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伦理学方面论文免费
关于企业伦理学方面论文免费
企业伦理是伦理的具体表现之一,通过企业道德规范来调节企业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伦理学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企业伦理学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篇1
浅谈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摘要: 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赖以生存和 发展 的基础,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是落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整顿市场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实现国民 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构建完备的 法律 体系,加强企业伦理道德 教育 ,强调企业自律,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等途径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关键词:企业伦理道德 建设 必要性 途径
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既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调动员工 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伦理道德的含义与特征
(一)企业伦理道德的含义
伦理一词源于希腊语,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这两个词的原来含义都是“风尚”、“习俗”的意思,也就是指人们公认的行为规范。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一般以“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法则和 规律 ,而把“道”对自己有所得的东西称为“德”,因此,所谓道德一般是指人的原则或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理”则是道德或规则。“伦理”概括地说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伦理与道德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总的来说,伦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就是行为标准,这是伦理道德的实质内容。人们的行为准则既受社会的经济基础和 政治 制度所决定,也受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所制约。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社会就提倡什么样的行为标准。同样,人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同,也会选择有异的行为准则。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与员工、其他企业、社会各个方面纷繁复杂的关系,用以选择和调整这些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企业伦理道德。如制假售假行为,可能为企业带来暂时利益,但却损害消费者利益。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关系中,企业是为了目前利益制假售假还是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依法依德生产经营,伦理道德在其选择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
在坚持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企业伦理道德通过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相互对立的范畴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各种行为,并通过这种评价和社会舆论监督、指导和调整,使企业和员工行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正是因为企业伦理道德适用于企业层面,因此,具有自己的本质特征:
1.利益性。
企业是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体,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追求经济绩效是企业本质特征的表现。企业伦理道德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在生产、经营、 管理活动及生活中,调节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如企业重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谋求企业与 自然 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必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尽力维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努力践行 科学 发展观,造福子孙后代,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支持,能够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和发展。相反,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即使可能取得眼前利益,但却损害了社会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
2.制约性。
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从而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企业伦理道德总是与企业对社会所负的特殊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 联系在一起,脱离经济、政治、社会责任的企业伦理道德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必然统领着企业伦理道德。企业伦理道德是与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相一致,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公平公正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诚实守信原则等,既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性原则,也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方针。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的确立是社会伦理道德原则的具体化,必然受到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原则的制约。
3.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律法规紧密相联。
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律法规都是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但它们执行着不同的职能。企业伦理道德要求企业及员工“应该怎么做”,这种应该怎么做是通过社会舆论、习惯、传统、内心信念起作用,而不是靠外部的强制性力量来实现。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和员工“必须这样做”,它依靠外部强制性力量来禁止企业及员工有关行为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则强制性禁止并强制承担相应行为的后果。但是,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关法律法规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依据,企业通过有关“守则”、“制度”、“准则”、“条例”、“规定”以及各种传统、惯例,规定企业及员工“应该怎样做”的伦理道德规范中包含了“必须这样做”的、具有法律含义的规定性,从而使企业伦理道德具有更强的约束力。
4.稳定性和连续性。
企业伦理道德总是与企业的性质、 历史 发展、经营行为和员工的 职业生活、职业要求相结合的。某一个企业一旦产生,它就开始了其自身的历史过程,而内部员工通过劳动分工也就被固定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形成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在企业 实践中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形象、职业 心理、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评价,这种形象、心理、习惯和评价,就会铸成企业及员工的相对固定的品质,进而决定了企业伦理道德的连续性。企业伦理道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体表现为企业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注重质量、讲究 信誉、追求效益、重视人才、品牌塑造、社会责任等,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一种传统性的伦理道德要求。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只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转化为人们的行动,才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践行。企业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影响的是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和数以亿计的企业员工,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
(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 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指出: 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是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主动和优势的某种其他企业不可模仿的力量,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各种因素的整合。但是,毋庸置疑,企业伦理道德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
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月新日异,创造一种新的产品并不难,难的是企业内部管理要素、企业与外部的关系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协调与配合。而这些关系配合得好,必然能使企业产生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力、强势的市场营销力、高效率的制度力和优秀的 文化力,最终形成其他企业无法模仿、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伦理道德决定了企业文化的道德倾向,决定了管理人员的伦理性,决定了企业处理与内外各种利益关系者的价值取向,为企业协调这些关系提供了准则,因而,企业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三)整肃市场秩序和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的客观需要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体制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 发展 ,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不断开放,竞争有序发展。但是市场混乱,危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制售伪劣假冒商品,甚至制售有毒有害商品;价格欺诈;虚假广告宣传;违约欺诈,诚信缺失;偷税漏税;恶性竞争;商业贿赂;行业垄断等,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了消费者权益,而且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甚至影响国家形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这些无视伦理道德、违反 法律 法规的行为如不加以严格遏制、消除,就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齐抓共管,但加强 企业 伦理道德建设无疑是关键性措施。企业只有在伦理道德建设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了自律和道德约束,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健康的市场体系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党中央在2001年10月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历史 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胡锦涛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按照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全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要求,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建设企业的伦理道德,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从其内容和要求出发,制定企业的伦理道德规范,并用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供企业及员工遵循。
(一)企业与员工间的伦理道德规范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其实就是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调整集体与个人关系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按照集体主义原则来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中的根本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才有真正的共同利益,才能实现个人与集体两者的有机统一。
集体离不开个体。企业集体要承认员工个体的存在,为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服务,在保障集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的前提下考虑、尊重和发展个人利益。这样的集体,就会成为员工的大家庭。企业员 工作为家庭的一员,处于主人翁地位平等相处,友好交往,个性和专长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从伦 理学 的观点看,这样的集体是不合格的。因此,一个合格的企业集体应该有如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 尊重作为个体员工的价值、个性与尊严,尽力满足员工合理的且有实现可能的需要; 承认员工之间在能力、收入等方面的合理差别,不搞平均主义,同时又要考虑扶贫济困,不搞分配差别上的过分悬殊;集体对个人的满足是有限度的。必须在保证企业集体整体运行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为员工得到全面发展和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 环境条件。
企业员工也不能离开集体。企业员工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符合集体主义原则要求的个人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包括爱企业、爱集体、爱公物、爱劳动、爱科技、爱岗位、爱产品和讲责任、讲纪律、讲质量、讲时效、讲 信誉、讲协调,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竭力为企业集体的兴旺发达做出贡献。这样,员工就能成为集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想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中的合格一员,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自己。
(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企业凝聚力的强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整体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职责范围,因而也会产生种种分歧和矛盾。通过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调整彼此行为,协调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首先要求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按照 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管理和发展企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公平公正,团结员工,乐于协作,真正成为被管理者的模范,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渊博的知识、超群的能力把被管理者聚合在自己的周围。同时,要求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工作给予尊重、理解和支持,包括主动参与管理,贯彻执行管理者所作出的各种管理决策,全面完成 计划任务,用实际行动关心和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这样,就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轨道上保持一致。
(三)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
在企业这个群体 网络 中,可以用不同的标志对员工总体进行分类划群。要使企业群体发挥整体效应,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的错踪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所指出的在人民内部的一切关系上“建立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就是处理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在我国“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 的本质和核心”的条件下,人民是国家及企业的主人,因此企业员工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压迫谁的制度基础。
虽然员工个人之间存在自身的物质利益,但彼此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虽然职工之间存在着个性、能力、性格、气质等诸多差异,有劳动分工上的不同,但在人格上一律平等,可以在集体主义原则指导下平等相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社会和企业里,所有的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要实现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还必须坚持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要注意确立一套符合本企业员工实际的人际关系准则,以规范企业员工人际交往行为。
(四)企业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
企业内部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企业与外部同样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例如企业在处理与顾客、供应厂商、其它企业、财税与 金融 部门、新闻媒介等关系问题上,必须受到企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调节。企业与外部的关系是否协调、和谐,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正确处理企业与外部各单位的关系,必须坚持“平等、友好、互利、互助”的伦理道德规范。例如,在处理与其他企业关系时,要做到既讲平等竞争,又讲互助、互利与协作。在处理与顾客关系时,要讲质量、讲信誉,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在处理与国家的关系时,坚持把国家利益与 企业 利益统一起来,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要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前提。企业必须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等,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强 经济 效益,以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福利多做贡献。依据市场需求,努力克服经营上的短期化倾向,克服企业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那种只要国家放权让利,不愿多作贡献,只要照顾本企业员工利益和情绪,不顾国家利益和 社会影响的行为,是不符合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原则的。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构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基本上是一种 心理建设、 文化建设,主要诉诸于舆论和良心,但离不开法律的制约。法律法规以其强制性手段规定企业及其员工的活动范围和方式,超越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界限就要依法惩办。法律法规对人们行为制约虽然不属于企业伦理道德范畴,但却具有伦理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企业在法律的约束下规范行为持久以后,就会形成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传统习惯,法律的约束就转化为企业的自我约束。比如制售有毒有害、伪劣假冒商品是既违反法律又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如果国家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企业就不敢违法,而伦理道德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是,目前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不严、监督不力,从而导致一些企业利欲熏心、无视法律存在,干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因此,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 环境,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企业及员工的行为就必然符合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
(二)加强企业伦理道德 教育
符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要求的企业伦理道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自觉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地教育、灌输、示范带动和相互影响。企业应该把企业伦理道德纳入员工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对员工进行反复、系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使每个员工清楚企业的利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掌握企业伦理道德规范和要求,懂得企业伦理道德的功能作用,树立企业的伦理道德标杆,突出 管理者伦理道德行为的示范作用,努力形成企业特有的伦理道德氛围,不断提升企业伦理道德理念,强化全体员工的伦理道德行为,以促进企业的 科学 发展 。
(三)强调企业自律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需要企业加强自律。因为企业每一个行为都会涉及自己的利益和他人(方)的利益。企业自律,就是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把遵守相关法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视为责任,使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和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要求。安徽荣事达集团曾向全社会发布《荣事达竞争自律宣言》,就是通过企业自律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 实践与思考。因为法律禁止的,道德予以谴责,而法律未做出规定的不合乎伦理道德要求的行为,道德也会予以谴责。避免社会伦理道德谴责,必须要强调企业自律。
(四)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规章制度犹如企业内部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员工具有相对强制性约束力。违背了企业规章制度,必然受到纪律的处分,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罚款、处分直至辞退。企业规章制度使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规范化,使员工行为更趋合理化、科学化,它是企业“ 软件”和“硬件”结合点,是使企业“软”性因素变“硬”的重要途径。一个规章制度健全且严格执行的企业,必然是有序高效运行且有着伦理道德规范的企业。因此,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必须完善企业的领导制度、人事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班组建设制度、经营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激励制度等,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促进伦理道德建设。
(五)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 现代 媒体事业的发达,企业与社会的透明度越来越高,监督的手段与方式越来越丰富。只有加强监督,违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行为才无立足之地。我国要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在宣传企业伦理道德、揭发企业违规行为上的积极作用;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查、监督作用,特别是相关行业的安全、质检、防疫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群众团体 组织的监督,如消费者协会;加强企业相关利益者特别是消费者的监督,企业的各种行为最终反应到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上,消费者最有资格和条件评价一个企业,消费者的觉悟和对企业伦理道德行为积极的监督对于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 文献 :
1.方光罗.企业文化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辛枫等.基于温州民营企业的伦理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8
3.赵立军等.论企业伦理经营[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4.刘胜泉.企业伦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J].商场现代化,2008
关于企业伦理学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篇2
试论企业生态伦理的价值审视
[摘 要] 倡导生态伦理,履行生态伦理规范,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认真分析企业生态伦理价值蕴含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生态文明,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企业 生态伦理 价值 分析
企业生态伦理是关于企业与生态关系的道德研究。企业生态伦理又称为企业环境伦理,是处理企业与生态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企业生态伦理拓宽了以往只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企业的社会道德和企业的人际道德的企业伦理,把对道德的关注延伸至人与自然之间,即从企业社会伦理和人际伦理扩展到企业生态伦理,把利益平等原则从人和社会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分析企业生态伦理价值蕴含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企业生态伦理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
企业生态伦理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
人类自然生态活动中一切涉及伦理性的方面构成了生态伦理的现实内容,包括合理指导自然生态活动、保护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对影响自然生态与生态平衡的重大活动进行科学决策以及人们保护自然生态与物种多样性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责任等。企业在进行与自然生态相关的活动中要突出为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平衡。要摒弃忽视自然生态的“人类中心主义”,构建起以“生命中心伦理”和“生态中心伦理”为主旨、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生态伦理框架。因此要大力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让生态文化在企业扎根。企业生态伦理把企业伦理道德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即从企业社会伦理和人际伦理扩展到企业生态伦理,认为评价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是否合乎伦理道德,主要看在发展中是否做到维持生态平衡,实现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致,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是要强化企业生态管理,大力培植绿色生产绿色营销文化。
在环保生产和绿色消费成为主轴的今天,消费的核心特征――绿色,决定了生产产品的绿色特质和环保特性。任何违背消费绿色主轴的生产行为,最终都要受到惩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绿色环保概念的自我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监控应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做好如何实现绿色生产,如何在实现绿色生产过程中将成本控制到最低的课题。企业在营销中要做到绿色营销,企业要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因为绿色营销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企业,绿色营销是企业的营销活动,绿色营销的策略主要是企业的一系列营销策略和方法构成的。通过绿色营销活动,协调了企业利益保护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使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至于对后代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和威胁,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正确处理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对企业的环保行为加以道德约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要强化企业社会生态责任观,正确处理与生态关系方面的各种利益关系,决不能以损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代价去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
作为一种处理企业与环境关系的伦理规范,企业生态伦理的实质在于通过企业对生态平衡的关心,对大自然的保护,来反映企业对自身及其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责任心与义务感,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了实现人类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它要求企业在承担起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责任,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生态伦理要求企业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促使企业经营朝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在进行决策时要用社会观点、长远观点和生态观点,来考虑如何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更好地协调企业、社会、后代和自然界的利益。
在企业投入、产出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购买、产品开发生产到产品销售的各个方面,都必须考虑到有利于保护环境,把环境安全作为企业生产和产品开发战略的重要方面。要把采用生态技术和清洁工艺,进行绿色生产,生产绿色产品等企业生产行为,提到道德规范的高度,作为对企业的一种道德要求。
企业生态伦理与传统企业伦理道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社会价值优先于企业价值。
为了使生态得到真正可靠的保护,在处理企业与社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企业生态伦理把社会利益、整体利益看得更为重要。企业在制定生态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个人偏好价值、市场价格价值、个人善价值、社会偏好价值、社会善价值、有机体价值、生态系统价值等价值关系。社会善价值,就是有助于社会正常运行的价值;个人善价值代表的则是个人的利益。生态保护政策不仅触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而且主张社会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
二是生态责任与经济责任并重。
从本质上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既反映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在内的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过去企业只对股东利益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客户、社区、公众、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不仅对企业和职工承担责任,而且要承担社会使命、生态使命,对社会、对后代、对生命和自然界承担责任。企业要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愿景提出,并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将诚信经营、节约能源、爱护环境、善待员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打造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从而获取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企业生态伦理融入企业管理之中。
企业生态道德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把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这是企业管理进入绿色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管理不仅要从人出发,进行尊重人的企业管理;而且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进行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企业管理。把企业生态伦理融入企业管理之中,道德思考成为管理决策制定中的一个重要标准。把企业生态伦理引入经营管理确实可以大大丰富和深化管理理论与实践,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四是企业生态伦理具有更强的他律性和自律性。
企业生态伦理无论在内涵方面还是在外延方面,都不同于传统企业伦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伦理虽然也主张他律,但核心是自觉和自省,不是强制性的。由于生态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企业生态伦理不仅要得到鼓励,而且要得到强制执行。
二、企业生态伦理的价值分析
1.从社会价值看,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有利于建设社会生态文明,努力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关系。
生态伦理说到底仍然是人的活动的合理性问题,这种合理性所指涉的主要是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这种价值关系依然是由人的行为造成的。因此企业生态伦理依然是一个社会现象或人文现象。人改造自然以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活动表面看来是指向自然的,然而其结果却是双重的,一是实质上的人对物的影响,一是形式上的人对人的影响。其中后者便是伦理生态问题,它通过人的观念和行为影响了他人和社会,为他人提供了一定的观念模式和行为模式,因而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企业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看到自然界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而且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
因此,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努力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关系,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
2.从企业价值看,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有利于企业树立绿色生产
绿色营销的良好社会形象,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企业生态伦理的必然要求。企业生产必须把“持续发展” 作为总体目标,充分考虑到环境卫生及环境生态的维持,努力改善企业环保与发展的冲突关系,提高企业的环保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倡导生态伦理,意味着企业树起了一面环保旗帜,它一方面引导企业去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社会表明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从而制造舆论声势,扩大企业及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企业形象是企业在社会上得以立足的重要因素。
企业要采取系列适当的步骤,进行自我革新,创建新型的绿色企业系统,积极适应新的“绿色环境”,从“绿色”着眼谋生存、求发展,从而创造一个健康型、环保型的“绿色形象”。 好的企业形象会帮助企业赢得顾客和市场,并为企业各方面的运作打开方便之门,它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如果注重环保,实施ISO14000标准并通过认证,就等于向公众宣布该企业是“对环境负责的企业”,是“善待环境的企业”,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
树立绿色企业形象的企业会在市场上、在公众心目中赢得独特的优势,包括公司声誉的提升,销量和市场份额的增加,员工士气的提高和生产率的改进,获得更优秀的人才,以及使员工有更大自己选择将来的自由,等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个体发展为代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途径就是着力以存量资本带动增量资本,从而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企业生态伦理化管理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功利的、伦理的关系的统一,是精神关系和物质关系的统一,是一个以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为核心的、融合人类多元价值的完整的深层次的价值体系。它不仅贯彻了人本生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更是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全面关注和协调。
3.从理论价值层面看,倡导企业生态伦理能够提升企业生态文明责任意识,实行生态化生产方式,有利于企业伦理建设和法制建设。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意味着企业必须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实行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也即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力争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无害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能够促进建立健全企业生态法制体系。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企业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以制度规范企业经营性行为。企业要积极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依靠科技手段,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4.从实践价值层面看,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倡导生态伦理是一种双赢的明智之举。因为从长远来看,企业主动关注环境、倡导环保行为,有利于企业抓住机遇,以一种新的先导的姿态应付对手的竞争,抢占竞争的制高点,以新取胜,最终能够获得相应的丰厚的利润回报;企业的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因有更高的质量或更好的功能,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环保需求,也就更能吸引顾客,有利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拥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消费者也愿意为绿色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因此绿色产品的制造者和营销者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前景。但从局部和短期来看,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往往是有矛盾的,企业在短期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很难自觉地实现生态效益。市场机制下经济利益是企业的第一驱动力,外部不经济性的诱惑使企业有无视环境谋求私利的动机。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通过法制建设、经济手段和社会监督,使企业获得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支持,推进企业生态伦理建设,增强企业持续的获利能力.
参考文献:
[1]王 琪:企业生态伦理的时代价值[J]理论学刊.2001(4)
[2]张丽青:企业生态伦理建设困境及途径探讨[J]企业活力.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