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暑假学生遭遇溺水的安全措施
2023暑假学生遭遇溺水的安全措施-溺水的安全措施
2023暑假学生遭遇溺水的安全措施推荐大家进行采纳。而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在夏天人们游泳时经常出现的状况。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暑假学生遭遇溺水的安全措施,欢迎查阅。
2023暑假学生遭遇溺水的安全措施
1.观场救护:淹溺可在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内导致死亡。因此,抢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迅速使淹溺者出水。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撬开口腔,清除淹溺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呕吐物和分泌物,取下义齿,用纱布包手指将舌头拉出口外固定,以防止舌回缩阻塞呼吸道。松解衣领和紧裹的内衣、胸罩、腰带等,确保呼吸道通畅。
3.迅速排出肺和胃内积水:若尚有心跳、呼吸,但又有明显呼吸道阻塞时,应立即采用以下 方法 迅速排出淹溺者呼吸道和胃内的积水:
(1)膝顶法:急救者取半蹲位,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淹溺考腹部横置于救护者屈膝的大胆上,使头部下垂,并用手按压其背部,使呼吸道及消化道内的水迅速倒出。
(2)肩顶法:急救者抱住淹溺者的双船,将其腹部放置在急救者的肩部.使淹溺者头脑下垂,急救者快步奔跑,使积水自然倒出。
(3)抱腹法:急救者从淹溺者背后双手抱住其腰腹部,使淹溺者背部在上,头胸部下垂、摇晃淹溺者,以利倒水。
4.心肺复苏:若淹溺者呼吸停止,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尽快作气管插管,进行间断加压呼吸或呼气末期加压呼吸;若心跳也已停止,则立即进行心脏复苏。
5.继持呼吸功能:心搏恢复后,若自主呼吸尚未恢复,或恢复不够正常,应继续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必要财给予气管插管进行正压给氧,以减少呼吸道阻力;或给予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同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尼可刹米等。
6.心搏恢复后维持循环功能:
(1)输液治疗:淡水淹溺者,静脉输入2%—3%的氯化钠5ml或输入全血、红细胞,应限制输液总量,以纠正血液稀释和组织红细胞溶解以及减轻血容量剧增所导致的肺水肿和心力衰竭;海水淹溺者静脉输入5%的葡萄糖溶液或输入血浆,以稀释被浓缩的血液和增加血容量。
(2)解除肺水肿:淹溺者若发生肺水肿,在采取加压吸氧的同时,应给予40%-50%的乙醇酒精湿化氧气吸入,以便肺泡表面的泡沫破裂消散,改善呼吸。
(3)防治脑水肿:采用冬眠疗法、头部冷敷、脱水剂和应用激素等防治脑水肿。
7.其他
(1)放置胃管排除胃内容物,应用抗生素防止吸人性肺炎。
(2)高度警锡肾衰竭和DIC的发生。
溺水的急救护理流程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和神志情况,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的情况,注意有无呼吸因难、咳痰、肺部有无哆音等,发现异常及时 报告 医师并进行处理。(2)注意监测尿液的颜色、量、性质,准确记录尿量。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彻底清除淹溺者口鼻内的泥沙、杂草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吸氧或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时清除痰液,防止肺部感染。
3.输液护理:严格执行医嘱,根据不同掩溺情况正确输液;淡水淹溺者,切忌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输入,以免加重血液稀释;海水淹溺者,切忌输入生理盐水,以免加重血液浓缩。
4.心理护理:淹溺患者常有恐惧和烦躁,尤其是自杀淹溺者。其心理反应更为复杂,应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者的异常心理。
对于溺水者的心肺复苏
针对心跳呼吸暂停者,至少要持续30分钟如果溺者处于心跳呼吸暂停的淹溺或近乎淹溺,心肺复苏是唯一的抢救办法,此时排水并不是首位。
心肺复苏是急救“黄金10分钟”主要救援方式,正确的心肺复苏按压对心跳骤停、呼吸停止的病人可起到有效的救命作用。心肺复苏需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按照标准的姿势,按压于胸骨下段,深度至要5cm以上,频率达到100次/分钟,2分钟为一周期。人工呼吸时,需打开气道,右手托住溺者下巴使其向后仰,用左手指捏住其鼻子,吸气后用嘴封住他的嘴,缓慢持续吹气,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以上。
就溺水者而言,心肺复苏的抢救时间往往需要30分钟以上,抢救后若伤者的皮肤颜色变红、瞳孔缩小、自主呼吸恢复、大动脉开始搏动,说明抢救有效。
溺水者的溺水分类有哪些?
1.干性淹溺
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人,占淹溺者的10%~20%。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所有溺死者中10%~40%可能为干性淹溺(尸检发现溺死者中仅约10%吸入相当量的水)。
2.湿性淹溺
人淹没于水中,首先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但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
溺水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人体溺水后数秒钟内,本能地屏气,引起 潜水 反射(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外周血管剧烈收缩),保证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继而,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进入非自发性吸气期,随着吸气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气道导致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