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人物的励志故事
伟大的人物背后总是有很多的励志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伟大人物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伟大人物的励志故事:画家萨贺芬的一生
白天,她是个女佣。臃肿的身材,破旧的衣裙,乱蓬蓬的头发,粗糙的双手,指甲缝里都是黑泥。她干所有的杂役,擦地、刷锅、洗衣、收拾房间,雇主夫人的轻蔑和嘲笑,房东太太尖声的催租和谩骂……她的生活被繁重的劳碌压得喘不过气。
但是每当夜晚来临时,在她那间破旧的小屋里,在昏暗的油灯下,她趴在地板上细细地勾画着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作,嘴里哼着快乐的歌谣——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画画让她忘记了白日里的劳累和疲惫,忘记了周遭的讥讽和嘲笑。她没有画架、没有画桌,更没有画布,甚至连画画的颜料都是她厚着脸皮赊来的。甚至,她经常自己调制颜料:河底的淤泥、路边的野草、教堂的烛脂、动物血、面包屑等都是她的“独家配方”。她以手指作笔,在一块块小木板上,画着只属于她自己的画。
在法国一个名叫桑里斯的小镇上,她的人生岁月已经走过了50年,她没结过婚,只谈过一次失败的恋爱。她是孤独的,很少与人交流,没有人知道她是一个画家,人们只知道她是杜佛夫人家的帮佣。
1914年的一天,杜佛夫人家来了一位名叫伍德的客人。伍德是德国知名的艺术评论家和收藏家,他是毕加索、布拉克的知音。在杜佛夫人的晚宴上,伍德无意中见到被随手丢在角落的一块画着苹果的小木板:它静静地站在墙角,但丰饶的颜色赋予了它喷薄欲出的生命力。伍德的眼前一亮,在他看来这幅画不但用色绚丽饱满到让人眩晕甚至窒息的地步。无比惊讶的伍德急忙打听作者的名字,杜佛夫人轻蔑地说:“这不过是家里一个叫萨贺芬的女佣画的,她可从来没学过什么绘画。”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伍德当即买下了这幅画。他找到萨贺芬对她说,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画家,但要继续多加练习,他可以资助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为她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
可是,命运对萨贺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德国军队打进了法国,一战爆发了。伍德被迫逃离了法国。临走时,他告诉萨贺芬,希望她一直坚持画下去。萨贺芬的生活又陷入了困窘。尽管生活艰难,窗外战火纷纷,萨贺芬就像忘记了一切,每天坚持画画。她信仰圣女大德兰的话:“执著于自己的作品,在锅里也能找到上帝。”
13年过去了。1927年的一天,伍德再次来到了法国桑里斯小镇。这时,小镇正举办画展,在画展上,他又看到了“萨贺芬”的名字。他称赞萨贺芬是不服输的伟大画家,并允诺将继续为萨贺芬筹备巴黎画展。
萨贺芬说:“先生,您知道吗?执著于自己的作品,在锅里也能找到上帝,当我悲伤时,我会去野外,摸摸树,和花、鸟、虫子说说话,一切就会好的。”
在伍德的资助下,萨贺芬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她第一次购来亮晶晶的银器,第一次有了宽大的画室,她甚至精心布置了房间,并为画展开幕给自己订做了一套一生中最昂贵的纱裙。
然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萨贺芬。就在画展前夕,史无前例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事先约定好的巴黎画展因为联办方临时取消只能再议。痛苦失望的萨贺芬又重新回到了破旧的小屋,昏暗的烛光里,她握着画笔,快速、疯狂地涂抹着,直到最后被邻居送进精神病院。
1942年,萨贺芬在疗养院寂寞离世。1945年,在伍德的多方努力和奔走下,萨贺芬的作品终于在巴黎和世界各地展出,萨贺芬一举成为法国“现代原始画派”(又称“素朴画派”)的著名画家。
萨贺芬的一生是寂寞的,生前籍籍无名,穷困潦倒。但她又是快乐的,在贫穷和落魄中,绘画一直是她的精神支柱,她在喜爱和执著中实现了自己独特的价值。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价值,每个人的锅里都有一个上帝,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伟大人物的励志故事:一生只写一部小说
有一位女作家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的年轻作家。
女作家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男作家不知道她是谁,他认为她只是一位不入流的作家而已。
于是,他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
“请问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
“是的,先生。”
“那么,你有什么大作发表呢?是否能让我拜读一两部?”
“我只是写写小说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作。”
男作家更加证明自己的判断了。
他说:“你也是写小说的,那么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了,请问你出版了几部?”
“我只写了一部。”
男作家有些鄙夷,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名字?”。
“《飘》。”女作家平静地说。那位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
女作家的名字叫玛格丽特·米切尔,她的一生只写了一本小说。现在,我们都知道她的名字。而那位自称出版了339部小说的作家的名字,已经无从考查了。
伟大人物的励志故事:道德上的教导
在马克·吐温11岁那年,每当有机会到他父亲那座坐落在新罕布什尔湖中心岛上的度假木屋的时候,他都会到木屋前面的码头去钓鱼。
有一天黄昏,他和父亲一起去钓鱼,这天正好是北美鲈鱼禁捕期的最后一天,他和父亲只能用蚯蚓钓一些翻车鱼和其他品种的河鲈。他在那枚小小的银色的钓钩上系好鱼饵,很老练地将它抛向远方。钓钩落在水面上,激起阵阵涟漪,在夕阳余辉的掩映下,湖面上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而当月亮升起,湖面上洒满银白色的月光之后,钓钩激起的涟漪也变成了银白色。
突然,他感到手中的鱼竿猛地一沉,竟然差点从手中滑出去。他知道一定是什么大东西咬住了钩。他的父亲微笑地注视着他,目光中充满了赞赏,也充满了羡慕。
最后,他小心翼翼地将那条已经精疲力尽的鱼拉出了水面。当他仔细地看清了那条鱼时,不禁大吃一惊。因为这是他迄今为止所见过的最大的鱼,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它是一条北美鲈鱼。
他和父亲又惊又喜地注视着这条漂亮的北美鲈鱼,看着它在月光下一张一合地鼓着鱼鳃。这时。父亲擦亮了一根火柴,就着闪烁的火光,看了看手表。时针正好指向十点,距离北美鲈鱼禁捕期结束只差两个小时。他看了看鱼,又看了看儿子。
“儿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父亲说。
“为什么?爸爸!”他不解地问道。
“我们还可以钓其他的鱼啊!”父亲说。
“可是不一定还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啊!”他争辩道。
说完,他环顾了一下湖的四周。此刻,月光无声地照在湖面上,周围并没有其他的钓者或者船只,四周安静极了。他回过头来,再一次望着父亲,目光中充满了恳求,仿佛在说:“既然没有人看到我们,那么就没有人知道我们是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鱼的。”但是,从他父亲刚才那坚决的话语里,他清楚地知道父亲的决定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于是,他只好慢腾腾地把鱼钩从这条鱼的嘴里取出来,然后,将鱼又放回了漆黑的湖水中。
那条北美鲈鱼自由地扭动着强有力的身躯,搅得湖水哗哗直响。很快,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湖面又复归于平静。他不无遗憾地注视着湖面,心中想道:“恐怕今后再也看不到这么大的鱼了。”
一晃,34年过去了。如今,他已经是纽约市的一名成功的建筑师了。他父亲的那座度假木屋仍旧还在湖中心的那座岛上,他也经常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到木屋前面的那个码头去钓鱼。
正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他再也没有钓到过像多年前的那天晚上所放走的那条漂亮的北美鲈鱼一样的鱼。但是每当他处在道德与其他私利的十字路口时,那条北美鲈鱼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在他的眼前闪现。
因为,就像他父亲曾经教过他的那样,道德问题只是很简单的问题,无外乎是对还是错。但是,真正要实践起道德来,你才会发现很难、很难。不信,我们扪心自问:“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始终是按照道德的标准在做事呢?为了能够按时完成某项工作,我们是否能够始终按照工作的程序和标准来办,而不去抄近路,甚至是投机取巧呢?还有,在进行股票交易的时候,我们明明知道依靠内幕信息进行炒作是不道德的,但是,在利益的面前,我们是否能拒绝这样做呢?”
如果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人教育我们应该把抓到的鱼放回水里去,那么我们肯定会那么做的。因为,我们相信那样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