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财务管理 > 财务基本理论 > 有关财务管理目标论文

有关财务管理目标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有关财务管理目标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财务管理目标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财务管理目标论文篇1

  浅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

  摘 要: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财务管理目标则是财务管理最基本的问题。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时,必须首先确立财务管理的目标,而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则需根据企业的性质以及其整体战略目标而定。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无论是哪一种财务管理目标都必须参照企业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可轻易选择。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策略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单位,它本身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盈利性组织。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企业的存在主要就是为了赚钱,它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或者产品来换取利润,说到底,企业的目标就在于盈利。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的存在目标也引起了经济管理者们的思考,在财务管理范畴内如何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成为企业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的重要经济内容,在不断地思考与实践中,中国企业对于资本运作目标也开始走上了科学的道路。目前,中国企业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财务管理目标:

  1.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是以盈利为存在目的的社会组织,利润即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社会企业通过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将经营成本、税收去除的部分即为企业利润。利润是企业追求财务管理的重要目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按照自己的管理制度、理念及措施进行企业的经营,其最大的目标便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我们判断企业基本性质以及其整体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一个企业在创立之初就必须设立自己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围绕此目标来进行日常经营活动。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立则需根据企业的组成、资金结构比例、控股形式、企业性质、用途等等来设立。在当前社会之中,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自主经营的权限也不断扩大,而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提出则恰好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因此,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成为许多企业首选的财务管理目标。不得不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企业的经营积极性,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利润最大化目标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上的利益驱动容易忽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降低对风险的预期。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是资本理论的基本核心,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同时,必然难以兼顾社会大众的利益,出现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因而选择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则必须克服这种决策短期化的行为,才能在保证社会利益的基本前提下,实现企业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2.企业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股东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和组成,企业的股票价格直接决定了股东的财富数量。企业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需要以股东所持股票数量以及股票市场价格来决定,当其所持股票数量不变时,股票市场价格则是唯一影响股东直接收益的因素。要实现企业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那么就必须将股票市场价格升到最高。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也早已经分离,企业经营者必须对企业的所有者负责,这就要求经营者必须尽量增加企业所有者的财富,这即是企业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的形成基础。

  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是由现代企业劳资结构比例决定的,它的存在符合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原则,但是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首先,股东最大化目标容易误导企业正常经营,使得经营者仅仅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的权益,而忽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者在日常经营中由于要对所有者负责,其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即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的财富,因此,经营者在经营中易出现过度投机,甚至违法的行为,让普通股民作出错误的选择;其次,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的范围较小,不具有代表性。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主要适用于上市企业,但是上市企业在市场上仅占据很小的比例。非上市企业不参与市场募资,因而不能采取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最后,股东权益最大化未充分考虑广大股民、经营人员等的利益,而仅以股东的权益为目标,易导致企业利润分层的矛盾。

  3.企业自身存在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存在价值最大化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合理经营,从而使得其在长期内的潜在价值预期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和预估,其包括企业自身资产价值、市场品牌价值、无形价值以及潜在盈利能力。要使企业存在价值得到最大化那么就必须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产数额达到最大化;二是指企业在保证自身良性发展的前提下,为社会、国家、集体创造最大化的价值。企业自身存在最大化目标一般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之中,社会企业由国家或者集体控股,其生产经营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和人民才创造最大价值,因而,其存在具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当然,企业自身存在价值最大化也容易忽视自身的盈利,易形成行业垄断,挤压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

  二、实现管理目标需采取的策略

  无论采取哪一种财务管理目标,企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合理经营方式去实现这个目标。对此,企业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密切配合其所设立的战略,做好财务计划。企业在设立财务管理目标时,必须按照自身的性质、组成结构等来设立,并在确立目标以后,坚定不移地按照总体战略目标走下去。同时以此为依据,作好相关财务计划。

  2.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企业要实现其所设立的目标,就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经营活动来实现,而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将闲置的资产、资金盘活起来,以原有的资产来创造新的利润,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还可以实现利润的增长。

  3.做好财务管理,降低企业成本。企业要盈利,那么降低成本将是最为直接的途径。企业成本的降低需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前提下进行,以提高单位时间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利用企业资产来实现,从而在保证社会价值的前提下增加企业的利润,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丽娟.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3).

  [2] 欧阳令南.公司财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

  有关财务管理目标论文篇2

  浅论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国内外财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理论界在这一方面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包括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现金流量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等。本文是通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来进行比较,阐述和分析得出笔者所支持股东主导下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财务理论界提出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佳财务策略,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使股东的财富达到最大;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等以往的财务目标相比考虑了风险因素的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然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很大的缺陷性。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不发达,不适宜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我国的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很完善,证券交易也不很规范,股票价格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而且上市公司的比重较小,存在大量的非上市公司或企业,这部分公司或企业的价值难以计量,不适合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次,“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本身非常抽象,难以计量,且股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难以准确确定企业的价值,并且资本市场中过多的不可控因素引入财务管理目标显然是不合理的。再次,“股东财富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集团及社会的矛盾。“股东财富最大化”只重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忽视了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利益。企业所有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做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忽视经营者的利益常常导致道德风险,而过分强调所有者的利益还会忽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剧企业与社会的矛盾。

  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产权理论的发展,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地位得到了提高,仅仅关注股东单方面利益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财物管理目标已经不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关注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并把他们的利益目标纳入其考虑范围。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弥补了股东财富最大化仅注重股东利益而忽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足,符合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中的相关者是指企业的相关者,包括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和社会。国家在企业的利益主要是要求企业正常纳税,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投资者在企业的利益主要是要求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效益;债权人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及时支付利息,按时还本;经营者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从经营管理中得到锻炼,提高声誉,获得劳动报酬;职工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保障工资,改善工作环境,更希望企业长期生存而不至于失业;社会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维护市场的公正,改善生态环境,等等。不同的相关者对企业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有相融合的一面,也有相矛盾的一面。而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应满足各个相关者的利益需要,才可能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不会因为损害部分相关者的利益而造成财务危机。“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如何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是正确组织企业财务活动的关键。财务活动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也是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财务关系处理得好坏主要取决于他们各自利益满足度的高低,如果各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度达到最大,那么财务管理才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如果各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度较低或某个相关者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财务困难和财务危机,这也说明企业财务管理尚未完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有利于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符合各方面的目标利益,是我国目前最适合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比较

  首先,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是以新古典产权学派为产权理论基础的。该学派认为,股东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此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由股东单方面享有。以新古典产权理论为基础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突出了股东的地位,强调了股东对剩余产品的索取权,并且认为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统一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必要保证。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产权理论基础的,强调应该围绕着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要求而均衡展开,并最终达到增加企业长期总市场价值的目的。

  其次,两者遵循的公司治理结构大为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制度,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遵循“股东至上”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其地位是至上的,而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利小势微,获得授权的经营者只有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使代理权才是企业有效率的保证。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遵循的是“共同治理”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强调股东对经营者的监控,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雇员等的利益,实行共同监控,达到各方利益的一种均衡与制约。

  再次,两者对不同资本的重视程度不同。现代资本理论认为,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是一个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契约集合体。这些资本的所有者也可以据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另一类是提供物质资本的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只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权益,体现了“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既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又重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认为,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都是构成企业的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创造了价值,收益分配就应该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分配,即按人力资本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贡献的大小和物质资本在价值创造和实现中的条件作用来分配。

  最后,两者追求的效益不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所追求的是单纯的经济效率。将企业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考虑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但是这样做难免会导致外部不经济,如造成环境污染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追求的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该目标认为,企业要真正实现其市场长期总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不断地增加企业的财富,以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等。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得出,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相比,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考虑问题更加全面,所涵盖的面更为宽泛。从长期来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更加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综合来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体现了企业产权的分享。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通过契约,各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意在一定的限度内服从企业经营者的指挥(王化成,1999),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这就是说,企业是一个特别的市场契约,它替代了市场的价格机制,而并非是一个股东创立的组织,因此相关者也应相应地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并且,随着所有权结构的发展与变化,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股东单方面享有企业所有权的观点,已不再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制度安排,已经被很多企业认可并投入企业的实践。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增强,经营风险的不断扩大,风险承担者已经由单一的股东变成了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等等。因此,企业不再被视为属于股东资产的集合体,而成为一种具有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了专用投资主体的相互关系的功能的法律框架结构。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分析的,企业的所有权应该由股东等诸多利益相关者共享,也就是说,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应该由包括股东在内的若干利益相关者共享。因此,从产权理论的角度看,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比股东财富最大化更加适应当代企业的所有权分享状况。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遵循了“共同治理”的逻辑,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大的财富。股东财富最大化认为,股东承担了企业的全部剩余风险,因而也应享受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但是实际上,现代企业不只是股东才承担风险,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

  根据契约理论而言,企业实际上是一组多边契约关系的集合体,作为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作的集合,企业的任一利益相关者的随意退出或机会主义行为都可使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遭受损失。为了避免这方面的损失,必须缔结长期契约,确保一个可预期的利益补偿,而这种“共同治理”的模式恰恰是有助于确保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的。这种强调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持续发展的“共同治理”的治理模式也使得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更佳选择。

  相关者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其实是囊括了现金流量最大化、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其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相关者利益是企业能正常地生存,收入大于支出,能按时偿还债务、支付利息,满足现金流量最大化目标。相关者利益包括职工的利益,也包括各分厂的利益。企业生产不出来,就根本谈不上未来,也就没有利益。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社会总生产量的增加,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这符合产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关者利益的量化表现形式是利润。但是,这种利润不是刻意塑造的利润,而是被各相关者认同的利润。

  它不仅满足了经营者对利润的需求,而且也可以满足国家、投资者、职工等对现时利润和未来利润的需求。因为他们既要现时利润减少风险,又要未来利润进行效益扩张。所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与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源是一致的。相关者的核心是投资者,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他们需求的未来价值是首先要满足的。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相关者不需要未来利益。国家需要税源,债权人需要有潜力的贷款者,职工需要安定的工作环境,经营者要有生存的空间,社会更需要发展、繁荣等,这些都说明相关者同样需要未来利益的增加来使自己的利益真正地达到最大。所以说,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有利于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符合各方面的目标利益,是我国企业目前较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理论而言,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从以股东主权为基础的单边治理理论到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理论,这种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考虑了诸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要求,克服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狭隘性,重视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适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力图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符合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施箐.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3.

  [2]王化成.再论财务管理目标[J].财务与会计,1999

  [3]周俊婴,李媛.基于博弈视角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J],2011.

  [4]郑红亮.公司治理理论与中国国企改革[J].经济研究,2007.

2986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