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财务报表论文
电大财务报表论文
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企业管理和各利益相关者尤为重要。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大财务报表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大财务报表论文篇1
铁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财务状况都是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铁路企业,由于存在很多的在建项目,对资金的要求巨大,就对财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首先提出了财务报表分析在铁路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铁路企业;财务报表
一、引言
盈利是企业存续的必要条件,这对于铁路企业也是如此。铁路企业虽然在经营管理中产生巨额利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巨额成本。尤其是目前铁路企业还存在很多在建项目,财务的重要性就更加显得举足轻重了。准确的财务报表可以全面反映铁路企业的整个业务过程,财务数据和财务结果完全可以看成是铁路企业经营状况的显示图。加强财务报表分析是实现铁路企业经济管理的最好方法和途径,可以对铁路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及时调整, 有利于铁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报表分析基础薄弱
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依靠的经过专门会计处理的数据,这些信息反映在报表的时候就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仅能够反映货币化的信息。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信息瞬息万变,仅仅依靠这种滞后的货币性信息,是很难对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估。所以,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除了报表中记载的信息之外,要更多的考虑非货币信息。但是,目前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时候,依据的数据来源仅仅是诸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对于这些报表,只能进行一些比率分析或者趋势分析。这些总体性的数据,无法进一步细化,对于分析结果,企业也很难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比如,如果分析结果显示资产负债率过高,导致财务风险较大,而企业的经营情况又无法短期内改变筹资策略,那么这种分析结果对于企业的实际作用是有限的。
2.财务报表分析体制不健全
目前企业的财务分析体制不健全,很难讲财务分析结果应用到实处。财务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企业在生产、销售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向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然而实际情况确是,企业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报表分析结果束之高阁,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打击了财务人员的积极性。而且现行的财务分析具有单一性,但是企业的经营范围是多元化的。比如,企业需要举债进行一项投资,从经营的角度分析项目的话,会从收益和成本两个角度进行考虑。然而,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由于未来的收益难以预计,财务人员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可能更多的从风险的角度进行分析,很难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企业的经营动态。
3.缺乏正确的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是照搬教材公式,而对于这些公式背后的逻辑关系以及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进行深入的考虑。比如,在分析报表的时候,选取的指标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对目标数据选取范围任意增减,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分析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又很大出入。如果财务人员不了解指标背后的逻辑关系,以及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只是机械的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这样得出来的结果也只是表面化的。并没有对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业务情况进行深层次分析,只是将简单的将企业经营情况转化为数字和表格,并不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的意见。
三、加强铁路企业财务工作的政策建议
1.改善财务分析基础环境
首先,要从思想上从新认识财务报表分析。要将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而不仅仅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同时协调其他部门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保证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而财务人员自身务也需要提高业务水平和整体工作能力,实现整个财务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国家近期出台的相关财务制度政策,财务管理部门要能够及时进行学习,并熟悉掌握,然后结合铁路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变动,保证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其次,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一方面,完善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传统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表。这三种传统的报表职能反映企业的整体情况,而且由于近年来铁路公司外债规模扩大,较之以往更多的参与到金融市场,这种报表分析模式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建议引入管理用财务报表,将经营性资产、负债和金融性资产、负债分开,并分别进行管理、分析,更精确地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加强财务指标和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之间的联系,将两者全面的结合起来进行分,财务部门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要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对公司整体的影响。而且由于财务报表中只是各种数据的汇总,非专业人士很难从中看出联系。建议在报表之后,将细分内容写进附注中,这样可以方面管理层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管理层的决策速度。
2.加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制度的建设
财务分析制度,或者说会计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程序和方法来分析各项经营业务对企业财务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只有不断的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制度,加强针对财务状况的考核力度,才能将财务分析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落实。
首先,完善财务报告体系,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铁路企业应该将会计凭证、账簿等重要的财务资料,设置统一格式,全国各地的铁路分公司都要使用这种统一格式的资料。运用这种统一的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分析等对铁路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必要的限制和监督。如此一来,才能保证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是准确的,有利于管理者更好的掌握铁路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同时,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存量也能在报表中一名了然,从而更准确的评估企业的价值。
其次,将财务指标和企业的经营情况有效得了联系起来。单纯的财务指标是无法看出企业的实际情况,因为这些数据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有效性方面都存在不足。必须结合其他数据来源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进行更合理的分析。
比如,铁路总公司资产负债率在2013年达到了62.6%。但是考虑到铁路公司近年来大量的高铁项目上马,而且票价还没能够实现真正市场化,盈利能力不足。而且这些债务多为历史遗留问题,所以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并不能仅因为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就判定铁路企业经营状况不善。企业不仅要关注以往的财务情况,还要根据市场情况对未来一季度或者半年的财务情况进行预测,评判未来市场发展变动,并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确保企业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3.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领域也越来越多的应用技术变革带来的便利性,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很多企业都已经转变管理模式,将信息化引入到财务管理系统当中。但是在财务分析领域,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财务人员还是采用机械、教科书式的分析的模式。所以,财务人员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借助财务分析软件,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充、比较分析和比率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充分的结合起来,利用财务软件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多元化、深层次的分析,并引入外部数据和非货币化信息,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和效果此外,在分析的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将时间价值考虑进去,历史成本属于沉没成本的一种,已经成为过去,财务更看重的应该是未来。所以,只有将时间价值考虑进去,这样的财务分析才能真实有效,对企业的经营具有指导作用。最后,不能仅对事后数据进行分析,要做到全程分析。财务分析工作应该从一项业务开展之前就要开始。事前对其预算进行合理评估,事中对其开始进行监督并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加强对超预算情况的审批管理,事后对其效益和成本进行总的分析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四、小结
财务报表对于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平时的财务管理制度又直接决定了财务报表的质量。所以,铁路企业应该针对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针对加以解决,提高财务报表质量,以更好的其在铁路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兰秀芬.浅析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外资,2013(20).
[2] 张阳. 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的重要性[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15)
电大财务报表论文篇2
财务中的杠杆理论与财务报表
【摘要】本文对财务中的杠杆理论与财务报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揭示了经营杠杆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财务杠杆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了现行杠杆理论的若干局限,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财务中的杠杆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联合杠杆,不仅在财务理论研究和财务实践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经营杠杆还对企业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产生重要影响。而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当然还有现金流量表,更是会计工作的重心、财务工作的基础、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尺。不论是现实的报表,还是预测的报表,也不论是用账面价值反映的报表,还是用市场价值反映的报表,都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如何将杠杆理论研究与财务报表研究结合起来,探求财务中的杠杆和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研究上述诸杠杆时,必须揭示各杠杆的动因,即杠杆变化的原因,从而将杠杆理论与财务报表联系起来,进而与成本结构理论、资产结构理论、财务结构理论联系起来,与风险控制理论联系起来,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资产结构、财务结构、成本结构,防范风险的失控。
一、经营杠杆理论与财务报表
经营杠杆是由于营业固定成本的存在而产生的。所谓营业固定成本是指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固定成本,包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固定部分,但它不包括筹资固定成本,如利息、融资租赁费用、优先股股利等。
由于经营杠杆反映营业风险,也反映经营盈利能力,故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度衡量)就是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根据经营杠杆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经营杠杆取决于营业固定成本,也可以说经营杠杆取决于营业成本结构,即:取决于营业成本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内部构成。而营业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内部构成问题本是利润表中的问题。如果采取变动成本法编制利润表,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严格说来,如果我们采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利润表格式,即设置息税前利润(一般称为营业利润,但其含义与我国的营业利润不同,为了避免混淆,暂用此名)作为利润表上下部分的分水岭,则营业成本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内部构成只影响利润表的上方。就是说,在业务量变动的情况下,不同的营业成本结构,对息税前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经营杠杆与利润表的上方存在密切联系。
什么决定营业成本的结构?应该是资产结构。也就是说,营业成本结构取决于资产结构。即长期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下同)比重较大的企业,其固定营业成本比重较高,变动营业成本的比重就较低,因此其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等就高,而它们基本属于固定费用(除非固定资产采用工作量折旧法)。同时由于设备先进,材料的利用率高,人工效率也高,因而变动成本就低。反之,固定资产比重较小的企业,其固定营业成本比重就较低,变动营业成本的比重就较高,道理同前。这可以根据不同资产结构构成的企业的成本结构得到说明。因而经营杠杆与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存在密切联系。
当然,影响资产结构的因素很多,其中受行业的影响较大,重工业与轻工业,制造业与商业,不同行业的重工业、轻工业,其资产结构可能存在很大区别。资产结构也受企业规模的影响。不同规模的商业企业,其资产结构可能存在很大差别。但是,这并不否认人的作用的发挥。选择什么样的设备,采用什么样的折旧方法,在法定年限幅度内按照多少年限进行折旧,采用什么样的无形资产策略,如何摊销,采用什么样的信用政策,采用什么样的存货管理制度,甚至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流程等等,都会直接影响资产结构,影响营业成本结构,影响经营杠杆的大小。
由于资产结构反映资产负债表的左方,营业成本结构反映利润表的上方(以税息前利润为分界线,我国利润表目前没有该项),因此可以说,经营杠杆同时反映了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和利润表的上方。资产负债表左方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利润表上方的变化,影响到营业成本结构,进而都将影响到经营杠杆。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为了避免经营杠杆度的过高或过低,经营风险的过大或赢利能力的过低,企业应当综合考虑有关因素,进行合理运筹,科学确定资产结构。
二、财务杠杆理论与财务报表
财务杠杆是由于筹资固定成本的存在而产生的。所谓筹资固定成本是指筹资中发生的负债利息、融资租赁费用、优先股股利等。
由于财务杠杆反映财务风险,也反映财务盈利能力。故财务杠杆的大小(一般用财务杠杆度衡量)也是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更是财务主管责无旁贷的工作。
根据财务杠杆的概念,不难看出,财务杠杆取决于筹资固定成本,也可以说财务杠杆取决于筹资成本结构(一般称为资本成本结构),即:资本成本中利息、优先股利与普通股利之间的内部构成。其中,利息、优先股利等一般是刚性的,普通股利则是柔性的。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普通股利是变动的,如采取低息加分红的股利形式,其分红部分就是可多可少的;即使采取固定股利政策,也不是非发不可的,股利也是可有可无的,最起码从法律角度来讲是如此的。在利润表中,不论是以净利润为终点的利润表,还是以每股收益为终点的利润表,都要将筹资固定费用计入表内,则筹资中的成本结构问题,也是利润表中的问题。但筹资成本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内部构成只影响利润表的下方,与利润表的上方不发生关系。也就是说,在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情况下,不同的筹资成本结构,只对净利润或每股收益而不能对息税前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财务杠杆与利润表的下方存在密切联系。
什么决定筹资成本结构?应该是筹资结构或称为财务结构。也就是说,筹资成本结构取决于财务结构。即固定费用性资金来源比重较大的企业,其固定筹资成本就较高,这不仅表现在筹资基数的大小上,也表现在筹资费用率(主要是利息率、优先股利率)的高低上。筹资中固定费用筹资比重越高,筹资固定成本越高,净利润就越少。反之,筹资中固定费用筹资比重越低,筹资固定成本越低,净利润就越多。
当然,影响财务结构的因素也很多,笔者曾归纳为10个方面,它至少包括:资产结构状况、盈利水平状况、业务风险状况、适应变能力状况、举债能力状况、利率、股利状况、投资心理状况、经营环境状况、法令约束状况、权力控制状况。(苏万贵,1990年)其中尤以资产结构状况的影响最大。所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财务结构,影响资本成本结构,影响财务杠杆的大小。
由于财务结构反映资产负债表的右方,筹资成本结构反映利润表的下方,因此可以说,财务杠杆同时反映了资产负债表的右方和利润表的下方。资产负债表右方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利润表下方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筹资成本结构,进而都将影响到财务杠杆的大小。
财务管理同时是一项职能管理,为了避免财务杠杆度的过高或过低,财务风险的过大或赢利能力的过低,就应当根据企业的产业状况、规模状况等,在科学确定资产结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科学确定财务结构。应该说,这是财务工作的本职,是与其它部门工作不相交叉的内容,是没有理由推卸的责任,也正是财务工作大显身手的大好时机。尽管重大筹资决策要经过董事会甚至股东大会决议,但相关的方案往往是由财务部门提出的。
三、联合杠杆理论与财务报表
根据联合杠杆的概念,不难看出,联合杠杆取决于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即:它既取决于营业固定成本,也取决于筹资固定成本。或者说既取决于营业成本结构,也取决于筹资成本结构。而这两种成本结构,又分别取决于资产结构和财务结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分别反映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同时分别反映经营盈利能力和财务盈利能力。因此,联合杠杆反映了综合盈利能力,也反映了综合风险。可见,联合杠杆同时反映了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和右方,也反映了利润表的上方和下方。任何资产项目的变化,都将引起资产结构的变化,也都将引起营业成本结构的变化,引起经营杠杆的变化;任何负债项目或权益项目的变化,也都将引起财务结构的变化,引起筹资成本结构的变化,引起财务杠杆的变化,进而都将引起联合杠杆度的变化。
上述关系可图示如下:
资产结构→→营业成本结构→→经营风险→→经营杠杆→→经营杠杆度
财务结构→→筹资成本结构→→财务风险→→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度
资产结构和财务结构→→营业成本结构和筹资成本结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度和财务杠杆度→→联合杠杆→→联合杠杆度
这样,我们就将财务中的杠杆与财务报表,与资金结构理论结合了起来。可见,资产结构和财务结构分别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根源。要改变杠杆,就必须从改变资产结构和财务结构入手。由于资产结构与行业特点、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经营前景等因素有关,故资产结构就不能完全以主观愿望为转移,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相对而言,财务结构调整的主观意志可以强一些。当然,财务结构必须与资产结构相协调,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必须协调,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必须协调,经营杠杆度与财务杠杆度必须协调,联合杠杆必须做到适度。在经营杠杆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就必须通过调节财务结构,控制财务杠杆,从而使联合杠杆保持合理水平,不至于过高;只有经营杠杆较低的情况下,才可以扩大固定费用筹资比重,增大财务杠杆,从而使联合杠杆保持合理水平,不至于过低。
四、现行杠杆理论之局限
在研究杠杆理论与财务报表时,还必须看到杠杆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杠杆本身未能反映现金流量表
虽然经营杠杆同时反映了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和利润表的上方,财务杠杆同时反映了资产负债表的右方和利润表的下方,但由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是权责发生制的产物,因而杠杆未能反映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的现金流量表。而财务工作不仅要按权责发生制计算折旧,计算利润,而且更主要的还要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现金流量,计算现金流量的变化。而对这一点,目前的杠杆理论未能解决。
风险可能导致危机,危机可能导致破产。而破产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赤字破产,即经营严重亏损而破产;二是黑字破产,即资金周转不灵而破产。现行的杠杆理论警示的是赤字破产,对黑字破产却无能为力。
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杠杆理论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杠杆理论的局限性。如何设计并计算一个反映现金流量表以避免黑字破产的杠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我国现行利润表不便于杠杆度的计算
杠杆度的计算要涉及税息前利润指标。税息前利润在国外一般称为营业利润,然而我国的营业利润概念却不是息前的,而是息后的,这就导致了名同实异的现象。不论是利用绝对数公式(即贡献毛益/税息前利润),还是利用相对数公式(即税息前利润变动%/业务量变动%),都涉及到税息前利润指标。由于我国现行的利润表不设置税息前利润项目,造成各种杠杆度计算的不便,这是应该解决的。为了更方便地计算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应按国际惯例对现行的利润表作一改变,即增设税息前利润一项,从而将经营成果与财务成果乃至最终成果区分开来,进而直接利用利润表上的当前数字计算经营杠杆度和财务杠杆度。
(三)杠杆理论基础面临的挑战
杠杆理论(杠杆的大小用杠杆度衡量)是建立在将成本习性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之上的,但在事实上,有些成本是很难截然划入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的。因而按照国外新的研究成果,成本的习性分类并不如此,成本动因也不止一个。如:有人进一步将变动成本分为短期变动成本和长期变动成本,其中短期变动成本,以数量为基础,与产品产量成比例变动,是数量驱动;长期变动成本,以活动量为基础,随活动量的变动而变动,是活动量驱动。
也有人将活动量成本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短期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其中短期变动成本与其所采用的成本驱动因素的变动成正比,属于数量驱动。但数量计量标准可能不是产品的单位数量,而是相应的成本驱动因素,如单位标准、批次、定单数、班次、调度单数、生产调整次数;短期固定成本,是管理当局在一年的时间长度内能影响其开支水平的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是管理当局在较长的时间长度内才能影响其开支水平的成本,等等。所有这些,都会使杠杆的理论基础发生动摇。杠杆理论基础的动摇,使杠杆理论面临新的挑战。
杠杆理论基础面临挑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在资产结构中,应该包括人力资产;在财务结构中,权益应该包括人力资本;在成本结构中,应该包括人力资本成本。如果这些真的纳入实际的财务报表,则现行各种杠杆度的计算问题将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