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内部审计的论文
有关内部审计的论文
随着审计业务的发展,对审计工作的范围和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而使得审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全面的从审计对象端采集尽可能多的数据进行审计分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内部审计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内部审计的论文范文一:新形势下内部审计构建要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政府职能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政府职能正在朝着服务型政府转变。新形势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政府监督职能的发展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使政府机关决策、执行、监督职能的分离成为必然,也为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构建提供了条件。而政府内部审计监督能更好的促进新形势下新环境下政府的高效行政,为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新形势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提出的新要求
1.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要做到重点突出。
新形势要求对政府部门施政方式和方法做出根本性的变革,政府部门要从公共服务的角度依法行使职权。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受托责任的履行效果做出公正的评价是新的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新的公共治理环境下,公民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公众事务的管理中,政府部门的施政效率和效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监督。社会大众参政议政情绪高涨,要求政府部门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各级政府都应适应这种新的公共治理环境。这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及时转变工作重点,从以往的以监督政府各项财务收支的合法和规范方面的审计内容为重点,转向对政府绩效的评价与鉴证为审计重点,把政府绩效的履行结果与公共治理相结合,以督促和保证政府受托经济责任的正确履行。
2.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保证独立性。
独立性是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新的公共治理环境下,政府施政行为是高度透明的,其权利的行使受到了广大社会公众与权力机构的监督,而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是这种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设置是保证审计质量的最为根本的前提条件,为了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评价与监督的职能,只有充分保证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尤其是保障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涉及任何行政隶属关系,才能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正确发挥其职能,得出不偏不倚的结论。
3.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创新方式方法。
新形势下要求政府部门能够正确履行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责任,做好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保护,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这种新的治理环境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在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审计工作时以风险为导向,重视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审计。以风险评估结果为制定审计计划的标准,以审计的视角剖析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对公共治理模式下政府部门的施政行为提供中肯的建议。在审计方法上,也应改变以往以检查财务会计信息为主要审计内容的做法,注重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把审计的内容扩大至政府施政绩效及风险防范上来,创新审计方法,配备复合型的审计人才,正确评价新形势下政府的绩效水平,对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新模式的构建要点
1.应满足公共治理环境的要求。
现代治理理论是建立在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在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相互作用下的结果。政府作为国家行使职能的机构必须承担起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然而在管理过程中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单纯依靠市场手段或行政手段都不足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建立政府内部审计模式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的重心突出体现在对机关行政的内控流程、风险管控、咨询服务上来,通过提供为政府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审计建议来提升政府整体行政管理水平,提高政府在公共治理模式下的组织地位和诚信度。
2.以绩效审计为主要审计方式。
党的以来,国家倡导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趋势逐渐显现,政府部门是社会公众所赋与权利的执行者,当然也应当承担起其行政效率被社会监督的责任。公共治理环境不同与以往的管制环境,政府更多时候扮演的是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管理者的角色。这种职能上的转变要求政府部门内部审计重点由以前以监督财政收支向监督政府行政能力的绩效审计转变。在这种新的环境下,绩效审计关注的是政府行政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由于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复杂、类型繁多,要求各级政府部门根据自身行政职能的特点区别设计审计标准。例如:以建设公共产品为职能的政府部门,其绩效审计的标准可以重点放在审计财政专项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上来。设计的审计标准主要有财政资金节约率指标、建筑工程费用率指标、项目计划投资率指标、项目工程合格率指标、项目社会效益指标等。在新形势下政府绩效审计还应把提升审计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提升绩效审计质量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例如:建立审计人员责任倒查制度,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所对应的职业行为,对于绩效审计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加以禁锢,使审计人员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得出不偏不倚的审计结论。对于不现类型的政府部门,绩效审计的时点选择上也有所不同。比如,在以公共服务为主的行政部门,其绩效审计的时点可以选择事中或事后进行。而对于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的政府部门,则更多的选择全程的审计监督方式。总之,在公共治理环境下,政府内部审计方式的构成是以绩效审计为主,财政收支审计为辅的管理模式。
3.充分利用国家审计促进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发展。
国家审计是促进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公共治理环境下对政府的监督职能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新修改的《预算法》中就对其有了明确的规定,第七十七条规定财政部门编制的决算需要由审计机关审计后才能报政府审批。这条规定凸显了审计监督的重要性,但由于业务量大,国家审计资源明显不足,在供需矛盾的助推下带动了政府部门内部审计业务的发展。国家审计可以指导政府内部审计部门对本级财政预决算进行审计,以达到资源重新配置的效果,同时也履行了审计监督职能。其次,国家审计可以通过适当时机对政府部门进行审前调查和业务研究,总结发布业务指导性文件作为内部审计部门的指南性文件,指导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业务。最后,国家审计在实施审计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把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情况、审计业务开展情况等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加以明确,在审计报告中公告这一检查事项结果,以敦促政府部门加强内部审计建设。
三、结语
新形势下建立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的施政效率是每届政府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党的以来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决策、实施、监督三权分立为建立服务型政府创造了条件,也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上面的阐述中,笔者提出了建立新形势下新环境下对政府内部审计的新要求,分析了审计新模式的构建要点,提出了依托国家审计促进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新模式成功组建的创新点。为完整有效的创建公共治理环境下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模式提供了参考,也为政府公权利的公正实施,社会各界参与治理公共事务提供了平台。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公告对政府权利正确行使起到了监督促进作用,也为其他公共治理主体的参与者充分了解政府的施政效率提供了透明的空间。
有关内部审计的论文范文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完善措施
内部审计就是依据组织内部需要的程度而建立的自我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严格财经纪律,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规模、资本、经济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补充。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民营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1.内部控制的需要。
民营企业属于非公有制企业,在过去较长时期内给国家财政增加了收入,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但必须认识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管理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问题。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一般情况下只能生存三年左右的时间,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能取得长期发展?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得到,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中没有建立完善的治理机构,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没有健全的内控体制。而作为内部控制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制度,则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与经营水平。
2.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当前民营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怎样才能获得持续性发展?内部审计就是在企业当中,审计部门审计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的过程。内部审计是企业自身的行为,可以得到大量真实的企业信息,有利于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源配置情况,有利于向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生产成本,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预防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3.审计产生和发展的需要。
民营企业在刚刚成立时,一般情况下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所以在生产经营中不考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认为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是多余的。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当中的分工趋向于正规化与精细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需随着自身的变化而变化,应用现在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再集中,出现了大量的内部有关利益团体间的矛盾,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全部分离,促进了现代审计的出现,所以在民营企业当中一定要建立现代审计制度。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民营企业在过去较长时期的发展中,一直较为重视资金问题而忽视了制度建设,企业领导层都没有认识到建立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没有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架构一般情况下就是由企业领导者和家族人员负责主要管理,特别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内部家族成员。有的民营企业领导者认为,只有利用自己家族的人负责管理资金,才有利于准确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而设立专业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必要。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当中,虽然也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也只是一具空壳,审计部门和人员在企业当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由于这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存在,导致民营企业领导者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民营企业当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只能正常进行,本身职能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2.独立性较差,没有明确定位。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否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主要衡量标准就是看企业当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是否会遇到阻力。在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职能,因此民营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具备独立性。依据当前的情况可以看到,很多民营企业对内审机构的地位和职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很多民营企业中,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任职与工资标准都是由单位负责人控制的,所以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考虑企业负责人的利益。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在制订审计方案与实施过程中都要兼顾一些个人利益,审计工作不能独立进行。还有一些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片面认识内审工作,财务活动严重影响着内审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民营企业的内审工作不能独立进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当中的内审工作还只是涉及查账与留账的层面,审计工作重点还停留在财务信息真实性与准确性的考察上,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没有考虑风险管理。因此这些工作模式不利于民营企业及时察觉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不利于及时传递真实可靠的管理意见。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民营企业中的内部审计工作职能。民营企业中的内审工作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内审工作人员才能正确行使自身职责。
3.人员素质偏低、阻碍审计工作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先进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也要求具备高素质的内审人员,要求内审人员不但拥有专业技能,而且必须拥有准确的观察力与判断力。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因为工作人员工资标准不能与国有企业相比,所以民营企业不能有效吸引高素质的内审人员前来,民营企业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学历水平偏低,接受专业审计技能训练较少等,民营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素质不能与当前的审计工作相适应,所以急需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
三、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策略
1.转变民营企业管理层观念,提升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我国民营企业存续的寿命较短,其中存在多种因素,必须认识到内部控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民营企业的生产规模与经营范围越来越大,要求民营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深远影响。民营企业管理人员要转变认识,大力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要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在目前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宣传企业战略、改革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过程中,民营企业管理者要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工作,要让内部各个机构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还应给予内部审计工作以有力支持,在思想与行动上积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将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工作决策联系在一起进行评价。
2.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不管哪种形式的审计工作,落实的主要问题就是独立性,要依据一定职权办事,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做到这些才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审计,它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与自身权力大小。所以要想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则需使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具有一定的地位。通常情况下,管理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层越高,其独立性就越有利于实现。内部审计就是企业实现自我监控的约束制度,有利于保障所有者权益,在管理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组织地位应该是不受企业其他管理部门的限制。当前我国企业当中存在多种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在建设内部审计机构时争取做到科学性与适应性,要兼顾企业的经营特点、管理体制模式、人员素质与经营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再有,还需考虑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实用性,内部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3.扩大和明确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职能范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审计工作已不能只局限于查错防弊,还需考虑到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兼顾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所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不断增大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应该是具有建设性的经营审计工作,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与评价,全面考察企业的各种经济行为,为企业提供各种风险预告。当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但包括传统的内部财务审计内容,而且也包括现代的经济效益审计;不但存在事后审计,而且也存在事前与事中审计,审计工作不但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而且也具有前瞻性。
4.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一定要依靠深厚的理论与严格的组织,还需依据国家法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要依靠国家完善的法律法规。要考虑到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情况,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制订《内部审计法》,以此为标准制订内部审计专业法规《内部审计条例》,要保证其不要与国家其他法律相冲突,主要涉及《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等。利用完善的法律体系,国家实现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在行业统一管理中引入民营企业的管理,保证民营企业内审工作有法可依。
5.提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由于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不再局限于财务领域而逐步扩展到经营管理领域,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还要考虑到自身的战略发展情况与内部审计工作需求,重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要重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内部审计工作不同于其他部门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高层具有紧密联系,所以内部审计人员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二还需重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为了迅速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可以引进专业型与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培训,制订激励性措施,要求内审人员不但具备财务会计知识,而且也掌握经济、法律、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不但拥有准确的观察力与风险意识,而且掌握熟练的审计信息化管理技术,逐步淘汰手工审计模式实现计算机审计与网络审计,才能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应用完善的内部审计则有利于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但必须认识到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问题,一定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各种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有关内部审计的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内部审计论文
2.会计内部审计论文
4.有关审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