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的审计相关论文
应收账款的审计相关论文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加速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占领和扩大市场,商业信用已成为企业销售的主要形式。相应地应收账款在销售业务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被审计单位借此舞弊的现象越来越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收账款的审计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应收账款的审计相关论文篇一
《 应收账款管理审计探讨 》
【摘要】 应收账款管理审计属于管理审计的范畴,有其自身的特点,是内部审计的一种新趋势。本文阐述了应收账款管理审计的内涵及其意义;审计的内容以及审计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管理;管理审计
据统计,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很多企业本来处于良好的盈利状态,但是经常出现有利润无资金、或者账面盈利状况不错却出现资金短缺甚至出现财务危机。这些大多都是由于应收账款管理不当所致。要使应收账款管理不断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需要一种外部力量监督,而应收账款管理审计正好是这种外部力量的承担者。因此开展应收账款管理审计是管理层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应收账款管理审计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应收账款管理审计的内涵
应收账款管理审计与应收账款审计有着显著区别。应收账款审计属于财务收支审计的范畴,起着检查和监督作用。而应收账款管理审计属于管理审计的范畴,是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效益、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的发挥程度以及应收账款管理人员素质的审计,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审计,也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和方向。
(二)应收账款管理审计的意义
应收账款管理审计可以通过评价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改善管理。同时应收账款管理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在应收账款的产生、评价、回收、处置以及风险预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措施和建议,以充分利用应收账款的杠杆作用增加企业价值。
二、应收账款管理审计的内容
(一)信用政策效果好坏的审计
应收账款可以看作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进行的投资。而投资本身要发生成本,这就需要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一个企业信用政策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应收账款管理效果的好坏。
1. 信用期间的审核
可以通过计算当前信用期间下企业净收益的增加额来评价信用期间的确定是否合理。延长信用期间会增加销售额,增加收入,与此同时应收账款费用和坏账损失也会增加,会抵减收入。当收入项大于其抵减项时,有利润产生,说明信用期间选择合理,有利于增加企业收入,否则信用期间确定不合理。
2. 信用标准的审核
企业设定某一顾客的信用标准时,往往要先评价他赖账的可能性,这通常是经过5C系统来进行的。那么可以通过检查公司客户资信档案以了解公司对客户的调查了解是否充分全面;观察公司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流程以了解他们是否严格按公司章程制度办事;可以检查公司人力资源的档案以明确公司的人员配备是否合理。
3. 现金折扣政策的审核
现金折扣政策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企业采用什么程度的折扣要与企业的信用期间结合考虑。那么如何评价现金折扣政策的优劣呢?同样的可以通过计算净收益的方法来比较确定现金折扣率以检查该公司当前的折扣政策是否合理。
(二)应收账款监控体系的审查
企业应收账款监控体系一般包括赊销的发生、收账、预期风险预警等环节。
通过检查和观察,确定企业管理层是否为企业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企业员工是否按流程履行工作。工商企业的一般销售业务要经过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记录销售、收回资金这样的业务流程。那么针对这个流程,应收账款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审查销售管理部门是否严格按照信用部门的客户信用资料来决定是否批准销售;信用部门接到销售单后是否经过认真审核该客户的资信情况来决定是否批准赊销;财务部门是否将销售数据和资金回收情况反馈给销售部门和信用部门以让他们及时更新资料做出新的对策。通过对应收账款发生到收回各环节管理状况的审计拟让企业达到这样一种满意状态:即信用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相互促进的严密体系,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促进销售,增加企业价值。
三、 应收账款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素质相对低下
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不完善,对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没有严格规定其准入标准,甚至很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受过正式的审计业务培训,不具有相关的专业理论体系。在某些单位内审人员甚至是精简机构的淘汰“产品”,内审队伍专业人员比重比较低。
1. 审计人员对企业管理知识了解甚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不仅仅局限于对记载财务收支情况的资料进行简单的检查和核对,而是对会计资料的形成过程中牵涉的管理过程、法律制度环境等进行判断,进而对经济活动的效益进行评价。而我们现有的审计人员很多是从财务部门精简过来的,对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这必定不符合现代内部审计的需要。比如现有的审计人员在对应收账款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的时候他可能只会简单的凭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天数衡量应收账款管理效果的好坏,而忽视了分析应收账款的组成中有未过期和已过期之分。
2. 审计人员缺少对法律适用能力、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能力
应收账款管理审计主要是审计企业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活动使其能充分发挥潜力为企业谋求最大利益,是一种绩效审计。那么我们的人员应该是不仅具备会计资料的分析和判定能力而且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判定的敏感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 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
审计是一项得罪人的事业,审计过程中必然要揭露查处一些违纪问题,遇到各种阻力和压力。审计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敢于执法,做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而介于现在审计队伍的组成情况,既然是精简机构的“产品”,那么他们必定有些特定的关系群不利于开展工作,并且他们自己本身的素质不是很高没有过强的免疫力。这些对开展内部审计也是很不利的一个方面。
(二)缺乏独立性
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作用和认识不够全面导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现在有很多企业设立了独立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但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独立;有的企业没有设立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财务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更不要说设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审计部门了。诸如这样的情况下,应收账款管理审计并没有超然的独立性,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不能更好地为企业增值服务和改善经营。
(三)职能定位不够准确
按照现在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应收账款管理审计作为促进管理的有效手段,不仅要会发现问题,更要会有效地解决问题。传统的应收账款审计只审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显然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应收账款管理审计的重点在于审计和评价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率性。即使设置了完善的应收账款监控体系,也不能保证不会发生逾期的应收账款,这除了监控体系指定的合理与否以及监控体系是否得到执行外,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有可能导致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而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在预期账款面前审计部门并不是无能为力,管理层可以制定业绩量化的标准来评价职能部门的业绩,而审计部门就可以以该部门创造的量化的经济利润最大化为标准作为审计标准,而不单单只是以职能部门对制度的履行与否作为审计标准。
(四)没有考核审计成效的科学统一的规范
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现有的准则法规也只是指导性而非规范性,甚至没有具体的标准以及奖惩法规。因此不可能象传统的会计工作那样有规可循有法可依,而仅仅靠审计部门管理层自身的素养和职业谨慎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应收账款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因此更没有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和理论体系。所以这项工作还有待于逐渐完善,有待于共同的努力。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审计的措施
针对目前开展应收账款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相关措施提高应收账款管理审计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1. 提高审计人员上岗资格的获取条件
可以参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建立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制度的做法,在我国建立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办法,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门槛,提升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制定应收账款管理审计的特殊考核制度选拔特殊人才担任应收账款管理审计。
2. 改善人员结构
由于应收账款管理审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能笼统的全部由传统的内部审计人员担任,必须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审计小组,或者配备具备多元化高素质的人员:一是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优良的职业道德、扎实的政策水平、熟练的现代计算工具操作技术及敏锐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知识构成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精通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外贸、金融、基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应非常熟悉经营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三是要有不断学习的观念以及自学的能力,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更新观念。
3. 加强培训和考核
由于应收账款涉及到销售、管理、信用、财务等部门,应收账款的管理涉及到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对其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应通过绩效考核、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为应收账款管理审计人员提供学习、提高与回顾的机制,并帮助他们设计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应收账款管理审计人员能够持续的提高业务能力,促使审计质量的提升。
(二)制订确实可行的效益考核标准,开展应收账款管理效益审计
积极开展应收账款效益审计,促使企业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使应收账款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增值服务。应收账款管理效益审计就是由独立审计主体对应收账款的发生、回收以及处置等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效率、效益和风险进行检查和评价。企业管理者应该做出一种科学合理的量化的考核标准。这样能准确及时确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寻求进一步提高和实现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三)职能定位应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1. 审计工作的重心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转移到经济效益审计
随着内部审计的职能由单一的监督职能向监督、管理与服务多种职能转变,传统的只审查合法性与合规性的财务审计,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应收账款管理审计主要是为了对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效益进行审计,是为了提出改善意见找到增加经济利益的管理方法。因此,应收账款审计的重心应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上。
2. 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不能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应收账款管理审计主要体现在管理上,如何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周转率,从而提高应收账款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率性是应收账款审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应收账款管理审计应在管理活动开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面开展审计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完善,应收账款问题越来越多,甚至逐渐成为企业的“定时炸弹”。企业管理层应积极开展应收账款管理审计工作。选拔、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应收账款管理审计人员,督促企业对自身的应收账款管理成效,定期进行考察、审核,并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全面计量考核,及时发现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善,充分挖掘应收账款的潜力,同时为内部管理审计开辟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叶陈刚,李相志. 审计理论与实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2] 雷雯. 应收账款管理、催收、回款与客户关系维护[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3] 李忠江.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4,(6).
应收账款的审计相关论文篇二
《 应收账款的舞弊与审计 》
【摘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之一,容易成为一些企业或者个人调节利润、逃避税收、贪污国家资产以及进行其他舞弊活动的工具。分析了应收账款错误和舞弊的形式及动机,然后有针对性地运用“十查十看”的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以发现错误和舞弊行为,降低审计风险。
【关键词】 应收账款;舞弊;审计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同企业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不一样,没有实物形式。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计提与企业的收入、利润和税收紧密相关。应收账款成为一些单位或者个人调节利润、逃避税收、贪污国家资产以及进行其他舞弊活动的工具。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要特别熟悉常见的应收账款错弊的形式及动机,用有效的方法及手段进行认真审查,才能发现应收账款的错误和舞弊,并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纠正和调整。
一、应收账款错误和舞弊的形式及动机
对应收账款的审计,审计人员首先要熟悉常见的应收账款错弊的形式及动机,以便在审计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会计报表中的应收账款,是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如果“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的,应在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项目内填列。应收账款的正确与否,与“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核算、处理和披露密切相关。应收账款错弊的形式及动机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应收账款核算的内容不真实、不合理、不合法
有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粉饰业绩,把不符合销售实现条件的作销售处理,虚增收入和应收账款。有的企业甚至编造销售合同,虚构销售业务,虚挂应收账款;有的企业为隐匿投资收益,把长期投资纳入应收账款核算,在收到投资收益时,直接冲减应收账款以达到偷税之目的,或者直接将投资收益转存“小金库”进行非法活动或舞弊。
(二)应收账款入账金额不准确
有的企业在现金折扣销售货物的时候,直接按净价法入账,以达到推迟纳税或将正常销售收转为营业外收入的目的;有的企业将未经批准的“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账户反映的内容反映在“应收账款”账户,以达到多提坏账准备金,逃避纳税义务的目的;有的企业应收账款没有包含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或者“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的,没有填列在资产负债表在“预收账款”项目内填列,而直接减少“应收账款”科目余额。
(三)对坏账损失的处理不合理
有的企业为虚减利润,少缴所得税,或内外勾结,捞取好处,将本可收回的应收账款予以核销,形成账外资金,用于少数人挥霍。有些企业新收回已确认的坏账不入账,用于发放奖金福利或不合理开支;有些企业应收账款符合坏账处理条件而长期挂账不作处理,使应收账款成为掩盖经营失败的护身符、潜亏的庇护所和利润调节器。
(四)坏账准备金的计提金额不正确
有的企业在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时,计提比例没有一贯性,人为调节利润。有的企业因为混淆了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的区别,坏账准备金的计提的基数错误,导致最终坏账准备金的计提金额不正确;有的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没有考虑坏账准备账户的上期期初余额,直接按比例计提,导致坏账准备金的计提金额错误。
二、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
应收账款舞弊的方法和手段很多,也很隐蔽,但只要审计人员熟悉了这些错误和舞弊的形式,并运用“十查十看”的方法,一般是能够发现这些错误和舞弊行为。
(一)查企业经营环境,看经营管理者动机
首先,审计人员要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从外部经营环境来看,企业舞弊的动因可能是迫于业绩压力,尤其是上市公司,往往为了达到再融资指标、避免退市或配合股票市场的价格预期而进行盈余管理。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有可能为了逃避税款而隐藏利润。其次,审计人员要关注企业经营层是否遭受异常压力,并对其诚信度和能力进行评价,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公司舞弊的可能性。因为企业经营层肩负着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监督其合理有效执行的责任。经营管理者的品行、阅历、经验、能力、观念、经营方式、管理风格和对风险的认识与控制方法等都会影响公司运行的规范性,进而影响应收账款的核算、计量和披露。
(二)查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看是否存在薄弱环节
首先,要检查企业销售制度、信用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工作流程是否规范。其次,要利用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技术,检查销售与收款的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通过定货单、销售单、信用评估报告、销售合同、销售通知单、销售发货单和销售发票等,重点审查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越权批准行为,信用政策和销售政策的执行是否符合规定,超出信用政策和销售政策规定的赊销业务是否实行集体决策审批等。通过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应收账款的失控点、薄弱环节和异常现象,抓住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查应收账款与相关科目的联系,看是否相互混淆
要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逐项核对应收账款与相关科目的联系,如应收账款与其它应收款、销售收入、存货等相关科目的对应关系;看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等科目是否存在相互混淆的现象,如有这种情况,将会造成核算不实、不准确的后果,要予以及时调整和纠正。
(四)查应收账款函证,看是否与账户余额相符
函证是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的最常用的方法。审计人员应根据应收账款某时点明细账的余额,选择那些金额较大、账龄较长、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重大关联方交易、重大或异常的交易、可能存在争议以及产生重大舞弊或错误的交易作为函证样本,对客户发出询证函并要求对方及时回函,以核对账户余额,从中发现差错、纠错防弊或纠错查弊。函证可以用信函、发传真等形式。由于目前回函率较低,审计人员要千方百计提高回函率,近距离的可以派人实地函证。对于重要的应收账款,没有收到回函的,应同时采用有效的替代性程序。
(五)查应收账款挂账明细,看是否人为转移资金
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将本企业的资金或商品,以销售或劳务、外借等名义转移到某关系单位,然后通过该关系单位的配合,将这部分资金或商品挪作他用甚至私分。如有的企业年终为给关系单位送礼,将本企业的资金,以借款的名义汇往外地商场,列入“应收账款”科目,然后该商场以购物券的方式,给该企业的关系人送礼。检查时,应核对销售发票,出库单等原始凭证,查个水落石出。
(六)查应收账款有无虚增,看是否人为调高利润
此种情况主要是有的企业为了业绩、名利等原因将未实现的销售、商品作虚假销售,将这部分“收入”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挂账。如有的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利润结算,而将库存商品作虚假销售,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审查时应重点检查和分析原始凭证、销售合同及相关科目的对应关系,发现异常情况,应追查到底。
(七)查应收账款的上年结转,看是否有“空中飞”的现象
所谓“空中飞”是指企业在本年度结束时,将某一账户或几个账户的余额分解或合并,结转到下年度新账的一个或几个账户中去,不必进行账务处理,就可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违纪行为。如有的企业发生的费用不好处理,就先挂在“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在年末结转“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时,将这部分余额转入到“在建工程”等科目余额内,结转新账的“应收账款”明细科目也就无此记载了,这样经过“空中飞”了两个年度,便将“应收账款”在基建成本中核销了。审计时,要注意将应收账款总账和明细账的上年期末余额与结转后的本年期初余额进行逐一核对,以查找有无“空中飞”现象。
(八)查应收账款的后期收款,看是否有挪用现象
如果审计日离资产负债表日间隔时间较长,审计人员在审计应收账款时,应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收账款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对账单,若款项已经收回,则可为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存在或发生等提供证据,即使债务人未回函,也可确认其金额。有的企业销售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将已收回的货款用于个人经商活动或利用收账和入账的时间差,将货款不及时上交,私自挪用,谋取私利,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函证与检查后期收款来互相映证,对函证与后期收款不一致,要进行重点检查。
(九)查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看计提金额是否正确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企业,年终可按应收账款净额的3‰至5‰的比例计提,并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具体提取比例由企业自行规定。有的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就采取虚增、虚减应收账款或扩大、缩小计提比例的手段,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金。审计时,要认真查看企业坏账准备金计提比例的具体规定,检查计提方法,核实计提基数和比例,查处通过计提坏账准备金来人为调节利润的现象。
(十)查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处理,看是否符合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坏账损失的确认,处理难度较大,情况复杂。这给一些企业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带来可乘之机。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将本可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予以核销,形成账外资金,然后用于不合理开支或者私分;有的企业重新收回已经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应收账款时不入账,而作为企业的“小金库”;有的企业对于确实不能收回的坏账不予核销,长期挂账,造成资产和利润不实。必须对坏账损失的确认和处理进行严格审查,防止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检查时,应重点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查询债务单位是否有偿还能力,回收措施是否得力,核销坏账的证据是否充分等。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应收账款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犹如“定时炸弹”,随时给企业带来一定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往往是有些企业调节收入、营私舞弊的“调节器”,成为掩盖各种不正常经营的“防空洞”。加强应收账款审计,对于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发现和处理舞弊行为,降低审计风险,促进国有资产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贺志东.《造假账手法曝光》.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申展.《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有关应收账款的审计相关论文推荐:
1.浅谈审计相关论文
6.有关审计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