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公共管理 > 图书馆管理 > 与图书馆管理有关的论文范文锦集

与图书馆管理有关的论文范文锦集

时间: 诗琪1201 分享

与图书馆管理有关的论文范文锦集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整合的关于图书馆管理的一些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浏览,希望对你有帮助。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情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其在数字时代下的价值和地位,对信息产业化与图书馆发展之间的关系予以重新认识、正确定位,体现自己的价值与地位,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1 高校图书馆定位

  21世纪,随着信息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数字文献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传统的服务方式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图书馆不仅仅担负着对知识信息进行管理和一般性的服务的职能,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管理和高层次、高质量的服务,通过本馆的实有馆藏、数字文献以及通过网上虚拟数据库等不同信息源,在网络远端实行全方位、多元化的知识信息服务,从而更完美地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达到最理想化的服务效果。

  1.1高校图书馆的职能

  随着高等院校的功能不断地丰富和强化,已形成质量立校、和谐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发展战略,逐步形成稳定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三角功能关系;同时,在教育思想上提出了两种教育观:一是新的知识观;二是新的教育体系观。根据新世纪高校的特点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职能要求更直接地体现在参与科研项目方面。

  1.2高校图书馆的职能新特色

  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服务由从借阅业务转向信息导航服务和专题跟踪服务,馆内专门开设子一个电子检索室,提供收发电子邮件、网络对话、查阅资料、浏览站点、下载学习资料及应用软件、文件编辑、激光打印等等服务。图书馆配置了具有丰富专业检索经验的老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难题,除了向全校师生提供定题信息服务台外,更重要的是向研究课题、学科建设、重点科研项目、高层科研管理等提供资料情报和及时的前沿科技信息。图书馆工作者由单纯的信息服务者变为信息资源的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参与者,真正做到高校图书馆工作参与教学与科研。

  2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数字化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的知识中心。作为处于教学和科研前沿地位的高校图书馆在图书资料数字化、服务内容多元化、馆藏资源特色化以及加强高校图书馆队伍业务建设等方面必须有所作为,在这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作出自己的贡献。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2.1图书资料数字化

  图书资料数字化就是利用数字化设备和技术对高校师生有价值的种类学术期刊、书籍以及图像、语音、影视和科学数据等各种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和再加工,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师生提供全面、高速的多媒体信息存取服务,促进社会各类信息经济高效传递,从而极大地方便人们的教学、科研和学习。运用数字化技术以贮存和传递文献信息,进一步增强图书资料的共享性和时效性。在数字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包括馆藏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为了适应图书资料数字化的形势,提高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率,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机构应积极探索实现图书资料数字化配套的管理方法。

  2.2服务内容多元化

  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是当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现代化的标志。个人电脑的普及,校园网的建立,光盘和其它高存储媒介的应用以及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大的数据库,均成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多元服务的有力手段。面对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新形势,图书馆应积极调整现行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组合;重组后的图书馆,其服务内容拓展到以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为主要内容的加工生产、标引制作、系统维护、用户培养、信息开发和信息服务等多门类多系列。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将充分运用自身的数据和全新高效的服务方式及手段,在整合各类知识信息的基础上,使自身不断增值并发挥网络信息导航和专业信息解读作用,帮助读者根据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选择正确的获取途径,以便读者下载、复印、打印等,从而使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更多元,服务方式更多样更便捷。

  2.3馆藏资源特色化

  在网络环境下,每个馆的资源都将由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两部分组成,且网上资源日趋丰富,图书馆可借助网上资源来提高自身的信息提供能力。根据高校教育的新体制和网络资源共享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现实馆藏必须具有鲜明的特色性,馆藏要体现加强基础、突出重点、打破陈规、体现特色的新的馆藏模式。高校图书馆的特色不仅要体现学校教学科研的特色,而且还要在地方区域内形成特色;不仅重视印刷型文献的建设,而且还要重视电子出版物等数字文献的建设,还要根据学科优势建立一定量的特色数据库。只有形成特色,才有不可替代性,才具有存在的价值,才能实现特色服务。如我院图书馆所设立的“地方文化专架”,搜集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内江文化信息,以其不可取代性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师生的欢迎。

  2.4人才建设专业化

  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需要的人才已不囿于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员,需引进懂技术、有专业知识的信息管理人才,掌握现代技术和专业知识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熟练运用信息交流、推介的人才,具体地说,一个图书馆需要多元化、多层次、多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图书馆的馆员比例中,“专业化”或“职业化”馆员比例上升,“信息导航员”、“网络专家”、“信息咨询员”、“学科带头人”等“专业化”或“职业化”的馆员将在信息开发与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这类人才的培训和引进特别对这些年来扩建的新办高校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信息宝库,在不断发展的网络环境下,还要特别重视与社会各类图书馆合作分流,在完成自身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要面向社会,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必要的国际交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之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图书馆手工管理与网络化图书馆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作者针对图书馆手工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系统的调查,阐明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1 信息系统的需求

  当决定要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获得当前系统的处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设当前系统是手工处理系统。手工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的描述书信息的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在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的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么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因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因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要“做什么”,从而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在对上述流程进行分析后,我们对新的图书处理流程进行整理,图书馆借还书过程如下:

  借书过程:读者从架上选到所需图书后,将图书和借书卡交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用码阅读器将图书和借书卡上的读者条码2码读入处理系统。系统根据读者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根据图书上的条码从图书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读者如果有如下列情况之一将不予办理借书手续。

  ①读者所借阅图书已超过该读者容许的最多借书数目。

  ②该读者记录中有止借标志。

  ③该读者还有已超过归还日期而仍未归还的图书。

  ④该图书暂停外借。

  若读者符合所有借书条件时,予以借出。系统在借阅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码、图书条码、借阅日期等内容。

  还书过程:还书时读者只要将书交给管理人员,管理员将书上的图书条码读入系统,系统从借阅文件上找到相应记录,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去相应记录,同时系统对借还书日期进行计算并判断是否超期,若不超期则结束过程,若超期则计算出超期天数、罚款数、并打印罚款通知书,记入罚款文件。同时在读者记录上作止借标记。当读者交来罚款收据后,系统根据读者条码查罚款文件,将相应记录写入罚款历史文件,并从罚款文件只删除该记录,同时去掉读者文件中的止借标记。

  为了对图书管理系统做完整的描述,还需要对上面得到的逻辑模型做一些补充:首先采用图形的方式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整个系统的用户界面的一致性,同时也有助于后续的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其次,说明图书管理系统的一些特珠性能要求。如借书、还书服务花费的时间一次不得大于5分钟等。

  2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

  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1)有关读者种类标准的制定、种类住处的输入,包括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有效期限、备注等。

  (2)读者种类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3)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

  (4)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等。

  (5)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词、备注信息等。

  (6)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书、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7)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8)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9)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姓名、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3 网络化图书馆的特点

  (1)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图书馆是以数字化为基础,图书馆的信息大量存于光盘及其他介质的存储库中。网络图书馆的其他特点都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这是网络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最大的区别。

  (2)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信息的网络化,使信息的使用更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3)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性。资源的共享性建立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之上,有了以上两方面的支持,使信息的共享成为可能。医务工作者在图书馆就可以查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所有的人可共同享有同一份文献资料,使交流和科研变得更加快捷。

  (4)信息管理资源的自动化。管理者数据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使用者也是通过计算机终端才能进行网络的查询和阅览,使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管理的自动化。

  (5)信息资源实体的虚拟化。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相结合,在实体的基础上趋向于虚拟化,构成了网络实体的虚拟化。在数字图书馆中,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数字图书馆,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交流。


计算机网络论文相关文章:

1.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

2.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范文

3.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毕业论文

4.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毕业论文

5.计算机网络病毒分析论文

406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