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性励志文摘
哲理性励志文摘
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能改变它。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和励志文章伴随我们一路前行,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哲理性励志文摘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哲理性励志文摘:如果你要从此不再痛苦
人生首先是充满了痛苦的,我对痛苦的理解是身体和心理的不自由。
不自由的定义,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是想干啥事儿客观条件不允许,不想干啥事儿却非得硬着头皮干。比如你特想开辆车去草原流浪可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或者你对每天重复单调的工作深恶痛绝但是非得每天准点儿上下班不可。
不自由的定义,也可以从广义的理解,是天地之道与自强不息的矛盾。简单的说,水总是从上向下流的,黄河总是要泛滥的,人总是懒惰的,这是天地之道,是世界宇宙本来就那样的一个规则。而我们作为一种高等生物,人,总要追求不同于草木的意义,而这就需要我们自强不息来完成。例如,让原子瞬间分裂或者合成成为原子弹或者氢弹。当然我的说法不一定准确,你可以每天早起读书,学习社交,并勇于接受生活的不断变化。例如水利工程给黄河改个人生道路。
天地之道与自强不息这个根本矛盾造成广义上的不自由。
而对于个人来说,解除痛苦的方法,必须是获得自由。针对狭义和广义的自由,分别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先从广义的自由来说。
一是发挥儒家以及西方主流社会倡导的,天性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必然经过艰苦卓绝的与自身惰性以及自然现实的不断斗争和挑战,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锻炼自己的自律。最终能够战胜别人,战胜环境,用反复的成功获得的成就感激励自己养成积极的心态和习惯,从而将对手们远远地抛在身后。
例如你每天非常努力的工作,积极地社交哪怕你是个不善于沟通的人,勤奋的学习折腾每天睡觉少于6个小时而加班一定大于6个小时,于是你在40岁时因为在专业上投入的时间可能比身边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多20000个小时(20000小时是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所必须的练习时间)从而成为所在行业的专家,于是获得更高的收入、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自信。
这时候你能够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当然大部分情况下这时候你想要的就是你已经长期使用并且已经适应的生活方式。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道家的中国原创的“无为”的出世精神。于方寸中求寰宇。顺应自己的天性与自然规律,发展自己的个性,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和生活方式。安贫乐道,哪怕物质生活比较匮乏,依然能够安然的满足于自己的生活。
例如你可以打工半年,然后四处旅行。没钱了就在当地打打工,然后继续旅行。当然旅行这种远足的方式只是用来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和人生意义的方式。例如康有为最终选择青岛作为安生之地。你可能一辈子做了20个不同的行业,换过几十张不同开头的名片,但是最终依然赚得不多,但是你能够达到内心的安然和满足。追求在别处。
这时候你已经跃然世外,将人生和世界看得更加清楚。只是真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不可能撇开世人的评价和自己长期养成的价值观而彻底出世。如果为生活所困而不得不像高更那样为放弃物质而付出代价则得不偿失。
我们了解了广义的自由的可能追求之路,再看狭义的自由,其实只是广义自由的路径而已。
我们比较衡量思索后不难发现,真正能够去追求自由,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必要的悟性。希腊有大量的奴隶用来工作从而使一大批人能够不用干活整天吃饱了撑着没事去想些形而上的问题于是才能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相信阿基米德如果是在农田里泡着种苜蓿而不是舒服地躺在盛满热水的浴缸里,他绝对想不到区分真假皇冠的方法(虽然我极度怀疑这个传说的真实性)。
但是并非每个有了物质条件的人,都能够悟道而真正投向自由。否则那些腰缠万贯的大商人、企业家都能幸福的生活着,事实显然不是。
那么什么人能够同时兼备必要的物质和必要的悟性呢?我们很难去量化一个人是否具有了追求自由,从而脱离痛苦的悟性,我们只能看谁具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两类人居多,一类是富二代,至少祖上的基业够他不用为生计操心,第二种则是靠自己奋斗的事业成功者。在寿民命(感谢人比黄瓜瘦的订正)未知的人生长度上找到一个收入和年龄的平衡点,能够使自己在离开世界之前依然具有养活自己的财富而在退休时依然保有较为健康的身体。
那么如何能够成为这两者呢?前者靠幸运。而后者,一半靠努力,一半靠的还是幸运。所以说到底,并非人人生来都有机会从痛苦解脱,(事实上大部分人活着的时候承受着痛苦误以为死去是解脱而事实上死去只是转换痛苦的一种形式并非解脱)只有少部分极度幸运的兼具财富或者财运和悟性的人,能够完成解脱痛苦这一过程。
最后简单讲一下解脱痛苦的过程。大抵是,观察,了解,领悟,实践,反复,得道,解脱。
庄子说没有悟道的人是行尸走肉,当我们撇开褒贬而单从字面意思理解会发现这句话说得相当正确。
没有人能够不偏不倚的讨论任何问题,如同本文我试图中立地谈论痛苦,自由,解脱而最后依然用道家的语言来总结论点而用儒家的笔法激励读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
哲理性励志文摘:俞敏洪:锻炼吃苦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而且把事情做成功的过程往往是一个艰苦而单调的过程。
我曾经对身边成功的朋友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朋友中75%的人来自农村。在中国,大学生中农村孩子的比例要比城市孩子小得多,但成功率却比城市孩子要高。为什么农村孩子进人社会后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呢?我发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农村孩子特别能吃苦,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另外,农村孩子做事有耐力,这大概与做农活的经历有关:做农活需要人持续不断地做下去,因为要和老天抢时间。记得我小时候,每遇农忙时就常常累得睡在田埂上,醒来了继续干,就是为了要和老天抢那几天时间,因为那几天如果抢不下来,庄稼将来就长不好。所以,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有吃苦精神,有耐力,最后只要加上目标,就很容易成功。
当然,我不是说城市的孩子就不容易成功。我只是说在同等条件下,吃过苦的孩子成功率要高一些。但现在农村的孩子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吃苦精神和耐力都大不如前,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有时候被父母惯坏了。中国的很多父母不太知道如何培养孩子,很容易把孩子宠坏。但社会是绝对无情的,你在家里被父母宠并不意味着你走入社会还会被其他人宠。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会无条件地爱你、宠你、照顾你。一旦走入社会,就没人再把你当孩子看,你一切都得靠自己。
所以,我们在大学时就必须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吃苦的能力。有时候,你做的一件小事就能改变你对整个世界的看法。现在,交通工具如此发达,你飞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只需两三个小时。但是,坐飞机飞越2000公里对你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相反,如果你一个人徒步旅行300公里,那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300公里的路程里,你不骑自行车,不搭拖拉机,不搭汽车,一切交通工具都不用,而且尽可能走乡间小道。你每天不需要走太远的距离,只要走20公里就行,那么15天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观可能会彻底改变。这一段路会让你知道什么叫艰苦,让你知道艰苦中隐含着很多乐趣,让你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与你不同的人,让你知道大自然是多么可爱,让你知道风雨中的寒冷是什么滋味,让你知道中国的农村和山区有多么贫困。一路走下来,你所收获的将远远大于你的想象。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一个人骑自行车走遍了半个中国,真的很累,但非常快乐。大学三年级时我得了肺结核,住了半年院,出院后离复学还有半年的时间,我不知道干什么,于是就决定骑自行车到各地旅行。有时候,我早上爬起来就骑车往前走,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就觉得特别累,但按照行程表,我每天都必须到达一个地方,所以不想骑也得骑。每次我靠顽强的意志坚持到目的地时,都觉得特别自豪。每到一个地方,那里的美景、风光就朝我迎面扑来,鼓励我再向下一个目的地走去。生活就是要这样不断向前追求,追求前方更多的美景和未知的一切,这一路上吃的苦越多,到达目的地时收获的快乐就越大。
锻炼自己的吃苦精神和耐力是每一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相较于舒适环境,艰苦环境对人的好处要大得多。科学家在这方面做过无数实验。我就曾看过一份报道,说科学家把小白鼠放在两种环境里做实验:第一种环境很舒适,小白鼠在里面天天吃饱喝足了就睡;第二种环境则相对艰苦,小白鼠在里面吃不太饱,而且吃的都是各种各样的粗粮。最后的结果如下:那些吃粗粮而且食不果腹的小白鼠身体极其健康,因为他们为了寻找食物四处乱跑,增加了锻炼;另外一组养尊处优的小白鼠则越吃越胖,最后不是得了心脏病就是得了高血压。比照这个实验想想我们人类,道理也是一样的:置身于相对艰苦的环境,我们也许会在短时间内吃点苦头,但长远来看,我们所收获的一定远远大于我们失去的。
哲理性励志文摘:那个刻骨铭心的冷漠眼神
在成长过程中,我特别记得一个冷漠的眼神。那是在我刚成名不久,有一次参加一个国际电影节,在后台遇见一个很有地位的女演员。我上去很有礼貌地跟她握手说:“你好,我是陈坤,很高兴认识你。”那个女演员在我说完这句话之后,缓缓地转身,轻描淡写地瞟了我一眼,冷冷地“哼”了一下。我至今都记得她“哼”的那一声,要多冷有多冷。我笑了笑没说话就离开了。我面不改色地往前走,大家看到的依然是一个淡定平静的陈坤,其实我心里已经翻了好几遍憎恨、愤怒、想证明自己。
那一刻,我在心里狠狠发誓:等着瞧!
我有一个不太好的毛病叫“记恨”,那件事让我记恨了很多年。那种刻骨铭心的憎恨和愤怒一直憋在我心里,化成一种动力,催促我不断地强大,成为今天的陈坤。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恨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伤害你,也是你成长的动力。
几年之后,当我凭着认真演戏在业内获得一点儿肯定,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演员之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理解了那个女演员。
她那种轻蔑的眼神,其实是对那种凭人气蹿红,却无实力一类演员的蔑视和不认可。回想那时的我,的确没什么演技,但人气突然很旺,有点儿飘飘然。也许在那个女演员心里,我是一个靠脸蛋成名的空架子,一个所谓的偶像。
从那时起,我深知,一个演员如果想在业内得到足够的尊重,一定要靠人品、靠实力,而不是人气。
到了今天,我有时还会在公开场合与那个女演员见面,记恨的情绪已经完全没有了,甚至我在内心深处非常感激她曾经对我那轻蔑的一瞥。虽然当年她并非有意帮我,但那个无心插柳的冷漠眼神,激励我走到今天。
到今天为止,假如有一个没实力但人气很旺的明星,在我面前“得瑟”,我依然很不给面子。如果对方也因为心中受挫,发奋图强,能够把我的冷漠变成他成长的动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有时候,微笑和鼓励不一定是好事,冷漠或打压也未必是坏事,只看对面的人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和承受这一切。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哲理性励志文摘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哲理性励志文摘3篇”的人还看了:
4.精美励志文摘两篇