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财务控制的优秀论文
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财务控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论题,也是当今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内部财务控制的论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内部财务控制的论文下载篇1
浅谈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背景、存在的主要问题,表述了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范围和关键控制点的理解,提出了解决目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活动是所有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任何经济组织都非常希望在一种有条不紊的高效率的控制方式下开展业务活动,提供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供本单位决策或其他方面使用,尽量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缺陷。新《会计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提出建立内部监督制度的四项要求,即要建立财务人员相互牵制制度、投资及资产处置的监督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定期内审制度。新《会计法》第四条还对单位负责人在管理会计事务中的职责及法律责任做了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单位领导自觉加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防患于未然。
一、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在目前,西方国家审计学家和会计职业界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定义大致相同。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在其《审计程序公告》中,将财务内部控制定义为:“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护资产,增进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提高经营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而在企业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调节方法与措施。”国内,对财务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研究,2001年6月财政部出台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但是,这些研究主要偏重于企业方面,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则刚刚起步。
在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中把它定义为:高校党委、行政为了确保学校教育事业活动有秩序地和有效地运行,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制定的一系列组织、计划和调节控制的制度。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主体,即财务内部控制设计、执行和考核评价的主体,是学校内部的党政领导、职能部门及其有关工作人员。财务内部控制的客体是学校内部的经济、业务管理活动。为了控制客体,即控制学校内部的一切教育事业活动、财务收支活动,就必须针对其具体环节,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程序和方法,使之能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预期目标,有秩序、有效率地进行。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使学校管理者达到:
1. 保证有效的贯彻执行学校党委、行政制定的教育事业目标和政策。
2. 保护学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 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保持管理工作的高效率。
(二)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对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认识还不足,内控制度和程序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从财务内部控制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校经济责任制难以落实,财务管理水平不高。近几年,由于高校财务管理存在漏洞,内控制度不完善,省内外不少高校相继出现经济方面的问题或案件。针对这些情况,教育部和财政部通过调查研究,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校(院)长经济责任制,对维护良好的高校经济秩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对加强财务管理提出相应的要求。
2. 高校校(院)长负责制的财经工作领导体制基本建立,但总会计师的地位与作用未被重视。《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作为依法独立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校(院)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总负责人,对学校的财经工作承担各种责任。《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六条进一步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财务工作实行校(院)长负责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校(院)长负责制的财经工作领导体制,增强了对学校财经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协调能力。
但是,大部分高校还未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同样,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六条还规定:“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应设置总会计师,协助校(院)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财务工作。”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学校面临着办学形式多元化、资金筹集多渠道化、办学规模扩大化,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财务内部控制要求越来越严密的局面,对领导学校财经工作的新要求逐渐增多。目前, “由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院)长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学校财经工作领导的要求,高校迫切需要设置总会计师,协助校(院)长全面领导学校财务工作。
二、 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范围和关键控制点的理解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由多个环节、不同要素组成,它们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并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学校管理者的有效控制下,实现控制系统的自我调节,对发生的差异及时纠正或调整,并作出正确的评价。财务内部控制的范围和关键控制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任何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都存在于一定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之中。所谓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是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财务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校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它既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
1. 高校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的制定。
主要包括学校管理者对办学目标、办学规模、管理体制的制定,对加强管理的重视程度,对办学风险、人为操纵或错误记录的态度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对财务管理体制设置、综合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价、会计报表编制分析、会计人员素质的态度和有效监管措施。
2. 组织结构的设计。
组织结构是学校计划、协调和控制教育事业活动的整体框架,包括确定组织单位的形式和性质,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为每个组织单位内部划分责任权限并制定办法,确保政令畅通和信息到达合适的管理层。
3. 授权和分配责任控制。
学校办学过程中,各项经济业务有内在的联系,担任这些业务的人员或部门要适当划分各自的责任,以利于内部牵制。其基本原则是: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要尽量避免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单独处理。在通常情况下,任何经济业务均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主办、批准、执行和记录。每一步骤应由一个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任何职员或部门都不能在未经其他职员或部门核准、复核或记录的情况下进行一项业务。因此,要正确处理好授权与批准、审批与执行、执行与记录等三个方面的划分,以减少发生差错或弊端的可能性。
4. 管理控制的方法。
管理控制方法是学校党委、行政对各单位及其负责人、工作人员的授权使用情况和责任履行情况直接控制,对学校的教育事业活动实行监督的方法总称。这些管理控制方法包括:高校建设发展规划、教育事业计划、科研计划、教学计划、经费综合预算等;比较实际业绩与计划目标,并将比较结果通告有关层次管理人员的方法;调查偏离期望值的差异,并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对会计系统的控制政策等。
5.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在于稽查、复核、评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学校内各个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责的效率,并向学校党委、行政报告他们对情况的判定和提供有关的建议。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较高层次的财务内部控制,它的审计程序要按照执行测试学校各方面业务实际绩效的要求来设计;内部审计的目的不在于验证财务报表,而在于协助学校行政达成最有效的内部管理;内部审计的对象不限于监督、检查会计控制,也包括监督、检查其他管理控制。
6. 人事政策。
一个好的人事政策能确保学校教育事业目标的完成,以及学校制定的政策正确执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各类人才。学校教职员工的教学、科研或业务能力以及对学校的忠诚度、正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有关聘任、待遇、培训、业绩考评、奖励和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
另外,学校还深受外部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政府职能部门或机构实施的监督和提出的要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程度,扩招政策的实施,学生就业压力等,对学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很大,及可能导致采取特定的财务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因此,对各关键控制点的确定要认真研究,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下页带来更多的内部财务控制的论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