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公共危机类论文
有关公共危机类论文
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带动社会转型,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多发,公共危机的速度、规模、频率、影响程度急剧升级和扩大。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有关公共危机类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公共危机类论文篇1
浅析网络时代社会舆情危机的应对与管理
【摘要】网络时代,舆情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对地方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青岛种树事件”、“什邡事件”、“启东事件”等为代表的地方公共危机事件中,地方政府应汲取经验教训、准确分析原因、遵循传播规律、加强民众沟通,预防、应对并修复舆情,提高危机应对与管理能力。
【关键词】地方公共危机 舆情 网络时代 应对原则 案例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制度文明的进步,社会参与和公共治理越来越得到群众的关注,因地方政府行为不当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形成社会舆情的焦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危机事件的高度关注使舆论传播产生裂变效果。来自舆论的巨大压力给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地方政府如何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借助多种手段进行危机干预,成为社会管理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案例分析
以2012年3月发生的“青岛种树事件”(政府巨资“增率”被疑“打造政绩工程”引发民众抗议)为代表的一般民众抗议事件,是地方政府与民众产生冲突的最普遍表现,一般以政府开展某项行动为契机,民众以网络舆论场为主要阵地表示不满,进而形成网下聚集,倒逼政府道歉或解释,以达到诉求目的。
以2012年6月发生的“什邡事件”(该市某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项目被质疑有极大的负面环境影响)、2012年7月发生的“启东事件”(该市的大型达标水排海基础设施工程受到群众质疑乃至阻挠)为代表的群体性事件,是地方政府与民众冲突影响最恶劣的形式。群体性事件激化了政府与民众的矛盾,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而什邡事件、启东事件形成的效应叠加,加剧了民众对“政府决策如有误,暴力示威最有效”的印象,给地方政府行政和中国社会稳定大局带来极大挑战。
舆情的表现特征
舆情焦点产生于民生领域,生态环境保护成“热点”。从近期危机事件中可以看出,最能引起民众关注的舆情集中于民生领域。特别是民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推动社会进入“环境敏感期”。
舆情传播由虚拟向现实扩散,由态度向行为转化。在危机事件中,舆情传播呈现出由虚拟向现实扩散、由态度向行为转化的趋势。以微博为代表的“草根媒体”成为最早的信息源,引发民众质疑,如果民意得不到回应或回应不当激起更大民愤,民众会转向用行为诉求,通过集会、游行等方式,直接作用于现实社会,从而演化为媒体关注、社会关心的公共危机事件。
舆情传播速度快、影响巨大。在网络时代,由于“自媒体”的发展壮大,信息发布来源多、覆盖面广,网络舆情扩散的速度呈裂变式增长,往往使地方政府陷入信息发布的被动局面。并且,网络时代增强了舆论传播力,使得民众诉求能够更清晰地被政府了解,并通过“一呼百应”的舆论合力对政府行政产生强大压力,对事件解决影响深远。
舆情形成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人比中老年人更容易、更习惯利用多种媒介表达态度。而较高的文化教育程度使其有较为强烈的愿望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尤其是在涉及切身利益或面对社会不公的情况下,年轻人往往最先发出质疑,敢于抗争,从而引导舆论的形成。
政府公共危机的根源
地方政府行为不当引发公共危机事件。地方政府行为不当是引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导火索。究其表现,一是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条件下的新要求。政府决策缺乏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缺位。三是政府依法行政意识薄弱,有些地方政府遇到公共危机事件时维稳方式不当,激化矛盾。
公民意识的增强、必要知识的缺乏和“不信任”的心态。公民行动成为危机事件中事态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量。一方面,民众公民意识增强,希望行使公民权利,监督政府决策,成为公共生活中的“主人翁”。另一方面,由于谣言的传播,使民众形成“不信任”和“习惯性怀疑”的心态,不良推断先入为主,加剧了对政府的不信任和反感。
此外,普通民众必要知识和素养的缺乏也是一个原因。在几起涉及环保的事件中,由于民众缺少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盲目轻信网上危言耸听的言论,致使造成与政府的对立。
媒体对舆论的发酵和加速作用。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使口耳相传的消息有了公共化的传播渠道,公众对权威信息的依赖感降低。同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影响愈渐显著,网络舆论极易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关注热点,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应对原则与解决措施
在预防阶段,增强政府公信力,在日常工作中预防负面舆情的产生。一是在日常工作中关注舆情,及时化解矛盾。地方政府要把关注本地舆情作为常规工作之一,并形成制度保障。兼顾“两个舆论场”,既要利用主流媒体做好宣传理念、征求民意的工作,也要关注网络舆论场中的诉求,不能闭目塞听。
二是在决策过程中遵循程序,做到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统一。在决策过程中,应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征求民众意见应贯穿整个过程之中。政府应优化信息公开制度,改变信息发布自说自话的僵硬模式,从信息“发布”向信息“沟通”转变,利用多种渠道汇集民意,为决策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决策过程中,要重视科学决策。任何一项决策都要经过科学评估、反复论证、全面衡量。决策既要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兼顾到民众切身利益,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大跃进”思路和“政绩工程”。科学决策既是赢得民众信任、良好沟通的基础,也是在遇到抗议时敢于坚持的前提。
三是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利用新媒体工具塑造良好形象。地方政府应学会借助各类社交网站和新媒体工具确立在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权威性,营造维护自身作为权威信息源的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预防负面舆情的产生和扩散。
在应对阶段,增强危机应对与处理能力,及时有效的控制危机中负面舆情的扩散。一是第一时间公开信息,与“谣言”赛跑。地方政府应善于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滚动播报、实时更新、主动推送的方式不断地把掌握情况真实透明地在第一时间公开,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在信息公开中,要勇于披露事实,不能避重就轻,特别在涉及伤亡人数等问题上,要以人为本,及时公布。二是放低姿态,真诚回应民众质疑。面对民众的质疑,政府应放低姿态,及时解释和澄清,对于行政失误要承担责任、真诚道歉。在危机应对中,要摒弃“官本位”、“父母官”思维,不能文过饰非、逃避责任,不能以为民做主为借口,拒不改正,更不能以强硬对抗的姿态面对民众。
三是建立健全地方公共危机事件应对管理的制度法规,设立相应机构,科学处理危机事件。在中国,地方公共危机事件缺乏制度化的应对和管理规范,并缺乏必要的处理机构。因此,需尽快建立健全地方公共危机事件应对管理的制度法规,并设置相应管理机构,特别是要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置任务单,化“人治”为“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提高地方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水平。
四是要善用媒体,建立主流媒体制度化参与途径。地方政府要善用媒体,建立媒体制度化参与途径,通过全面、准确、及时、权威的信息发布,实现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元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参与,实现信息最大覆盖面和与公众心理的有效对接,引导舆论回归理性渠道。要学会使用群众语言,避免生硬、刻板给民众留下敷衍塞责的印象。
五是警惕“多数人的暴力”,坚持正确政策。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要尊重民众但不盲从于民众。对于经科学决策证明正确的政策,要通过不懈的解释宣传力争获得民众的理解,而不能轻易妥协。地方政府在民众压力下做出草率妥协的行政命令,短期看对于尽快平息事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长远看不仅对当地正确的发展思路造成伤害,也将在社会中产生负面的示范效果,长此以往将影响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大局。
在修复阶段,重视善后管理工作,及时修复负面舆情对社会秩序和公众心理的影响。一是做好善后管理工作,及时向公众通报进展。地方政府要重视事件中传递出的民众意见,妥善做好善后管理工作,重新审视论证出台政策,及时修正改进不当之处,并随时向公众通报进展,早日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是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完善制度。地方政府应从每一次公共危机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寻找制度漏洞和行政失当之处,及时完善制度,制定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新的危机发生。
三是积极引导舆情,重建民众信任,修复政府形象。地方政府应重视危机中负面舆情对社会秩序和公众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及时借助媒体通过文字、图片等向公众传递正面的疏导信息,既要向公众传播善后处理的事实以安民心,又要引导公众通过正确的参与沟通渠道参与社会管理。重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修复政府形象。
有关公共危机类论文篇2
论我国网络公共危机的管理
摘 要:网络所引发的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以网络为源头和载体,具有很大的扩散性、破坏性和发生概率。网络公共危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实体形式的群众事件,更有精神层面的道德危机等。我国在网络公共危机的管理方面应加重预防,并结合治理、补救等多种方法。
关键词:网络;公共危机;政府公信力
一、引言
网络公共危机是指由于互联网应用引起的,影响范围广大,或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需要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
网络公共危机作为公共危机的一种,但由于其产生方式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般公共危机所没有的特点。
首先,它具有高度的扩散性。由于网络传播的方便快捷,网络覆盖面的广泛,由网络谣言、犯罪等引起的一点涟漪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扩散甚至产生轩然大波。
其次,它具有更高的破坏性。引起公共危机的网络信息,其本身具有不真实性或传播过程存在偏差,而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人们对网络信息具有极高的依赖性,二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公共危机的程度。
再次,它具有更高的频发性。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网络成为人们宣泄对社会矛盾不满的主要渠道,各种声音的撞击把网络环境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因此,网络的任何纰漏都有可能成为引起社会公共危机的导火索。
二、我国网络公共危机的主要表现
(一)伦理价值及信仰危机
网络世界具有高度的虚拟性,一些人不顾社会责任的把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甚至是伪造的信息发布到网络上与其他网民共享,不顾任何伦理道德规范的制约,对我国伦理价值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于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伦理道德的引导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2011年发生在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使原本作为我国主要慈善源泉的组织被网络负面信息蒙上了侮辱慈善捐款的恶性印象,公民开始对红十字会的慈善事业产生怀疑和排斥,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产生怀疑,也是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打击。
(二)群体性事件
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和广泛为群体事件的集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渠道缩短了时间、扩展了范围,也使信息在网络传播中增加了事件的虚幻性,因此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造成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比如重庆出租车司机集体罢工事件等,都是以网络为主要渠道滋生群体事件的典型例子。
(三)影响政府公信力,危及政治稳定
面对网络舆论危机的挑战,部分官员采取被动和消极的态度,删除网络舆论或封堵ip,甚至对曝光真相的网民进行"法律制裁",比如上海的王帅因发帖曝光家乡河南灵宝非法征地,被灵宝警方以"诽谤"罪"跨省追捕"。
这些官员不能正视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反而以打压的方式限制网络民主的发展,使公众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承担风险,导致很多人选择网络政治冷漠,而更多数人则由于官员的错误做法而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加之网络上一些恶性舆论的引导,致使政府的信誉在公民中更加受挫。
(四)公众面对更多安全隐患,对社会产生信任危机
网络为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网络的虚拟世界使犯罪行为更加隐蔽,也排除了传统犯罪行为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近年来,网络犯罪行为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网络犯罪的增多和网络所导致的现实犯罪的增加,为公众的安全留下极大隐患,使公众对社会产生信任危机。
三、推进我国网络公共危机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预防举措
1、增加信息发布主体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第一,加强意见领袖的作用,用科学、权威的舆论引导公众。
大众传播学中的"二级"传播的理论认为"大众传播中的信息和舆论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要经过'舆论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经过一个'大众传播一舆论领袖一一般受众'的过程"。[1]网络公共危机的产生,包括对政府的不信任、社会道德伦理受到冲击以及一些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公众受到错误甚至恶性网络舆论的引导。因此,网络意见领袖应及时就危机问题与公众形成互动,或发布信息,对危机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阐述,使公众产生理性认识,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缓和、化解危机矛盾。
第二,选择无利益牵连的信息发布主体。
当信息发布者与事件的任何一方有利益关系时,即使所发布的信息是真实的,社会公众都会对其真实可靠性产生怀疑,因此,在选择信息发布的主体时,应辨清事件中的矛盾双方,并尽量避免任何一方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公正能够增强公众对事件的客观认识和对待,降低发生冲突和危机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促进政治稳定。
2、提高信息的真实性,赋予弱势群体阐述事实的机会
我国政府和人民之间、资本和人民之间、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社会墙"较为坚固,当发生矛盾时,社会公众往往倾向于弱势群体,如果网络信息全部是来自非弱势的一方,而在优势不倾向于弱势群体时,公众往往会对其公正性产生质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网络话语权,使他们拥有充分的机会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并将其呈现给社会大众,才能缓和坚硬的社会隔膜,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二)治理及补救阶段
1、推进立法进程,对网络谣言者、犯罪者等严惩不贷
法律制裁不仅能在事后惩治违法犯罪者,也能在事前给其以警示。我国网络谣言及犯罪的立法进程较为缓慢。2012年3月9日,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全国人大会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完善网络法律制度,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2]要根治谣言和网络犯罪带来的恶性影响,就要从法律层面对其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快网络立法和执法进程。
2、推进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民主
政府的信任危机是网络公共危机中影响最大而又最难以修复的,就政府信任危机的原因来看,在网络环境下,恶性信息和政府对网络信息及其发布者的打压是其主要成因。因此,政府要缓解信任危机,改善其在公众中的形象,就要和网民形成充分的沟通。当网民对真实的不良信息进行传播时,政府应积极回应,并与网民形成良性的互动,鼓励公众参与到网络政治生活中,监督政府的言论和行为,而不应采取单一打压甚至以法律制裁发布真实信息者,让网络民主成为中国民主发展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吴群虎.网络媒体的舆论管理[eb/ol].中国关系网,[2009-04-19].
[2]吴邦国.提高立法质量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eb/ol].新华网,[2012-03-9].
[3]张小明.从sars事件看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设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李斌.公信力危机、网络技术控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交集--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探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