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论文例文
电子商务是于20 世纪90 年代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商业交易模式,它的迅速发展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子商务的论文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子商务的论文例文篇1
浅析电子商务与传统经营方式的关系
一、引言
在我国的“互联网+”战略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大有替代传统经营方式的趋势,甚至有专家预测:未来中国的商业主流形态便是电子商务模式。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传统经营方式将逐渐消失呢。从辩证的视角来看,新事物的产生必然带有就有事物的痕迹和烙印。从这一哲学道路中不难理解,电子商务在未来的发展中尽管势不可挡,但其作为一种商务活动形态仍然属于商品的买卖活动范畴,这种基于商品所有权转换为特征的商务活动,又必然与传统经营方式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目前的O2O模式,便是线上与线下之间同步合作的典范,或者说是电子商务与传统经营方式合作的典型。因此,那些断言传统经营方式即将消失的业界人士,或许像极了上世纪70年代预言小企业即将消失的那些人。基于此,笔者将在本文就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最终建构起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模式。
二、电子商务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
结合笔者的实证调研和对相关资源的梳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电子商务所面临的挑战。
(一)电子商务与客户关系管理方面
不可否认,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B2C和C2C模式,极大的方面了客户的商品采购。但在现实中也使得电商面临一大挑战,即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短板。从电子商务的运营表现形态来看,商家与客户之间依托线上交互界面进行联系,在实施这种联系时客户往往处于主动一方,商家则时常处于被动的一方。客户在线上进行商品选择和实施采购行为时,往往对选择的效率性和采购行为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在速战速决下完成采购活动。随着采购活动结束,电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也仅限于产品售后,而基于中国特色的客户管理活动则难以执行。难以执行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商与客户之间缺少情感互动的场所和环境,而且在同业激烈的竞争态势下,也导致电商往往把精力聚焦于商品销售额度的提升,而较为忽略客户关系管理工作。事实表明,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出现通缩状况下,好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将能使电商的盈利趋于稳定。
(二)电子商务与客户消费体验方面
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难以解决客户消费体验问题,如客户对服饰类商品的消费体验、客户对电子产品的消费体验。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归因于线上销售环境所具有的虚拟性使然。正是由于电商存在这样的经营短板,促使客户有选择的在电商平台采购商品,而对于家电类、化妆品类等商品,则习惯于去实体店去采购。
以上从两个方面所归纳出的挑战表明,电子商务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可能替代传统经营方式,反而还会与传统经营方式发生关联来弥补自身的经营短板。
三、二者的关系分析
具体而言,电子商务与传统经营方式的关系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电子商务增强了传统经营方式的便利性
1.商品信息发布方面的便利性。在现实的商品市场中信息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供求双方在实施买卖活动时往往存在着较高的交易成本。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需求方基于某一门户网站(如,天猫)进行商品信息搜索,便能低成本、高效率的找寻到适合的供给方。可见,这种在商品信息发布方面的便利性,是传统经营方式所做不到的。
2.商品选择采购方面的便利性。在市场需求导向下,商家需要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偏好来调整经营模式,在当前的通缩状态下更需如此。电子商务平台便为消费者提供了交易界面,并在第三方支付系统和第三方物流系统的支持下,便利的完成一次消费活动。若是将采购活动防放置在传统经营方式下,则会因实体店内在的业务流程,而增大消费者采购的时间成本。
(二)传统经营方式弥补电子商务的经营短板
1.培育客户群体。市场营销理论将产品分解为三个模块,即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培育客户群体的关键便在于提升附加产品的品质,也就是做好售后服务。在传统经营方式下基于现实的门店、现实的服务人员,这首先就能提高客户群体的消费安全感。再者,在现实的人际互动环境下,又能增进商家与客户之间的情感互动,这在我国商业模式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2.满足客户体验。有许多商品依赖于客户的体验方能销售,如服装、化妆品、皮鞋等。尽管目前这些商品在生产中都存在国标,但是否符合客户的偏好则只能在线下来测试。因此,传统经营方式借助自身的实体门店和服务人员,就能在现实环境下为客户提供商品体验场所。
四、电子商务依托传统经营方式的发展模式构建
在厘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后,这里便需要构建起电子商务健康的经营模式来。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模式构建:
(一)基于O2O形态下的电商发展模式
从“天猫”电子商务企业的构成来看,大多都在线下都拥有实体店,或者说实体销售是商家的主营模式。为了拓展他们的销售额度,以及扩大他们的产品信息覆盖面,该商家在线上也同步销售相应商品。与此类似的还有苏宁电器、宜家等。他们的共同点便是,以实体门店的经营为基础,借助电力商务的比较优势来提升自身的经营绩效。因此,O2O形态是电商发展的模式之一。
(二)基于体验店形态下的电商发展模式
首先在线下设立体验店的应是苹果公司。众所周知,苹果公司没有自己的产品生产线,他们只拥有自己的手机专利技术。借助海外代工生产之后,便以体验店的形式来培育消费群体,从而在“先体验、再网上预定”的饥饿营销模式下,培育起了大量的“果粉”。那么以电子商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是否可以在线下设立体验店呢。或许,在我们身边已经有电商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可见,这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模式。
(三)基于配送中心形态下的电商发展模式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支撑,作为末端物流节点的配送中心则可以扮演实体店和电商的角色。根据分类,配送中心可以承担零售点的角色。那么配送中心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接受下游客户的订单,并为客户组织货物和向上游供应商要货,这些都体现出电子商务与传统经营方式的融合。
最后需要强调,若要使电商经营模式能起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则需要首先深化对电商环境的区域植根性进行分析。从分析的逻辑路径来看,可以沿着“电商经营模式的功能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问题――电商功能解决短板问题”的路径上来展开。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对此引起重视。
五、结论
目前的O2O模式,便是线上与线下之间同步合作的典范,或者说是电子商务与传统经营方式合作的典型。从中可以得出,所谓电子商务替代传统经营方式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从总括层面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可定位于这样两个方面:电子商务增强了传统经营方式的便利性、传统经营方式弥补电子商务的经营短板。践行这一关系则需要从:基于O2O形态下的电商发展、基于体验店形态下的电商发展、基于配送中心形态下的电商发展等三个模式来实施。
电子商务的论文例文篇2
谈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对电子政务的借鉴价值
电子政务的很多概念/模式和实践都是从电子商务中借用的,因此要了解电子政务,就有必要详细了解电子商务。我们可知,现如今因特网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人们坚信因特网能够像工业革命一样带来一场经济革命。事实上,它的确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的环境。上一次这样的重大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期,铁路也是作为一种商业因素改变了世界。这种改变历时50年之久,而因特网带来的改变要迅速得多,为了较好地了解因特网的商业潜力,我们可以回顾下铁路,铁路在1825年开始出现,很快就成了居统治地位的交通方式。在铁路出现之前从纽约到波士顿的路程需要四天才能达到,有了铁路后,由之前的马力或人力为主要交通动力被蒸汽化动力代替,只要一天便可完成这样的距离目标;且当时的劳动力由没修铁路之前的分散式(1830年92%的人口分散在农村)变为铁路出现后的集中式(1920年50%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当时也由于出行不便与耗时太久,人们的度假地点只能集中在住所附近,然有了铁路之后,人们明显改变了自己的度假地,变为更流行以远离住所的远程度假旅行为主,另外体现的就是交通费用的变化,从未有铁路到铁路出现,交通费用实现了由1825年的5~15美分/吨/英里到1884年的1美分/吨/英里,大大节约了出行成本。
除了发展速度较快这一点外,因特网跟19世纪铁路基础设施的发展轨迹也亦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说在革新性方面,铁路(1825-1890)是第一种不需要依赖水的交通设施,而因特网(1969-1997)是第一种全球性的公共信息设施。铁路的最初目的是客运、军事,互联网是网络或通信协议,是信息的传送;另外,铁路和因特网在标准和安全方面的新挑战是,一个是用宽度和规格来衡量,通过铁路警察打击新的犯罪形式来维护秩序稳定,另一个是用网络或通信协议来实现网络信息传递的规范化,需要关注到的是信息化空间里的安全协议和标准问题。铁路和因特网都加速了正在进行中的经济的变化。以蒸汽机为主要的实现手段,铁路带来了一种便宜的交通方式并加速了工业革命。反过来,以计算机为主要实现手段,因特网作为一种人们能承受的起得通信方式加速了信息时代的发展。用铁路在两家工厂之间运输物资的能力促进了工业革命,同样,用任意两台电脑就可以交流信息的能力正推动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知道,做生意需要一种远见,能准确认识机遇的到来并制定相应的策略。例如,沃尔玛公司用了12年的时间,建了78家商店,年销售额才达到1.5亿美元;而亚马逊仅用了两年的时间,没有任何店铺,只靠一个网站和一间库房就达到了同样的销售额。
因特网已经为信息共享、合作和贸易开创了全球性的新空间。在它所创建的新贸易环境中,国内和国际竞争更加剧烈。在这种复杂。具有竞争性的环境里,各种组织都在寻找既有效率又有成效的方法来管理他们的业务和生意。为了在这种电子商业中生存下来,各种组织需要对他们的内部基础进行结构上的改造使之更有效。有远见的公司和企业正在通过新的电子商务设计、新的企业规划及加强内部合作等努力在自己的行业中建立新规则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他们认识到,下一轮以顾客为中心的改革需要在商业范围内进行空前规模的程序、应用和系统方面的整合。根据卡拉克塔和罗宾逊的观点,这种商业范围内的整合就叫做电子商务,是有计划地改变经商策略的结果。实行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完善的体系结构,这种企业应用系统有加大板块组成,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HRM)和供货链管理(SCM)。所有这些应用系统都要求有较高的IT 预算。除了能够更还更快地为顾客服务以外,将技术应用于商业过程还有很多其他优势。电子商务模式已经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从供货商到客户的整个循环都变得更加快捷,适应顾客不断变化着的要求的能力也增强了。ERP和SCM已经改善了业务体系,而CRM则在满足顾客需求和愿望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1997年,是IBM首次将“电子商务”这一概念作为口号加以推广。IBM拥有资格字母“e”的某种字体的商标。然而,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迅速,“电子商务”却成了一个难以解释的概念。许多专家试图准确定义“电子商务”和统一其模式。如在1999年到2001年,其定义有如下,“电子商务”包括哪些与信息通信技术(ICT)运用有关的,涉及机构与机构之间或者公司和用户之间的一切商务行为。IBM把电子商务定义为:“借助因特网技术来简化企业核心业务活动的系统或程序,从而实现不同的商业价值,这是一种既安全、灵活而又综合性的方法”,简单地说,电子商务就是利用因特网技术来改善或转变关键的业务过程。大部分公司都理解了这一点,并已经开始了从传统的商务模式向电子商务的过渡。通过上面这几条定义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到电子商务已经在商业领域普及开来,其体现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也为推动政府建立建设简洁、高效和透明的电子政府,提高党政机关工作效率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通过职能转变、流程优化和重组,实现从目前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使民众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我们可知信息技术革新了商业贸易和顾客服务乐章的全部音阶,把商业转变成了电子商务。尽管一些基础商业问题,比如,你必须有产品可卖、让潜在的购买者知道你的产品、接受付款、货物或服务的运输以及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等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是电子商务仍然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新的能力。政府需要花纳税人的钱,因此,需要对他们尽到相应的责任。电子商务战略是政府高效履行职责的一个机会,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电子政务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电子商务相似,只不过不牵涉到生产活动而已。在这里顾客就是公民,而供应商则是政府;这个市场上流通的是信息和资料;技术可以使这个系统无懈可击。正是两者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相似,所以,为了确保不犯相同的错误,在沿着已有印记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学习和借鉴各种电子商务项目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此路任重道远。
为了达到良好的借鉴效果,我们可以将最新的商务模式应用到电子治理中来,所以为了从电子政务中获取最大的好处,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评价和修改作为全部电子化治理基础的“商务模式”。商务模式就是电子化治理所有的事务处理方式,他有技术模式、市场营销模式、资金模式等不同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模式都必须精心构建,以确保整个大厦都笔直矗立于牢固的基础之上。电子治理的管理者们必须保证对他们进行持续性的追踪,以保证每种模式都运转正常,以保证他们在生产力、节约成本与时间、效率和其他参数等方面会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一旦有任何事情出错,那些电子政务专家都必须仔细检查是哪个部分运转不正常,研究如何解决该模式中所出现的问题,以保证整个业务处理成功运行并满足顾客在该项目上的价值理念。同时也要对业务各组成部分进行核查以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
政府及电子化业务的管理者往往不太关注商务模式对于实现成功管理的重要性。官员们的头脑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他们认为管理原则与政府无关。因为官僚主义者没在管理实践和规则方面受过如何用专业的方式管理事务的培训,因此,其商务模式的概念极度缺乏。
将用于技术领域,特别是电子商务中的新兴商业模式在电子政务中加以利用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IBM创造了一种“按照需要提供计算机服务”的新商务模式,他们利用这种模式为那些需要计算机设备的顾客提供服务。小客户会感觉这种模式非常有用,因为他们不必拥有自己的设备就可以享受服务。这一模式的用户首先检查自己的需要,然后将自己的计划工作交给设备供应商,他们在理解了用户需求之后建立基础设备。然后,顾客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基础上付款。
跟享受电话或电力服务一样,这些顾客只需要为自己的消费支出付费用并不需要购买那些属于自己的昂贵设备,因此,计算机业务的用途将由此变得更加广泛。这种新的商务模式,给许多没有现金、又不知从哪里入手的政府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他们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力及其他资源来构建自己的基础设施,只能把时间浪费在计划管理上,而且对最终的效果并没有把握。新的商业模式解放了政府机构,他们把这些难题都交给设备供应商来解决,不仅费用低,而且降低了投资风险。政府部门足不出户,也能从设备供应商那里享受到专业知识和资源可以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