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政策论文范文锦集
关于公共政策论文范文锦集
公共政策的论文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整合的一些关于公共政策方面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医保政策下学平险发展对策探讨
一、学平险概述
学生平安保险(以下简称学平险)是以在校学生作为保险对象的一种商业人身保险,主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包括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医疗等保障。
学平险的特点:一是学生人数众多、社会效应巨大。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学平险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学平险的社会影响程度也广泛增强。二是费率水平低,保障程度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保险公司的学平险产品一直沿用了原有的团体保险费率,所以当前学平险价格比普通人身保险产品的价格要低出许多。
学平险的出现给在校学生的人身健康提供了保险保障,缓解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能及时帮助学校快速妥善地解决各类风险事件,减轻了校方的管理压力,稳定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同时,学平险与大学生医保、公费医疗构成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保障。
二、大学生医保和学平险的优劣势对比
为切实保障武汉市在校大学生的就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09年武汉市社会保障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武汉地区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
为了更好地使学平险与大学生医保协调发展,本文将大学生医保和学平险进行深入对比(见表1)。
(一)学平险相对于大学生医保的劣势
1、性质和目的方面的对比。学平险属于商业性质,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以盈利为目,其更多是考虑保险公司的利益,因而难免有忽略广大学生的利益的现象,这点容易让学生及家长产生排斥心理。而大学生医保属于社会保障范围,以保障大学生的基本医疗权益、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为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因而易于被人们接受,也吸引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注意力。基于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医保更具亲和力,因而深受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喜爱,他们更愿意选择具有政策性保障的大学生医保而放弃学平险,因此,大学生学平险市场份额受到一定的冲击。
2、保费、保额方面的对比。(1)学平险保费完全自付。学平险保费完全由学生个人缴纳,而武汉市大学生一般需缴纳50元左右的保费,才能获得一年的保险保障。大学生医保保费来源于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其中财政补贴资金又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武汉市每位大学生享有100元的财政补贴,学生个人只需缴纳20元,就可获得一年的保障。在当下大学生保险意识较薄弱的条件下,大学生及其家长更加青睐大学生医保。(2)学平险最高保额比医保最高保额低。学平险的最高保额是8万元(有些公司有所变动),而大学生的保额最高可达10万元。随着医疗成本的不断高涨,各类人身风险频发,大学生又几乎没有收入,用更低的保费换得更高的保险保障当然是大部分学生的首要选择。因此,大学生医保在保额上更具诱惑力,相较之下学平险反而变成了“高保费、低保额”的保险产品,这是使得学平险自身竞争力有所下降。(3)学平险缴费方式不具灵活性。绝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在进校注册时,一次性缴清所有学年的保费,并且是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办理的,“逾期不候”也让学平险的市场份额大大减少。大学生医保则由社保局组织,实行自愿原则,保费(武汉市20元)一年一缴,随时可退保。因此,在缴费方式上,学平险相对医保来说,设计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这也加深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抗拒心理。
3、医疗待遇方面的对比。(1)学平险的参保条件高。学平险对已患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大学生不予承保。但是,大学生医保本着为大学生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的原则,参保条件比较宽泛,即使有先天性病史、既往病史等也可以投保。很明显,学平险比大学生医保投保的门槛要高得多,也致使学平险失去了更广泛的大学生保险市场。(2)学平险赔付手续复杂。学平险中,被保险人出险后需先通知保险公司,医疗住院期间,需要个人先行垫付现金,然后凭保单、理赔申请书等和学校证明等材料到保险公司报销,经保险公司核实后才赔付。整个报销过程繁琐复杂,有“雨后送伞”之嫌,这对被保险人来说不仅不方便,而且给病人带来了经济和精神压力,也增加了报销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而在医保中,大学生实行的是个人支付30%,医保中心结算70%,无需现金垫付。如果在非首诊医院就医,先自行垫付治疗费,然后到首诊医院按比例报销,这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3)学平险对特殊疾病的赔付不及医保。学平险将一些重大特殊疾病列为除外责任,不予承保,对患重疾的大学生而言,就享受不到学平险的保险保障。然而,大学生医保将学平险的一些除外责任(如精神病等)纳入了保障范围,而且报销时医保基金可支付70%。因此,对特殊疾病在保额和报销比例上,大学生医保比学平险更具优势。
(二)学平险相对于大学生医保的优势
1、从保险对象来看。学平险是针对所有在校大学生,包括本专科生和自考生的一种商业性保险,而大学生医保主要针对的是全日制大学生。这样一来,自考生就不在大学生医保的保障对象范围内,若要投保则需全额自费投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保费却是大学生医保保费的几倍。在现实情况中,自考生大多都是靠学平险来获得保险保障的。
2、从身故保险金方面来看。投保学平险后,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死亡,无论是疾病身故还是意外身故,保险公司经核查证实后将给付身故保险金(疾病身故金8000元,意外身故金10000元)。大学生医保则侧重于医疗费用赔付、住院补贴等,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死亡不予保障。相比之下,学平险的处理相对大学生医保更好。
3、从起付标准、报销比例来看。学平险的起付标准是100元,而大学生医保起付标准是200元。很多学生平时只是感冒等经常性费用支出,若未满起付标准则不能利用医保报销。同时,大学生医保基金将医疗药品分成了甲、乙、丙三类,而一些治疗重大疾病的特效药品通常则属于丙类药,需要学生自费。而学平险在保险报销方面只有一个免赔额,没有药品分类的限制,近年来患重大疾病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升高,学平险更有利保护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综上可知,学平险和大学生医保相比,二者各有优劣,但是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学平险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对商业保险公司,这个市场所带来的利益是不忍割舍的;而对大学生,若失掉其中任何一项保障都是心痛的。所以在大学生纳入医保的政策下,学平险应重新定位,寻求与大学生医保的差异化发展,优势互补,寻找新的发展对策。
三、在大学生医保冲击下学平险的发展对策
(一)与学生展开互动,提升亲和力
通过加强与高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开展互动以弥补学平险亲和力不足的弱点,提升学平险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首先,应加强与学校的合作,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宣传学平险的功能作用。其次,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保险公司可以深入校园开展为贫困生提供补助等方式,通过互动来发展与学生良好的关系。
(二)提高保险金额、对缴费方式进行改进
《武汉市大学生医保实施细则》中规定: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由他方承担医疗费赔偿责任部分的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可见,医保在大学生身故这一方面的保障是缺失的。因此,学平险正好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同时,提高意外身故保险金也是学平险与大学生医保差异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商业保险公司可以提高意外死亡险的赔付比例。
(三)加强宣传和服务,简化赔付手续
首先,要加强宣传和服务。保险公司在给学生保险凭证时,可以将保险宣传册一并交给学生,并通过在学校设立展架、举办知识讲座等来加强宣传,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应做好服务工作,要明确告知投保学生有关学平险的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理赔程序等重要事项。其次,要简化赔付手续。出险时保险公司应提升工作效率,主动及时地为大学生办理学平险的理赔工作,同时应缩短赔付周期,对符合理赔条件的积极赔付,不符合理赔条件的也应跟被保险人解释清楚,让被保险人接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四)加强产品创新,提高重疾保障水平
一是加强产品创新。学平险虽然受到了大学生医保的冲击,但还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医保实行的同时,也宣传了保险知识。保险公司应该把握机会,针对大学生医保的不足,加强产品创新,扩大保障范围,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充分的保障。二是提高重疾病人的保障水平。学平险对于已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大学生不予承保,并且对于已经投保学平险的大学生,在保险期限内患了重大疾病的赔付额也很低,根本不能弥补重大疾病所需的医疗费用,这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保险公司可以适当扩大重大疾病的保障范围,增加赔付额,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结束语
学平险和大学生医保虽各有优劣,但二者目的都是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保障。在大学生医保政策下,学平险业务受到了直接的冲击。但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医保重在医疗保障,而学平险则兼具寿险保障功能。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如果在已购买大学生医保的基础上再购买一份学平险,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保障额度,也真正将因学生发生意外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冲击降到最低。学平险只有重新定位,实现与大学生医保的优势互补,加强产品创新,进行差异化发展,才能更好地节约有限的社会医疗资源,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保障,最终获得更加长期有效的发展。
论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到1978年的均衡布局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78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以发展沿海为主的梯度倾斜发展时期,也称为非均衡发展时期。第三个阶段是1999年至今的多元发展时期,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时期。
1均衡发展时期
建国初期,占国土面积12%的东部沿海地带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77%以上,而占国土面积45%的西北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3%。面临这种工业过于集中,地区经济结构畸形发展的局面,我国政府采取了“均衡发展”的原则,重点加强内地经济建设,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平衡全局发展。
这种均衡战略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它改变了不合理的生产布局,为实现东西部均衡发展的目标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于这一理论过于强调均衡,忽视了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经济、技术水平极不平衡的现实,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国家在内地大量投入资金,但过低的投资回报率不但没有很好地促进西部的经济增长,反而使得沿海工业因资金不足没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三五”时期,沿海地区的投资额降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仅占30.9%,比“一五”时期下降了10.9个百分点。此外,全国工业增长速度“三五”时期仅为11.7%,“四五”时期则降到了9.1%。
2梯度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时期
基于对建国后三十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我国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梯度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种理论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呈梯度发展的态势。因此,应实行“梯度推进”的策略。采取有重点、多层次、呈阶梯状的宏观布局政策,用先进带动后进,缩小区域差异。这种理论打破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均衡布局”的传统模式。
这一时期,一方面国家投资的区域布局由过去强调备战和缩小区域差距,逐步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向优势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倾斜。同时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率先开放的沿海经济特区、港口城市及经济开发区实行特殊政策。四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开放区的设立都有力的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至此,以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非均衡战略已基本形成。
国家对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改善了生产力的布局,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将资金用到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大大加快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也随之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区域经济增长趋于不平衡。从三大地带的增长格局看,基本上是呈东高西低的状态。1978年至1991年,沿海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内地年均增长8.5%(其中中西部地区为8.3%,西部地区为8.8%)。1980年至1990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61.5%上升至62.7%,而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迅速下降。
(2)地区间差距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分别为153.6元和212.9元,到1990年分别扩大为700.1元和885.8元。其中贵州的人均GDP还不足上海的10%。
(3)中西部地区人才外流,沿海地区就业压力增大。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具有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涌向南方,一时间祖国大地上兴起一股“孔雀东南飞”的热潮。这种现象表明了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蓬勃迹象,对人才吸引力巨大,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知识更新跟不上,知识结构老化以及东南部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末期,针对“梯度发展战略”逐渐暴露出的问题,我国理论界曾提出过“反梯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制约,迫切需要加快中、西部地区资源产业的开发;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也面临新的发展机会。而过度强调梯度发展,基础较差的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明显拉大。
3统筹兼顾的多元发展时期
3.1“西部大开发”
面对东西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江泽民总书记于1999年6月17日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江泽民指出: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关系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把逐步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潜在的市场转换为现实市场,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就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有效地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3.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02年中央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至此,振兴东北的号角吹响。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工程有58项分布在东北,它在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以及实现工业化的目标中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改革的力度逐渐加强,这些老工业基地出现了生产设备老化、技术陈旧、生产成本过高、管理松散等一系列有碍发展的问题,导致东北地区的经济有明显的衰退。因此,中央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如尽快实现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帮助东北地区重振昔日雄风。
3.3“遍地开花”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后,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立即成为各地区高度关注的问题。如河南省提出打造“中原城市群”,山东省提出的创建“山东半岛城市群”,湖北省提出的规划建设“武汉经济圈”等等。这一系列的区域经济政策和构想正是顺应了我国区域经济改革的热潮,各地都誓将发展经济与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试想如果祖国大地遍地开花,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更加繁荣,区域差距缩小也指日可待了。
4一些建议
协调区域的发展并不是件容易事。超现实的追求全面均衡或是单方面的发展某个区域,都是行不通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同时富裕。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已经形成规模的情况下,应该加大对内陆省区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但同时又不能放松东部的发展,应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1)做好将沿海地区向内陆省份的产业转移工作。对于那些资源消耗大、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产业要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因为中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2)在东部地区发展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发挥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借鉴东部发展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
(4)中西部地区各个省份应根据自己现有的经济结构适当采取措施,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有条件的省份应注意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
公共政策论文相关文章:
1.公共政策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