引进其他学院教师。即在教学中努力打破学缘约束,通过院校财会专业教师之间的经常性的教学交流与合作,将先进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经验与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引入到本校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工作中,以提高本校专业教师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水平。
(三)编写符合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要求的教材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国内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应采取积极进取的姿态,鼓励和组织专家教授根据经济发展形势、成本会计制度改革以及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并结合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实践,编写满足教学要求,体现培养应用型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体制的改革精神,密切结机结合企业实际,接受社会认可的成本会计实训教材,促进成本会计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训项目设计上要有以下三方面要求:一是实训项目设计理念上要体现出成本会计的独特性。以更新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在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的带领下,构建结合专业特长的,以成本会计实践为基础,仿真企业内部成本核算涉及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整合各个类别,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专业学习的严谨性、内部原始凭证的设计、成本核算程序的综合运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设计的实训项目要有科学性和完整性。每一个实训项目设计的内容都包括实训目标、实训说明、实训资料、实训要求、实训提示及参考答案五项。实训目标是让学生明确本次实训所要达到的目的;实训说明是阐述清楚本项实训应掌握的知识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实训资料用来提示本实训项目的具体业务内容以及原始凭证、账簿等资料;实训要求说明本次实训应该完成的具体任务;提示及参考答案是针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示及最终参考答案。三是要适当设计研究性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以调动学生对成本会计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改进成本会计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积极性,增加其对成本会计教学的参与程度,应适当改进教学手段。在传统的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先进的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其模拟的情境中。例如可以通过一套相对应的企业真实情境模拟操作系统,让学生在机房完成相应的课程练习及案例分析。这样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和演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使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五)校内课程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发展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校企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便捷的实习机会。例如在成本会计学习之初,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企业,了解企业的整体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流程,以便对相应的企业成本计算有较为真实的感知。对于校外的实习应该在学生学习完相应知识后进行对应的成本会计实践,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成本会计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总之,在成本会计教学中,通过对成本会计课内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和调整,校外见习和实习等方式进行辅助,科学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秋平,颜晓旭.基于ERP沙盘模拟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探讨.财会通讯,2011(7)
[2]万俊敏,曾雁《.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实践探析.财会审计,2013(6)
[3]王铁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财会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10(8)
[4]苑海风.对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的几点思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
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构建分析 》
[摘要]
在系统性的成本管理框架下,企业成本管理是结合各作业模块开展的,重新设计了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明确生产作业模块(设计作业+采购作业+生产作业+物流作业+销售作业)、直接辅助作业模块(场地建设作业+设备检修作业+物资供应作业)和生产保障作业模块(材料后勤保障+车间人工保障)三大模块,对间接费用进行明确分摊。为保障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应从成本管理全新理念出发,建立责任中心的控制标准和完善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最终实现企业作业成本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作业成本;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市场逐步融合,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挑战。各企业为有效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不仅要加强自身经营管理,还要注重企业成本管理,深入挖掘整合企业管理资源,降耗节能,控制企业成本,力求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基于此背景,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实际市场环境情况,不断尝试构建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改进并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但是,当前我国成本管理理论尚未构成完整体系,难以有效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亟待改进。笔者以作业成本会计为导向,从企业作业模块精细化工序管理出发,研究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新设计,优化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理论参考,全面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断优化企业成本结构,消除企业无效作业成本,发挥企业市场竞争中成本战略积极作用。
二、理论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决策方法和手段而出现。作业成本法在成本动因理论指导下,基于企业基本作业活动对作业工作量进行确认、计量,进而以作业工作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计算成本的有效方法。作业成本法依据企业生产实际工序,严格划分企业独立运作的生产实际工序,明确企业作业模块,结合成本动因理论,明确各工序作业的成本动因,制定各作业模块的目标成本,深度挖掘各项作业模块的成本潜力,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精准信息。
(二)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子体系,通过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在成本指挥、控制的基础上,对企业成本进行指挥、控制的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的基本职能为成本指挥和控制。成本管理体系是以系统管理为导向考虑研究企业成本管理,基于企业成本系统管理规律,对企业成本进行系统性控制,在法律法规适用性要求之上,满足企业管理者、客户等相关方的使用要求,以降低企业成本,持续不断的改进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内在保证,也为企业外部证实成本管理水平。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利于实施企业成本管理,增强员工成本意识,降低企业成本,节约企业资源,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三、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设计
作业成本会计给成本管理带来的启示为:企业成本管理必须结合企业设计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物流阶段、销售阶段的整体过程成本实施全面管理,并且要将各阶段工作目标具体分解至各工作岗位。因此,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设计应以企业管理全过程为基础,结合作业成本会计理论,对各阶段作业活动进行确定后实施的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活动,在成本动因基础上进行各作业成本分配、归集。因此,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重新设计应以作业成本会计为导向进行重新设计和构建。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工序的真实情况,将企业生产作业分割为不同的生产作业工序,明确为生产作业模块(设计作业+采购作业+生产作业+物流作业+销售作业)、直接辅助作业模块(场地建设作业+设备检修作业+物资供应作业)和生产保障作业模块(材料后勤保障+车间人工保障)三大模块,三大模块下又划分为十个作业活动子模块,对间接费用进行明确分摊后,实现作业费用精细化管理,直接反映了企业各生产工序中作业成本的基本信息,为企业成本管理奠定基础,是企业成本考核的依据。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设计图。
四、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实施保障
(一)更新成本管理理念
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具备全新成本管理理念,在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企业成本管理对象涵括了作业、产品、成本中心、过程、客户等,多元化的成本管理对象思想,大大丰富了企业成本管理内涵,延伸了成本管理范畴,突破传统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内部视角,延伸至企业内部和外部结合的成本管理内涵。传统成本管理理念认为企业作业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开展的活动集合体,而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理念则提出企业作业活动不仅仅是满足客户需求,在作业活动中是以资源的消耗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么成本管理目标就不仅仅是降低和控制产品成本,而是基于一定成本消耗水平,实现最大化的综合效益,实现最大化客户价值。作业成本会计导向成本管理理念,要求立足企业作业层面,深入分析作业成本,消除企业不增值作业,降低企业成本消耗,提高作业活动增值效率,力求实现最大化客户价值,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成本信息。
(二)建立责任中心的控制标准
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设计中,作业和成本是对应关系,那么实施成本管理体系就需要结合企业不同作业模块,制定各作业模块的成本责任中心,并制定基于成本责任中心的成本考核标准。在作业成本会计和标准成本有机结合下,实施成本控制管理。第一,在企业各作业模块工序中,作业势必带来资源消耗,那么可以结合作业成本消耗分别从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费用角度,对不同作业模块的作业成本进行标准成本管理;第二,企业生产产品的消耗作业工序,决定企业各作业模块工作能力,可叫做“约定作业能力”,相应成本为“约定作业能力成本”。那么可以有机结合成本预算管理和作业成本会计,设定成本管理标准。其中,成本预算管理是在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时,对作业成本消耗进行的数量描述,是实施企业经营有效管理的依据。企业成本预算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生产预算、财务预算和销售预算,在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制定作业弹性成本预算标准,如流程属性标准、时间标准、质量标准和效率标准,其中流程属性标准是以作业成本会计为企业作业流程导向,制定作业流程标准;时间标准是企业各作业执行时间的考察指标;质量标准是在执行各作业模块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作业,杜绝因质量问题重复执行作业造成资源浪费;效率标准是衡量企业作业投入和产出关系的最佳标准。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企业成本管理目标是管控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指明了企业成本管理方向。
(三)完善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
企业成本管理考核主体包括在企业各作业模块和作业活动成本发生时,具有制定、执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的各工作部门及成本管理中心。企业成本管理过程涉及到企业各作业模块的工序环节、各作业活动中心以及工作员工,因此要考虑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全方位、整体、全面的实施,进而明确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权限,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第一,从企业作业模块看,企业成本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企业成本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生产作业各模块的实际工序开展的,那么成本管理考核的第一责任主体应该是各作业模块下实际工序的岗位负责人,企业应重点关注和考核各作业工序岗位责任人的成本管理执行情况,确保第一道成本管理的有效管控和实施;第二,从企业作业活动看,要严格把握各作业模块中不同作业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具体细化至各作业成本中心和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在各责任成本中心及工作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企业作业成本会计“模块-作业-岗位”有效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实施作业模块自我监控及相互牵制,严格执行“谁控制+考核谁”,构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各模块、各作业相互交错、相互监控的成本管理网络。
五、结论
成本管理不仅是企业会计工作员工构建的财务管理体系,更是企业经营管理重要内容。在系统性的成本管理框架下,指出企业成本管理是结合各作业模块开展的,重新设计了作业成本会计导向下成本管理体系,明确生产作业模块(设计作业+采购作业+生产作业+物流作业+销售作业)、直接辅助作业模块(场地建设作业+设备检修作业+物资供应作业)和生产保障作业模块(材料后勤保障+车间人工保障)三大模块,对间接费用进行明确分摊,从成本管理全新理念出发,提出建立责任中心的控制标准和完善成本管理绩效考评机制,最终实现企业作业成本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郭秀慧.作业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研究[J].财经界,2015(7)
[2]赵思怡.作业成本法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5(6)
[3]桂高山.作业成本管理理念下组织内部成本会计探究[J].现代商业,2011(2)
有关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