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祛寒湿的方法技巧
一年之中最热的时间段就是三伏天,高温难耐的天气,让人们呆空调房里,吃冷饮,再加上闷热潮湿,非常容易引起不适。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三伏天祛寒湿的方法技巧,供大家阅读参考。
三伏天祛寒湿的方法技巧
三伏贴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观念,通过中药穴位敷贴,由中药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祛病保健的效果。贴敷一般适合体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体关节疾病、宫寒痛经等,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经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症的人群可以考虑此法。
拔火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夏季留罐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左右。对普通人而言,不可在皮肤破损以及骨突的部位拔罐,否则会造成感染等后果。
吃姜
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鲜姜滋润而不伤阴,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若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经常含服鲜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
吃羊肉
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不过,“吃伏羊”并非人人适合。热性体质、容易上火、身体容易发“痈疽疔疖”的人,并不适合包括“三伏补”在内的“冬病夏治”。
刮痧
刮痧一般只针对于初期和中期的感冒,有疏风清热、祛风散寒的作用,后期的感冒刮痧的效果要差得多。刮痧后最好能喝一大杯温开水以帮助排毒,刮痧部位不要受凉。
喝热水
三伏天是人们阳气最旺盛的阶段,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正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喝热水的目的则主要会是为了发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发汗解表功能,起到透里疏通、清热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种养生方法,虽然可行,但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并不是短短一个三伏就可以排除体内的湿寒的。
热水泡脚
用热水泡脚确实是个养生好方式,但并没有季节上的针对性,全年都适用。每晚都用热水泡脚,泡出一身大汗能驱寒。须注意,泡脚时间不能太长,泡脚不能泡到出大汗,出汗太多伤气血,正所谓“大汗亡阳”。因此,夏季泡脚最好用40℃左右的温热水,具体以不出汗为原则。
适当运动
人们常说“夏练三伏”,最好进行一些“温和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
三伏天养生的四个原则
穿:待在空调房记得多添衣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然而写字楼里的上班族们需应对的是“冰火两重天”。目前,多数写字楼采用中央空调,温度较低。中医言,风寒容易让气血流通不顺畅、凝滞,引起关节痛。而且空调风会引起毛孔收缩,排汗不畅,办公室人群容易起疹。
医生提醒,上班族在办公室千万不可对着空调直吹。如果由于位置避免不了,需准备好帽子、丝巾、围脖或长袖衣服,遮挡住风直吹的位置。
吃:陈皮普洱茶消暑又降脂
酷夏消暑也可以通过夏季饮食多喝汤解决。其中,冬瓜薏米煲水鸭、冬瓜扁豆薏米荷叶汤等老火汤、清汤均可达到消暑效果。上班一族可以选择泡杯茶,简单方便又消暑散热,淡淡的茶香还能舒缓工作压力。推荐以下三种:
1、菊花消暑茶菊花5g、紫苏叶10克、决明子15克、枸杞5克、热开水1000ml。
2、淡竹叶茅根茶淡竹叶10克,茅根30克,荷叶5克,共放到热水瓶中,注入沸水15分钟即成,清热泻火利大便,可防暑热症。
3、陈皮普洱茶陈皮丝3—5条或者2g左右陈皮片,5g普洱茶叶泡水。将一整只陈皮放入壶中,先用沸水冲洗,再用沸水冲泡约15秒,将茶汤倒入杯中即可。一次可泡8—10次,是经济健康的饮料,既消脂又润肺。
动:室内空气闷少用跑步机
天气太热,稍微运动一下就是一身汗,但不运动更觉得身体乏困,怎么办?医生建议,“三伏天”可选择游泳、慢跑等运动。但需注意的是,游泳后不要对着风吹,需先擦干身体;而慢跑则需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在一些写字楼里,为了方便员工而设置了跑步机。但医生则表示,跑步机并不适合在“三伏天”使用。因为从中医角度而言,“三伏天”适合做些较静的伸展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而且在室内运动,空气较为闷浊。
医:颈椎病也可贴天灸治疗
天灸如今不少忠实粉丝,但每每贴药之时,多是老人小孩。一来这是因为贴药时间多在上班日,另外有不少人以为天灸只对呼吸道系统疾病有效。实际上,天灸疗法还可以治疗上班族易患的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虚性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腰肌劳损、膝骨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虚寒性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而且,据中医学实践跟踪随访发现,除呼吸道疾病外,其家常见病有效率均超过80%,其中肩周炎、慢性肠炎、膝骨关节病等的有效率都高出了平均值。医生告知,虽然天灸最好在三伏当日进行,但若因上班等原因错过,其前后一两天效果也可以。其中,错过此前初伏加强的市民,可从初伏贴起,至少坚持贴三次。
三伏天养生的侧重点
初伏养生侧重点:防中暑。
入伏的头两日气温极高,因此初伏的保健重点在于防中暑。此时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外出应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勿做剧烈运动,保证午睡。最好全天少量、多次补充水分,且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
若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中暑先兆,要迅速移至阴凉处,解开衣服,冷敷头部,饮用清凉饮料,并服用人丹或十滴水。如果是体弱多病的人或老年人、小儿中暑,则应立即送院抢救。
中伏养生侧重点:防湿邪。
伏天“湿热交加”,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进入中伏,要格外注意饮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
食物是祛暑湿的好帮手,可用扁豆、薏米等健脾利湿之品熬粥,或者用鲜藿香、佩兰各10克,飞滑石、焦大麦各2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均于祛湿有效。
末伏养生侧重点:防上火。
末伏是立秋后,“秋老虎”正凶时。虽然暑热天已经结束,但“秋老虎”的余威不可小视,应注意预防“上火”,并注意清心安神。虽然早晚较凉,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要特别注意补水,以免出现口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等不适。
三伏天祛寒湿的方法技巧相关文章:
★ 24节气养生迷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